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新建造纸企业为福建省一已停产制浆造纸企业“退城入园”迁建项目(简称原纸厂),1958年建成投产后经过多次技改扩建,达到总制浆能力约50万吨/年;造纸总产能达到了50万吨/年自2015年开始各生产车间陆续停产,至2017年10月全面停产。

  • 标签: 污染物排放 水环境质量 整治措施
  • 简介:近年来,随着点源污染得到逐步治理,面源污染已成为闽江流域的主要污染源,本文对闽江流域面源污染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控制面源污染、减轻其危害的对策.

  • 标签: 面源污染 水土流失 控制对策 闽江流域
  • 简介:南浦溪为闽江源头地之一,其水环境已呈逐年恶化,严重影响当地生态哥境及经济发展,危及下游生态环境。文章评价了南浦溪水质环境现状,分析了水质恶化的原因,提出加大宣传与执法力度;搞好,水土保持,保护源头生态大环境;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严格企业达标排放;从严控制新污染源等保护措

  • 标签: 南浦溪 水环境 现状 保护 对策
  • 简介:为了寻找适合闽江流域径流趋势的分析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其径流特征,基于闽江流域4个控制水文站近61a(1950--2010年)的月径流资料,采用TFPw—MK法分析不同时间尺度下径流演变趋势,并与MK、PW—MK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由于序列普遍存在自相关,TFPw—MK法比较适合闽江流域径流趋势检测,且序列自相关系数是影响检测结果的关键因素。2)闽江流域近61a径流演变主要趋势为年径流呈不显著下降趋势,汛期和春季径流以下降趋势为主,非汛期、夏秋冬季径流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冬季趋势显著,月最大和月最小径流分别呈下降和上升趋势,且多数站点趋势显著,同时序列长度对趋势分析结果有重要影响。

  • 标签: 径流 TFPW-MK 时间尺度 自相关系数 闽江流域
  • 简介:说不清是第几次造访闽江了。水的诱惑,没人能轻易拒绝,尤其在闷罐子般的盛夏榕城。一江清流,凝碧如蓝,水阔沙白,脉脉无语。一座城,有这么一条江,是幸运的;而一个人,爱上这么一条江,也是幸福的。常常是,躁热劳累了一天,来到江边,此刻,太阳还没回家,正如一粒饱满多汁的鲜橙,切开了,在江面洒下橙汁万点。

  • 标签: 小说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闽江流过》
  • 简介:闽江为福建省的母亲河,总长2872公里,其上游有建溪、沙溪和富屯溪3大支流,汇于南平后直流而下,至福州的淮安后分为南港和北港,绕南台岛汇合于马尾,然后越闽安镇人海。自淮安以下,江面宽阔,水流平缓,水量丰沛,特别适宜于泛舟揽胜。俗话说:“山不转水转”,水有水的妩媚和轻盈,因此载舟游闽江

  • 标签: 闽江 诗话 福建省 淮安 支流 水流
  • 简介:闽江是我国河蚬的主产区之一,从大樟溪口到乌江都产蚬子,由于水质和沙质好,闽江产的蚬子特别肥厚鲜美。

  • 标签: 闽江 生活 主产区
  • 简介:20世纪50年代,国内上演过多幕话剧《种橘的人们》;上映过由该话剧改鳊的电影故事片《闽江橘子红》。这是我省作者创作的第一部故事片。我是话剧和影片的两个作者之一,另一个作者是挚友朱一震(已故)。今天,我想在介绍创作体会的同时,也把遭遇到的艰难曲折无保留地披露出来。一朱一震与我合作的《种橘的人们》和《闽江橘子红》,写的是建国初期闽江边白花洲一个橘农互助组成长的故事。

  • 标签: 福建省 话剧 橘子 建国初期 闽江 文化局
  • 简介:在十七世纪的蒙古编年史中,可以说是流传最广、刊译最多、声誉最著的作品.清乾隆年间,这部书被译成满文和汉文,后又编入史部杂史类,是其中惟一汉译民族文字的历史著作.有蒙、满、汉各种文字的抄本、刻本流传;在国内,还有沈曾植等的笺证或译注本;在国外,从1829年起,也出版了德、日、英、朝鲜文各种译本、注译本、拉丁还原本,以及各种抄本、刻本的影印本,已成为民族文字史籍中传世最广、闻名遐迩的代表作.

  • 标签: 流研究 流蒙古源 蒙古源流
  • 简介:都说我长得像父亲,这得归功于遗传。除了相貌、性格方面的遗传,我的民革情也缘自父亲。虽然当年加入民革时,心里充满了忐忑,但是,冥冥之中,似乎是“遗传”的原因,让我在重重顾虑中选择加入了民革。

  • 标签: 闽江 遗传 民革 父亲
  • 简介:12月5日,福州新闽江二桥合龙,工程进入桥面铺装阶段.预计该桥将于2005年1月20日正式通车。新闽江二桥位于福州市六一路,是一座跨越闽江的大桥。

  • 标签: 合龙 桥位 大桥 桥面铺装 通车 工程
  • 简介:西皮,系我国皮黄声腔剧种的主要声腔之一,这一曲调流传甚广,各地对它的称呼完全不同。湖南与广西的剧种称为“北路”,云南滇剧称为“襄阳”,四川称为“胡琴”,湖北汉剧、长江剧种和西北剧种及京剧称为“西皮”。虽然各地叫法不一,但曲调皆无大异,基本上同曲一源。西曲原是南北朝宫廷中的乐舞,后流落民间,它本来是阳春白雪类的曲调,只因无文土润色,逐渐成了下里巴人。数百年来,它流行于湖北荆州、襄樊,并安家落户,变成了当地的土腔土调。明末清初时,南北曲曼卓和弦索二调恳绝,流放湖北称为襄阳腔,流放陕西称为秦腔,它与各地的土腔土调结合,变成了当地的腔调。弦索与曼卓流千湖北各地,恰好落到襄阳安家落户,得到了土壤,变成了

  • 标签: 罗罗腔 鄂东北 民间音乐 四截式 基本特征 湖北汉剧
  • 简介:苹果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果树,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史,但是人们很少注意在不同的时期,苹果有不同的品种和名称.早期栽培的苹果品种主要是原产我国新疆西部的种类,古人称之为柰和林檎,其中林檎是比较受欢迎的种类.唐以后又增加了楸子、频婆果、海红等种类.频婆果可能是原产新疆的红肉苹果,其名称来源于佛经,它是元代以后人们喜爱的种类,并被简称为“苹果”.19世纪下半叶以来,我国栽培的主要是从西方引进的品种,虽然仍叫苹果,但与历史上的苹果差别很大.与此同时,柰、林檎等名称也逐渐为人们所遗忘.由此案例研究可看出,轻易地以今天的名称推断古代同名栽培植物是非常靠不住的.

  • 标签: 新疆 频婆果 苹果 栽培历史
  • 简介:“书院”之名,始于唐代。唐玄宗开元元年(717年),将原有的藏书机构乾元院更名为丽正修书院,后改名为集贤殿书院。此书院是皇家编、校、典藏图书的地方,类似于皇家图书馆,不是教学机构。最早以收徒授课为目的的书院是唐大顺年间(公元890年—891年)的义门书院。随着雕版印刷术的发展,书籍越来越多,供个人藏书、读书、治学的私人书院逐渐出现。这些书院开始了授徒讲学的活动,一种新的教育组织形式出现了。

  • 标签: 书院 皇家图书馆 源流 教育组织形式 藏书机构 雕版印刷术
  • 简介:闽江学院的定位关乎办学思想和发展方向,应以它的现实使命、办学基础和与其他院校的比较中确定。闽江学院应办成一所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和为普及高等教育服务的新型特色本科大学

  • 标签: 闽江学院 办学 定位
  • 简介:20世纪90年代末,南平市委、市政府为加快闽北经济发展,确定了南平农业定位——从农业转向畜牧业为主。在政府部门的引导和大力支持下,全市养殖热情高涨,但随之而来的畜牧业污染问题也日趋严重,有识之士呼吁,闽北养殖业污染整治刻不容缓。只有将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并举,才能真正促进南平市经济发展和繁荣。

  • 标签: 南平市 养殖业 闽江 水体污染 畜禽粪便 生态环境
  • 简介:借助地理信息系统对闽江福州段进行流域划分,通过污染源数据的调查和分析,在流域层面上进行了污染负荷研究.研究以COD、NH3-N为主要指标,计算各子流域污染负荷,并确定其主要来源和比例关系.结果表明:闽江流域福州段COD入河总量为9371.75t,NH3-N入河总量为992.63t,工业源与城镇生活源是主要污染源.市区内河是污染最严重的子流域,COD、NH3-N的入河量占流域总负荷的34。4%与61.3%.市区内河、闽江干流北港段、磨溪等流域水体受到各种点源污染的影响,而梅溪干流、大樟溪干流等流域水体则主要受到非点源污染的影响.

  • 标签: 闽江流域福州段 点源污染 非点源污染 污染负荷
  • 简介:在克什克腾丘陵深处,我面对潢源敖包。是下午,浓烈的阳光照在堆积的石头上,从敖包顶端上空斜垂而下的绳索上挂满色彩各异的布条和纸旗。这是古老的习俗,蒙古人借此表达最深的心愿,也是对预言的尊崇。

  • 标签: 源流 蒙古人 敖包 习俗
  • 简介:文房(古代借指笔、墨、纸、砚)不仅是文人书房中的必备之物,更是传承中华文明的载体。现代化的推进,使得新媒体、新载体不断出现,对承担传统文明的文房的使用和了解受到极大的限制。为了弘扬祖国传统文化,也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文房,从今年开始,《书画世界》增开"图话文房"栏目。2010年我们将和草檀斋合作,共同"图话"文房之首的宣纸。

  • 标签: 宣纸 小考 源流 中华文明 传统文明 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