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在临床护理中了解病人的疾病特点,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提高慢性传染人的生活质量。方法针对慢性传染人不同的心理特点,实施不同的心理护理方法。结果进行针对护理指导及护患沟通,各类慢性传染人能提高自我保健及自我护理能力。结论在对内科慢性传染人疾病的护理及康复过程中,护士是医疗活动中的主要成员,是医患沟通的桥梁,能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的。

  • 标签: 慢性 非传染性病人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慢性防控示范区居民的慢性患病情况以及慢性健康知晓情况,进而研究慢性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筛选法选取示范区年龄在18岁以上的常住居民进行调查,调查示范区不同性别的慢性患病情况。调查示范区研究对象对慢性知识知晓情况。结果:研究对象中患有肿瘤以及肺结核的不同性别人数比较没有差异性,而在其他慢性患病人数中,男性患病人数大于女性患病人数,示范区研究对象女性对慢性知识的知晓情况所占比例大于男性对慢性知识的知晓情况所占比例。结论:示范区对慢性疾病的防控效果较好,居民对慢性的相关知识均有所了解,并积极纠正生活习惯以防慢性的出现以及恶化情况,值得推崇。

  • 标签: 慢性病防控示范区 患病情况 健康知晓情况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睡眠是一项重要的生理活动,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的平均睡眠时间不断减少,睡眠障碍或失眠率日益升高。睡眠时间过少、睡眠障碍或失眠可导致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和血脂异常等主要慢性患病/发病率升高。目前,慢性已经成为我国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和疾病负担,《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中明确指出:慢性防控要"关口前移",将"失眠现患率上升趋势减缓"作为预期指标和"成人睡眠7~8小时"作为倡导指标。本期重点号文章为我国和不同区域居民的睡眠状况提供了基础数据,为睡眠与主要慢性研究奠定了基础,也为慢性防控"关口前移"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睡眠时间 失眠 睡眠障碍 高血压 糖尿病 肥胖
  • 简介:营养不良引起的疾病,改善了营养疾病自然消除。传染病查出了病源、对症下药,自然药到病除。所以许多年来,人们对于疾病逐步形成了一个必须“治愈”的概念,有病要治,治疗务求彻底,自然了民是合乎情理的。无论是营养不良引起的疾病还是传染病,也确实不负众望,夜盲症一瓶鱼肝油还没吃完视力已经基本正常,

  • 标签: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营养不良 治疗方法 乙型肝炎 高血压 肝硬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慢性疾病的构成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患病危险因素,从而为后期治疗和干预提供可行的策略。方法:选取本院接收的60岁以上老年人共94例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相关健康信息,包括:慢性疾病的 患病率、生活方式等因素,探讨相关因素与慢性疾病患病之间存在的关系。结果:老年慢性患者中,糖尿病者、高血压者、高血脂、心脏疾病者、脑血管疾病者、帕金森症者分别占60例、82例、75例、46例、42例、28例,不良生活饮、缺乏运动、吸烟等与慢性患病率有密切的关系。结论:在老年人群中,强化健康教育、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定期对其进行全面的检查,对预防和控制老年慢性的发生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需要结合老年慢性的类型,制定可行的个性化干预促使,减轻医疗负担并改善其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 慢性病 患病危险 干预
  • 作者: 马虹 吴洁 马天佩 高博 赵光斌 陈泽君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21年第01期
  • 机构: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61005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衰老与肿瘤研究室,成都 610041,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 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健康与社会行为学系,成都 610041,四川省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成都 610072,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办公室 610041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成都市某社区居民患病的主要情况和疾病就诊情况,为更好地提供卫生服务提供参考。方法2019年3—4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社区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运用描述分析了解调查对象患病情况、疾病严重程度(患病伤持续天数、卧床天数、休工天数和休工率等)及就诊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病的影响因素。结果本次调查成都市某社区居民共2 714名,715人存在患病,共900人次,患病率为26.3%;患病的主要症状分别为头晕(6.4%,58/900)、咳嗽(6.2%,56/900)、腰腿痛(4.9%,44/900)、心慌/心悸(3.3%,30/900)和头痛(3.1%,28/900);患病前3位病种为高血压(38.3%,345/900)、糖尿病(19.3%,174/900)和感冒(6.4%,58/900)。本次调查患病卧床率为20.6‰(56/2 714),休工率为4.8‰(13/2 714);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及工作状况是居民患病的影响因素(P<0.05);居民患病后对各级医疗机构的就诊选择也不同。结论在基层卫生服务的过程中,应重点关注高龄、女性、文化程度低、离退休和失业/无业等重点人群;明确各级医疗机构的服务定位,引导患者合理分流。

  • 标签: 社区卫生服务 社区居民 两周患病 就诊现况
  • 作者: 马虹 吴洁 马天佩 高博 赵光斌 陈泽君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3-07
  • 出处:《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21年第01期
  • 机构: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61005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衰老与肿瘤研究室,成都 610041,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 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健康与社会行为学系,成都 610041,四川省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成都 610072,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办公室 610041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成都市某社区居民患病的主要情况和疾病就诊情况,为更好地提供卫生服务提供参考。方法2019年3—4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社区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运用描述分析了解调查对象患病情况、疾病严重程度(患病伤持续天数、卧床天数、休工天数和休工率等)及就诊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病的影响因素。结果本次调查成都市某社区居民共2 714名,715人存在患病,共900人次,患病率为26.3%;患病的主要症状分别为头晕(6.4%,58/900)、咳嗽(6.2%,56/900)、腰腿痛(4.9%,44/900)、心慌/心悸(3.3%,30/900)和头痛(3.1%,28/900);患病前3位病种为高血压(38.3%,345/900)、糖尿病(19.3%,174/900)和感冒(6.4%,58/900)。本次调查患病卧床率为20.6‰(56/2 714),休工率为4.8‰(13/2 714);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及工作状况是居民患病的影响因素(P<0.05);居民患病后对各级医疗机构的就诊选择也不同。结论在基层卫生服务的过程中,应重点关注高龄、女性、文化程度低、离退休和失业/无业等重点人群;明确各级医疗机构的服务定位,引导患者合理分流。

  • 标签: 社区卫生服务 社区居民 两周患病 就诊现况
  • 简介:摘要慢性传染疾病简称慢性,是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进展缓慢、病因复杂、缺乏确切的生物病因证据、几乎不能被治愈的疾病的总称;主要包括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是全球人口的主要死因,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已成为当今社会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 标签: 慢性病 流行现状
  • 简介:摘要慢性已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重要因素。笔者通过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开展有关的健康教育的活动,得出了干预慢性的几种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几点经验。希望本文的观点能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慢性病 社区 发病率 防治
  • 简介:摘要:就当前情况而言,农村当中慢性传染疾病有着较高的患病率,并且患病人数逐年增加,在损害人们健康安全的通知,还给农村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较大的经济负担,严重的情况下导致慢性患者家庭越来越困难。另外,我国对慢性传染型疾病的控制措施相对匮乏,尤其是农村地区,很多农村家庭都是因为慢性传染疾病而导致贫穷,面对这样的情况,针对农村地区构建健全的慢性传染疾病控制基础成为现下的重中之重。

  • 标签: 农村 慢性非传染性 疾病控制 控制机制
  • 简介:“预防为主”是我国卫生工作的基本方针之一。对于营养不良或是传染病“预防”可以立竿见影,而且效果确切,吃了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必定不会得坏血病,服下脊髓灰质炎糖丸必定不会染上小儿麻痹症。眼下我们所面临的大量慢性传染疾病当然也可以预防,

  • 标签: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临床表现 坏血病 脊髓灰质炎 小儿麻痹症 营养不良
  • 简介:摘要:作为临床上一类以潜伏期长、多发、发病隐匿等为特点的常见疾病类型,慢性传染疾病包括糖尿病、慢性阻塞肺病、肿瘤以及高血压等,由于近年来受到人口老龄化、环境污染、饮食结构的改变、吸烟及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缺乏运动等相关因素的影响,导致慢性传染疾病的发病率也呈现大幅度增长的发展趋势,严重影响着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本文总结了几点关于慢性传染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方法,希望能够提供借鉴作用。

  • 标签: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预防 控制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巴彦淖尔市老年人慢性患病情况,为该市采取有效措施防治慢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巴彦淖尔市磴口渡口镇卫生院、杭后团结乡卫生院、临河汇丰和北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4个机构4719位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分析老年慢性患病情况。结果慢性患病率为51%,其中高血压患病率为为93%;糖尿病患病率为20%;冠心病患病率为2%。结论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是危害该市老年人健康的主要慢性,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慢性防控措施,充分发挥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慢性防治中的作用,降低慢性的发病率,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老年人 慢性病 患病率
  • 简介:旅行者所要面临的健康问题有些是非传染病,例如:高山病、冻伤、心力衰竭、低温、蜇咬中毒、机动车意外、肺栓塞、缺血性心肌病、远足时的外伤等等.这些议题太多无法在这里一一介绍.这次,我从中选取了高山病和冻伤这二种喜马拉雅周边地区普遍为人们所关心,通过适当的旅行医学教育又完全可以预防和控制的二种疾病,集中进行阐述.此文将概括高山病和冻伤的预防、症状和治疗.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我院辖区内接受社区健康管理的老年人慢性患病现况病并作分析。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集中入户调查本辖区内60岁以上接受社区健康管理的常住居民慢性患病状况,收集信息并作分析。结果808例经社区健康管理的研究对象中患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老年慢性,以糖尿病、高血压及冠心病最为多见,约占95.04%;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男性患者的脑血管病发生率高于女性,而女性类风湿关节炎发生率高于男性;高龄组的高血压、冠心病及脑血管疾病高于低龄组。高血压患者的平均SBP为(138.99±18.88)mmHg,平均DBP为(78.55±9.65)mmHg,血压控制率高达65.57%;糖尿病患者的平均FPG为(5.71±1.42)mmol/L,控制率为61.00%。结论我院辖区内老年人慢性患者接受社区健康管理后的病情明显改善,血压与血糖水平控制良好,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社区健康管理 老年人慢性病 患病现状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社区老年人慢性患病及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我院管理范围内社区 60 岁以上的 1200 名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调查问卷分析,分析其患病情况和影响因素。 结果: 在参与调查的 1200 名老年人中,总患病人数有 925 人,患病率为 77.08% 。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前 5 名的慢性种类分别是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骨质疏松以及脑血管病。根据 Logistics 分析发现便秘、吸烟以及睡眠障碍是导致老年人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本社区的老年人患病率相对比较高,而且女性的患病率高于男性,影响慢性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是生活方式不健康导致的,需要积极的加以预防。

  • 标签: 社区 老年人 慢性病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运用健康管理对慢性传染疾病进行干预,研究降低慢性患病率的方法。方法从本市一年内体检发现高脂血症症、高血压病、糖尿病的患者进行随机病历收集,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和生活方式干预,一年后分析经健康管理干预前后的效果。结果经过一年的健康管理,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进行健身运动均有显著上升,吸烟、饮酒认识大幅度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胆固醇由(4.5±1.3)mmol/L降低到(2.3±4.6)mmol/L,血糖由(3.1±2.5)mmol/L降低到(1.8±3.1)mmol/L,晨起血压也有较大改善,所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和健康知识的普及与日常生活行为相关,经过健康教育及生活干预等健康管理措施,可对慢性的控制起到较好的效果。

  • 标签: 慢性疾病 健康管理 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