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相关因素和防治措施。方法回顾2006年3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发生的140例产后出血原因和处理。结果主要原因依次是子宫收缩乏力的产妇占60%,胎盘因素的产妇占30%,软产道损伤的产妇占8%,凝血功能障碍的产妇占2%。结论重视孕期保健、产前宣教和计划生育宣传,减少宫缩乏力情况的发生,降低剖宫产率是减少产妇产后出血的关键。

  • 标签: 产后出血 相关因素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及防治方法、措施。方法收集2011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分娩,发生产后出血的产妇161例,其中阴道分娩77例,剖宫产84例,回顾分析高危因素及处理方法。结果子宫收缩乏力占60%,胎盘因素占33%,软产道损伤占5%,凝血功能异常占2%,这些原因可共存、相互影响或互为因果。结论加强产前、产时、产后预防,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可减少产后出血发生率。

  • 标签: 产后出血 高危因素 临床效果 防治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引起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尽早采取相应措施及护理对策以减少其发生率和病死率,保障母婴健康。方法通过对我院2012年住院发生的产后出血116例患者的相关资料分析。结论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重视产前、产时、产后的相关高危因素,提高专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诊断水平,正确处理产程,及早采取相应措施和护理对策,是有效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的重要措施。

  • 标签: 产后出血 高危因素 护理
  • 简介:目的研究产后出血的原因和高危因素,对因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尽可能减少因出血而对产妇造成损伤。方法用统计学方法对我院63例产后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造成产妇出血的原因有宫缩乏力、胎盘异常、中重度贫血、凝血功能障碍及软产道损伤,高危因素有孕周、多胎妊娠、第三产程异常以及流产史。结论从研究结果看,产后出血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虽然多数情况下有着不可避免性,但通过提高产科接生水平和责任心,出血率可以得到更有效的控制。

  • 标签: 产后出血 因素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产后出血在不同时段出血量的高危因素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280例产后出血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所有产妇胎盘娩出前、胎盘娩出时以及产后30min、30min~1h、1~2h、2~4h、4~6h、6~24h等不同时段出血量,并作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胎盘娩出时产妇出血量最多,产后30min次之,与其他时段的出血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剩余时段产妇出血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产妇入院前的宫高和体重指数分别和胎盘娩出时出血量、胎盘娩出前出血量呈显著正比关系(P<0.05);而产妇入院前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孕期产前检查次数分别与胎盘娩出时出血量、产后30min出血量呈显著反比关系(P<0.05)。此外,引发胎盘娩出前出血量显著升高的主要因素为异常妊娠史,引发胎盘娩出时出血量显著升高的危险因素是剖宫产或者胎盘娩出异常者,引发产后2h出血量显著升高的危险因素为宫高超过40cm、并发症羊水过多、巨大儿或者双胎。结论引起产妇产后出血高危因素极多,主要包括流产或分娩史、产程异常、羊水过多、胎儿巨大、胎数以及相关妇科疾病等,医院及家属应给予产妇不同时段的健康指导和支持,避免产后出血的发生,减少各种高危因素对产妇造成的危害。

  • 标签: 产后出血 不同时段出血量 高危因素 临床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前置胎盘患者产生产后出血高危因素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由于前置胎盘患者由于产后出血而住院的100例患者产前各项相关因素以及其妊娠结果。结果通过对100例患者进行严格的临床病情分析及对比发现导致前置胎盘出血的因素包含产妇的年龄过高、孕产史较多、剖宫次数较多以及之前出现过产前出血等。影响患者前置胎盘患者产后出血的因素有很多,因此在治疗中一定要加强重视。结论为了避免前置胎盘患者产后出血,要尽早检查治疗,如果发现有问题要尽早治疗,降低危害。

  • 标签: 前置胎盘患者 产后出血 高危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相关高危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2008年l月一2011年6月的157例产后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116例,占74%;阴道分娩41例,占26%;其中院外分娩13例,晚期产后出血3例。原因由于约15%左右病例出血原因同时存在两个及以上,统计结果显示子宫收缩乏力95例;胎盘因素60例;软产道裂伤22例;凝血功能异常7例,均抢救成功,仅1例因先天性心脏病死亡。结论产后出血原因中子宫收缩乏力占首位,胎盘因素居第二位并有逐年上升趋势,分娩前积极做好备血并及时抢救是防治产后出血的有效措施。

  • 标签: 产后出血 高危因素 防治
  • 简介:摘要产后出血是在产科当中比较常见一种分娩并发症,也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并且位居孕妇死亡率首位,这就能看出产后出血这个问题在分娩过程中不可忽视,所以,积极的预防产后出血对于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因此,本文对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及防治进行了分析。

  • 标签: 防治 产后出血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缩宫素与米索前列醇对临床中高危孕产妇产后出血的预防作用。方法入选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高危孕产妇96例,按随机投掷法分为两组,其中48例产妇单独使用缩宫素进行治疗,另48例产妇结合米索前列醇进行治疗,探究产妇产后出血及血压情况。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产妇产后2小时出血量,一天内出血量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未治疗前研究组产妇收缩压、舒张压与对照组产妇基本相同,两组对比无意义,P>0.05。经治疗后研究组收缩压、舒张压与对照组产妇对比无意义,P>0.05。结论对高危孕产妇以缩宫素结合米索前列醇治疗能够明显减低产妇行剖宫术后发生出血的情况,并不对其血压造成影响,疗效安全,无特殊不良反应,值得普及运用。

  • 标签: 产后出血 缩宫素 米索前列醇 高危孕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新生儿眼底出血 (retinal hemorrhage,R H)的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选取2019年 6月 -2019年 12月我院 295例自然分娩高危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 RetCaM对新生儿进行眼底检查,根据新生儿出血程度分为 I、 II、 III度。记录新生儿出生时性别、体重、是否早产、是否窒息、是否胎儿宫内窘迫及母亲孕期、分娩时等情况。采用单因素卡方检验分析影响新生儿眼底出血的临床因素。 结果:检出新生儿眼底出血有62例,发生率为 21.02%。其中 I度出血 23例,占 37.10%; II度出血 13例,占 20.97%; III度出血 26例,占 41.94%。其中单眼眼底出血 28例,双眼眼底出血 34例 。经过单因素分析,妊娠高血压病、新生儿娩出窒息、和低出生体重新生儿眼底出血的发生有相关性( P< 0.05)。 结论:影响新生儿眼底出血高危因素有妊娠高血压病、新生儿娩出窒息和低出生体重,若是足月儿有以上因素应该常规进行眼底筛查。

  • 标签: 新生儿 眼底出血 临床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出血导致子宫切除的高危因素以降低产后出血导致的子宫切除率。方法对柳州市人民医院产科最近3年因产后出血行子宫切除的病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7887例住院患者中有8例因产后出血、失血性休克行子宫切除术,发生率为0.1%,其中胎盘植入3例,宫缩乏力3例,羊水栓塞引起DIC2例。结论多次人流、多产、前置胎盘容易并发胎盘植入,双胎容易引起顽固性宫缩乏力,是导致子宫切除的重要原因。

  • 标签: 产后出血 失血性休克 子宫切除
  • 简介:目的掌握导致诱导期透析患者脑出血的危险因素,预防脑出血的发生,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设计危险因素评估量表,根据患者危险程度,详细制定护理计划、措施,做好透析前充分准备,透析中医护配合,透析后密切观察,使患者顺利进入规律透析阶段。结果干预组22例患者安全度过诱导期进入规律透析,3例脑出血经过治疗好转进入规律透析。结论评估透析患者的危险程度,并进行积极干预护理,可使高危诱导期透析患者脑出血发生率明显降低。

  • 标签: 肾透析/护理 脑出血/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前置胎盘患者出现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4年7月我院所收治的前置胎盘患者9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年龄大、妊娠次数多、有剖宫产史、中央型前置胎盘以及存在胎盘植入或粘连等,是前置胎盘患者产后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详细了解且掌握前置胎盘患者产后出血的各危险因素,并对其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可在一定程度降低产后出血的出现。

  • 标签: 前置胎盘 产后出血 高危因素
  • 简介:【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高危孕妇产后出血(PPH)的预防及护理策略,强调了全面护理管理在确保孕产妇安全中的核心作用。方法:通过分析PPH的原因与风险因素,本文提出了一系列预防措施,包括孕期管理、分娩期管理及产后关注。介绍了紧急处理、全面护理管理及家庭与社会支持的综合护理对策。结果:采取综合预防与护理措施能有效减少高危孕妇PPH的风险。结论:未来研究应继续探索新的预防和干预方法,以及如何实现跨学科合作以提高PPH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 标签: 产后出血 预防策略 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