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及其变异毒株德尔塔奥密克戎传染性极强,具有人群易感性、初期症状不明显、潜伏期长、重症危害性大等特性。在国家最新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明确指出COVID-19可在相对封闭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可能。口腔诊疗过程等特殊性,会产生携带大量病原微生物气溶胶,对后疫情时期口腔诊室生物气溶胶污染防控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通过建立集中式口腔外抽吸系统,从源头抓起控制气溶胶微生含量,为后疫情时间口腔诊疗区动态环境感染控制提出一些思考建议。

  • 标签: [] 后疫情时期 口腔外抽吸系统 生物气溶胶 污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橡皮障在牙体治疗降低诊室微生污染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7年9月期间在我院牙科接受树脂或银汞填充治疗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1例,对照组21例,分别使用橡皮障棉卷与强吸隔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菌落培养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上前牙菌落数3.6±0.6cfu,下前牙3.5±0.7cfu,上后牙3.7±0.4cfu,下后牙4.2±0.3cfu;对照组患者患者上前牙菌落数12.4±1.7cfu,下前牙13.4±0.8cfu,上后牙10.6±0.8cfu,下后牙13.2±1.5cfu;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舒适度90.5%,对照组患者舒适度61.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橡皮障在牙体治疗应用能够显著降低诊室微生污染,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橡皮障 牙体治疗 诊室微生物
  • 简介:摘要:牙科合金在口腔容易发生多种形式腐蚀,而微生腐蚀是最常见一种腐蚀方式,主要原因是由于口腔存在大量微生,这就形成了一个十分复杂电解质环境。细菌繁殖新陈代谢会分泌大量有机酸无机酸等酸性物质,导致牙科合金修复体表面的PH介质组成改变,加快金属电化学反应过程,使金属表面易腐蚀。牙科合金材料微生腐蚀涉及材料学、腐蚀学生物学等领域,是一项跨学科综合交叉研究,近年来,不少学者针对口腔微生牙科合金腐蚀作用做出深入探索与研究。

  • 标签: 牙科合金 微生物腐蚀
  • 简介:摘要为了加强病原微生物安全管理,保障人体健康公共卫生,应规范运输病原微生物。首先将病原微生物样本按照感染性物质分类分为A类或B类,再根据感染性物质分类不同要求规范运输包装运输,如果需要航空运输时还应满足航空运输要求,确保含有病原微生物样本安全及时运送到目的地。

  • 标签: 病原微生物 样本 感染性物质 运输
  • 简介:摘要:角膜溃疡种类主要包括绿脓杆菌性角膜溃疡、棘阿米巴性角膜溃疡以及真菌性角膜溃疡三种。本文将针对引起上述三种角膜溃疡病原微生物进行研究,以分析在角膜塑形术治疗过程中所发生角膜溃疡具体解决方案。

  • 标签: 角膜溃疡 病原 感染
  • 简介:摘要角膜溃疡种类主要包括绿脓杆菌性角膜溃疡、棘阿米巴性角膜溃疡以及真菌性角膜溃疡三种。本文将针对引起上述三种角膜溃疡病原微生物进行研究,以分析在角膜塑形术治疗过程中所发生角膜溃疡具体解决方案。

  • 标签: 角膜溃疡 病原 感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建设不断发展。微生培养在生物、医药、食品、污水处理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是微生学研究、生物制药、食品检测、水质检测等操作过程中最基本最常见技术手段。微生培养过程复杂繁琐,往往需要分步处理,所需要使用设备较多且需要于不同设备之间转换,不仅占用大量空间,还需要操作人员熟练使用各个设备,并定时地对这些设备进行保养、维修等,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另一方面,购置这些设备也需耗费大量财力。由于微生培养过程对温度、湿度、洁净度等要求十分苛刻,在不同设备之间转换时也极易染菌而导致培养失败等问题出现。因此,将微生培养过程简单化,把设备尽可能一体化、智能化是行业迫切需求,也符合资源合理化整合,从而可以减少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

  • 标签: 空气 病原微生物 消杀技术 现状 发展趋势
  • 简介:摘要病原微生物引起传染病在历史上曾经给人类造成重大灾难,今天新病原微生物又向人类发起了新挑战。但是人类命运依然掌握在人类自己手中。

  • 标签: 病原微生物 人类 安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COVID-19是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一种呼吸系统新发传染病,SARS-CoV-2暴发、流行变异已在世界范围内造成大量人员死亡社会恐慌,严重影响公共卫生安全,研制特异性灵敏性高实时、快速可用于床旁检测设备方法对于COVID-19预防控制具有重要价值。同时,准确掌握经空气传播病原微生物产生生物气溶胶行为学特征,对于科学制定疫情防控政策也至关重要。生物传感器是一种能将生物分子反应信号转换成可检测物理化学信号分析装置,已越来越多地应用病原微生物检测与分析领域,基于常规检测方法(包括菌落计数、免疫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等)生物传感器,存在耗费时间人力、操作复杂等缺点,基于纳米材料生物传感器出现使其应用更加便携,并能满足现场快速检测需求。本文拟就生物传感器检测病原种类、检测方法、最新进展纳米生物传感器在经空气传播病原微生物监测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 标签: SARS-CoV-2 生物传感器 纳米材料 空气传播 病原微生物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在牙龈出血患者临床治疗应用超声洁牙联合全面护理进行治疗干预,探讨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20例我院口腔科接受治疗牙龈出血患者临床一般资料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全部经过超声洁牙进行治疗干预,其中在治疗基础上给予研究组患者全面护理进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护理满意度以及疼痛程度。结果:经过治疗干预后,两组患者均取得了显著了临床治疗效果,且p>0.05,两组患者之间治疗效果没有明显差异;但研究组患者治疗疼痛程度远低于对照组,同时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也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洁牙在牙龈出血患者治疗具有显著临床效果,而在患者治疗过程中使用全面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患者疼痛情况出现,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两者联合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超声波洁牙机 全面护理 牙龈出血 应用效果
  • 简介:用作分离标本应尽量在开始治疗前采集,采样时严格无菌操作,标本置于无菌容器,不能接触抗菌药物消毒剂。标本采集后应按要求处理,立即送往临床微生实验室。临床微生实验室接触临床标本可能含有病原体,对室内工作人员周围人群造成威胁,临床微生实验室必须遵守感染性废弃物处理原则,对所有废弃物进行处理。

  • 标签: 微生物学 标本制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侵袭性牙周炎病原微生物检测,为侵袭性牙周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本次研究起止时间:2018年2月-2021年4月,将接诊90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纳入观察组,以同期进行龈下菌斑检查90名健康志愿者纳入对照组,对所有人员均实施病原微生物检测。结果:观察组患者牙龈卟啉单胞菌(Pg)、中间普氏菌(Pi)、牙密螺旋体(Td)、直肠弯曲杆菌(Cr)、福赛坦氏菌(Tf)等检出均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变黑普氏菌(Pn)、伴放线放线杆菌(Aa)检出方面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侵袭性牙周炎病原微生物较多,主要为Pg、Td、Tf、Cr,其他病原菌检出较低,临床对侵袭性牙周炎诊治应重视上述病原微生物作用。

  • 标签: 侵袭性牙周炎 病原微生物 牙菌斑 龈下微生物 病因学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开展病原微生物检测,对检验食源性疾病效果。方法 选取60例调研对象,均为食源性疾病患者,均接受微生检验,观察检验结果,研究起止时间2021年1月—2022年1月。结果 入组60例食源性疾病患者,共有1104份检验标本,经病原微生物检验,检出病原微生物156株,检出156/1104=14.13%,其中92株(58.97%)致病性弧菌,41株(26.28%)肠道致病菌,6株(3.85%)金黄色葡萄球菌,17株(10.90%)轮状病毒阳性标本;检验标本渠道:99株(63.46%)肛拭子,39株(25.00%)可疑食品,11株(7.05%)环境标本,7株(4.49%)呕吐物。结论 开展病原微生物检验,对诊断食源性疾病降低食源性疾病对民众危害有积极意义,建议推广。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食源性疾病 效果
  • 简介:呼吸相关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pneumonia,VAP)是机械通气〉48h或者拔管后48h内,出现肺部炎症,属于医院获得性肺炎重要类型,目前新生儿VAP发生较高,是导致新生儿死亡主要病因之一[1,2]。对VAP高危患儿进行早期干预减少甚至避免疾病发生,对已经存在VAP新生儿明确病原菌并选择敏感抗生素治疗,均是优化新生儿VAP有效方法。因此,本研究回顾医院NI-CU中新生儿VAP病例,对其感染病原发病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现汇报如下。

  • 标签: 新生儿 呼吸机相关肺炎 病原微生物 危险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环境污染不断加剧,病原微生物对人类造成威胁也越来越大。近年来,国内外由病原微生物引起食源性疾病事件频频发生,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本文主要研究食品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方法,加强对食品卫生安全检测,对一些具有良好发展空间食品微生检测技术原理应用进行综述,包括免疫技术、DNA探针技术、基因芯片、电阻抗法、 ATP生物发光法等,微生快速检测技术具有快速、经济、操作简单、适用 广泛等诸多优点,显示出良好商业应用前景。

  • 标签: 食品安全 病原微生物 快速检测技术 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