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探讨一种改良的中部除皱。方法沿下睑缘下2-3mm处切开皮肤,切除部分眼轮匝肌,去除眶内多余脂肪,彻底止血,分离下睑眼轮匝肌,形成肌皮瓣,将下方深层眼轮匝肌向外上方提紧,悬吊固定于外眦角下1cm处的眶骨膜上,修剪外眦角多余组织,最后5-0丝线缝合。结果18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41-53岁,平均46岁,有效率达95%以上。结论改良的中部除皱具有损伤小,恢复快同时对眼袋修整也一并进行。

  • 标签: 面中部除皱术 鼻唇沟 眼轮匝肌 眼袋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浅谈额部除皱。方法根据患者需要与具体状况选择不同手术方法。结论额部除皱的目的是去除额部和眉间皱纹,矫正眉下垂和上睑皮肤松垂,尤其是上睑外侧皮肤松垂,为了达到这些目的,根据老化征象产生的原因,形成了不同的手术方法。

  • 标签: 额部除皱术
  • 简介:皮肤衰老是多种机制共同参与的一种复杂的多因素过程。随着人们对面中部老化过程及解剖认识的进一步加深,各种手术方式得以改进,并出现一些新的微创外科技术,术后恢复快、瘢痕小,如小切口除皱、内窥镜除皱、埋线等。本文对近几年中部微创除皱手术中有关切口选择的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面中部除皱 小切口 皮肤衰老
  • 简介:摘要面部除皱,又称面部提升,是面部年轻化手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面部除皱的历史可追溯至百余年前,随着面部解剖学的发展和人们对面部老化理论的认识逐渐深入,面部除皱经历了数次重大技术革新,从最初的皮下分离提紧到浅表肌肉腱膜系统(SMAS)技术除皱、更深层次的复合除皱(深层除皱)及骨膜下除皱,手术创伤逐级递增。现今,面部除皱朝更小创伤的方向发展,提升和填充(lift and fill)的理念也逐渐深入人心,手术的核心理念转为以患者为中心,根据患者的需求和面部老化程度,为其设计综合性的治疗方案。

  • 标签: 面部年轻化 外科,整形 面部除皱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光子面部除皱后的变化,探讨其临床疗效及术后护理如何增加除皱效果。方法针对不同病人进行光子嫩肤后,观察术后面部的变化制定术后护理计划。结果46例病人,光子嫩肤后配合护理,下眼睑浅表细小皱纹明显消失,鱼尾纹改善,抬头纹、唇纹变浅;面部较深的皱纹,部分变浅,皮肤明显变得有光泽、健康,细小的或刚出现的皱纹基本上消失。结论强脉冲光子技术配合合理护理患者面部浅表皱纹及刚出现的皱纹消失,较深的皱纹改善,皮肤变得健康有光泽,因此光子术后合理护理很重要。

  • 标签: 光子 除皱术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中国不仅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全球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衰老已成为整个中国社会一个沉重的课题。随着生物科学的发展、医学的进步,人们在抗衰老方面也取得了部分成果,而面部的衰老形态直接体现在皱纹的表现~([1])。皱纹是面部的老化征象,除皱主要是针对衰老引起的面部组织松弛而进行的一系列治疗方法,其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仍有待进一步的发展完善([2])。

  • 标签: 抗衰老 除皱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老年人上下睑同期除皱的面部年轻化效果和临床体会。方法对32例中老年眼睑整形受者同期施行上下睑除皱,观察和评价手术前上下睑表现及手术后效果。结果随访32例1年至3年,均获满意效果。结论上下睑同期除皱面部年轻化效果显著。

  • 标签: 上下睑同期除皱术 中老年人 面部年轻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全面部除皱的围期护理效果。方法抽选我院2014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56例实施全面部除皱的患者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用手术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围期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中,显效17例,有效10例,手术治疗总有效率为96.4%,28例患者均对护理满意,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中,显效12例,有效8例,手术治疗总有效率为71.4%,21例患者对护理满意,护理满意度为75%。可见,观察组的手术治疗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围期护理能够有效提高全面部除皱的手术效果,延缓衰老,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全面部除皱术 围术期护理
  • 简介:额、颞部冠状切口除皱,因切口长、损伤大、恢复慢、术后毛发脱落、瘢痕明显等缺点,已不适应当前微创手术的要求.我科自1998年起,行小切口额、颞部除皱45例,术后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小切口 颞部除皱术 现报告如下 效果满意 微创手术 术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面部除皱患者围期焦虑情绪的影响情况。方法:纳入对象为本院在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期间诊治的面部除皱患者88例,采用随机数字列表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以及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术前和术后1d、7d焦虑评分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术前1d,两组焦虑情绪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d和术后7d,观察组焦虑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护理干预 面部除皱术 焦虑评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对面部除皱患者焦虑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将60例面部除皱患者随机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行为干预。分别于入院时和手术前用SAS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评分,手术后观察记录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焦虑和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实施心理行为干预可降低患者焦虑和疼痛程度。

  • 标签: 面部除皱术 心理干预 焦虑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种新的内镜额部除皱方法并总结其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1月至2017年1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成形外科119例患者行内镜额部除皱。该式在额肌上做平行切断以改善额部皱纹。部分降眉肌、皱眉肌用微创钳钝性咬除。中不使用固定装置,也不行缝扎固定。术后对患者发放相关FACE-Q量表评估满意度,并测量手术前后眉部位置。结果术后1周,119例患者肿胀基本消除,眉间纹、额横纹明显减轻或消失。眉部测量显示,患者眉毛有明显抬高。FACE-Q量表结果显示,患者对术后额部皱纹、眉间皱纹改善满意度高,对手术结果满意度高;患者自觉年轻7岁。该式常见的早期并发症是额部暂时性皮肤麻木,其次是发际线后退。结论内镜额部除皱式可有效改善额部、眉间皱纹,满足患者需求。

  • 标签: 内镜 美容技术 额部除皱 FACE-Q量表 患者汇报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有限范围内处理浅表肌肉腱膜系统(SMAS)瓣的不动区,进行面部多层次剥离悬吊除皱手术的术后效果。方法自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颈整形美容中心采用有限范围内剥离SMAS瓣不动区的方法开展面部除皱110例,其中男1例,女109例,年龄46~72岁。中皮瓣剥离范围与经典的除皱范围相似,SMAS层的处理范围集中在颧颊部的不动区。以轻拉SMAS瓣能看到鼻唇沟的深度和走行角度改变、口角提升、口周垂肉上移为剥离到位的标准。每剥离1 cm的SMAS瓣,进行1次动态评估。如果能观察到鼻唇沟的深度和走行角度随着牵拉而发生改变则停止向内剥离,对于不动区的处理停止;否则继续向内剥离。最后,按经典的多层次悬吊原则,达到面部年轻化的目的。术后对患者主观满意度、局部改善情况以及并发症进行调查。结果本组110例,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为6~30个月,平均12个月。患者主观满意率为94.5%(104/110),其中十分满意61例,满意43例,可接受2例,不满意4例。所有患者均表示眉下垂、鼻唇沟、口角位置、口周垂肉、皮肤质地情况有改善。术后早期并发症为局部血肿4例(3.6%)。远期并发症为耳前、耳后瘢痕过宽或增生3例(2.7%)、耳垂移位2例(1.8%)、颞部切口无毛发区过宽1例(0.9%)。结论SMAS瓣不动区的有限剥离对除皱手术的术后效果无明显影响,可以实现并维持较好的面部年轻化治疗效果,同时降低手术并发症风险。

  • 标签: 表浅肌肉腱膜系统 面部 解剖 悬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面部除皱的手术方法并进行FACE-Q量表评估。方法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成形外科对接受全面部除皱提升女性患者126例(年龄27~64岁,平均43.3岁)进行FACE-Q系列14个量表的评估。结果共44例患者完成FACE-Q量表,随访6~86个月,平均27.9个月。面部整体满意度(87.30±10.79)分,额部及眉部满意度(92.16±10.12)分,颧部满意度(93.30±6.95)分,颊部满意度(91.20±10.17)分,颈部满意度(87.16±9.65)分,整体皱纹评估(87.57±9.71)分,额部皱纹评估(91.80±10.23)分,眉间皱纹评估(90.43±10.76)分,鼻唇沟评估(88.25±12.10)分,鱼尾纹评估(91.52±13.66)分,社会功能(88.70±9.40)分,心理功能(88.77±10.49)分,手术决策满意度(90.86±9.06)分,手术结果满意度(90.03±10.61)分,自我评价年轻(8.33±3.15)岁。<40岁、40~50岁、>50岁年龄组的量表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部除皱为综合的全面部年轻化治疗方案。经FACE-Q系列量表证实在短期及长期随访中有较高的满意度。

  • 标签: 个性量表 面部 中面部除皱 下颌颈部除皱 FACE-Q量表 患者报告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眶周联合悬吊除皱在面部年轻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上睑皮肤松弛患者54例作为研究目标,按治疗顺序分为常规组(27名),研究组(27名)。常规组采用上眼睑松弛矫正干预,研究组采用眶周联合悬吊除皱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使用的眶周联合悬吊除皱治疗上睑皮肤松弛效果高于常规组使用的上眼睑松弛矫正(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常规组(P<0.05),具有统计学对比意义。结论:眶周联合悬吊除皱在面部年轻化中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眶周 临床效果 悬吊除皱术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