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重症肺炎是ICU中常见疾病,起病急,病情重,预后差,并且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对于重症患者,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分解代谢提高,营养风险极高。合理的营养治疗可以减少应激期对自身组织的分解,补充机体代谢所需的蛋白质、能量等,因此,对重症肺炎患者营养方面的治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对近些年重症肺炎重症患者的营养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从而更合理地对重症肺炎患者进行营养治疗。

  • 标签: 危重病人医疗 肺炎 营养不良 营养疗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特点是病毒侵袭后,肺部损害持续加重,引发呼吸衰竭,并发或继发循环改变与多器官功能障碍。重症超声因其动态、实时、无创、可重复等优点,可广泛用于重症患者的病因诊断、病情评估并指导治疗。现以在湖北省武汉市来自全国参与COVID-19救治的重症专家建议为基础,总结出基于重症超声的重症COVID-19救治的指导建议,皆在为救治COVID-19重症患者提供依据。

  • 标签: 重症超声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治疗
  • 简介:摘要人腺病毒是引起婴幼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且易引起重症腺病毒肺炎、呼吸窘迫综合征而导致死亡,也可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重症腺病毒肺炎的治疗仍是当今临床儿科医生面临的难题。人腺病毒致重症腺病毒肺炎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目前认为,腺病毒肺炎发生、发展的主要诱发因素是免疫功能低下和病毒感染后免疫功能紊乱。本文就人腺病毒致腺病毒肺炎发病机制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腺病毒 重症肺炎 发病机制 儿童
  • 简介:摘要 目的:了解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患者护理需求状况,初步分析影响重症新型冠状状病毒性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患者护理需求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湖北武汉协和医院西院五个重症病房96例重症新冠肺炎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新冠肺炎患者护理需求是多方面的,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住院时间等对护理需求具有相关性。结论: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在住院期间要满足患者优先重视的需求,并注重个性化的护理需求,从而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肺炎 重症患者 护理需求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重症肺炎患者应用整体护理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 2019年 1月 -2019年 12月收治的 重症肺炎患者78例,根据随机抽样法分成两组,观察组( 39例)和对照组( 39例),其中观察组患者接受整体护理,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在发烧、咳嗽、肺部感染等方面的改善所用时间,在正常进食、心理、生理等方面的生活质量恢复所用时间,在皮炎、褥疮、口腔感染等方面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疗效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其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整体护理,有利于提高重症肺炎患者的疗效和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

  • 标签: 重症肺炎 整体护理 疗效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 急诊重症肺炎患者的集束化护理效果。 方法: 取 50 例急诊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及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治疗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退热时间、 入住 ICU 时间、住院时间 4 项治疗指标均短于对照组( P < 0.05 ); 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 X 2 =4.218 , P=0.040 ) 。 结论: 急诊重症肺炎患者的集束化护理效果显著,有效提升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急诊 重症肺炎 集束化护理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一种新型呼吸系统疾病。重症患者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目前无特效治疗药物,以综合治疗为主。营养治疗是重症COVID-19基础治疗手段之一。本文综述和讨论了重症COVID-19的代谢特点、营养风险筛查与评估方法、各种营养素的供给、营养实施方案的选择以及肠道微生态平衡的维护等方面的问题,为临床合理的实施营养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肺炎 营养治疗 营养筛查 重症肺炎 肠道微生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的危险因素。方法抽取2019年1月至12月于厦门市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腺病毒肺炎患儿190例,其中轻症147例,重症43例。重症腺病毒肺炎危险因素行单因素卡方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190例腺病毒肺炎患儿中,轻症者与重症者年龄(≤2岁)、喘息、合并真菌感染、合并其他病毒感染、贫血、肝功能损害、心肌损害、肺不张、胸腔积液、气胸、气道狭窄、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分析显示,心肌损害95%CI 1.638~39.611,P=0.01;肺不张95%CI1.192~29.524,P=0.03。结论肺不张及心肌损害为重症腺病毒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腺病毒 重症肺炎 心肌损害 肺不张
  • 作者: 王程毅 刘光华 王世彪 张晶晶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0年第04期
  • 机构:福建省妇幼保健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科,福州 350001;福建省医疗数据挖掘与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 厦门 361024 ,福建省妇幼保健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科,福州 350001 ,福建省妇幼保健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重症监护病房,福州 350001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血浆前清蛋白与临床指标的关系,探讨检测血浆前清蛋白在重症MPP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3月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符合重症MPP诊断标准的患儿,收集患儿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检查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最终符合标准185例患儿,根据三代儿童死亡评分分为低危组(0~<5分)138例,高危组(≥5分)47例。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机械通气(OR=5.397,95%CI:2.139~13.622,P=0.000)、前清蛋白水平(OR=0.928,95%CI:-0.869~0.990,P=0.023)与三代儿童死亡评分有关。2.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确定前清蛋白的临界点为14.16 g/L。根据前清蛋白的临界点进行分组比较,结果发现前清蛋白越低,住院时间>10 d (62.5%比44.6%)、机械通气(31.3%比12.4%)、小儿危重症评分<80分的比例(21.9%比9.92%)和三代儿童死亡评分预估病死率[8.02%(0.48%~88.12%)比1.81%(0.41%~31.69%)]越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0、0.003、0.043,P<0.001)。结论血浆前清蛋白水平可反映重症MPP的严重程度,提示血浆前清蛋白水平有可能成为预警重症MPP进展的客观指标之一。

  • 标签: 肺炎支原体肺炎,重症 临床特征 儿童 生物标志物 前清蛋白
  • 简介:摘要近年来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发病率逐渐升高,且婴幼儿群体有升高趋势,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severe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SMPP)比例亦相对上升。SMPP除引起呼吸道症状外,也容易合并肺外并发症,累及循环系统、神经系统、血液系统、消化系统等,严重影响儿童健康。国内外研究者对其发病机制做了大量研究,结果发现,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但与免疫紊乱有密切关系,主要包括免疫球蛋白、T细胞亚群、补体、细胞因子,影响SMPP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儿科医生应熟悉其免疫功能改变,结合临床表现,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以改善患儿预后。现就SMPP的免疫功能变化进行综述。

  • 标签: 重症支原体肺炎 免疫球蛋白 T细胞亚群 补体 细胞因子
  • 简介:摘要为分析首诊时重症与非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的肺内病变CT特征,帮助快速判断COVID-19的严重程度,回顾性分析2020年2—3月间确诊的41例COVID-19患者,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将患者分为重症组(15例)和非重症组(26例),比较2组患者的CT特征并行相关统计分析。41例患者中,男22例,女19例,年龄24~94岁。非重症组与重症组患者纯磨玻璃样病变(GGO)(χ2=10.791)、GGO伴局灶性实变(χ2=5.512)、胸腔积液、片状实变、肺受累范围(χ2=27.359)、铺路石征(χ2=8.343)、支气管壁增厚(χ2=14.473)、空气支气管征(χ2=4.977)、存在肺中内带病变(χ2=6.561)等CT征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肺受累范围是相关影响因素(OR=0.029,95%CI:0.001~0.647,P=0.026)。提示COVID-19的CT征象具有多样性,纯GGO较少、GGO伴局灶性实变较多、出现片状实变和铺路石征、出现肺中内带病变、大面积的肺受累、胸腔积液可能是重症COVID-19的预警因素,大面积的肺受累是重症COVID-19的影响因素。

  • 标签: 冠状病毒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