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附子临床应用文献,为其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收录的附子临床应用文献,采用循证医学和情报学原理进行文献筛选和分析.结果:临床应用文献58篇,对肠炎、腹泻、胃炎、胃溃疡、咳嗽、呃逆、糖尿病高血脂等多种疾病总有效率均在88.9%以上.结论:附子在治疗消化道疾病方面有显著疗效,对咳嗽、呃逆、小儿感冒、功能性消化不良、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特发性水肿、虚寒型复发性口腔溃疡等疾病有潜在的治疗前景.

  • 标签: 附子理中丸 临床应用 文献分析
  • 简介:目的研究附子丸药味配伍的指纹图谱变化规律。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江申CenturySILC18BDS色谱柱(20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含1%冰醋酸)梯度洗脱,柱温(30.0±0.2)℃,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为280nm.进样量5μL。采用撤药分析法对附子HPLC指纹图谱进行拆方研究,运用双定性双定量相似度法对指纹图谱进行评价.从整体上考察不同配伍情况方剂化学成分的变化。结果附子为该方君药,但是在本试验条件下,对全方指纹图谱的定量相似度的贡献很小;干姜在加热回流的条件下使其他药味的化学成分含量显著下降;本文色谱条件下甘草的化学成分对全方指纹图谱相似度的贡献较大。结论运用指纹图谱技术结合双定性双定量相似度评价方法研究复方配伍,对复方新剂型的研制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 标签: 附子理中丸 拆方研究 配伍 指纹图谱 双定性双定量相似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探讨附子联合阿莫西林治疗慢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于2014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腹泻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患者,观察组使用附子联合阿莫西林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阿莫西林单独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附子联合阿莫西林组患者30例有效,临床有效率为93.75%;阿莫西林组患者26例,临床有效率为81.75%,附子联合阿莫西林组仙族优于阿莫西林组,并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附子联合阿莫西林组有2例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6.25%;阿莫西林组患者有哦4例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附子联合阿莫西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低于阿莫西林组,并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附子联合阿莫西林治疗慢性腹泻的临床疗效高,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将60例入选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附子联合辛伐他汀或非诺贝特治疗,对照组单用辛伐他汀或非诺贝特治疗,治疗8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TC、TG、LDL-C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观察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附子联合降脂药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疗效显著,优于单用辛伐他汀或非诺贝特。

  • 标签: 糖尿病 高脂血症 附子理中丸 中药 老年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慢性胃炎脾胃虚寒证治疗附子合针灸的实际应用效果研究。方法自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慢性胃炎脾胃虚寒证的患者中选取106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医药疗法,观察组患者在传统西药疗法上增加附子联合针灸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整体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慢性胃炎脾胃虚寒证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慢性胃炎脾胃虚寒证治疗中使用附子联合针灸的治疗方式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附子理中丸 针灸 慢性胃炎脾胃虚寒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应用奥美拉唑联合附子的效用价值。方法:方法:选择 2021年02 月至2023年 05月颍上县中医院收治的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56例,根据其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各28例。两组均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附子,回顾性研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实验结果来看,治疗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与此同时相比对照组,治疗组治愈时间显著缩短,不同时间段复发率大幅度降低(P<0.05)。结论:对于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而言,在治疗时予以奥美拉唑与附子联合用药方式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各临床症状,更可缩短治愈时间,提高治疗效果,最大程度降低复发。

  • 标签: 奥美拉唑 附子理中丸 脾胃虚寒型胃脘痛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附子辅助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96例老年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临床资料,借助患者入院顺序进行分组,对照组48例采用丹伐他丁进行治疗,实验组48例采用附子和辛伐他汀联合应用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9.17%(38/48),明显低于实验组95.83%(46/48),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C、LDL-C、TG、HDL-C,均有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结论给予老年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服用附子联合降脂药物,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并推广。

  • 标签: 附子理中丸 糖尿病高脂血症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附子治疗脾肾阳虚型五更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32例确诊为脾肾阳虚型五更泻患者给予附子治疗。治疗时间为15天。结果:132例患者治愈92例,占69.7%;有效30例,占22.7%;无效10例,占7.6%;总有效率92.4%。结论:附子治疗脾肾阳虚型五更泻安全有效。

  • 标签: 五更泻 脾肾阳虚 附子理中丸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慢性胃炎患者对其采取附子加减治疗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研究纳入了在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时间段内,自行前往我院的慢性胃炎患者,共计有80例,分组方式为随机数字表法,各40例,对比组实行常规治疗,干预组实行附子加减治疗,干预组与对比组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实施组间对照。结果:(1)慢性胃炎患者治疗前症状积分P值>0.05,无差异。干预组慢性胃炎患者治疗后上腹疼痛、腹脘满胀、食少纳呆、消瘦乏力症状积分低于对比组患者,P<0.05,有差异。(2)干预组(7.50%)的慢性胃炎患者口干、恶心、嗜睡、腹泻等药物不良反应低于对比组(27.50%)的患者,P<0.05,有差异。结论:慢性胃炎患者对其采取附子加减治疗效果明显。

  • 标签: 慢性胃炎 附子理中丸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溃疡患者行附子汤疗法的效果。方法本次80例胃溃疡患者从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抽选,按就诊编号分组后实施不同疗法40例对照组行西医疗法,40例试验组患者行附子汤疗法,评估效果。结果试验组疾病缓解率为92.5%,复发率为5.0%,和对照组相比,P<0.05,统计有区别。结论临床给予胃溃疡患者附子汤疗法效果突出,可提高疾病效果,预防复发,值得推广。

  • 标签: 附子理中汤 胃溃疡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附子汤应用于治疗脾胃虚寒证Hp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1月起至2016年11月间到我院门诊部就诊,确诊为脾胃虚寒证Hp感染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n=30)与观察组(n=30)。对对照组患者应用三联法,对观察组患者应用附子汤进行门诊治疗,并将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Hp感染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经治疗,观察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附子汤用于治疗脾胃虚寒证HP感染患者,能够有效降低脾胃虚寒证患者Hp感染情况发生。

  • 标签: 附子理中汤脾胃虚寒Hp感染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附子汤加味治疗顽固性腹胀的疗效;方法附子汤加味治疗顽固性腹胀疗效。方法附子汤加味内服治疗顽固性腹胀。结果痊愈12例;显效5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提示附子汤加味治疗顽固性腹胀疗效确切。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建立和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分别采用显微鉴别法,薄层色谱法对7味中药材进行了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Extend-C18(250mm×4.6mm,5μm)分析柱;流动相:乙腈-0.05%磷酸水(39:61);检测波长:222nm;流速:1.0ml/min;柱温:40℃。结果定性鉴别方法专属性强;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分别在0.0770-0.770、0.0352-0.352μg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n=6),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8%、97.6%,RSD分别为1.2%,0.8%(n=6),结论本方法可准确地进行定胜、定量、可用于控制和的质量。

  • 标签: 和中理脾丸 厚朴酚 和厚朴酚 HPLC TLC 含量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附子汤辨证治疗腹泻(脾肾阳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8例腹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附子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症状积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附子汤辨证治疗腹泻(脾肾阳虚型)的临床疗效比较好,可以改善患者的肠道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附子理中汤 腹泻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肠易激综合征者采用附子汤进行治疗的效果。结果:选择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者80例,随机分为常规口服匹维溴铵片治疗对照组(n=40)与联用附子汤干预实验组(n=40),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75.00%,P

  • 标签: 腹泻型 肠易激综合征 附子理中汤 炎性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附子汤联合瑞巴派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3月至2020年6月河南省省立医院收治的CAG患者128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每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瑞巴派特,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及附子汤联合瑞巴派特。回顾性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胃黏膜相关指标表达、胃镜肠上皮化生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75%,60/64)高于对照组(79.69%,51/64),P<0.05。治疗4周,两组胃镜肠上皮化生评分、胃黏膜环氧合酶2表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相应值低于对照组(U=7.420、8.873,P<0.05)。治疗4周,观察组胃黏膜热休克蛋白70表达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相应值高于对照组(U=7.188,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χ2=0.341,P=0.559。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采用附子汤联合瑞巴派特治疗,有利于改善胃黏膜相关指标表达,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 标签: 附子理中汤 瑞巴派特 环氧合酶2 热休克蛋白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