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心电图(ECG)的发明至今已有100年余,但12导联ECG依然是所有心血管检查中最基本的部分。据估计每年全世界约记录100,000,000份12导联ECG。

  • 标签: 静息心电图 12导联 心血管检查 ECG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与心电图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02例心绞痛患者实施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和病理检查,比较患者临床症状和静心电图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的相关性。结果病理检查结果正常或狭窄<50%的患者临床症状9.30%表现为典型心绞痛,与冠状动脉狭窄≥50%(96.61%)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临床症状是诊断冠心病的可靠依据,心电图ST-T改变或心律失常不能够单独作为冠心病的诊断依据,需要结合患者病史、体检结果等进一步确诊。

  • 标签: 心绞痛 临床症状 静息心电图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前在我国临床上对冠心病进行确诊和治疗时,最常用的方法及是观察心电图的变化。但更年期女性的心电图常常表现不稳定,这就容易导致对患者的误诊。因此,为了更好的观察女性患者的心电图变化,使其今早确诊并接收治疗,我院对收治的60例心电图异常的冠心病患者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患者的正确诊断及合理治疗提供了依据。

  • 标签: 冠状动脉造影 静息心电图 女性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心电图联合平板运动实验对冠脉造影进行对比研究,探讨心电图与平板运动实验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4月~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102例临床疑诊冠心病患者,进行心电图、平板运动实验,与冠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为26.15%,特异度为78.39%,阳性预测值为68.00%,阴性预测值为37.66%,该方法与冠脉造影诊断冠心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板运动实验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为89.23%,特异度为72.97%,阳性预测值为85.29%,阴性预测值为79.41%,该方法与冠脉造影诊断冠心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尽管心电图价格低廉,是诊断冠心病的首选方案,但其灵敏度不高,而平板运动实验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且患者顺应性好,可作为诊断冠心病的有效方法。

  • 标签: 静息心电图 平板运动实验 冠脉造影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电图 T波倒置对冠心病的诊断临床价值。方法:选取 2019年度我院收治的心电图 T波倒置患者 200例,行常规检查和常规 12导联心电图检查,观察 T波倒置的类型和病因构成,对比对称性 T波倒置和非对称性 T波倒置患者、冠心病和其他疾病患者的心电图特点。结果:对称性 T波倒置和非对称性 T波倒置患者的占比率无显著差异( P> 0.05)。对称性 T波倒置患者的冠心病发病率显著高于其他疾病( P< 0.05);非对称性 T波倒置患者的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发病率显著高于冠心病和其他疾病( P< 0.05)。对称性 T波倒置和非对称性 T波倒置患者的 T波倒置振幅、动态演变、伴 QT间期延长及 ST段改变等均无显著差异( P> 0.05)。对称性 T波倒置冠心病患者的 T波倒置动态演变显著多于其他疾病患者( P< 0.05),伴 QT间期延长显著少于其他疾病患者( P< 0.05),振幅和 ST段改变均与其他疾病患者无显著差异( P> 0.05)。非对称性 T波倒置冠心病患者的 T波倒置动态演变显著多于其他疾病患者( P< 0.05),振幅、伴 QT间期延长及 ST段改变均与其他疾病患者无显著差异( P> 0.05)。结论:冠心病常见心电图 T波倒置,当 T波倒置伴有动态演变时,对冠心病的诊断具有临床价值。

  • 标签: 静息心电图 T波倒置 冠心病 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目的:探析老年冠心病患者应用心电图ST-T改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53例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心电图检查以及冠脉造影检查,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式冠心病检出率并分析患者冠状动脉狭窄情况。结果:心电图冠心病患者检出例数为13例,检出率为24.53%,冠脉造影冠心病患者检出例数为44例,检出率为83.02%,心电图冠心病检出率明显低于冠脉造影检出率,两种检查方式检出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造影检查结果显示共计51例患者动脉狭窄,占96.23%,多只冠脉狭窄病变患者为9例,出现ST-T段改变患者为4例,占44.44%,单只冠脉狭窄病变患者为42例,出现ST-T段改变患者为9例,占21.43%。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应用心电图ST-T改变检出率较低,能够为临床医生进行病情诊断提供一定的参考,但是不能仅凭该项检查指标进行病情诊断。

  • 标签: 静息心电图 ST-T改变 老年冠心病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常规心电图ST-T改变在老年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住院部所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共计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常规心电图诊断以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作为金标准,对常规心电图ST-T改变在诊断老年冠心病方面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检出值、以及阴性检出值进行综合对比与分析。结果常规心电图ST-T改变诊断老年冠心病期间的阳性预测值为40.91%(18/44),阴性预测值为44.64%(25/56)。两组数据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仅依赖于常规心电图ST-T改变不足以对老年冠心病加以确诊,需配合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以及临床症状对患者加以综合判定,提高诊断精确性。

  • 标签: 静息心电图 老年冠心病 ST-T改变 冠状动脉造影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常规心电图ST-T改变在老年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研究对象选择自2014年3月-2015年2月来我院接受心电图检查显示ST-T有显著变化的120例患者,以患者是否患有典型心绞痛为依据分为典型心绞痛组和非典型心绞痛组,每组各60例,并对两组患者的常规心电图ST-T变化进行比较。结果在检查完两组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以后,对比两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典型心绞痛组明显要高于非典型心绞痛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虽然评估了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病情,但是心电图ST-T只是众多评价指标中的一个,不具备足够的确诊度,因此,还需要和多方面进行有效的配合,然后再进行综合评判1。

  • 标签: 常规静息心电图ST-T 老年冠心病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常规心电图ST-T改变在老年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效果,为后期的老年冠心病诊断提供相应的借鉴以及参考。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老年冠心病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全部患者都存在明确的显示冠心病临床症状,且都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及常规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常规心电图ST-T改变在老年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取样8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行对比研究,2019.10~2020.12,诊断方法对比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均对88例患者实施常规心电图以及冠脉造影检查,探讨患者诊断准确率、漏诊、误诊机率。结果:在检出管腔直径狭窄≥75%当中,心电图检出40例(45.45%),冠脉造影检出44例(50.00%),组间检出机率无差异,(P>0.05);管腔直径狭窄为50%~74%当中,心电图检出44例(50.00%),冠脉造影检出42例(47.73%),组间检出机率无差异,(P>0.05);心电图漏诊、误诊机率4例(4.55%),冠脉造影漏诊、误诊机率2例(2.27%),组间检出机率无差异,(P>0.05)。结论:常规心电图ST-T改变在老年冠心病诊断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对患者管腔直径狭窄问题进行检出,同时还应当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发展,联合冠脉造影进行检查,为患者后续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改善患者预后水平,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常规静息心电图 ST-T改变 冠心病 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性脑卒中(SS)是指临床上缺乏症状和体征或仅有轻微症状和体征,不足以引起患者和医生的注意,也称无症状性脑卒中。由于它没有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多在体检或无明显针对性行CT或MRI检查时被发现。按照1995年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分类标准,我们对门诊于2001.4~2002.3间确诊的39例病人作了初步研究,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无症状性脑卒中 临床观察 静息 神经系统症状 分类标准 学术会议
  • 简介:传统正常窦性心率范围是60~100/min,〉100/min为窦性心动过速,〈60/min为窦性心动过缓,但Spodick等通过对500例50~80岁中老年人的研究,以均数加减2个标准差计算.提出正常窦性心率范围为50~90/min,且与年龄无关。

  • 标签: 心率 心律失常 心血管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电图QRS波持续时间与突发心脏病猝死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择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接诊的急诊科门诊病人及健康体检者共50例的医学材料,研究对象均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随诊12个月观察是不是产生SCD,依据心电图检查結果分为QRS波<110ms组(n=36)和QRS波≥110ms组(n=14);依据随诊结果分为猝死组(n=11)和对照组(n=39)。搜集整理50例研究对象的医学材料,梳理后开展统计分析。结果:心电图检查QRS波延迟时间与SCD间呈正相关。结论:QRS波延迟时间的检测有利于临床医师预测分析SCD的风险性。

  • 标签:
  • 简介:运动、健康饮食、控制血压和血糖均能减少卒中几率。提到卒中,你或许大概知道一些明显的症状,如身体一侧突然麻木及说话困难。但有一些事件称为卒中,发作时无症状,但仍可能严重损害记忆力和大脑健康。

  • 标签: 无症状性 脑卒中 静息 风险 健康饮食 控制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用超声心动图分析12导联心电图结果在诊断心脏形态学改变中的准确度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9月北京天坛医院门诊及住院常规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发现有心室或者心房肥大的患者,均同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以超声心动图的结果为标准,判断心电图对心房心室肥大的诊断结果的准确率。结果249例心电图诊断左心室肥厚的患者中86例(准确率为34.5%)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左心室肥厚,212例心电图诊断右心室肥厚的患者中9例(准确率为4.2%)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右心室肥厚,208例心电图诊断左心房增大的患者中84例(准确率为40.3%)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左心房增大,176例心电图诊断右心房增大的患者中5例(准确率为2.8%)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右心房增大。结论心电图诊断结果对于左心室肥厚和左心房增大有一定的检出率,可以作为参考。但是心电图诊断结果对于右心室肥厚和右心房增大的检出率准确性较低,做出结论需慎重。临床医生应联合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两方面的结果来对患者做出诊断。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电描记术 肥大,左心室 肥大,右心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用超声心动图分析12导联心电图结果在诊断心脏形态学改变中的准确度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9月北京天坛医院门诊及住院常规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发现有心室或者心房肥大的患者,均同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以超声心动图的结果为标准,判断心电图对心房心室肥大的诊断结果的准确率。结果249例心电图诊断左心室肥厚的患者中86例(准确率为34.5%)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左心室肥厚,212例心电图诊断右心室肥厚的患者中9例(准确率为4.2%)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右心室肥厚,208例心电图诊断左心房增大的患者中84例(准确率为40.3%)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左心房增大,176例心电图诊断右心房增大的患者中5例(准确率为2.8%)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右心房增大。结论心电图诊断结果对于左心室肥厚和左心房增大有一定的检出率,可以作为参考。但是心电图诊断结果对于右心室肥厚和右心房增大的检出率准确性较低,做出结论需慎重。临床医生应联合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两方面的结果来对患者做出诊断。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电描记术 肥大,左心室 肥大,右心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采用卡维地洛治疗对患者心电图QT间期离散度的临床影响。方法选取180例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n=90)与观察组(给予基础治疗联合卡维地洛,n=90),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电图QT间期离散度(QTd)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各指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QTd均有所下降,观察组患者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分别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维地洛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可明显缩短QT间期离散度,减少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疗效确切,

  • 标签: 扩张型心肌病 QTd 卡维地洛 临床影响
  • 简介:心率是最近才获得重视的一个指标.是指人处于状态10分钟以上后测量到的心率。虽然我们对心率与心脏病患者预后的关系仍没有充分的理解.但近年也有一些临床研究结果提示心率可能非常重要.降低心率可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静息心率 药物 心脏病患者 静息状态 临床研究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