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本文对楚墓竹简中的单纯否定副词进行分类,并对其中的"不"与"弗"、"亡"与"无"等几个比较难以区分的否定副词进行比较。

  • 标签: 郭店楚简 否定副词 频率 语法功能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楚墓竹简》作为一批封闭性的文字材料,真实地反映了东周时期楚国简册的用字情况.笔者对楚简的用字情况和传世文献进行对比,全面梳理了各种复杂的字际关系.本文专对其中一形数用字的各个职能之间的关系及用字特点进行了全面梳理.具体分为:1.本用+借用;2.借用+借用;3.本用+本用.

  • 标签: 本用 借用 同形字
  • 简介:《唐虞之道》在论述尧禅天子位于舜的过程时,《唐虞之道》的作者,《唐虞之道》作者派别问题

  • 标签: 儒墨禅让 唐虞之儒墨 禅让说
  • 简介:有关儒家“仁爱”思想的研究,人们比较关注的问题之一,是“仁”这个字的起源,即它最初的构形以及与此相联的本义。战国玺印文“[身心]”的发现和释读,使人们看到了“仁”字的新的构形,也使重新理解“仁”的意义有了可靠依据。竹简中所有的“仁”字(七十多个)都写作“[身心]”,不仅进一步确证了古“[身心]”字的存在,而且提供了有关儒家“仁爱”观念的新文献,为研究“仁”带来了新的途径和活力。

  • 标签: “仁爱”思想 “仁”字 身心合一 郭店竹简 儒家 德性伦理
  • 简介:本文根据北宋夏竦一书辑录的字形,对简的"达"字形体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在诸家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兢"字提出了新的看法.

  • 标签: 《古文四声韵》 释达 省简 饰笔 释兢
  • 简介:本文对楚简的儒家文献进行了宗教性的诠释.文章认为,儒简以"天道流行"灌注而下成为人的性命,而性情的修炼又是对天道的回归.天与人的上下摩荡、身与心的内外互证构成了一个人化的宇宙整体.儒家心性学的提升过程就是人在下学上达、天人谐和的自我转化中实现终极实在的过程,人的主体性由是而得到了极大的弘扬.儒家心性学的哲理解析与宗教体悟是相得益彰的一种理论机制,这是儒家思想在中国文化史上何以产生巨大影响的根本原因.

  • 标签: 楚简 儒家 文献 宗教性 “天道流行” 心性学
  • 简介:楚墓竹简》作为一批封闭性的文字材料,真实地反映了东周时期楚国简册的用字情况,对研究楚国文字使用情况具有十分珍贵的价值.笔者对楚简的用字情况和传世文献进行对比,全面梳理了各种复杂的字际关系.本文对楚简中没有出现本字的假借和已有本字的通假两种用字情况进行了全面梳理.具体分为以下两种情况:1.楚简只用假借字;2.楚简用字包括本字和通假字.

  • 标签: 假借字 通假字 本字 异构字
  • 简介:本文从训诂学角度,对简儒家文献中的几个词语提出了新的解释.

  • 标签: 郭店简 儒家文献 解释
  • 作者: 佚名
  • 学科: 军事
  • 创建时间:2019-09-17
  • 简介:楚简《忠信之道》简2"化物而不■"末一字读为"废",简3"■而者尚"读为"大故而主常",简4"大忠不兑"、"不兑而足养者,地也"的"兑"读为"脱"。简文讨论的忠信观念要求治民者对待民众像土地化物一样无偏私且无废弃,像四时轮回一样守信必至且没有终止,教养民众不能半途而废,践行忠信之道应该不变不渝,不因任何变故而中断。这种观念可以与《左传》、《礼记》、《荀子》、《管子》等传世文献的记载进行比较。竹书将忠信视为仁义的基础,对儒家政治伦理概念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整合,这一点在先秦儒学思想发展史上具有一定的意义。

  • 标签: 郭店竹简 忠信之道 儒家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