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自愿参加无偿献血的公民已越来越多。特别是随着无偿献血新理念“科学献血有益健康”的广泛宣传,普洱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工作取得可喜进步。然而,在献血过程中绝大多数献血者没有任何献血反应。但因个体差异,有少数献血者会出现头晕、目眩、恶心、呕吐、皮肤湿冷、心悸、胸闷等。还有极少数个别献血献血前(还没献血)就出现晕血反应。这与献血者的生理、心理、采血环境及采血护士的工作态度和操作技术等多种因素有关。医学上称此为以血溶量突然降低及植物神神经功能障碍为主的综合征。

  • 标签: 献血 反应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献血献血过程中出现的反应以及实施整体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自2012年1月-2014年8月我社区献血站1000例无偿献血者,对其献血过程中出现的症状以及采取的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将1000名献血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0例。对照组实施普通护理,观察组则采用整体护理,比较两组献血者的反应。结果对比显示,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后,献血献血反应发生率为5%,明显低于对照组献血反应发生率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可以降低献血献血反应发生率,优化献血环境,适合在献血站推广。

  • 标签: 献血反应 整体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研究献血心理状态与献血不良反应的关系,保证献血者的正常心理状态。方法对720名不同献血心理的献血者,包括无偿型、体检型、储蓄型三类,采取问卷调查方式,对他们的心理状态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三种献血心理状态出现的不良反应有显著性差异,奉献心理出现的不良反应显著低于其他两种心理状态。结论恰当调整献血献血前心理状态有利于减少献血不适,减少献血者的心理畏惧感。

  • 标签: 献血者 献血不良反应 献血心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献血全身反应是由于献血者的生理、心理、采血环境及采血护士的工作态度和操作技术等多种因素引起的以血容量降低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为主的综合征。本站自1994年1月~1995年12月共接待献血17630人次,发生献血全身反应35人次,占献血人次的0.2%,经对症处理和必要的护理,献血者均恢复常态,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献血者 全身反应 护理体会 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对症处理 血容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偿献血出现献血反应的原因及预防措施,促进无偿献血事业健康的发展。方法;选取2016年全年在天津市血液中心献血后出现不良反应的###人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通过调查显示,无偿献血的发生献血反应率为0.6%,分析原因主要是精神因素53%,其次是空腹25%,疲劳睡眠不足19%。其他3%(例如晕针晕血);结论通过原因分析工作人员应该加强对献血员的问诊效率,强化采血人员的责任心和服务意识,给献血员创造一个舒适的,安心的献血环境。

  • 标签: 无偿献血 献血反应 原因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无偿献血献血过程中发生献血反应的因素,总结护理应对措施。方法随机选择了400例于2015年1月一2017年1月10月在本站进行无偿献血献血者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探讨了献血者的献血反应因素,总结相关的护理体会。结果10例献血者出现献血反应,占全部献血者的2.5%,4例献血者分别在献血中、后发生献血反应,各占20.0%,6例因心理原因造成献血反应,占60.0%。医务人员及时对出现献血反应的人员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献血反应得到缓解并消失。结论引发献血反应的主要因素为心理因素,特别是初次献血者容易发生,医务人员及时掌握和明确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原因并在献血献血前、献血中和献血后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努力使献血反应的发生率降至最低限度,保证献血者的安全,更好地推动无偿献血工作的开展。

  • 标签: 无偿献血 献血反应 护理措施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防止和控制献血反应的发生,促进无偿献血蓬勃健康的发展。方法对近2年偿献血者所发生的献血不良反应、采取的防护对策及其效果,进行收集、整理、归纳、分析。结果通过不断的总结经验,制定并实施了科学合理的防护措施,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逐年下降。结论献血不良反应是能够预防的,通过改善献血环境,强化采血人员的责任心和服务意识,加强心理护理,使献血者神经放松,把情绪调到最佳状态,不仅有助于减少并有效防止献血反应的发生,还有利于组织发动更多的无偿献血者,从而更好地促进无偿献血工作蓬勃、健康、持续地发展。

  • 标签: 献血反应 献血者 原因分析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归纳总结降低献血献血反应的有效方法。方法:以本站2019年1月—2020年6月无偿献血者中随机抽取64例为研究对象,通过档案资料统一封存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设定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献血护理,观察组在这一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对比两组心理状态及献血反应。结果:观察组SAS、SDS评分及献血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在献血过程中,医务人员实施针对性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献血者不良情绪,抑制献血反应的出现,提高献血护理满意度。

  • 标签: 献血者 献血反应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献血者首次献血发生反应的影响因素。方法对有献血反应记录的200名首次献血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发生原因。结果首次献血者在见到大袋血液,处于拥挤环境下而产生紧张的占46.5%,见到针头害怕占56.5%,献血过程中扎止血带,上臂麻木、青紫占25%。结论做好无偿献血宣教工作,消除献血者紧张心理,提高采血人员操作水平,完善采血环境,将减少献血反应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无偿献血者进行跟踪随访,探究献血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选取我市2019年1月-2019年7月20000名无偿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此20000例对象进行跟踪记录,研究记录献血者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以及不同程度不良反应的比例,并回顾分析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结果:在20000例献血者中发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献血者有388例,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为1.9%,在此388例献血者中,出现轻度不良反应有329例,发生轻度不良反应的概率为84.8%,中度不良反应53例(13.7%),重度不良反应有6例(1.5%)。在所有原因中,由心理原因导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为55.0%,其次为身体原因(25.0%)和环境原因(15.0%),医护人员(3.0%)与体位(2.0%)对不良反应的发生影响最小。经统计学检测所有试验结果均具有实际意义。结论:献血者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原因有心理原因、身体原因、环境原因、医护人员的原因以及体位原因,为献血者普及献血常识、打造舒适的献血环境、放松献血者的心情、医护人员掌握专业的采血技能以及和善的态度均能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献血者 不良反应 具体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偿献血献血反应献血者自身情况之间的关系,并探讨相关护理措施。方法从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在我站进行无偿献血的人员当中选出62例,其均为献血前后发生献血反应的人员,对其自身因素、气温因素对献血反应的影响等进行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因献血者心理因素导致献血反应的共有41例,占比66.13%;空腹献血者共15例,占比24.19%;因医护人员操作不当导致献血反应的共6例,占比9.68%。根据对气温季节因素的调查,其中夏季发生献血反应率最高,为61.29%(38/62);最低为秋季,为9.68%(6/62)。。结论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主要是因为紧张、晕针等心理因素影响,并且气温对这一情况的发生影响也较大,夏季时发生几率最高,需要相关人员着重注意。

  • 标签: 无偿献血 献血反应 患者因素 气温因素
  • 简介:摘要本文对献血不良反应献血者再次献血的影响及护理措施进行研究与分析。从实际客观的角度出发,通过护理观察与护理实践,对献血前后状态下的献血者进行护理,研究目的在于改善献血者的献血体验,缓解献血者的心理压力。寄希望于通过有效的护理,在稳定献血都队伍的同时能够让更多人加入献血队伍。

  • 标签: 护理 影响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引起无偿献血者再次献血发生不良反应的因素,制订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分析再次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实施不良反应的预防及处理措施,对无偿献血者的献血全过程精心护理。结果再次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性别、献血次数等因素密切相关。结论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可大大减少再次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再次献血 不良反应 原因分析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献血服务质量对机采血小板献血献血反应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选取80名机采血小板献血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名,对照组实施常规服务,研究组采取优质献血服务,将两组献血献血前后的焦虑评分(SAS)、献血反应发生率、服务满意度分别进行对比。结果:采血后两组的焦虑评分均有所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的献血反应出现的严重程度及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服务质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献血服务质量 机采血小板 献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献血不良反应献血者再次献血的影响,归纳总结针对献血不良反应的有效护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参加无偿献血的30534例献血者的资料,统计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献血者再次献血的比例。

  • 标签: 献血者 再次献血 献血不良反应 预防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献血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降低献血反应发生率的有效性。方法本次选择的364例献血者均来自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到我血站进行无偿献血的健康人群,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血站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强化心理干预,对比两组献血者SAS评分改善情况以及献血反应发生率。结果数据显示,实施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献血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63%、27.47%,两组献血者的献血反应发生率具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用于无偿献血中可促进献血反应发生率明显提高,对改善献血者负面心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献血者 血站 献血反应 心理护理 效果
  • 作者: 简桂枚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09-12
  • 出处:《中国蒙医药》2023年7期
  • 机构:福建省龙岩市中心血站  福建省 龙岩市364000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护理程序展开研究,分析其对预防初次献血献血反应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为2021年7月——2022年7月,研究对象为在我站初次献血的120例人员。使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对比组60例,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60例,展开护理程序干预。比较两组人员的献血反应发生率、满意度评分。结果:研究组60例初次献血者经护理程序干预以后,献血反应发生率为5%,低于对比组;满意度评分为(92.37±2.46)分,高于对比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初次献血者而言,由于陌生、认知程度不足,所以容易出现献血反应。对其展开护理程序干预,不仅能够改善其心态,同时也能降低献血反应发生率,提高其满意度,有利于树立良好医疗形象,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初次献血 献血反应 护理程序 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