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姬塬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在区域上处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天环坳陷2个构造单元之间。姬塬腹地勘探程度较低,对3和4+5沉积体系、沉积相和储层的展布、圈闭的成藏、油气富集规律等问题有待进一步认识。该文以露头、岩心、测井曲线为基础,通过对区内岩性特征、测井曲线形态及沉积微相特征进行分析,认为姬塬地区延长组长3和4+5油层主要由三角洲沉积体系和湖泊沉积体系组成,并进一步分为2种亚相和5种微相。根据3和4+5的沉积微相的展布及演化规律可以得出研究区的沉积模式。

  • 标签: 沉积相 沉积模式 沉积体系 姬塬地区
  • 简介:在研究鄂尔多斯盆地林镇地区延长组长4+5油层油气藏的油气生成、储层条件、运移条件、圈闭和聚集成藏等方面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该区三叠系延长组长4+5油层油气藏的形成条件,并总结了其形成机制。结果表明:林镇地区延长组长4+5油层油气主要来自7烃源岩;储层为三角洲前缘亚相各种成因类型的砂体,属于低孔、低渗储层;广泛发育的水下分流间湾暗色泥岩、致密粉砂岩以及粉砂质泥岩可形成良好的盖层;运移的动力主要来自7泥岩形成的异常高压。7烃源岩生成的油气在高剩余压力的驱动下,通过垂向叠合砂体与微裂缝向上运移进入4+5储层,并沿连通的三角洲前缘砂体横向运移进入圈闭成藏,形成鼻隆构造油气藏、岩性油气藏以及构造-岩性油气藏,其形成受烃源岩、沉积相带、微裂缝、鼻隆构造以及剩余压力等因素的影响。

  • 标签: 长4+5油层组 油气成藏条件 油气成藏机制 林镇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 简介:摘要:本文针对目前开发现状,从单井产能、含水及地层压力等方面入手,综合分析评价当前油藏开发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针对4+5油藏开发中后期剩余油挖潜措施进行深入的研究,掌握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以点及面,为油藏后期开发提供科学指导。

  • 标签: 长4+5油藏 开发后期 剩余油 挖潜措施
  • 简介:摘要:胡尖山油田胡154区块4+5油藏,在滚动建产中发现油藏非均质性强,油藏递减大,注采对应矛盾突出;2020年通过细分小层,精细油藏综合治理,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为该油藏滚动扩边建产及同类油藏实现高效开发管理,积累了经验。

  • 标签: 胡尖山 长4+5 油藏稳产
  • 简介:南梁4+5油藏已开发多年,但是近年来,不断出现一批午86、午245等较好的出油井点,有望成为今后增储建产的重要接替区块。研究表明,储层物性特征是影响其产能的重要因素,本文对4+5物性特征开展相关研究,为4+5油藏的规模开发做好准备。

  • 标签: 储层 物性特征 建产方向
  • 简介:从区域背景出发,根据重矿物分析、砂岩厚度和砂岩百分含量确定沉积物源方向为NNE向.综合利用岩心、测井、粒度分析、沉积构造等资料,对白豹油田三叠系延长组长3、4+5沉积微相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3、4+5为三角洲前缘沉积,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远砂坝、支流间湾4个微相.在地层划分与对比基础上,根据泥岩颜色、沉积旋回、测井相分析与砂岩厚度、砂岩百分含量,确定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征,并总结出研究区相层序和相模式,为储层特征研究、油田开发提供地质依据.

  • 标签: 白豹油田 沉积微相 三角洲相 相层序 相模式
  • 简介:摘要:为解决志丹油田沉积微相类型不明而限制油田开发效果的问题,本文利用区域地质资料,利用小层对比分析、粒度特征、岩心相标志分析,结合测井相特征,对志丹油田正22井区长4+5沉积微相进行精细刻画。研究结果表明:本区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 发育的沉积微相有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间湾、水下天然堤微相,其中水下分流河道微相为本区主力砂体,是下步开发的优势区。

  • 标签: 沉积微相 三角洲前缘 水下分流河道 志丹油田
  • 简介:堡子湾耿43井区长4+5段油藏在开发过程中存在部分油井产能下降较快、水淹严重、注采井网不完善和局部无井网控制等问题。为了有效控制产能下降,完善注采井网,通过对本区块的动态分析及数值模拟研究,得出综合治理对象是剩余油富集区和层系。因此对开发层系、井网分布、加密新井等作出了相应调整,并提出了最优方案:对位于各层可动剩余储量较高、油层有效厚度较厚的部位的部分井进行补孔和堵孔;转注低产高含水油井;在剩余油密集区钻探加密井。对方案效果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在最优方案下预测产油量显著上升。

  • 标签: 超低渗透油藏 数值模拟 开发调整 加密井网 堡子湾地区
  • 简介:延安延9油层是定边白马崾岘油区的高产层位,研究分析该区延安延9油层的油藏分布规律,对今后区域内油气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白马崾岘油区延安延9油层组构造和含油砂体沉积微相的研究得出:研究区延安延9油层油藏分布受构造和沉积微相共同控制,为构造-岩性油藏。

  • 标签: 油层组 油藏分布 规律 白马崾岘
  • 简介:该课题主要是针对大庆萨中开发区油田处于高含水后期开发阶段,油田在采取了大量综合调整措施,并在采用基础井网、一次加密井和二次加密井等多套井网开发条件下,结合油田精细地质研究成果,将动态研究成果和认识向进一步精细方向发展。量化油田油层的可采储量和动用状况,为今后油田三次加密调整、二类油层上返注聚以及水驱进一步提高开采效果提供认识上的保障。

  • 标签: 采收率 加密井 可采储量 水驱技术 油藏数值模拟技术 砂岩油田
  • 简介:摘要:尼日尔一期油田普遍发育一套低阻油层,在开发过程中对其成因、识别方法以及产能认识不足。为系统识别、评价低阻油层,深化低阻油层成因认识,以E1油系统取心及化验分析资料数据为基础,分析E1油低阻油层与常规油层在岩性、物性、孔喉结构等方面的特征及差异,明确低阻油层成因及分布。通过不同成因因素、不同含油级别油层电性关系对比研究,建立低阻油层的电性识别模板。基于储层构型研究,并结合沉积、测井曲线形态差异对比分析,形成低阻油层精细识别方法。综合运用以上成果,对低阻油层进行储层质量和产能定量评价,进一步深化低阻油层认识,为一期油田稳产和低阻油层有效开发奠定基础。

  • 标签: 低阻油层 成因机理 控制因素 识别技术
  • 简介:摘要为了解影响松辽盆地朝地区扶杨油层储层性质的主要因素,结合对研究区样品进行的薄片鉴定,阴极发光,扫描电镜和铸体薄片观察,对该地区的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朝地区扶杨油层储集空间主要是原生孔隙、混合孔隙和次生孔隙三种类型,后期形成的微裂缝在改造储层物性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成岩作用主要包括机械压实和压溶作用,化学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确定成岩阶段处于晚成岩A1和A2期。

  • 标签: 朝长地区 扶杨油层 储层特征 成岩作用 成岩序列
  • 简介:【句型剖析】1.【原句再现】Johnwasstudyinginhisroomwhenheheardscreaming.约翰正在房间里做功课时,突然听到了尖叫声。【考点剖析】when在此句中意为“这时,突然”,相当于atthis/thattime,常用于以下结构中:bedoing…when…正在做……这时……;beabouttodo…when…正打算做……这时……;beiustgoingtodo…when…正要……这时……;hadiustdone…when…刚做了……这时……;beonthepointofdoing.…when…正要……这时……

  • 标签: 长难句 WHEN POINT the 句型 课时
  • 简介:大庆油田萨中开发区部分区块葡Ⅰ注聚已接近尾声,采收率达到45%~50%。依据油藏精细描述取得的成果,在聚驱阶段,按照沉积微相、渗透率、厚度、规模等静态指标对油层进行了重新分类。通过对大量生产井监测资料和检查井的检测资料全面研究,结果表明,葡Ⅰ相对差油层(按照油层分类方法,属于Ⅱ、Ⅲ、Ⅳ类油层)与高渗透层之间存在巨大差异,加上不适应250米大井距,造成了超高分子聚合物注入时驱油效果很差。

  • 标签: 采收率 相对差 油层 油藏精细描述 高分子聚合物 大庆油田
  • 简介: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油层地质特征、储层分类研究为基础,通过大量现场应用,总结出适合各类延长油层的射孔技术、钻具结构、支撑剂、压裂液及配套的压裂施工参数,并详细介绍了几种能不同程度提高单井产能、防止大量吐砂、有效抑制底水的压裂技术及其应用效果。这一整套改造技术对压裂试油及提高单井产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鄂尔多斯盆地 延长组 油层压裂 配套改造技术 地质特征 增产措施
  • 简介:【摘要】:具体应用了地震资料、录井、地质和测井等等 ,对松辽盆地南部的萨尔图油层 I砂的沉积微相进行了研究 ,并且采用了沿层地震属性分析技术 ,对河道砂体的展布特征进行了分析 ,还利用了拟合分析对其进行了验证 ,结果表明了萨尔图油层 I砂的微相类型为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湾和河口坝 ,沉积相为三角洲前缘亚相 ,而且已有的勘探成果同时也证实了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是油气的有利聚集区。

  • 标签: 地震资料 萨尔图油层 地震属性
  • 简介:Reactionsofthe6-hydroxy-thiopyrano[3,4-c]pyridine-5-carbonitrilederivative1withα-halo-carbonylcompoundsgavetheortho-substitutedintermediates2a-cwhichwereconvertedintofuro[2,3-b]thiopyrano[4,3-d]pyridines3a-cbyfusionofafuranmoietyunderbasicconditions.Furthercyclizationof3a-cledtoafusionofapyrimidinering,yieldingthetetracyclicproducts6,7and8.Inaddition,condensationof6withvariousaromaticaldehydesaffordedthecorrespondingimines9a,b.Mannichreactionof7gaveproducts10a,b.

  • 标签: Synthesis AROMATIC ALDEHYDES products MANNICH reaction
  • 作者: 洪智良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0-27
  • 机构:福建省立医院超声科,福州 3500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BI-RADS 4类或5类的乳腺癌影像学特征。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9月间在我院超声发现乳腺病灶372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运用PyRadiomics从超声图像中提取到112个影像学特征,采用 Lasso-logistic 回归模型挑选影像学特征,形成每个患者的影像学标签。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BI-RADS分期、Radiomics score是影响BI-RADS 4类或5类乳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31个影像学特征构建影像学标签,其AUCs 为0.866。结论:影像学标签可帮助影像医生预测乳腺病灶为BI-RADS 4类或5类患者的良恶性。

  • 标签: [] 乳腺癌 影像组学 BI-RADS 分类 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