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并分析ICU重症肺炎合并真菌感染感染分布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接收并治疗的62例ICU重症合并真菌感染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患者下呼吸道以及痰液采样,实施真菌培养,分析患者真菌感染的情况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本组62例患者中共发现真菌9类,共82株,其中数量最多的是铜绿假单胞菌34株,其次是溶血葡萄球菌11株,患者真菌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和糖皮质激素、气管插管或者气管切开、白细胞数量减少、低蛋白血症、进入ICU病房超过1周以及使用广谱抗菌药物超过2种并且超过1周等。结论导致ICU重症肺炎患者出现肺部真菌感染的主要真菌种类是铜绿假单胞菌以及溶血葡萄球菌,主要原因为大量、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使患者呼吸系统的屏障功能受到破坏,因此导致真菌感染

  • 标签: ICU 肺炎 真菌感染 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对腹腔感染实施抗感染治疗效果。方法:对某院一例腹腔感染进行万古霉素抗感染治疗,分析治疗的合理性及万古霉素血药浓度不达标因素。结果:治疗期间患者万古霉素血药浓度一直未达标。影响该患者首次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偏低原因可能有:分布容积改变,给药剂量低等。结论:在进行万古霉素的治疗时,需要考虑负荷剂量。加大剂量仍不达标,应尽早考虑更换其他抗菌药进行治疗,以减少耐药菌产生。

  • 标签: 复杂腹腔感染 治疗 万古霉素 血药浓度
  • 简介:摘要:目的文章主要针对重症肝病合并特殊感染的护理方法进行分析研究,观察护理效果。方法随机分组,根据病原菌类型,针对性给予药物治疗疾病。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治疗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6.55%、死亡率为0.00%、住院(5.96±0.17)d,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重症肝病合并特殊感染的治疗有效率,改善护理质量,缩短退热及住院时间。

  • 标签: 重症肝病 特殊感染 综合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肝病合并特殊感染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8月重症肝病合并特殊感染共34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综合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5%,总痊愈率为87.1%,满意度为90.3%,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综合护理应用于重症肝病合并特殊感染患者中,能够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重症肝病 感染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重症肝病合并特殊感染的护理方法进行分析并观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根据病原菌类型,针对性给予药物治疗疾病。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治疗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6.55%、死亡率为0.00%、住院(5.96±0.17)d,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重症肝病合并特殊感染的治疗有效率,改善护理质量,缩短退热及住院时间。

  • 标签:  重症肝病 特殊感染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不同护理模式应用在重症肝病合并特殊感染护理中的效果。方法:以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6例重症肝病合并特殊感染为例开展研究,将患者根据护理模式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综合护理模式和常规护理模式。比较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ICU监护时间和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加快重症肝病合并特殊感染的康复速度,有效减少患者发生死亡的风险。

  • 标签: 重症肝病 特殊感染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内科重症感染临床分析对策。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神经内科重症患者75例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临床状况和对应策略。结果感染发生率和患者年龄、住院天数和意识状况以及侵袭性操作、抗生素使用状况有重要关系(P<0.05)。结论为神经内科为医院性感染较多科室,针对医院感染常见危险做好预防应对措施,保证患者健康十分重要。

  • 标签: 神经内科 重症感染患者 临床对策
  • 简介:摘要:重症的肺部感染在临床上属于比较严重的呼吸系统的疾病,也是比较常见的疾病。引发的原因有患者自身免疫系统问题、理化因素以及对服用药物的反应等。当出现重症的肺部感染时,没能及时医治可能会导致呼吸的衰竭或者肺不张等情况。对于重症肺部感染患者,除了进行基础的治疗以外,还要注重日常的护理,特别是针对年龄比较大、病情持续时间比较长、自身免疫力比较低的患者,双管齐下促进患者身体的康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影响重症感染ICU治疗时间的因素。方法选择我院60例重症感染,根据治疗时间随机分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观察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来源科室、病史、感染部位等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患者的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乳酸水平、MODS、DIC发病率差异明显,有意义,P<0.05;两组患者HR、MAP水平差异不明显,P>0.05,无意义。结论重症感染ICU治疗时间的主要影响因素有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MODS水平、DIC水平、乳酸水平等。

  • 标签: ICU 重症感染患者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检测1例肺部重症感染临床样本的感染情况。方法提取临床样本核酸,使用腺病毒(ADV)荧光定量试剂盒、肺部支原体病毒(MP)、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ecA)检测试剂盒、真菌通用引物ITS检测临床样本的感染情况,并进行接种培养验证。结果腺病毒(ADV)荧光定量试剂盒、肺部支原体病毒(MP)、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ecA)检测试剂盒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真菌通用引物ITS和接种培养的检测结果为白色念珠菌感染。结论使用真菌通用引物ITS检测肺部重症患者是一种快速、准确的检测手段。

  • 标签: 白色念珠菌 快速分子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重症医学科多重耐药感染的护理效果。方法从2017年5月起到2019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所有重症医学科多重耐药感染中选取其中的80例作为本次的观察研究对象,将这80例患者分为常规组和优质组两组,两组各4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优质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优质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为95%,常规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为77.5%,优质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重症医学科多重耐药感染进行优质护理,能够显著提高重症医学科多重耐药感染的护理效果,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重症医学科 多重耐药感染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 : 目的 分析神经内科重症感染临床分析对策。 方法 选取 2017 年 5 月 ~2018 年 11 月我院收治的神经内科重症患者 75 例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临床状况和对应策略。 结果 感染发生率和患者年龄、住院天数和意识状况以及侵袭性操作、抗生素使用状况有重要关系( P < 0.05 )。 结论 为神经内科为医院性感染较多科室,针对医院感染常见危险做好预防应对措施,保证患者健康十分重要。

  • 标签: 神经内科 重症感染患者 临床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肺炎患者临床药物治疗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报道1例重症肺炎的临床用药诊治过程。结果患者经积极抗感染、抗炎、对症及支持治疗,病情好转。结论临床药师应深入临床,积极配合医师,利用药学专业知识对提高疗效、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发挥积极的作用。

  • 标签: 重症肺炎 用药分析 临床药师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重症肺部感染的护理挑战,并提出有效的护理策略,以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和生存率。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随机选择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100例重症肺部感染为研究对象。通过综合应用护理评估工具、个性化护理计划及多学科团队合作,收集并分析患者的护理效果数据。结果:实施个性化护理策略后,患者的总体康复率显著提高,重症肺部感染控制率达到90%。护理满意度调查显示,98%的患者对护理过程表示满意。此外,通过多学科团队合作,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住院时间平均缩短了5天。结论:针对重症肺部感染实施个性化护理策略,结合多学科团队合作,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和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模式。建议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广泛应用此类策略,以改善重症患者的护理结果。

  • 标签: 重症肺部感染 护理策略 个性化护理 多学科团队 患者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氟康唑用于预防老年重症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7月~2010年7月收治的老年感染性疾病患者45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23例,单纯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治疗组22例,在采用抗生素的同时使用氟康唑胶囊治疗。结果治疗组有6位感染了霉菌,有16例没有感染;在对照组当中有15位感染了霉菌,有8位没有感染,经对比分析发现治疗组的预防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观察整个治疗过程,所有接受预防的患者都未曾出现不良反应及肝肾功能损害。结论氟康哇在预防老年重症细菌感染方面效果显著,且副作用小,应大力推广。

  • 标签: 老年重症感染 氟康唑 霉菌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ICU重症感染治疗时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于2016年3月—2018年5月入院接受治疗的68例ICU重症感染作为研究样本,根据各患者不同的入院时间分组,住院时间在3d~5d内为A组,住院时间为超过5d者为B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期间的临床指标变化及危险因素予以回顾性分析。结果A组的心率、APACHEⅡ、乳酸水平均显著低于B组,其平均动脉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DIC发生率显著(2.94%)低于B组(29.41%)。结果显示,APACHEⅡ、乳酸水平、平均动脉压、DIC发生率可作为ICU重症感染治疗时间的主要危险因素,其中APACHEⅡ、乳酸水平、DIC发生率与其呈正相关,平均动脉压与其呈负相关。结论通过对ICU重症感染在不同治疗时间段的危险因素进行有效分析,通过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来缩短ICU患者的临床治疗时间,对改善预后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ICU 重症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重症医学科病患并发多重耐药性感染原因及其相应护理对策,提升护理质量,实现优质护理,构筑和谐护患的关系。方法现如今护理管理的模式前提下,对护理服务的理念进行更新,对重症监护护理中并发多重耐药性感染要做到早发现早根治,增进护理人员文化素质的培养,结合针对性干预措施打造良好护理文化环境。收集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本院收治重症医学科治疗并发生多重耐药性感染病患140例,并将这部分人员随机划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70例病患。对照组70例病患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70例病患通过常规护理对多重耐药性感染原因进行分析,并结合干预形式护理的方法。结果侵入操作,病患免疫力低与无菌技术操作不规范等为导致重症医学科病患并发多重耐药性感染重要因素,结合有针对性护理管理的模式,不单能有效避免重症医学科病患并发多重耐药性感染,还能提升整体护理效果,全方位、高素质为病患提供服务,提升病患满意度。将结合针对性干预措施与没采取干预措施进行对比,差异是具有统计学意义的(P<0.05)。结论分析重症医学科病患发生多重耐药性感染症状原因及干预措施能够充分发挥护理人员自主性,调节护理人员心理状态,提升护理工作的效率,提升护理安全性与护理质量,树立医务工作者社会整体的良好形象,对护理管理可持续发展是有非常大的好处的。

  • 标签: 重症监护 多重耐药性感染 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