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新生儿血标本采血集方法进行改良。方法以利用真空采血技术和传统一次性注射器血样采集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前者避免溶血和凝血现象,减少患儿反复抽血的痛苦,避免血标本受污染。结论应用真空采血技术取代传统的注射器采血法。

  • 标签: 新生儿 血样采集 真空采血
  • 简介:采血技术是动物疫病监测采样工作的基础,也是动物疫控和检疫部门的一项常规工作。笔者认为牛的采血比较困难。目前,大多数采样人员的牛只血样采集一般都采用牛颈静脉法。进行颈静脉采血时,往往存在诸多不便因素,采样者接触牛的头部,容易引起牛发惊,难保定,牛角容易伤人,危险性大,特别是奶牛应激反应较强烈,

  • 标签: 采血技术 静脉采血 牛尾 动物疫病监测 采样工作 检疫部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熟练的动脉采血操作技术能减轻患者疼痛,提高采血标本的合格率。借助血气分析的作用,对人体酸碱平衡、缺氧、二氧化碳潴留等指标进行测定,以此评判患者呼吸衰竭严重程度。可将测定结果,作为判断危重症者的主要指标,为患者的救治提供了治疗依据。本文通过阐述不同部位动脉穿刺采血的改良方法及其比较、动脉采血器具的选择、采血时机和采血后按压方法及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加强护理人员动脉采血水平、采集标本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负担及痛苦,获得患者的满意。

  • 标签: 动脉采血 血气分析 痕迹动脉穿刺法 压迫止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医患沟通,改善医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检验静脉采样要求的理解和认知。方法通过对患者采血前、采血中、抽血后的注意事项分析,让患者了解并理解临床采样要求在医学科学中的重要意义。结果沟通是促进理解的重要因素,通过静脉采样过程的健康教育和反复交流,患者对进行医学检查的认可度和依从性显著增强。结论实施静脉采血前、采血中、抽血后的全过程质量控制,不仅让患者体验到了医者的人文关怀,而且为提高检验数据的临床符合率提供了保障。

  • 标签: 医学检验 静脉采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真空采血法在小儿颈外静脉采血技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儿科收治的小儿颈外静脉采血患儿79例进行观察,收治时间为2017年2月值2017年8月,随机分成两组后,针对常规组39例小儿颈外静脉采血患儿实施常规采血,针对治疗组40例小儿颈外静脉采血患儿实施真空采血法,对比两组采血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治疗组小儿颈外静脉采血患儿采血后的穿刺成功率、标本合格率、穿刺并发症发生率及采血时间明显优于常规组小儿颈外静脉采血患儿(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针对实施小儿颈外静脉采血过程中采用真空采血法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显著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患儿的疼痛。

  • 标签: 真空采血法 小儿颈外静脉采血技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激光采血采血针在末梢采血中的临床应用,为临床实践总结经验。方法:对我院收治的体检者进行研究,时间在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之间,用随机抽取的方法选择了100例病例,并进行分组研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例数均为50例,均进行末梢采血,前者采用激光采血,后者则采用一次性使用采血针,分析比较两组的疼痛感及血糖测试成功率。结果:观察组的男性中有明显疼痛占比6.67%、女性中有明显疼痛占比10.00%,对照组的男性中有明显疼痛占比82.14%、女性中有明显疼痛占比90.91%,两组数据差异明显;对两组的血糖测试情况进行评价,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血糖测试成功率分别为100.00%、98.00%,两组数据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在末梢采血中应用激光采血,可以有效减轻体检者的疼痛感,能够作为血糖测量血样采集的工具。

  • 标签: 末梢采血 激光采血 采血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采血车上对血液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针对2016年1月至2016年7月我站流动采血车在风险评估、人员培训等环节,比较风险管理前后护理满意度及献血不良反应发生人数。结果风险管理后采血人员不良反应发生人数显著少于风险管理前人数且采血者对满意程度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管理前评分(P<0.05)。结论采血中的风险管理要注重采血前的质量控制、采血环境监测、感染控制,同时,也要加大医务人员理论与技能学习。

  • 标签: 采血车 采血 护理风险管理
  • 简介:采血过程中,因精神因素、空腹献血、过度疲劳、环境因素等可引起个别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或献血后发生不良反应,影响献血者的热情。为减少献血不良反应,建立一支安全、固定的献血队伍,保证临床供血,应该为献血者创造舒适的献血环境。为此,笔者进行了在温度相当的条件下,献血车内、采血室内(包括采血屋)献血反应的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无偿献血 献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科两种血液采集方法的效果。方法取2011年6月-2012年6月需采集血液标本的患儿200例,按采血先后顺序分成两组,试验组100例,采用桡动脉穿刺采血术;对照组100例,采用股静脉穿刺采血术。结果桡动脉穿刺采血术一次成功率96%,皮下淤血发生率2%、标本溶血发生率3%,股静脉穿刺采血术一次成功率88%,皮下淤血发生率9%、标本溶血发生率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桡动脉穿刺采血术成功率高,皮下淤血发生率、标本溶血发生率低,既减少了患儿痛苦,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又确保了血液标本的质量。

  • 标签: 儿科 血样采集 桡动脉穿刺 股静脉穿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随着国家动物防疫水平的不断提升,畜禽疫病监测实验室工作在各级动物防疫部门迅速开展起来,监测工作的开展需要大量的血清,采血是获取血清的主要技术手段。

  • 标签: 畜禽 病情监测 采血技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动脉血气分析采血技术护理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采集的56例动脉血标本,其中包括38例男性,18例女性,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一般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实施了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以后,其一次性采血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以后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其一次性采血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动脉血气分析 呼吸衰竭 临床指导
  • 简介:随着浙江省基层畜牧兽医建设日趋完善,基层畜牧工作单位的动物卫生监管和动物防疫公共服务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对鸡开展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等主要疫病开展日常监测.

  • 标签: 采血技术 鸡翅 高致病性禽流感 应用 静脉 畜牧兽医
  • 简介:摘要:在评估患者呼吸功能、氧化能力和 pH值等方面,动脉血气检测是最可靠的指标。在急危重症的救治与监测中,血气检测是一项不可或缺的检测手段,为临床诊治呼吸衰竭提供可靠依据,为救治急危重症提供依据。因此,正确地收集血液样本对于确保临床血气分析准确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通过对各种动脉穿刺采血方式、采血角度、采血装置的选用、采血前的准备及采血后的处置等方面的探讨,旨在提高临床护理人员动脉穿刺采血技术的准确性与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增强病人的满意度。

  • 标签: 动脉血气分析 采血技术 护理进展
  • 简介:摘要:在评估患者呼吸功能、氧化能力和 pH值等方面,动脉血气检测是最可靠的指标。在急危重症的救治与监测中,血气检测是一项不可或缺的检测手段,为临床诊治呼吸衰竭提供可靠依据,为救治急危重症提供依据。因此,正确地收集血液样本对于确保临床血气分析准确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通过对各种动脉穿刺采血方式、采血角度、采血装置的选用、采血前的准备及采血后的处置等方面的探讨,旨在提高临床护理人员动脉穿刺采血技术的准确性与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增强病人的满意度。

  • 标签: 动脉血气分析 采血技术 护理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次性采血针头接真空采血管在院前采血中的应用。方法将400例院前采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试验组200例,使用一次性采血针头接真空采血采血;对照组200例,采用一次性注射器采血后注入普通干燥试管,观察两组采血方法出现的不良现象(血液溶血、倒翻、污染)。结果试验组采血方法出现的不良现象较对照组的少,P<0.01,有显著的意义。结论采用一次性采血针头接真空采血管采集血标本,安全可靠,保证血标本的质量。

  • 标签: 真空采血管 院前 采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