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那片震人心魄的军阵雕塑就安置在松山战役主阵地遗址、松山主峰对面的小山头上,与松山战役遗址和中国军队的抗战阵亡将士墓组成完整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标签: 松山 教育基地 爱国主义 中国军队 遗址 战役
  • 简介:在1944年6月至9月的滇西松山攻坚大战中,黔军之一○三师、八十二师及新二十八师全体官兵,同仇敌忾,忠勇卫国,与凶恶的日本强盗进行了殊死的战斗.虽付出重大牺牲,终经浴血奋战,全歼据守之敌.在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伟大抗战中,写下了永垂青史的一页.

  • 标签: “松山攻坚大战” 贵州部队 中国 抗日战争时期 军事斗争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7-08
  • 简介:松山州是契丹族在辽代中叶修建的重要城市,由于地处辽上京、中京之间,是辽国连系中原地区的重要通道之一,素有“商贾会冲”之称。随着宋辽“澶渊之盟”的签订,契丹本部和中原地区联系的加强,松山州日趋成为辽国中部的交通枢纽和贸易中心。早在北宋时期,著名的地理学家沈括出使辽廷时就对松山州一带的地貌作过详尽的描述。金代沿称松山州,元代为松州所辖。本世纪三十年代考古学家李文信先生曾

  • 标签: 辽国 辽金 澶渊之盟 缸胎 圈足 底径
  • 作者: 本刊记者/张文秋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10-04-14
  • 出处:《青岛画报》 2010年第4期
  • 机构:来到华东师范大学青岛实验中学(青岛24中),一进校门便眼前一亮:“鸿源”主题雕塑有如一只展翅起飞的雄鹰,翱翔在蓝色的天空中;地理园里的立体世界地图,让世界的一切尽收眼底;一栋栋崭新的教学楼,彰显着自己的活力与朝气;就连上下课的铃声都那么与众不同,清脆欢快,贴近生活。如此特立独行的景象,不由引人深究:这样的学校,到底秉承着怎样的办学理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松山先生以中国文学文论为中心进行的跨文化研究,对于中西文论的对话与交流,让中国文学走向世界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他以西方文论和美学的视野,综合运用中西文论研究的方法,如文本解读与范畴阐释相结合以及“知人论世”的方法等,对叶燮的《原诗》进行了深入探讨与独特阐释,成为他跨文化对话观的审美实践的成功典范。笔者以为主要表现在切入论题上的“知人论世”、研究思路上的“考镜正变”到理论视域中的“他者“洞察这三个方面,实践了他以中西文论平等对话为核心的跨文化研究。

  • 标签: 卜松山 跨文化对话 审美实践 叶燮 《原诗》
  • 简介:【摘要】 :针对松山特长隧道引起的贯通误差估算问题,在规范、规程和设计等直接控制指标的基础上,根据误差理论推导出间接指标,以便对整个贯通施工进行质量控制,从而保证隧道的顺利贯通。本文以松山隧道为例进行分析,进一步说明贯通误差估算对公路隧道贯通工程的重要前瞻作用。

  • 标签: 松山特长隧道 控制测量及贯通 贯通误差估算
  • 简介:宁宁,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博士。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中国老舍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及古今文学通变研究。出版《当代中国现代文学研究(1949-2009)》《现代文学:学科历史与未来走向》等专著、编著18部;在《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家园伦理问题、20世纪40年代后期文学史等领域的研究,产生较大影响,多篇成果为《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文学研究年鉴》《中国出版年鉴》等全文转载、收录。获中国图书奖、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甘肃省优秀社科成果奖、甘肃省优秀教学成果奖等。

  • 标签: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邵宁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中国现当代文学 教学成果奖 博士生导师
  • 简介:文章陈述了《巍巍松山》《云中火把》这两个参加云南省第12届新剧目展演剧目的整体概貌和舞台呈现。着重分析了这两个剧的艺术特色、创作亮点和整体艺术风格。

  • 标签: 整体结构 艺术手段 主旋律作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942年5月,中、英联军在保卫缅甸的战斗中被日军击败,两国本来就互不信任的短暂联盟就此瓦解。英军向西沿公路逃进印度,中国军队则分路进入丛林,分别向西、东北方向撤人印度、中国,在进入雨季、完全断绝给养的情况下,由于饥饿和疾病的侵袭,在危机四伏的缅北胡康河谷一带弃尸累累,直到三个月之后,才在美军空中补给的援助下勉强完成了他们的“转进”。

  • 标签: 直布罗陀 东方 中国军队 不信任 印度 英军
  • 简介:式平,江西弋阳县家畈人,1900年1月生于农民家庭。他幼时在乡村读私塾,由于家境贫困,常常辍学,直至1916年虚龄18岁才考入弋阳县高等小学。在这里,他与来自漆工镇的少年方志敏“同窗三年,结为至友”(方志敏语)。

  • 标签: 邵式平 毛泽东 农民家庭 弋阳县 方志敏 家境
  • 简介:辉男,1974年出生,汉族。1996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美术系,油画专业,获学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班,获硕士学位。现为河北传媒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油画协会会员。

  • 标签: 河北师范大学 作品 艺术设计学院 美术学院 协会会员 2008年
  • 简介:江海被人称之为"江海仙"."仙"字释意之一为"非凡的人";闽南人称"仙",释为:"从事某种职业或技艺的人"或"对某些嗜好者的称呼".江海三者有之,外加一层,他行如"散仙"(散淡),言如"畅仙"(快乐),才如"神仙",因此被百姓尊称为"江海仙".

  • 标签: 邵江海传奇
  • 简介:本文通过研究两件被改款的书法作品,找出了它们真正的作者,并揭示出一位在历史中被淹没的明代书家珪。珪在明成化年间与李东阳是挚友,属于茶陵派诗歌早期的活跃份子。在书学方面他受张弼的影响,其草书被同时代人评为与张弼、萧显齐名。由于珪早逝,其存世作品极罕,更由于被改款,更使其书名不显。发掘珪不仅使得这位书家不再被忽视,而这一文化现象,也应该引起书史的关注。

  • 标签: 邵珪 李东阳 祝允明 王阳明 成化间书家
  • 简介:西文中有interculturaldialogue这么一个概念,常被人译成"跨文化对话",而我则倾向于把它理解成"文化间际对话"。文化间际对话发生在异质文化之间,对话双方互为自我,各有自己的他者。这是事情的复杂性所在。只要发话的一方从自我出发设定一个对话的对象即他者,假如受话的一方作出反应,也必定会反过来从自我出发把发话的一方设定为他者。两

  • 标签: 文化间际 他者 道家思想 跨文化对话 从自我出发 中国大陆
  • 简介:油松属于常绿乔木树种,垂直分布在海拔1200m~1700m的高山地区,是黑茶山林区的主要造林树种。介绍了城庄沟林场油松育苗经验,即抓好圃地选择、整地、施肥、播种及苗期管理五个环节。

  • 标签: 油松 山地育苗
  • 简介:应用1959—2009年松山区54218观测站的降水、温度资料,分析了玉米播种期水热气象条件分布特点。主要结论:⑴51a来松山区春播期≥10℃积温的初日分布特点是年际变率大,年代际变化不大。⑵随着气候变暖,≥10℃积温保证率提高。⑶春播期低温冷害的发生特点是越早播种后期发生冷害的可能性越大,因此不易过早播种。⑷按照既要最大限度地满足玉米生长所需热量又要减小发生低温冷害的可能性原则,确定了松山区玉米平均开播日期和适宜播种期。⑸春播期相对湿润度指数分析表明春播期干旱发生频率大。

  • 标签: 玉米 适播期 热量 降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