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输尿管皮肤周围严重皮肤感染的具体护理措施。方法择取我院于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的诊治的46例行以输尿管皮肤发生造周围严重皮肤感染的患者,将其按照随机的方式进行分组,分别是参照组(23例)和实验组(23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于常规护理的前提下施以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参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4%,实验组相较于参照组具有显著优势,且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参照组,组间比较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输尿管皮肤周围严重皮肤感染施以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获得相对较好的临床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建议临床推广。

  • 标签: 输尿管造口术 皮肤感染 针对性护理 效果分析
  • 简介:目的比较回肠膀胱输尿管皮肤治疗老年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7年6月于我院行膀胱癌根治治疗的老年膀胱癌患者11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行回肠膀胱65例、行输尿管皮肤17例。比较两组的围手术期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生存情况。结果输尿管皮肤组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和术后肠梗阻发生率等指标均优于回肠膀胱组(P〈0.05),但术后尿路梗阻发生率高(P〈0.05)。两组患者术后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相当(P〉0.05)。结论回肠膀胱输尿管皮肤是常见的尿流改道方式,均可用于老年膀胱癌患者,可根据患者自身状况和意愿,以及两种式的优劣来选择应用。

  • 标签: 老年 膀胱癌 回肠膀胱术 输尿管皮肤造口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输尿管皮肤术后患者并发症情况及其护理。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本院手术的输尿管皮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心理护理、一般护理、感染护理及康复情况进行总结。 结果 3例输尿管皮肤患者术后3个月内均未出现尿路感染、双J管脱出等并发症,1例患者出现伤口感染。

  • 标签: 输尿管皮肤造口 并发症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近年来,老年膀胱癌患者数量逐渐增多,其往往需要接受手术进行治疗。而为保障患者得到有效康复,则需针对其输尿管皮肤开展良好护理。由此,本文主要探究分析老年膀胱癌输尿管皮肤护理的有效方法,综合现有文献资料以及工作经验,总结科学的护理方案,旨在为相关护理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 标签: 老年膀胱癌 输尿管 皮肤造口 护理工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根治性膀胱切除患者行双侧输尿管单侧皮肤的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行输尿管皮肤的104例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6例根治术后行双侧输尿管单侧皮肤(单侧组),38例行双侧输尿管双侧皮肤(双侧组)。单侧组男53例,女13例;年龄(71.8±9.8)岁;体质指数(23.3±3.2)kg/m2。双侧组男33例,女5例;年龄(75.1±10.8)岁;体质指数(22.7±3.0)kg/m2;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病理、生存状况、远期并发症。随访过程中患者填写欧洲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核心问卷(EORTC QLQ-C30),评估患者术前和术后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单侧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46例(69.7%),淋巴结转移15例(22.7%),远处转移7例(10.6%);双侧组MIBC 24例(63.2%),淋巴结转移6例(15.8%),远处转移2例(5.3%);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组中位随访时间31.6(3.7~84.8)个月,31例死亡,其中28例死于肿瘤进展;双侧组中位随访时间28.2(4.1~131.2)个月,23例死亡,其中16例死于肿瘤进展,两组疾病特异性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单侧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双侧组[43.9% (29/66)与63.2% (24/38),P<0.001],其中单侧组肾盂肾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双侧组[16.6%(11/66)与42.1%(16/38),P=0.006]。单侧组与双侧组术前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单侧组躯体功能评分[(54.9±7.1)分]和情感功能评分[(63.1±6.4)分]均高于双侧组[(49.2±6.7)分和(59.9±6.7)分,P < 0.05]。结论根治性膀胱切除患者采用双侧输尿管单侧皮肤的方式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一定程度上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膀胱肿瘤 输尿管单侧皮肤造口 并发症 生活质量
  • 简介:(一)病史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结肠是一种外科手术方法,用来改变粪便排出的通道。其目的有二第一可作为一项暂时性的措施,解决当时不宜切除的结肠梗阻、损伤、炎症病变或肿瘤等。待病变切除肠道的连续性恢复,再将封闭还纳,恢复由肛门的排便,故称为暂时性结肠

  • 标签: 盲肠造口术 应用
  • 简介:[摘要 ]总结 1例我科收治的膀胱癌患者行膀胱根治性切除围手术期全程化护理,给予手术知识、 完善术前准备,术后注重饮食、管道、心理等多方护理面,加强健康宣教,提高自我护理能力 ,延续性关注院外护理 , 提供全面、系统、连续性的全程化护理,患者恢复良好,顺利出院。

  • 标签: [ ]膀胱癌 根治术 输尿管皮肤造口 全程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我管理干预在膀胱癌输尿管皮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0月某三甲级医院泌尿外科实施根治性膀胱全切加输尿管皮肤并符合纳入标准的11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与干预组(5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自我管理干预。干预6个月后,应用患者适应量表与患者生活质量量表比较两组患者的适应水平与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适应水平总分[(57.26±10.35)分]及各维度评分[接受(16.43±3.64)分,持续担忧(24.18±5.11)分,积极的生活态度(16.65±3.26)分]均高于对照组[(51.07±10.84)、(15.06±3.73)、(22.02±5.35)、(13.99±3.1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185、2.027、2.252、4.506;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分[(136.10±35.57)分]及各维度评分[生理健康(32.41±7.44)分,心理健康(49.22±14.36)分,社会健康(35.36±9.04)分,精神健康(19.11±5.98)分]低于对照组[(153.09±36.19)、(36.02±7.63)、(54.84±15.29)、(39.15±9.76)、(23.08±5.8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582、2.613、2.066、2.197、3.658;P<0.05)。结论自我管理干预能改善膀胱癌输尿管皮肤患者的适应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适合应用于患者的延续性护理中。

  • 标签: 膀胱肿瘤 膀胱造口术 生活质量 适应 自我管理 延续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输尿管皮肤术后患者的管理风险及对策,为基层及全科医院诊治提供可行性参考。方法  本组患者23例,共有42例/侧,不良事件及风险观察指标:局部:乳头萎缩或狭窄,周围皮炎,肾积水,尿路感染,尿路结石,漏尿情况,输尿管支架管更换频率。全身:尿流复道,非泌尿系统医疗意外发生频次及程度。随访3~41个月。结果  随访期发生局部风险:137例/侧/次,全身风险:37例次,死亡8例,至随访期末,有患者14例,26例/侧。结论  输尿管皮肤术后患者体质差,基础疾病复杂,合并多器官疾患,预期寿命短,涉及较强专业理论及技术操作,管理风险高,难度大。充分认识其风险及策略,基层及全科医院可以胜任这类患者的诊治。

  • 标签: 膀胱全切  输尿管皮肤造口术  风险  对策  全科医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对腹腔镜下膀胱全切并输尿管皮肤患者的影响.方法对5例膀胱癌患者在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生命体征,饮食护理,引流管及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5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患者恢复良好。结论腹腔镜下膀胱全切并输尿管治疗膀胱癌配合围手术期精心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膀胱根治性切除 造口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针对膀胱癌输尿管皮肤患者实施自我管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在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对于在我院被确诊为膀胱癌输尿管皮肤的患者中选择60位膀胱癌输尿管皮肤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X组和Y组,每组各30例。X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Y组在X组基础上实施自我管理干预。使用生活质量量表(QOL-C30)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分。结果:Y组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低于X组(P<0.05)。结论:在对膀胱癌输尿管皮肤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使用自我管理干预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适应水平,保证生活质量和恢复效果,可以对于患有膀胱癌输尿管皮肤的患者进行有效护理,值得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大范围推广。

  • 标签: 膀胱癌输尿管皮肤造口 造口手术 自我管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用风险预测模式降低输尿管皮肤患者单J管的堵管率的实际效果。方法:本研究时间范围为2022年12月-2023年12月,研究对象为输尿管皮肤患者,共100例。采用抽签法进行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输尿管皮肤术后护理,观察组接受常规的输尿管皮肤术后护理+风险预测模式指导下的预防措施和建议。实验后,统计两组数据,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单J管的堵管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单J管的堵管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结论:对于输尿管皮肤患者而言,运用风险预测模式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单J管的堵管率,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风险预测模式 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 单J管的堵管率 降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我国每年新增永久性肠患者1O万例,目前累计约100万例。迄今为止有目的、有计划的肠手术治疗疾病的历史约200余年。手术方式多样,用品发展迅速。但对患者的身心影响巨大,多项研究表明;重视的围手术期处理,提高手术技巧,合理选择用品,能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发症常见,但及时、正确的处理可减轻病人痛苦,保证手术成功。在的护理中,治疗师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标签: 肠/小肠 大肠 造口 围手术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分析和总结了37例肠患者使用周围皮肤评估工具的临床经验。2013年9月底至2014年1月初,通过对37例肠患者使用周围皮肤评估工具,进行周围皮肤变色、侵蚀/溃疡、组织增生的评分,然后进行护理评估、干预、监控等措施。能有效地降低周围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患者的住院天数及经济负担,增加其满意度。

  • 标签: 肠造口患者 造口周围皮肤评估工具 护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