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价筋膜游离移植术在祛除鱼尾纹的效果。方法根据部鱼尾纹的范围大小切取相应面积的筋膜,游离移植入部鱼尾纹区域。结果使用筋膜游离移植术可使眼轮匝肌收缩所产生的鱼尾纹最大限度的消失,随访5年无复发。结论在鱼尾纹祛除术中游离筋膜移植于部鱼尾纹区域,能够达到祛除鱼尾纹的目的,术后效果满意、持久。

  • 标签: 颞中筋膜 移植 鱼尾纹
  • 简介:目的:探讨浅动脉-筋膜-脑贴敷术治疗烟雾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至2014年运用浅动脉-筋膜-脑贴敷术治疗的31例烟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1例患者共行36侧半球手术,术后随访6~59个月,平均20个月;临床预后优秀或良好26例(83.9%)。22例术后6~45个月(平均17个月)复查脑血管造影,血供重建效果良好12例(54.5%)。术后发生脑梗死、硬膜下血肿及头皮缺血各2例,均未遗留神经功能障碍,只有1例遗留术区头发生长障碍。结论浅动脉-筋膜-脑贴敷术是治疗烟雾病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烟雾病 颞浅动脉-颞浅筋膜-脑贴敷术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半侧面部凹陷畸形可由多种原因所致。近年来,我科应用筋膜肌岛状瓣修复,均获较满意效果。报告如下:手术方法1.切口设计:以浅动、静脉主干的走向为中轴设计"T"形切口。切口的垂直臂沿浅动、静脉的走向,为筋膜肌瓣的中轴。"T"形的横臂接近顶部头颅矢状缝。2.手术步骤:沿"T"形切口切开皮肤,掀起头皮皮瓣仔细分离以显露浅动、静脉血管蒂。将筋膜肌掀起形成筋膜,或筋膜肌岛状瓣。然后转移充填面部凹陷,

  • 标签: 岛状瓣 颞肌 颞筋膜 面部凹陷畸形 血管蒂 静脉主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筋膜瓣在腮腺良性肿瘤切除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对象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5月84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腮腺切除术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筋膜瓣修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肿瘤复发率的差异。结果经过数据统计发现,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肿瘤复发率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腮腺良性肿瘤切除应用筋膜瓣,可有效降低并发症风险,同时不影响手术效果。

  • 标签: 颞肌筋膜瓣 腮腺良性肿瘤 切除术 应用效果
  • 简介:临床资料:患者男,36岁.因浓硫酸致全身多处烧伤,伤后2h入院.查体:前额上至发际、下至眉弓处创面呈黑褐色,无痛觉,质硬,边界清楚,邻区伤后肿胀.诊断:烧伤总面积15%TBSA,Ⅲ度.

  • 标签: 烧伤 头部 外科皮瓣 颞顶筋膜瓣 骨外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便携式可视拉钩在筋膜瓣切取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0年1月—2019年6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临床医学中心整形修复科收治27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拟行筋膜瓣切取的患者,按照筋膜瓣切取方式分为传统手术方式组[男6例、女3例,年龄(34±14)岁]、冷光源拉钩组[男6例、女4例,年龄(35±16)岁]以及可视拉钩组[男7例、女1例,年龄(30±14)岁]。传统手术方式组患者采用传统切开方式行筋膜瓣切取,冷光源拉钩组和可视拉钩组患者分别于冷光源拉钩和便携式可视拉钩辅助下行筋膜瓣切取。统计3组患者筋膜瓣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并发症。对数据行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及Bonferroni校正。结果可视拉钩组患者切口长度为(3.6±0.8)cm,明显短于传统手术方式组的(12.6±1.6)cm和冷光源拉钩组的(5.8±0.9)cm,P<0.05。传统手术方式组患者切口长度明显长于冷光源拉钩组(P<0.05)。可视拉钩组患者手术时间为24.0(23.3,25.8)min,明显短于传统手术方式组的35.0(30.5,36.5)min和冷光源拉钩组的28.5(26.8,30.5)min,H=16.5、9.8,P<0.05。传统手术方式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冷光源拉钩组(H=6.6,P<0.05)。可视拉钩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26±3)mL,明显少于传统手术方式组的(34±4)mL和冷光源拉钩组的(30±6)mL,P<0.05。传统手术方式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冷光源拉钩组(P<0.05)。传统手术方式组、冷光源拉钩组和可视拉钩组患者术后引流量分别为(33±4)、(34±6)、(31±7)mL,组间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3,P>0.05)。3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筋膜瓣缺血坏死等严重并发症,冷光源拉钩组1例患者术后出现皮下血肿,经拆线清除血肿后好转。结论便携式可视拉钩辅助下切取筋膜瓣具有视野清晰、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少等优点。

  • 标签: 外科皮瓣 外科手术,微创性 可视拉钩 颞浅筋膜瓣 供区美容修复
  • 简介:目的探索筋膜预置耳后扩张皮瓣,在修复面部较大面积组织缺损的应用.方法自2007年,对10例较大面部浅表性组织缺损患者,采用筋膜预置耳后扩张皮瓣进行修复.Ⅰ期手术形成由浅动脉顶支供血的筋膜岛状瓣,预置于耳后乳突区皮下,同时在筋膜瓣下埋置皮肤扩张器.注水完成并保持3~5个月,动脉造影观察浅动脉分支在耳后的区分布.Ⅱ期手术取出扩张器,形成以浅动脉直接供血的耳后岛状皮瓣,经皮下隧道转移覆盖面部创面.结果本组患者术后随访6~18个月.2例术后24h出现皮瓣远端静脉回流受阻,致浅表组织坏死,于2周内创面愈合.其余皮瓣存活良好.皮瓣切取最大面积7cm×3.5cm.结论筋膜岛状瓣预置耳后扩张皮瓣,皮瓣薄,供皮区无需植皮,面部不增加额外切口,适合于面部较大面积创面的修复.

  • 标签: 颞浅筋膜瓣 预置皮瓣 扩张器
  • 简介:1998~2003年,笔者单位在修复面颊部严重组织缺损方面,应用筋膜瓣与自体全厚皮片移植,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临床资料:本组患者8例,其中男7例,女1例,年龄18~35岁。严重烧伤5例,车祸致伤3例。应用解剖:肌位于,其外覆盖筋膜筋膜筋膜,该肌肉前部纤维呈垂直位,后部纤维呈水平位,通过颧弓深面,止于下颌骨喙突。由颌内动脉发出深动脉,在翼内肌与翼外肌之间发出两支,在肌与颅骨之间上行,前支供应份,后支供应肌后份,而肌前份由肌的支供血。手术方法:(1)根据面颊部软组织缺损情况,在区手术设计需注意剥离的大致范围,并应用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标定浅动脉及深动脉的走行。(2)自顶部至耳轮脚,纵行切开头皮及耳前皮肤,切口长约10cm,顶部行横行切开,长约6cm,沿头皮筋膜层仔细剥离,勿损伤毛囊,且注意保护筋膜内的动脉,分别向两侧掀起头皮瓣,扩大剥离范围,视具体需要,远端可到达头顶部超过肌边缘,形成筋膜、帽状腱膜及骨膜等复合组织,肌与筋膜联合组织宜从骨面剥离,...

  • 标签: 严重组织 修复面颊 全厚皮
  • 简介:目的探讨耳甲-耳道皮瓣联合筋膜瓣在完壁式乳突根治术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组慢性中耳炎患者28例,采用耳甲-耳道皮瓣联合筋膜瓣行完壁式乳突根治术,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术后耳内创面明显缩小,术后干耳时间为3~4周,外耳道形态正常。22例随访时间6~19个月,耳道及鼓室无炎性渗出或上皮堆积,未发生乳突炎。结论耳甲-耳道皮瓣与筋膜瓣联合应用可以同时完成乳突填塞和外耳道成形。乳突轮廓化、保护浅血管及无菌操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中耳炎 鼓室乳突切除术 外科皮瓣 修复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侧颌颈靴形穿支筋膜皮瓣的应用解剖及其修复颧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1)2017年12月至2020年12月,对5具新鲜成人尸体标本灌注改良明胶氧化铅后行一次性动脉造影,获取X线影像并导入Mimics 17.0软件,根据头面部解剖分区并上色,观察侧颌颈靴形穿支筋膜皮瓣涉及动脉的分布及吻合情况等;采用红色乳胶动脉灌注另5具(10侧)成人尸体头颈部标本,建立手术模型,再逐层解剖,探究该皮瓣的血供及穿支来源等。(2)对同一时期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收治的颧部肿物患者,采用侧颌颈靴形穿支筋膜皮瓣修复肿物切除后遗留的创面。术后对皮瓣成活、切口愈合情况进行观察,并对供、受区外观、感觉以及肿瘤复发情况进行随访。结果(1)侧颌颈靴形穿支筋膜皮瓣蒂部主要由浅动脉及其发出的穿支营养,最大3条穿支的直径分别为(0.44±0.04) mm、(0.90±0.08) mm、(0.73±0.05) mm;浅动脉穿支与面动脉发出的分支在不同层次形成的筋膜血管网和真皮下血管网是确保该皮瓣血供的解剖学基础。(2)临床共治疗12例颧部肿物患者,男8例,女4例,年龄42~79岁,其中老年脂溢性角化2例,鳞状细胞癌3例,皮肤溃疡1例,基底细胞癌6例,肿物切除后创面缺损范围为4 cm×3 cm~9 cm×8 cm,皮瓣面积5 cm×3 cm~11 cm×9 cm,皮瓣蒂宽2~3 cm,长2~4 cm,术后皮瓣血供良好,无坏死,伤口一期愈合。经6~18个月随访,供、受区外观自然、无臃肿,未出现感觉异常及面瘫,癌肿病例未见复发。结论侧颌颈靴形穿支筋膜皮瓣以浅动脉穿支为蒂,血供稳定可靠,其修复中老年颧部较大软组织缺损,操作简便,色质同源,可获得较好的外观及功能。

  • 标签: 外科皮瓣 穿支筋膜皮瓣 解剖学 颧颞部缺损 修复外科手术
  • 简介:嘴角下垂、双下巴还有法令纹……随着年龄增长,脸上的问题越来越多。虽然我们无法抵抗岁月和重力,但依然有很多方法可以减缓衰老。养成『筋膜坐』和『筋膜站』的习惯,是减缓衰老的有效方法之一,同时也能消除面部已有的初老痕迹。

  • 标签: 筋膜 皮肤松弛 面部 预防 减缓衰老 双下巴
  • 简介:目的了解带双侧浅动、静脉额支筋膜蒂的额部轴型扩张皮瓣(下称额部双蒂轴型扩张皮瓣)修复下颌部瘢痕的可行性.方法2005年7月-2009年12月,笔者对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的16例下颌部瘢痕患者,采用额部双蒂轴型扩张皮瓣进行修复.手术分3期进行:术前应用超声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探测出浅动、静脉及其额、顶分支的位置和走行方向.Ⅰ期手术时,以浅动、静脉为蒂,在额肌下进行剥离,形成容纳扩张器的皮肤软组织腔隙,置人适当大小的扩张器.注水扩张结束后进行Ⅱ期手术,取出扩张器,切取额部双蒂轴型扩张皮瓣修复下颌部瘢痕,供瓣区直接拉拢缝合.Ⅲ期手术为皮瓣断蒂、蒂部修整及瘢痕修复术.结果本组患者轴型皮瓣面积25cm×6cm~33cm×16cm,扩张时间3~5个月,平均3.6个月,其中10例联合应用颈部皮肤扩张术治疗,皮瓣均成活,伤口愈合.1例患者Ⅱ期手术后出现皮瓣远端部分回流障碍,经予解痉、促皮瓣静脉回流等综合处理后康复.供区创面愈合,发际无瘢痕性脱发,毛发生长正常.3例女性患者,2例皮瓣未携带前发际处毛发;另1例下颌部术区携带前发际少量毛发,其与要求作络腮胡塑形的2例男性患者于出院1~3个月后行激光脱毛处理,效果较好.其他男性患者对术区须发不作特殊处理或自行用剃须刀塑形.16例患者均获6~24个月随访,皮瓣及胡须(女性患者除外)外形美观,无臃肿,色泽、质地较好,颈部活动功能明显改善.结论额部双蒂轴型扩张皮瓣除可促进皮瓣的新生血管化、提供更大面积的薄型皮瓣外,剩余扩张皮肤可以直接缝合于发际缘,不需植皮,降低了供瓣区继发畸形的发生率.皮瓣携带部分毛发经旋转后可直接进行胡须重建,使男性患者外形更加美观.

  • 标签: 瘢痕 扩张术 外科皮瓣 下颌 胡须
  • 简介:叶痴呆是一种与基因突变有关的因额叶和(或)叶的退行性变导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以进行性精神行为异常、执行功能障碍、语言损害为主表现,最终发展为全面的痴呆,同时可合并其他运动障碍,是常见的早老性痴呆,在临床表现、病理、遗传方面具有异质性,预后不佳.本文从该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预后等多方面进行了介绍,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 标签: 额颞叶变性 病理过程 体征和症状 诊断 鉴别 治疗
  • 简介:摘要假性叶癫痫发作时脑电图波型定位于区,且临床发作症状也类似于叶发作,特别是内侧叶发作,但癫痫源区在叶以外。假性叶癫痫诊断困难,头皮脑电图很难发现,立体脑电图可以发现癫痫源区的部位。假性叶癫痫几乎均为抗癫痫药难治者,而仅做叶切除常无效。所以,患者做癫痫源区及症状起始区切除常能获得有效的结果。

  • 标签: 癫痫,颞叶 假性颞叶癫痫 外科手术 脑电描记术
  • 简介:为减轻对叶脑组织的牵拉,一个入路同时切除位于颅窝、颅后窝及下窝的颅底肿瘤,作者采用经颧弓游离额下入路的手术方法.成功地对9例同时或分别位于颅窝、颅后窝及顾下窝的肿瘤病人施行手术治疗.其中镜下全切6例,次全及大部切除3例。实践表明,经颧弓游离翎下入路对同时或分别位于颅窝、颅后窝及下窝肿瘤显露满意,且对额叶脑组织的牵拉轻微,是一较为理想的显微颅底外科的手术入路。

  • 标签: 颅中窝 颅后窝 颞下窝肿瘤 手术径路 脑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脑-硬膜-动脉血管融通术(EDAS)联合筋膜贴敷-硬脑膜翻转手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诊疗中心自2018年12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24例缺血性脑血管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改良EDAS联合筋膜贴敷-硬脑膜翻转手术治疗。术后3个月时门诊复查患者头颅CT灌注成像(CTP),了解颅内脑血流灌注情况;术后6个月时复查患者头颅DSA,观察侧支循环建立情况。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价术后6个月时患者预后良好率,mRS评分≤2分定义为预后良好。结果24例患者术前脑血流量(CBF)、局部血流达峰时间(rTTP)及局部平均通过时间(rMTT)分别为(26.91±8.77) mL/(100 g·min)、17.57(15.30,19.55)s、7.89(6.39,11.45)s,术后3个月时CBF、rTTP及rMTT分别为(33.74±11.23) mL/(100 g·min)、16.22(13.84,18.44) s、6.16(5.20,10.38) 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复查头颅DSA可见所有患者颅内外侧支循环建立。术后6个月时患者预后良好率为87.5%。结论改良EDAS联合筋膜贴敷-硬脑膜翻转手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安全有效,可明显增加术区侧支循环建立,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缺血性脑血管病 改良脑-硬膜-动脉血管融通术 联合手术
  • 简介:摘 要:目的 有针对性的探究筋膜松解技术结合康复训练在足底筋膜炎患者的应用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在2019年4月到2020年4月收治的足底筋膜炎患者50例进行研究,对其随机分组,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实施推拿方法,对观察组实施筋膜松解技术结合康复训练,然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 P值小于0.05。结论 在治疗足底筋膜炎患者的过程,结合实际情况有效进行筋膜松解技术结合康复训练的治疗方法,这样能够呈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使患者治疗等有效率显著提升,因此这种方法值得推广。

  • 标签: 筋膜松解技术 康复训练 足底筋膜炎患者 应用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