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下颌关节骨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 osteoarthritis,TMJOA)是下颌关节区的一种退行性疾病,常见表现包括骨赘、磨损、硬化及扁平改变等。MRI对TMJOA的评估具有优势,不加脂肪抑制质子密度加权成像可准确评估骨赘及硬化改变;脂肪抑制T2加权成像可准确评估骨质磨损、骨髓水肿、关节腔积液;三维T2加权成像及超短回波时间成像可以进行三平面重建,并对髁突骨皮质进行评估,有助于TMJOA的早期诊断、治疗计划制订及疗效评估。

  • 标签: 骨关节炎 颞下颌关节 磁共振成像 诊断
  • 简介:摘要:下颌关节骨关节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疾病, 常引起关节疼痛和功能紊乱。口服药物、超短波物理治疗、关节腔内药物治疗是下颌关节骨关节的常用治疗手法。绿原酸通过抑制 Wnt-5A/Ror2 信号通路,抑制软骨细胞炎症因子TNF-α、IL-6及MMP-3、MMP-13的表达水平,促进软骨细胞增殖,抑制软骨细胞凋亡。教学过程中可结合绿原酸在下颌关节软骨修复改建中的调控机制,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绿原酸的临床应用,同时了解中医药的科学价值,实现口腔医学与中医中药学的交叉结合。

  • 标签: 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绿原酸,治疗,教学
  • 简介:摘要下颌关节退行性关节病是下颌关节紊乱病中常见的一类疾病,主要包括骨关节病和骨关节。在临床诊断、治疗以及基础研究中往往将骨关节病和骨关节混淆,影响临床医师及科研工作者对该类疾病治疗方法的选择、预后判断以及研究结果的推论。如何正确区分下颌关节退行性关节病中的骨关节病和骨关节,关键在于如何正确认识两者的主要不同点,即是否有下颌关节以及咀嚼肌区疼痛。同时还应正确判断疾病的进程,以及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相互转化,这对下颌关节骨关节病和骨关节的临床诊疗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颞下颌关节 颞下颌关节退行性关节病 骨关节病 骨关节炎 病程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下颌关节骨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 osteoarthritis,TMJOA)是下颌关节紊乱病中常见的一种,其发病原因复杂且治疗方式有限。TMJOA在发生关节区炎症的同时可导致髁突骨赘形成、关节面硬化、糜烂、软骨下骨囊肿等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结构变化。目前研究发现表观遗传调控能影响TMJ生长发育以及调控免疫炎症反应,因此推测TMJOA的发生发展中有表观遗传修饰的参与。本文综述表观遗传中重要因子沉默信息调节因子3(silence information regulator 3,SIRT3)在骨关节及风湿性关节领域的相关研究,探讨SIRT3介导的乙酰化修饰对软骨、滑膜、骨及血管等TMJ结构生长发育的影响,并推测SIRT3在缓解骨关节和滑膜炎等方面的作用,从而完善对TMJOA发病机制的认识,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 标签: 颞下颌关节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表观遗传学 乙酰化修饰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3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颌系统功能锻炼(stomatognathic system functional exercise,SSFE)治疗下颌关节骨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 osteoarthritis,TMJOA)的临床疗效,为TMJOA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至6月就诊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下颌关节病门诊,以下颌关节区疼痛、开口受限为主诉症状的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经临床检查及锥形束CT检查诊断为TMJOA的患者60例(64侧关节),其中男性20例,女性40例,年龄(42.6±2.5)岁(33~47岁)。将患者进行简单随机分组,共分为试验组(30例,34侧关节)和对照组(30例,30侧关节),试验组采用SSFE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上颌进行压膜式全牙列垫治疗。记录每位患者初诊时、治疗后2周、3个月、6个月时的下颌关节区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自然开口度、自然开闭口型和最大开口度(maximal mouth opening,MMO),并对初诊时、治疗后3、6个月的髁突骨质变化进行锥形束CT影像学比较。结果治疗后2周、3个月和6个月试验组VAS值[(2.90±1.42)、(0.90±0.37)和(0.87±0.23)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4.57±1.94)、(4.17±2.09)和(3.73±2.21)分](F=42.93,P<0.001)。试验组所有患者在SSFE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开口受限和特征性的异常开闭口型,SSFE治疗后2周、3及6个月患者开口度分别为(38.69±6.40)、(41.98±5.08)和(43.73±3.76)mm,开闭口型均自然正常;对照组患者治疗后2周、3及6个月复诊开口度分别为(36.85±6.33)、(37.82±5.85)和(38.40±5.75)mm,特征性异常开闭口型仍存在。试验组患者的开口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F=25.20,P<0.001)。试验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82.4%(28/34)髁突骨质发生良性改建,17.6%(6/34)髁突骨质无改变;对照组患者髁突骨质均无明显改变。试验组治疗后3、6个月时锥形束CT评分[(2.43±1.74)和(1.70±1.26)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4.23±1.50)和(4.10±1.37)分](F=27.20,P<0.001)。结论SSFE可有效缓解TMJOA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异常的特征性下颌运动,促进髁突骨质的正常改建和修复。

  • 标签: 颞下颌关节 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 特征性异常下颌运动 运动治疗 口颌系统功能锻炼 压膜式全牙列垫 髁突改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VF和PRP在下颌关节骨关节治疗中的协同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分为两组:对照组(假手术组)和治疗组(SVF+PRP组)。假手术组仅进行手术操作,不进行任何治疗。SVF+PRP组在下颌关节骨关节模型上进行SVF和PRP的治疗。使用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SVF+PRP组在治疗后表现出显著的治疗效果,关节症明显减轻,软骨损伤修复加速。这可能与SVF的免疫调节和组织修复能力,以及PRP中的生长因子和细胞外基质成分的刺激作用有关。结论:SVF和PRP在下颌关节骨关节治疗中具有协同作用,其机制可能涉及免疫调节、组织修复和生长因子的刺激作用。这种联合治疗方法为下颌关节骨关节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 标签: 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 SVF PRP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骨关节又称骨关节病、退行性关节和增生性关节等。我们通常所说的骨刺、骨质增生、颈椎病、髌骨软化、腰椎病等都属于骨关节的范畴。它的主要病理改变为软骨退行性变性和消失,以及关节韧带附着处和软骨下骨质反应性增生形成骨赘,并由此引起关节疼痛、僵直、畸形和功能障碍。

  • 标签: 骨关节炎 退行性关节炎 增生性关节炎 骨质增生 反应性增生 骨关节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下颌关节患者实施下颌关节腔脉冲射频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下颌关节患者65例分成两组,针对参照组32例患者实施关节腔注射药物的治疗,针对治疗组33例患者实施下颌关节腔脉冲射频治疗,对比两组下颌关节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治疗组干预后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组患者干预后的最大张口度明显大于参照组患者(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下颌关节患者实施下颌关节腔脉冲射频治疗的有效性较为显著,能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促进患者预后。

  • 标签: 颞下颌关节腔脉冲射频 颞下颌关节炎 治疗有效性
  • 作者: 赵彦萍 林志国 林书典 夏丽萍 张志毅 赵岩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内科杂志》 2022年第10期
  • 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哈尔滨150001,海南省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海口570311,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沈阳110001,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 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疑难重症及罕见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风湿免疫病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730
  • 简介:摘要骨关节(OA)是最常见的关节,是老年人致残的首要病因。膝关节、手关节、髋关节是OA最常累及的关节。据估计,全球有3.02亿人罹患OA,但OA在全球范围内被严重忽视,对OA的认识和规范化诊疗的普及严重欠缺。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在借鉴国内外诊治经验和共识、指南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规范,旨在规范OA的诊断、治疗,以减少误诊和误治,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骨关节炎 诊断 治疗 预后
  • 简介:骨关节关节透明软骨进行性退化所引起的疾病,它不单产生关节软骨的病变,还会影响,写’骼、韧带与关节囊,造成永久性病变。它主要发生于老人,根据上海市仁济医院风湿病科在上海市某个社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13岁~80岁人口的发病率为13%以上。北京市对65岁及以上老干部进行调查,膝关节骨关节的发病率达80%左右。我国许多城市已进入老龄社会,估计骨关节病例不下于2亿。

  • 标签: 膝关节骨关节炎 治疗 关节透明软骨 进行性退化 关节软骨 调查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大鼠下颌关节骨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 osteoarthritis,TMJOA)髁突软骨细胞自噬功能改变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选择雄性2个月龄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级SD大鼠40只,分为对照组(n=20)和实验组(n=20)。实验组所有大鼠均造单侧前牙反模型模拟TMJOA。8周后处死所有大鼠,并取下颌关节,分别提取两组大鼠髁突软骨细胞进行体外培养至第3代。应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软骨细胞中Ⅱ型胶原、基质金属蛋白酶-1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3,MMP-13)及细胞自噬水平标志物轻链蛋白-3(light chain-3,LC-3)表达水平;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细胞糖原累积指标糖原蛋白-1和细胞凋亡指标胱天蛋白酶-3(caspase-3)表达水平。应用Tunel技术检测两组细胞72 h凋亡率。裂解细胞提取全蛋白,应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Ⅱ型胶原、MMP-13、LC-3、糖原蛋白-1及胱天蛋白酶-3的表达水平并做灰度分析。结果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髁突软骨细胞内Ⅱ型胶原和LC-3表达减少,MMP-13、糖原蛋白-1及胱天蛋白酶-3表达均增多。实验组软骨细胞的72 h凋亡率[(17.3±4.4)%]显著高于对照组[(5.6±2.1)%](t=10.732,P<0.001);蛋白质印迹法条带灰度统计结果显示,在实验组软骨细胞内,Ⅱ型胶原表达量(0.43±0.21)显著低于对照组(0.71±0.26)(t=2.409,P=0.043);LC-3表达量(0.09±0.04)显著低于对照组(0.39±0.18)(t=3.638,P=0.007);MMP-13的表达量(0.73±0.31)显著高于对照组(0.24±0.10)(t=3.364,P=0.010);糖原蛋白-1表达量(0.68±0.30)显著高于对照组(0.29±0.17)(t=2.529,P=0.035);胱天蛋白酶-3表达量(0.19±0.08)显著高于对照组(0.05±0.02)(t=3.796,P=0.005)。结论大鼠发生TMJOA时,髁突软骨细胞自噬水平下降、糖原累积增多,软骨细胞凋亡率增高、数量减少,最终髁突软骨组织出现退变。

  • 标签: 颞下颌关节 骨关节炎 软骨细胞 自噬 糖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伴偏侧咀嚼的下颌关节骨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 osteoarthritis,TMJOA)患者临床症状及锥形束CT的影像学特征。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口腔科就诊的TMJOA患者100例(200侧关节),其中男性32例,女性68例,中位年龄为27.5岁(16~71岁)。根据是否有偏侧咀嚼习惯分为TMJOA伴偏侧咀嚼组71例,TMJOA无偏侧咀嚼组29例。观察两组患者疼痛、关节杂音和张口受限的临床症状,以及髁突骨质的锥形束CT影像改变。在髁突骨质的影像分析中,排除有双侧下颌关节症状的病例,根据患者主诉症状分为伴偏侧咀嚼组和无偏侧咀嚼组的症状侧和非症状侧关节。采用SPSS 25.0进行统计学分析,K-S检验显示患者年龄不符合正态分布,使用“M(IQR)”描述并进行Mann-Whitney U检验;患者性别、临床症状、髁突病变类型等定性资料使用构成比描述并进行χ²检验。结果无偏侧咀嚼组和伴偏侧咀嚼组TMJOA患者的性别及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MJOA伴偏侧咀嚼组患者疼痛的比例[83.1%(59/71)]略高于无偏侧咀嚼组[65.5%(19/2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²=3.71,P=0.054),两组间关节杂音和下颌运动受限的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²=0.11,P=0.742;χ²=0.48,P=0.489)。检测的200侧关节中,锥形束CT影像表现依次为髁突磨平变短[73.0%(146/200)]、表面骨质破坏[65.0%(130/200)]、骨质硬化[42.0%(84/200)]、骨质增生[30.5%(61/200)]及囊性变[15.5%(31/200)]。根据症状分组后,组内比较显示伴偏侧咀嚼组的症状侧关节出现骨质破坏的比例[80.0%(40/50)]显著高于同组的非症状侧关节[50.0%(25/50)](χ²=9.89,P=0.002);组间比较显示伴偏侧咀嚼组的症状侧关节出现髁突磨平变短的比例[84.0%(42/50)]显著高于无偏侧咀嚼组患者的双侧关节[均为(8/15)](χ²=8.81,P=0.032)。结论伴偏侧咀嚼的TMJOA患者可能更易出现疼痛的临床症状,以及髁突表面骨质破坏和髁突磨短变平的锥形束CT影像改变。

  • 标签: 颞下颌关节 骨关节炎 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偏侧咀嚼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评估SVF联合PRP注射治疗下颌关节骨关节患者后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以及分析这种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1. 患者选择:选取近期在我院接受SVF联合PRP注射治疗的下颌关节骨关节患者,确保患者知情同意。2. 生活质量评估:在治疗前和治疗后,使用特定的生活质量评估工具(如SF-36、HAQ等)对患者的疼痛、咀嚼功能、社交活动、心理状态等方面进行评估。3.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变化。结果:1. 疼痛减轻:大多数患者在治疗后报告疼痛明显减轻,特别是在咀嚼时。2. 咀嚼功能改善:患者的咀嚼效率明显提高,生活质量显著改善。3. 社交活动增加:疼痛的减轻使得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更加自如,社交活动也明显增加。4. 心理状态改善:SVF联合PRP注射治疗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也有所减轻。结论: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发现SVF联合PRP注射治疗下颌关节骨关节患者可以有效改善生活质量,包括疼痛减轻、咀嚼功能改善、社交活动增加以及心理状态的改善。这种治疗方法具有安全、有效、副作用小等优点,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颞下颌关节 骨关节炎
  • 作者: 周平
  • 学科: 医药卫生 > 骨科学
  • 创建时间:2022-07-07
  • 出处:《医师在线》2022年 第9期
  • 机构:雅安市雨城区草坪坝镇中心卫生院,四川 雅安 625000
  • 简介:<正文>膝关节骨关节,是膝关节的一种软骨退行性病变,其一般情况下以中老年人多发。目前其病因并不十分完全清楚,其症状常常会引起膝部的疼痛、肿胀以及活动受限。

  • 标签: 膝关节骨关节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