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形术在松弛型眼袋修复术的效果。方法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四川省人民医院整形外科门诊收治松弛型眼袋患者32例,男6例、女26例,年龄31~60岁,平均48.5岁。对32例患者行皮肤入路眼袋修复,通过眼成形,重塑环形强度及形态。通过术前术后Barton分级及评分,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患者满意度量表进行满意度分析,评估该术式安全性、有效性、稳定性。结果32例患者术后无感染,均一期愈合。术后出现瘀斑2例,出现眼部异物感3例,无出现感染、下睑退缩、下睑外翻、球后血肿者。32例患者Barton评分术前为(1.88±0.49)分,术后为(0.53±0.5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75,P<0.05)。术后患者非常满意25例,占78.12%;基本满意7例,占21.88%。结论成形术使下睑缘重现饱满外形,外形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手术针对性强、操作简易、并发症少,术后远期效果较理想。

  • 标签: 眼睑成形术 松弛型眼袋 眼轮匝肌成形 下睑平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探讨用为蒂皮瓣修复眼睑皮肤缺损的效果。2014年3月至2020年3月,四川省人民医院整形外科用皮瓣修复眼睑皮肤缺损6例,男2例、女4例,年龄18~65岁。皮瓣面积稍大于皮肤缺损面积,面积1.5 cm×1.4 cm~2.5 cm×3.0 cm,解剖时以创缘侧为蒂,将外侧离断,于深面游离,向创面侧推进,覆盖创面。6例患者术后皮瓣存活良好,随访时间6~24个月,术后皮肤质地柔软,色差小,眼睑功能良好。为蒂的皮瓣修复眼睑皮肤缺损,皮瓣血供稳定可靠,皮肤颜色质地与周围接近,是修复眼睑皮肤缺损的好方法。

  • 标签: 眼睑缺损 修复 眼轮匝肌 肌皮瓣 皮肤
  • 简介:摘要眼睑成形术是亚洲流行的整形外科手术之一,部分上睑臃肿患者去除冗余和眶隔脂肪后,上睑臃肿外观并未改善,结合上睑解剖,发现该类患者往往是后脂肪(ROOF)肥厚导致。虽然单纯ROOF切除或ROOF联合眶隔脂肪切除在重睑术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缺乏对解剖的深入研究。现对ROOF解剖学、组织学、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 标签: 眼轮匝肌后脂肪 眉脂肪垫 眶隔脂肪 组织学 重睑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点内折固定上睑整形术矫正中老年人上睑皮肤松垂的效果。方法对2016年5月到2019年2月期间来苏北人民医院医学美容中心就诊的上睑皮肤松垂的109例患者(男16例,女93例,年龄36~72岁)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手术均采用眉下切口切除皮肤,保留,并通过眶缘小切口将外下侧向深处折叠,并向外上侧放射状单点悬挂固定在骨膜上。术中不做任何骨膜上的剥离,术后常规护理。采用主观问卷调查及手术前、后照片数据采集客观统计分析的方式,对上睑皮缘高度及眉位置进行评估(以患者虹膜直径为1个单位),正态分布数据采用重复测量t检验;偏态分布数据采用非参数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分析,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09例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随访(9.57±6.13)个月(3~36个月),有效随访6个月以上者占85.3%(93/109)。术后4周主观问卷调查显示满意率为99.1%(108/109)。额部感觉、眉部活动、睁闭眼功能等均未出现明显异常。术后6个月基准线各测量点距上睑皮肤边缘距离(上睑皮缘高度)与术前相比均有明显地提升,瞳孔中点处的皮缘高度由(0.466±0.149)单位提升至(0.600±0.126)单位(t=-16.186,P<0.001),虹膜外侧缘点处的皮缘高度由(0.387±0.156)单位提升至(0.568±0.166)单位(t=-31.882,P<0.001),外眦点处的皮缘高度由(0.214±0.087)单位提升至(0.446±0.098)单位(t=-49.332,P<0.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有效随访6个月且术中未调整眉位置的患者共86例,统计基准线各测量点距眉下缘的数据显示,与术前相比术后6个月时眉高度均略有下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的周外观形态及功能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结论通过单点内折固定进行上睑皮肤松弛矫正术能明显改善周组织的松弛老化且不影响眉的形态,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术后效果稳定。

  • 标签: 皮肤松垂 眼睑成形术 固位 眼轮匝肌悬吊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脂肪(ROOF)的处理在上睑臃肿重睑术的作用。方法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40医院烧伤整形科对76例(年龄18~58岁,平均26岁)上睑臃肿单睑女性患者进行PARK法重睑术,术中先由外向内、内窄外宽呈椭圆形剪除部分ROOF脂肪,再适度去除部分外侧的眶隔内脂肪;若有肥厚的与睑板前脂肪影响重睑形成时,可适当去除。结果术后随访7 d至24个月,5例泪腺脱垂者泪腺复位较好无复发,4例上睑下垂矫正后角膜暴露率正常,外形自然;除2例重睑变浅外,74例患者上睑臃肿均明显改善,恢复期均较短,重睑外形美观、弧度流畅,瘢痕轻微,手术效果满意。结论根据上睑臃肿患者导致上睑臃肿的原因综合处理,依次适度去除各处眶脂肪与肥厚的,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 标签: 眼睑 上睑臃肿 眼轮匝肌后脂肪 重睑术 PARK法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眶隔内固定紧缩整复眼袋的临床实践。方法:选取 2019年 2月至 2020年 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先天性以及老化性下眼睑皮肤松弛,下眼睑眶内脂肪膨出和眼袋形成的 35例患者,运用瓣眶隔内固定紧缩整复眼袋。 结果:对所有患者手术后随访1-4年后发现,都获得良好的成效,并没有相关并发症出现。 结论:因此可看出,临床中运用辩眶隔内固定手段法紧缩修复整形眼袋,其不但手术创伤偏小,同时安全性较高,有效的控制术后下睑外翻和其它并发症出现,可在临床实践应用推广。

  • 标签: 眶隔内固定 眼轮匝肌紧缩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眼袋去除整形修复的手术方法。方法对先天性、生理性退变、老化性下眼睑皮肤松弛,松弛,下眼睑眶内脂肪膨出,眼袋形成的患者,应用瓣眶隔内固定紧缩整复眼袋。结果从1998年5月至2010年10月,应用瓣眶隔内固定紧缩整复眼袋591例,手术后随访1~3年,均取得良好的效果,无并发症后遗症发生。结论临床应用瓣眶隔内固定手术方法紧缩修复整形眼袋,手术创伤小,安全可靠,减少术后下睑外翻及其它并发症发生。

  • 标签: 生理性退变 眼轮匝肌紧缩 眶隔内固定 修复整形眼袋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比折叠缩短联合眼袋切除术与眼睑皮肤切除术用于治疗老年性睑内翻患者产生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12月~2020年5月期间收治的64例老年性睑内翻患者,随机均分,各32例,A组运用眼睑皮肤切除术,B组运用折叠缩短联合眼袋切除术,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B组治疗有效率比A组高(P<0.05)。结论 在治疗老年性睑内翻患者的过程中,运用折叠缩短联合眼袋切除术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眼轮匝肌折叠缩短联合眼袋切除术 眼睑皮肤轮匝肌切除术 老年性睑内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折叠缩短联合眼袋切除术治疗老年性睑内翻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本院82例老年性睑内翻患者,收治时间2021年3月-2021年9月,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41例,行切除术治疗,试验组41例,行折叠缩短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的瘢痕外观、外形美观、双眼对称、术后舒适度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给予老年性睑内翻患者折叠缩短联合眼袋切除术治疗效果明显,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眼轮匝肌折叠缩短 眼袋切除术 老年性睑内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平行直刺联合眼周穴位针刺法治疗偏侧面痉挛患者的疗效,为治疗面痉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视光医院中医眼科门诊诊断为偏侧面痉挛的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接受平行直刺联合眼周穴位针刺法;对照组口服盐酸硫必利片、银杏叶胶囊、甲钴胺胶囊。2组患者治疗2周后根据Cohen评分表评价面痉挛严重程度及频率。患者痉挛严重程度及频率分级在治疗前后的比较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面痉挛分级程度均有一定的下降。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患者痉挛强度及频率分级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7,P=0.008;Z=-2.45,P=0.014);对照组虽然面痉挛强度有一定的下降,但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较对照组痉挛强度及频率分级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4,P=0.042;t=-1.99,P=0.047);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3%,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1,P=0.008)。随访3个月后,治疗组中有1例复发,复发率为3%;对照组中有6例复发,复发率2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P=0.044)。结论:平行直刺联合眼周穴位针刺法在治疗面痉挛方面有良好且确定的疗效,并且可以最大限度改善面痉挛症状,疗效优于传统治疗方法,适合临床应用。

  • 标签: 针灸 眼轮匝肌痉挛 盐酸硫必利片 偏侧面肌痉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睑板固定法切开重睑成形术的效果。方法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对要求行重睑成形术或重睑术后修复的美容就医者798例(男23例,女775例,年龄16~55岁,平均29岁),用切开入路-睑板固定法进行手术。术中适量去除皮肤、、眶隔脂肪后暴露睑板上缘,通过双侧对称-睑板固定实现重睑成形,切口闭合用皮肤-皮下组织-睑板前筋膜的间断缝合,预防瘢痕粘连。结果798例美容就医者手术均一期愈合,术后随访2~46个月,所有切口愈合良好,未出现重睑消失、线结外露、瘢痕增生或凹陷等问题。通过术后自评,766例(95.99%)美容就医者对手术效果满意。22例双侧重睑形态不对称及10例近内眦处重睑形成不良者进行了局部调整,修复效果良好。结论睑板前-睑板固定法重睑成形术操作简易,术后并发症轻微,可获得良好、稳定的重睑形态。

  • 标签: 眼睑成形术 眼轮匝肌-睑板固定 手术改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脂肪眶隔瓣修复不良重睑术后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2016年3月至2018年7月,江苏省中医院整形外科收治23例不良重睑术女性患者(年龄18~41岁,平均26.3岁),均为重睑切开术后重睑切口区域组织严重缺乏,或伴有不同程度医源性上睑提功能障碍,均采用后脂肪眶隔瓣术式进行修复;术中发现眼后脂肪眶隔瓣层过于薄弱,以该层组织为载体进行脂肪颗粒注射填充。术后随访3个多月,评估其修复效果。结果23例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血肿及感染。2例严重组织缺乏合并重度机械性上睑下垂的病例修复术后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上睑下垂,5例术后患者认为闭眼时存在切口的台阶感;其余16例重睑形态获得不同程度改善。结论松解释放眼后脂肪眶隔瓣能有效防止不良重睑线再次粘连,对于重睑术后组织缺损的修复有较满意效果。

  • 标签: 眼部 重睑成形术 修复术 眼轮匝肌后脂肪 脂肪颗粒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眶筋膜提紧联合悬吊眼袋整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至2017年间的300例需行眼袋整形术的患者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50例,观察组给予眶筋膜提紧联合悬吊眼袋整形,对照组给予悬吊眼袋整形,随访6~12个月,观察比较两组的整形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满意145例,基本满意4例,不满意1例;对照组患者术后满意109例,基本满意25例,不满意16例;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u=5.7819,P<0.01)。结论眶筋膜提紧联合悬吊眼袋整形,既能尽可能地切除眼袋松弛组织,又可保持下睑轮廓紧致流畅,患者满意度高。

  • 标签: 眼袋 整形术 眶肌筋膜提紧 眼轮匝肌悬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种新的改良重睑成形术的手术效果。方法2018年2月至2021年1月,北京协和医院整形美容外科用改良睑板--眶隔(TMS)缝合重睑成形术治疗患者193例,男14例、女179例,年龄18~45岁(22.3±4.2)岁。术后随访6~24个月,观察重睑皱褶形态和并发症情况。结果193例患者中173例患者术后重睑线流畅、自然,持久度好,瘢痕浅,医患双方均满意。术后无明显并发症。11例患者术后出现重睑线变浅或消失,7例患者术后出现双眼重睑不对称,予再次手术调整后皱褶对称自然,医患双方满意。结论TMS缝合既建立了稳固粘连,又有效传递了上睑提作用力;术后患者重睑线流畅自然、稳定,医患双方满意度较高,是一种值得临床应用的改良重睑成形术。

  • 标签: 眼睑成形术 上睑皱褶 眶隔 睑板 眼轮匝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保留不同程度的再生面神经对面神经-舌下神经侧-侧吻合术后大鼠功能重建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抽样分组的方法,将40只大鼠分为4组(每组10只),4组大鼠均行面神经钳夹线拴损伤及面神经-舌下神经侧-侧吻合术(简称吻合术)。术后3个月,A组(对照组):模型建立后不做任何处理;B组:横截断结扎线近头端面神经1/3部分;C组:横截断结扎线近头端面神经2/3部分;D组:于面神经结扎线近头端全部离断面神经。分别于吻合术后1、2、3个月和横截断面神经1周后采用瞬目反应评分评估大鼠患侧眼睑的闭合程度;行运动诱发电位(MAPs)检测大鼠患侧的动作电位幅度及波幅下面积;神经元逆行示踪检测面神经核及舌下神经核内阳性神经元的数量;面神经及移植神经半薄切片计数髓鞘数目。结果4组大鼠吻合术后1、2、3个月的瞬目反应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2.47、11.00、10.61、19.13,均P<0.05);横截断面神经1周后4组瞬目反应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06,P<0.05),其中D组分别低于A组和B组(均P<0.01);横截断面神经1周后,刺激面神经吻合口近头端及移植神经中点,4组的MAPs波幅及波幅下面积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7.56、11.86、6.33、4.65,均P<0.05),其中D组的MAPs波幅及波幅下面积均低于A组(均P<0.05)。神经元逆行示踪显示,4组的面神经核内阳性神经元计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52,P<0.05),其中D组的阳性神经元数量分别低于A组和B组(均P<0.05)。4组的面神经干及移植神经中段髓鞘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8.33、6.35,均P<0.05),其中A组分别高于C组和D组(均P<0.05)。结论面-舌吻合术中保留面神经结构完整性具有积极意义,至少保留2/3再生面神经对眼恢复有利。

  • 标签: 吻合术,外科 面神经 舌下神经 眼轮匝肌 大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