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40 个结果
  • 简介:20世纪以来,随着大量简牍材料的发现与公布,秦汉郡县研究取得了较大成绩。在郡县的设置、秩次、任免等制度问题上涌现了不少成果,其社会生活及政治参与也得到一定关注。但不可否认,研究中仍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与不足之处,如秦汉郡县制度的发展演变、郡县的具体政治活动以及与长吏关系等问题还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加强这些薄弱环节的研究,无疑会促进秦汉郡县研究的更大进步。

  • 标签: 秦汉 郡县属吏 研究综述
  • 简介:完善县级人大工作是国家治理的“关键一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日前在云南就县级人大工作进行调研,并主持召开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县级人大工作座谈会。他强调,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 标签: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全国人大常委会 郡县 人大工作 市县级 国家治理
  • 简介:郡县制是由春秋战国时的秦国创始,并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完成的.这一中国历史上极为重要的政治体制改革,与秦都咸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 标签: 郡县制 咸阳
  • 简介:近日捐官者,辄喜捐盐场大使,以其职与知县相等,而无刑名钱谷之烦也。有扬州轻薄少年用刘禹锡《陋室铭》而为《陋铭》者,其辞云:“官不在高,有场则名。才不在深,有盐则灵。斯虽陋,惟利是馨。丝圆堆案白,色减入枰^①青。谈笑有场商,往来皆灶丁。无须调鹤琴,不离经。无刑钱之聒耳,有酒色之劳形。或借远公庐^②,或醉竹西亭^③。孔子云:‘何陋之有。’”

  • 标签: 《陋室铭》 刘禹锡 盐场
  • 简介:朝鲜时期,为熟悉吏治文件的格式和体例,朝廷挑选明朝的各种文件和朝鲜与明朝朝廷之间的公文中的一部分,编成《文》一书,作为官吏的学习教材.该书共由四卷组成:卷一为明朝皇帝的宣谕和圣旨,卷二为奏、申、呈、照会、咨议等各种文,卷三为咨、奏、呈、题奏,卷四为榜文.

  • 标签: 朝廷 明朝 吏治 体例 皇帝 朝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郡县地名避讳是我国古代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可以分为敬讳、忌讳和憎讳三种,有更读、标“讳”、改称、代字、省阙和变体六种避讳方法。

  • 标签: 郡县地名 避讳
  • 简介:<正>(一)李吉甫(758—814),字弘宪,赵州赞皇(今河北省赞皇县)人。他是唐代宗朝御史大夫李栖筠之子。年轻时即以荫补左司御率府仓曹参军。其后历任刺史、淮南节度使、中书侍郎、平章事等职,并受上柱国勋级,赵国公封号。李吉甫出生的时代,正值安史之乱。这次乱事虽然在李吉甫幼年时候已经平息,但唐朝从此“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李吉甫仕途一生,为辅佐朝廷,维护中央集权,削蚀藩镇势力,曾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也算得

  • 标签: 李吉甫 元和郡县图志 节度使 藩镇割据 中央集权 御史大夫
  • 简介:避讳是我国古代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化现象,郡县地名也必须避讳。郡县地名避讳按对象可以分为敬讳、忌讳和憎讳三大类,这三种类型又可以细分。郡县地名避讳一般采用更读、标“讳”、改称、代字、省阙和变体六种方法。

  • 标签: 文化 避讳 郡县地名
  • 简介:3月15日上午10点,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全国人大会议闭幕后,云南省代表团的部分成员并未返回驻地——位于北京复兴门外商务街的职工之家。中午1点不到,手机的新闻客户端上突然推送一条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的消息:云南省委副书记仇和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在接受组织调查。

  • 标签: 人民大会堂 网站发布 云南省 代表团 客户端
  • 简介:<正>中华法系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以法治,历史上每一时期的法律思想和法律制度,都无一例外地将其作为强调的重点。决定中国文化命运的儒家主张以道德礼制为中心,化民成俗,拱手而治,天下归仁,即所谓“为政以德”,也就是每为今人所不满的我国古代的“人治”观念。事实上,儒家的“人治”并没有完全排斥“法治”的功能,这一点,早已为学人们所认可,关键是富有理性且应有建树的我们如何认识历史并加以借鉴。

  • 标签: 以法治吏 我国古代 吏治 儒家 礼制 诸葛亮
  • 简介:著名的英国哲学家培根先生有句名言:读史可以明智。“明智”者,心明眼亮之谓也。他所说的“史”不知是否包括中国的历史。唐初著名的政治家魏徵先生则说: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他所说的“古”,大概指的就是文字留存的中国历史了;千古兴亡事,过眼似烟云,倘不凭借寿于金石的文字,又怎么能够以之“为鉴”呢?这么说来,读读中国的历史,也是“可以明智”的。

  • 标签: 明智 中国历史 哲学家 “史” 政治家 “古”
  • 简介:<正>周章,三国名将周瑜的曾祖父,东汉顺帝时历任豫州刺史、河内大守,有政声。范晔《后汉书》本传载:周章“好贤爱士,其拔才荐善,常恐不及。每至岁时,延请举入上后堂,与共宴会,如此数四,乃遣之。赠送什物,无不充备。”此言周章“举”,但所举为何科目,却用语含糊。检《三国志·吴志·周瑜传》裴松之注引张璠《后汉纪》,言所举乃“孝廉”,可据以补范氏之疏。又有可议者:汉时举,名目繁多,有贤良方正、直言极谏、明经、孝廉、有道、计偕、茂(秀)才四行等。但从前引范氏语来看,很容易使人误解为“举上计”。据汉制,每岁末,各郡国都要派郡上京送计簿,汇报郡国一年来的政事,曰“遣上计”(《续汉志·百官志》五)。范书则称为“举上计”(如

  • 标签: 郡国 举孝廉 周瑜 范晔《后汉书》 《后汉纪》 贤良方正
  • 简介:“女儿和妻子,这样的打击能否经得起?这一切,都是我的错,我的罪……”这是湖南省怀化市原副市长李自成落马后,作出的深深忏悔。2017年4月27日,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对李自成受贿案作出二审判决,李自成被判处有期徒刑九年,并处没收财产人民币一百万元。“能”,这是李自成身上最醒目的标签之一。

  • 标签: 能吏 湖南省怀化市 二审判决 没收财产 干部调整 县委书记
  • 简介:30多年前,罗目这地名在我心中,是同农民、知青以及离家远行等连在一起的。其实它离省城贵阳并不远,从油榨街出去,经龙洞堡往龙里猫场方向走十来里就到了。但对当时还在城里小学读书、生活范围不外乎以大十字为圆心、以黔灵公园为半径的我来说,这段路程仿佛间隔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 标签: 中国 当代 散文 作品赏析 《重走罗吏目》
  • 简介:''在中国古代的职责经常是世袭的,他们一般都不接受系统的儒家教育,而是接受技能教育。对于''者,从政是一种工作,他们的职责是按照既定的规章和条例完成日常的事务。'刀笔'一词要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更详细一点则要追溯到青铜时代的一种器物——'削'。在我国历史上,较早的正式书写都是写在竹或木制成的简上的。竹木简始于春秋时期,

  • 标签: “刀笔吏” 文职官吏 古代 书写工具
  • 简介:《易经》:"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在古代中国,君子的任务是弘道,与之相对的文则执掌具体事务。古代执掌刑名、审理案件的司法官员,属于"文"一类,他们常常被称为"刀笔""巧""酷吏",地位上低于清要官员。中国古代所谓能,多指有才但操守欠缺的官吏,有的甚至近于法家的酷吏。然而,明清鼎革之历史巨变,引发了人们对待法的观念转变,随着经世致用思想的形成,法律知识和法律职业者的地位有所提升。在清朝初期,出现了一批精于法律的能要员,如汤斌、陆陇其、于成龙。本文将分析明清之际法观念的转变,并介绍清初善于司法事务的能群体及其特征。

  • 标签: 明清之际 法律知识 法吏 能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