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总结小儿静脉注射的护理经验。方法选取我院门诊2012年2月~2013年2月接收的80例小儿静脉注射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患儿行常规静脉注射及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总结小儿静脉注射的护理要点。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一次穿刺成功率、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穿刺时疼痛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小儿静脉注射输液时,在常规静脉注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减少患儿痛苦,提高家属护理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 静脉注射 护理
  • 简介:摘要静脉输液是临床最常见的治疗手段,具有给药方便、迅速等优点,在对患者照顾过程中起到越来越重要作用。护理学是临床护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学科,是建立在基础和临床医学、人文学基础上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是以整体护理为方向、护理程序为框架,按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问题、护理目标、护理措施、护理评价和保健指导6个方面为病人提供优质的个体化整体护理。探讨怎样在最短时间内完成静脉穿刺注射成功的关键因素,护士的素质、责任心、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环境的变化等对静脉注射的影响,赢得患者信任,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标志。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是提高病人满意度的重要环节。

  • 标签: 静脉注射病人特点 护理培训教育 穿刺人性化服务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儿科临床工作中,静脉穿刺很常用,小儿静脉注射法是儿科疾病的治疗和抢救中的一项基本操作,是护理工作中的一项基本功,因小儿在静脉穿刺中往往不合作,故给操作者带来一定的困难,这就要求操作者不仅技术要熟练,而且还需根据病情,体质及血管情况掌握各种不同的注射技巧。

  • 标签: 小儿静脉注射 技巧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对静脉注射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以提高护理质量,达到安全治疗的目的。方法对不同病症的患者采用不同的手法给予安慰和劝导,消除患者穿刺的畏惧感及输液外渗的心理压力,使病人心理感到安全,并积极配合接受治疗。结果确保静脉穿刺一次成功,既保证疾病治疗畅通无阻,又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对护士的信赖和安全感,为今后的治疗、护理打下基础。结论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提高静脉注射的成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静脉注射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利多卡因药物消除异丙酚静脉注射痛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为其选择最佳方案与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ASAⅠ~Ⅱ级手术患者共计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各48例,对照组仅使用异丙酚,观察组采用异丙酚和利多卡因用药,观察患者异丙酚注射痛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异丙酚静脉注射痛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1)。结论采用利多卡因可以有效降低异丙酚注射痛,并可减弱疼痛程度。

  • 标签: 异丙酚 利多卡因 注射痛 注射预防
  • 简介:目的探讨酚妥拉明辅助治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疗效。方法对平顶山市郏县妇幼保健院NEC患儿63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33例,给予禁食、胃肠减压、抗感染等支持对症治疗治疗组3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酚妥拉明0.1~0.3mg/(kg.次),每6h一次静脉注射,比较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67.6%,对照组3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χ=6.36,P〈0.05),无不良反应。结论酚妥拉明静脉注射辅助治疗NEC疗效可靠。

  • 标签: 小肠结肠炎 坏死性/药物疗法 酚妥拉明/治疗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的疗效。方法取穴内关、足三里,穴位注射药山莨菪碱、地西泮、维生素B1、生理盐水。结果观察21例,治愈18例,好转3例,总有效率为100%。结论穴位注射可把针刺与药物的药理性能等对穴位的渗透、刺激作用结合在一起,增强延续针刺穴位的治疗作用。下面就一例病例多次应用山莨菪碱、地西泮肌内注射,症状未见缓解;遂改用穴位注射联合静脉注射治疗。本文就病例着重讨论了穴位注射联合静脉注射地西泮治疗顽固性呃逆,解除了患者的痛苦。

  • 标签: 穴位注射 静脉注射 治疗顽固性呃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病例简介患者,男,28岁,主因"蚂蚁咬伤后全身多处红斑30分钟"入院。入院时查体:T36.4℃,P84次/分,R20次/分,Bp105/75mmHg。神志清楚,查体合作,呼吸平稳,心、肺、腹部未见明显异常。颈、胸、腰、腹、四肢等多处皮肤散在大片红斑,边界欠清楚,形态不规则,压之褪色,红斑处略肿胀,无明显瘙痒。

  • 标签: 地塞米松 呃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静脉注射过程中穿刺的注意事项以及穿刺后的护理对策,从而为后期我院的小儿静脉注射护理提供参考。方法本文主要选取在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这段期间我院儿科接受静脉注射的60例儿童患者,分析了在患儿静脉注射中应该注意的事项以及在静脉注射后加强对患儿的护理。结果在我院儿科接受静脉注射的60例儿患经过个性化护理后,患儿的紧张、恐惧等心理明显降低,愿意积极配合护理人员进行治疗,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患儿家属的满意度。讨论在小儿静脉注射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只有具备良好的护理技能和穿刺技术,才能够提高患儿以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亲切感和信任,实现患儿早日健康出院的目的,提高社会对医务工作者的满意度。

  • 标签: 小儿 静脉注射 穿刺技术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静脉注射蔗糖治疗缺铁性贫血(ID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4例ID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1例,对照组23例。观察组给予静脉注射蔗糖铁注射液,对照组给予口服琥珀酸亚铁。比较治疗后2组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平均血红蛋白量(MCH)等指标评价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2%高于对照组的7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蔗糖铁注射治疗缺铁性贫血的疗效优于琥珀酸亚铁,安全性良好。

  • 标签: 铁剂 蔗糖铁 贫血 缺铁性 琥珀酸亚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临床治疗异位妊娠患者中给予氨甲喋呤单次静脉注射的临床应用成效。方法随机筛选于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入院接受诊治的100例,平均分配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为50例。研究组(n=50)给予氨甲喋呤单次静脉注射+静脉滴注生理盐水;对照组(n=50)给予氨甲喋呤多次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将2组的治疗成效、住院时长、血β-hCG水平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β-hCG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血β-hCG水平恢复时长少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对照组,研究组的住院时长得到明显缩短(P<0.05)。两组的治疗成效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异位妊娠患者中给予氨甲喋呤单次静脉注射,疗效可观,可降低血β-hCG水平,住院时间短,医疗价值高。

  • 标签: 异位妊娠 氨甲喋呤 单次静脉注射
  • 简介:摘要目的正确掌握肺栓塞溶栓的护理,提高肺栓塞溶栓成功率。方法158例肺栓塞患者用微量泵静脉注射尿激酶溶栓治疗调查分析。结果158例肺栓塞患者用尿激酶溶栓获得成功。结论微量泵静脉注射尿激酶溶栓的方法是有效安全的。尿激酶是从健康人尿中取得一种蛋白水解酶,亦可有人肾细胞培养制取,无抗原性,可直接使纤维蛋白溶酶原转变为纤维蛋白酶,因而可溶解血栓1。在溶栓过程中,护士应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注意有无出血倾向,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肺栓塞 尿激酶溶栓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红霉素静脉注射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喂养不耐受新生儿按简单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红霉素静脉注射治疗。观察记录2组的治疗效果和呕吐消失时间、胃潴留时间、腹胀消失时间、达到完全胃肠喂养及恢复至出生时体质量的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2.0%)明显高于对照组(68.0%)(P〈0.05)。观察组的腹胀消失时间、呕吐消失时间和胃潴留时间、达到完全胃肠喂养以及恢复至出生时体质量的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喂养不耐受新生儿实施红霉素静脉注射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新生儿的胃肠功能,疗效确切。

  • 标签: 红霉素 静脉注射 喂养不耐受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传统人工手推静脉注射与微量泵静脉注射胺碘酮的临床不良反应分析。方法:本次研究分析我院进行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患者 140例,按照静脉注射给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70例,在给药后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在给药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4%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21.4%两组间比较差异明显( P

  • 标签: 人工手推静脉注射 微量泵静脉注射 胺碘酮 不良反应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儿童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从而有效地提高儿童静脉输液的质量。方法收集我院236例需输液治疗的儿童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118人。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使用舒适护理方法。结果观察组在患儿配合程度、陪护理解信任度、护士静脉穿刺成功率以及外周静脉输液管理等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舒适护理在儿童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良好。

  • 标签: 儿童 静脉注射 舒适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