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适用于实验教学要求的骨髓涂片不易获得,若不采取有效的保存方法,其使用时间较短。该文介绍笔者正在使用的一种比较理想的教学骨髓涂片保存方法,供同行们参考。

  • 标签: 骨髓涂片 保存方法 实验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大量骨髓涂片,阐述独特的细胞形态学经验和体会。方法采用瑞-吉氏染色方法。结果获得骨髓细胞学独特的检查经验。结论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水平,对血液系统疾病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骨髓检查 细胞形态学
  • 简介:为探讨骨髓涂片骨髓活检同步对比分析在血液病诊断中的意义,回顾性分析7174例血液病患者。骨髓样本采用骨髓抽吸-活检同步法取材,活检涂片行常规瑞氏染色,骨髓活检行苏木精-吉姆萨-酸性品红染色及Gomori网状纤维染色,进行增生程度及细胞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在急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原发性骨髓纤维化、骨髓转移癌、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恶性淋巴瘤的诊断率,活检高于涂片(P〈0.05);对于白血病及MDS的FAB分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断,涂片高于活检(P〈0.05)。骨髓活检在监测原发性和继发性骨髓纤维化疾病的骨髓增生程度及纤维化程度占显著的优势。结论:在血液病的诊断中骨髓活检和骨髓涂片各具优缺点,两者的结合对提高疾病的诊断率有重要的价值。

  • 标签: 血液病 骨髓 涂片 活检
  • 简介:<正>分析728例涂片和活检标本,结果:在白血病的预后及微小残留、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诊断及转归、恶性肿瘤的骨髓浸润方面,骨髓活检优于涂片;而对于白血病及MDS的FAB分型、巨幼细胞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的诊断,骨髓涂片优于活检。示骨髓涂片结合活检对许多血液病的诊断、分期

  • 标签: 骨髓涂片 血液病诊断 巨幼细胞性贫血 骨髓浸润 活检标本 骨髓活检
  • 简介:摘要骨髓是恶性淋巴瘤常见受侵部位,合并骨髓受侵患者将出现淋巴瘤细胞白血病、淋巴瘤骨髓浸润等症状,这部分患者预后较差。骨髓涂片免疫组化、骨髓活检是恶性淋巴瘤骨髓受侵常用检测技术,下面就两项检测技术的实际价值及对比优势进行了分析。

  • 标签: 骨髓涂片免疫组化 骨髓活检 恶性淋巴瘤 骨髓受侵
  • 简介:目的探讨骨髓涂片和活检形态学检查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同时对30例MDS骨髓涂片和活检活组织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0例患者骨髓象表现二系及三系病态造血,骨髓活组织检查可见幼稚前期细胞异常定位(ALTP)及病态造血。结论联合应用骨髓涂片和活检,以对MDS提高检出率,并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 标签: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骨髓涂片 形态学 诊断 骨髓活组织检查
  • 简介:目的:探讨骨髓涂片骨髓活检对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临床分期的价值。方法:对44例累及骨髓的病例回顾性分析骨髓涂片骨髓活检切片,分别比较细胞学形态、组织形态、增生程度、纤维组织增生程度、检出率和敏感性。结果:骨髓涂片中可见中到大型的异型细胞骨髓,切片中瘤细胞以灶型最常见。按Manoharm改良法评估,骨髓切片中网状纤维含量有不同程度增多。骨髓涂片骨髓切片增生程度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片组增生程度高于涂片组。骨髓涂片骨髓切片检出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片组检出率高于涂片组。骨髓涂片骨髓切片敏感性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切片组敏感性明显高于涂片组。结论:骨髓涂片简单易行,骨髓切片在骨髓组织状况、优势增生细胞等方面有优势,同时开展涂片和切片的检测,提高检出率,可以修正临床分期,如能同时进行流式细胞免疫表型分析,则更能提高检出率。

  • 标签: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 骨髓涂片 骨髓切片 骨髓联合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髓涂片糖原染色在骨髓异常综合征与再生障碍性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0例骨髓异常综合征(MDS)和2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进行骨髓涂片糖原染色(PAS),观察分析其幼红细胞和小巨核细胞,以期找出其变化规律,达到鉴别诊断的目的。结果骨髓涂片做PAS染色,幼红细胞的阳性百分数MDS明显高于AA,小巨核细胞的出现几率,MDS亦明显高于AA。结论利用PAS反应在骨髓涂片中观察幼红细胞及小巨核细胞的阳性有无,应该对骨髓异常综合征(MDS)和再生障碍性贫血(AA)的鉴别诊断起到提示作用。

  • 标签: 糖原染色 骨髓异常综合征 再生障碍性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骨髓涂片联合血小板参数在血液病临床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与省人民医院收治的44例血液疾病患者资料,以均衡原则为基准,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评估2组检测的灵敏度、特异性,以及不同血液疾病的血小板检测结果。结果2组相较而言,观察组灵敏度、特异性更高(95.45%vs.72.73)、(90.91vs.63.64%)(P﹤0.05);不同血液疾病患者的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压积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液病患者临床检测中,进行骨髓涂片联合血小板参数检测,可显著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度,能够为不同血液病检测者,提供有力的临床诊断依据,对后期的治疗有非常显著的作用,临床效果颇为明显,因此,可以广泛实践与应用。

  • 标签: 骨髓涂片 血小板参数 血液疾病 检验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小板参数联合骨髓涂片用于血液疾病检验数据结果。方法:随机抽取2020年2月至2021年3月我院收入的血液疾病患者134例,以上入选的研究对象,均依次进行血小板参数检验和骨髓涂片检验。比较不同类型血液疾病患者与健康者的血小板参数检验结果。结果:不同类型的血液疾病患者,其血小板参数指标值,与健康者相比,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类型的血液疾病患者,其骨髓涂片结果,与健康者相比,均存在显著差异。结论:血小板参数联合骨髓涂片检验能够为血液疾病的临床诊断提供更加可靠的参考依据,从而提升患者的诊断准确性,且能够观察血细胞形态和骨髓情况,能够为临床的进一步诊断和治疗提供有效指导。

  • 标签: 血小板参数 骨髓涂片 血液疾病检验 临床分析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血小板参数联合骨髓涂片对血液疾病检验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2月-2022年07月到本院治疗血液疾病的患者100例纳入实验组(急性白血病患者50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28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22例),选取同期入院的健康受检者100例纳入对照组,运用血小板参数检验、骨髓涂片检验方式进行检验,分析检验效果。结果:实验组急性白血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以及再生障碍性贫血组内患者PLT指标、PCT指标显著比对照组低,实验组内不同疾病患者之间的PLT指标、PCT指标显著呈现出降低的趋势,P<0.05;实验组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中MPV指标明显比对照组高,而再生障碍性贫血MPV治疗显著比对照组低,P<0.05;实验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以及再生障碍性贫血中PDW指标显著比对照组高,P<0.05;血小板参数+骨髓涂片联合检验诊断的符合概率显著比单一检验方式高,P<0.05。结论:运用血小板参数+骨髓涂片对血液疾病检验可鉴别诊断,价值较高。

  • 标签: 血小板参数 骨髓涂片 血液疾病 联合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小板参数联合骨髓涂片对血液疾病的检验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88例血液疾病患者,以信封法随机分入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各44例患者,对照组仅检验血小板参数,研究组检验血小板参数并进行骨髓涂片检验。对比两组的特异度、灵敏度;对比研究组不同血液疾病患者的血小板参数。结果研究组灵敏度与特异度高于对照组;除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外,研究组不同血液疾病患者的血小板压积、血小板计数及平均血小板体积均有明显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检验血小板参数对血液疾病检验效果有限,可配合骨髓涂片来提高对血液疾病检验的灵敏度与特异度,以实现对不同血液疾病的准确鉴别。

  • 标签: 血小板参数 骨髓涂片 血液疾病检验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骨髓涂片免疫组化在血液系统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5月-2019年10月所收治的70例血液系统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军进行细胞形态学和骨髓涂片免疫化学染色进行检查,分析疾病类型。 结果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占比42.9%,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占比27.1%,嗜血细胞综合症占比14.3%,可以淋巴瘤侵犯骨髓占比10.0%,不明细胞占比5.7%。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B-ALL占比46.7%,T-ALL占比20%,MAL占比30%,小细胞肺癌占比3.3%。急性髓系白血病中MAL占比31.5%,AML占比68.4%。在MAL、小细胞肺癌对比中,P>0.05。 嗜血细胞综合症中含T细胞标志占比70%,单核巨噬标志占比30%。可疑淋巴瘤侵犯骨髓中含T细胞标志占比71.4%,单核巨噬标志占比28.6%。不明细胞均为细胞免疫标志。结论 在血液系统疾病中采用骨髓涂片免疫组化方式进行检查,对于诊断血液系统疾病的病种具有指导性作用,可以为后期治疗提供有利的科学依据和帮助,在血液疾病检查中有关键的地位,是一种值得大力推广的检查方法。

  • 标签: 骨髓涂片 免疫组化 血液系统 白血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寻血液疾病临床有效的诊断方法。方法从2016年2月-2018年4月间检查的血液疾病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采取双盲筛选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接受血小板参数及血小板参数+骨髓涂片检测,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阳性、阴性预测值比较,观察组均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参数+骨髓涂片联合检验与单纯血小板参数检验方式相比,前者具有更加显著的效果,值得我们临床运用。

  • 标签: 血液疾病 血小板参数 骨髓涂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髓涂片病态巨核细胞在血液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人在外进修期间接触的110例血液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数30例,为对照组。通过骨髓涂片的方法对病态巨核细胞进行研究,将数据结果统计并分析。结果骨髓涂片检验病态巨核细胞的数据结果显示,对照组的巨核细胞均数是(72.43±10.23),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组的巨核细胞均数是(317.56±17.89),对照组的巨核细胞均数低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组(p<0.05),且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组的巨核细胞均数最多。其中缺铁性贫血(IDA)组的巨核细胞均数与对照组的无显著性差异(P>0.05)。骨髓异常增生综合症(MDS)组的病态巨核细胞均数为(13.02±1.34),与其他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详见表1。结论通过骨髓涂片对病态巨核细胞进行分析,能够为诊断血液病提供有效依据。

  • 标签: 骨髓涂片 病态巨核细胞 血液病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血液病患者采取血小板参数加骨髓涂片诊断并观察其效果。方法:选择观察患者为我科诊断的血液疾病44例,观察开始于2020年1月,观察结束于2022年1月,并将患者分成疾病组,同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患者41例作为健康组,两组都采取血小板参数加骨髓涂片诊断,并且对比两组诊断结果。结果:(1)疾病组和健康组血小板情况比较中,疾病组血小板计数和健康组有差异,疾病组血小板压积和健康组有差异,疾病组血小板平均体积和健康组有差异,疾病组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和健康组有差异,(p

  • 标签: 血液疾病 血小板参数 诊断 骨髓涂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骨髓病理学、外周血涂片骨髓细胞学联合检查在Hypo-MDS与再生障碍性贫血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6月来我院治疗Hypo-MDS的63例患者和57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根据不同症状分成参照组及观察组,参照组为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观察组为Hypo-MDS患者,给予全部患者行骨髓病理学、外周血涂片骨髓细胞学联合检查,比较两组患者诊断效果。结果 骨髓病理学检验中,观察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外周血检查过程中,观察组各项临床指标均高于对照组,除WBC与Hb均存在明显差异,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骨髓细胞学检验中,观察组细胞内铁数目高于对照组,其他各项临床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骨髓病理学、外周血涂片以及骨髓细胞学联合检查在再生障碍性贫血与Hypo-MDS上鉴别与诊断效果良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联合检查 Hypo-MDS 再生障碍性贫血 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