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郭福美 王长明 陶格同 张新娟 马海林 王妍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6-15
  • 出处:《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21年第05期
  • 机构: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老年心理研究中心,北京 100101 中国科学院大学心理学系,北京 100049,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北京 100053,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行为与心理健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871,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老年心理研究中心,北京 100101,西藏大学高原脑科学研究中心,拉萨 850000
  •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长期高原环境暴露影响知觉闭合功能加工过程的神经机制。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选取30名首次进入高原地区(海拔3 658米)并居住满两年的大学生作为高原组,另选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相匹配的29名从未去过高原地区的大学生作为平原组,比较两组被试的基本生理指标。两组被试接受面孔成对比较任务,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ERPs)技术比较两组被试脑电数据的差异。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两组被试生理数据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脑电数据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生理学指标显示,高原组大学生的心率[(86.71±10.82)次/min,(75.97±11.28)次/min ;t=-3.19,P=0.002]、舒张压[(75.93±9.19)mmHg,(68.59±11.42)mmHg);t=-3.20,P=0.002]均显著高于平原组;高原组大学生的血氧饱和度显著低于平原组[(90.77±2.25)%,(98.31±1.56) % ;t=14.00,P<0.001]。在面孔成对比较任务中,事件相关电位的P1波潜伏期组别主效应显著,高原组大学生显著短于平原组[(105.10±15.59)ms,(128.35±14.40)ms,P<0.001]。N170波幅组别主效应显著,高原组波幅显著大于平原组[(-7.57±3.83)μV,(-5.11±3.26)μV,P=0.005]。NCL波幅组别半球交互效应显著(F(1,57)=9.72,P=0.003),简单效应检验显示,平原组右侧波幅显著大于左侧[(0.46±1.31)μV,(1.16±1.33)μV]。P1潜伏期与心率(r=-0.46,P<0.01)、血氧饱和度(r=0.64,P<0.01)舒张压(r=-0.26,P=0.049)均显著相关。结论长期暴露于高原环境,视觉早期感知的神经反应活动加快,在面孔整体构型加工阶段激活了更多神经元,在知觉闭合完成阶段出现半球代偿效应。

  • 标签: 高原环境暴露 知觉闭合 事件相关电位 遮挡面孔 半球代偿
  • 简介:河南省教育厅近日公布《河南省“两区”支教教师管理暂行办法》,今后,各学校选派到边远贫困地区革命老区“两区”支教服务的教师,应具有3年以上教学工作经验,专业过硬,并须在受援地区连续任教一个完整学年。按照政策,从2013年起至2020年,河南省须每年选派一定数量优秀幼儿园、中小学(含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到边远贫困地区革命老区“两区”支教。

  • 标签: 河南省 支教 学年 边远贫困地区 职业学校教师 教师管理
  • 简介:<正>不少人把我国近几年引起轰动的文学语言变化——有人称之为“造句运动”——理解为对句子内部成分的独特组织构造,即词语新的搭配力式,从这一角度对文学语言进行语法研究诚然是必要的。但我以为,要揭示这种语言变化的实际,从语言——心理的角度进行研究,似乎显得更为迫切需要。以注重文学语言运用著称的俄国形式主义,他们提出的广为人知的“陌生化”原则,其实质乃是基于对人的心理感知觉的重视强调,这一点,什克洛夫斯基说得非常明白。问题是,语言如何运用,才能提高读者的心理感知强度。当然,这可以用“偏离正常语言使用力式”来说明“陌生化”的成因,我国目前不少分析文学语言的评论也大多自这一观点衍化而来。最突出的例子是对莫言小说语言的解释。许多人把莫言的语言魅力归之于他对词语别出心裁的选择搭配,因此造成的“意

  • 标签: 心理感知 现代艺术 文学语言 陌生化 新感觉 知觉
  • 简介:第一节什么是感觉、知觉我们的周围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只要我们处于清醒状态,周围事物总是不断地以不同形式作用于我们的感觉器官。如我们感到太阳的温暖、北风的寒冷,闻到了花香,听到了歌声,看见了音乐会的演出等等。这些“感到”、“闻到”、“听到”、“看见”等,就是心理学所说的感觉、知觉。什么是感觉、知觉呢?感觉是当前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如声音、颜色、气味、温度等)在人脑中的反映,是最简单的认识形式;而知觉则是当前客观事物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是比感

  • 标签: 歌唱者 音波 运动知觉 分析器 纯音 机体觉
  • 简介:国家领土完整原则人民自决原则在当代国际法中均占有重要的地位。冷战后,自决原则的进一步发展使之与分离权的联系日趋密切,在殖民主义之外,单方面分离权挑战国家领土完整原则。但包括分离权的自决原则并没有成为实在国际法规范。为避免这两项原则之间的对立冲突,应当使自决原则的适用受到领土完整原则的限制;而在国内,一国应切实保障少数民族的自治权。

  • 标签: 国家领土完整原则 人民自决原则 当代国际法
  • 简介:平时喜欢看电影吗?一般喜欢在哪儿看?太喜欢。最喜欢在自己的电脑前看。不太介意视听效果,因为有时喜欢一边看一边随时暂停,写点什么,自己的电脑最方便。

  • 标签: 感受 知觉 创作 视听效果 电脑
  • 简介:同学们,在本模块中我们学习了一些表感觉知觉的(连)系动词。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译成汉语都可翻译成“……起来”。如:look“看起来/上去”,smell“闻起来”,taste“尝起来”等等。那么怎样才能把它们区别开来呢?先来做下面这些练习题吧!

  • 标签: 系动词 知觉 感觉 专练 look 练习题
  • 简介:美国真实的历史,是一部反对偏狭、反对压迫、反对仇外、反对那些根据人们的种族、性别、宗教、民族起源、语言和文化背景而禁止人们参与这个社会大部分生活的斗争史。我名叫阿尔图罗·马德里。我是一名美国公民,就像我的父母、祖父母、祖父母的父母一样。据我所知,我的祖先先于现在的美国,甚至还没有记载美洲印地安人传统的时候,就出现在普利茅斯岩石了。然而,我不太适应那些定义美国和美国人的心理定势。我的外表、我的讲话方式、我的姓氏、

  • 标签: 社会知觉 印地安人 民族起源 美国公民 斗争史 阿尔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5-16
  • 简介:而一个具有审美知觉能力的人,一、审美知觉能力 ,二、艺术教学对审美知觉能力的培养 

  • 标签: 审美知觉 知觉能力
  • 简介:法国社会学家福柯将现代的起源追溯到19世纪。这个时期历史发生了显著的断裂,一个全新的社会首先诞生于欧洲,并逐渐扩张至全球。而众所周知,19世纪也是视觉文化兴起的世纪。无数视觉装置为满足大众的娱乐需求,接连被发明出来。诞生于19世纪中期的摄影术世纪末的电影,则是其中的代表。通过视觉文化来分析'现代性(Modernity)',无疑是有效的学术论题,已经产生出无数优秀的研究成果。

  • 标签: 电影影像 运动影像 摄影机
  • 简介:格式塔知觉组织原则与口译笔记符码元素的空间配置之间的相通之处,为口译笔记的一些“经典原则”提供了认知或心理层次的解释。尽管口译笔记并不严格强调“规约性”,相反更承认“个性化”,但从认知心理角度分析口译笔记仍然可以为译员设计个性化的笔记体系提供一些启示,从而帮助译员克服笔记过程中的随意性,最终形成一套稳定、成熟,具备可操作性的笔记体系。

  • 标签: 口译笔记 格式安排 格式塔知觉组织原则
  • 简介:三项实验通过部件识别法探讨了知觉经验对字形知觉整体性的影响。实验一要求三组不同发展水平的被试命名单独呈现的部件字,结果证实了本实验所用的各组部件字之间的识别难度均等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字识别技能明显不如小学六年级大学学生。实验二使大学生在三种字度两种字频条件下,分别进行单、双部件的命名,主要得到非字中的部件命名反应时快于假字,后者又快于真字的“字劣效应”以及在真、假字组中的“左>右”或“上>下”的“部位效应”,但未发现字频对部件命名的效应。实验三比较了三组不同年级被试的部件命名作业,发现小六小三学生在真、假字中的部件命名反应时无明显差异,而大学生较明显,说明前者受字形整体知觉的影响比后者小。这些结果支持了字形知觉整体性随字的知觉经验增长而加强的假设,并在一个基于联结主义框架的字词识别模型中得到了较好解释。

  • 标签: 汉字识别 整体与部分 知觉经验 联结主义
  • 简介:哲学大师海德尔以追问的方式抵达人类的生存境遇。诗人荷尔德林的那句“人,诗意地栖居”经他引用后成了绝代名言。所谓非诗意地居住是指人自身无希望的繁殖,人对物质名声的疯狂追求,其表现形式是征服大地,掠夺天空,远离神性,从根本上背离人的居住本性。在海德格尔对“诗意地居住”的反复表述中可以看到:它不仅仅是讲存在的诗化和诗的存在化,而且还包容着存在的艺术艺术的存在化,

  • 标签: 艺术审美 诗性人生 审美知觉 审美感知能力 审美心理
  • 简介:摩天轮停止了转动,小狗小象还坐在原来的坐位上(参看图2),你能在图2中找出狮子、小兔、小猴小熊刚才坐过的坐位吗(参看图1)?

  • 标签: 空间知觉 狮子 能力训练 天轮 转动 小狗
  • 简介:认知科学研究中一个核心问题是知识在头脑中是如何表征的。其中占主流的理论一直是命题符号理论,受体验哲学体验认知的推动以及知觉认知的关系发生转变的影响,Barsalou针对命题符号理论的不足提出了知觉符号理论。知觉符号理论做为第二代认知科学的代表性理论之一,提出后获得了许多实验证据的支持。当然,该理论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于研究者进一步探讨。

  • 标签: 知觉符号理论 命题符号理论 第二代认知科学
  • 简介:<正>词典编纂,如同语言研究,有两种方法,或者说有两种原则:共时的(synchronic)历时的(diachroic)。这两种方法或原则是有区别的,但不是对立的,而是互相有联系的。记录一个时代的语言的词典,例如现代汉语的词典,是描写现代汉语词汇的。这就是说现代汉语的词典,是依据共时的原则编纂的;共时的原则也就是描写的原则。描写现代汉语词汇,不能不进行历史的研究,所以编纂现代汉语的词典,既

  • 标签: 现代汉语词汇 词典编纂 描写原则 现代汉语词典 国语辞典 两种方法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