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高昌家族崛起于元朝前期,因其家族成员或精通西域诸国语言文字,或在地方为官,造福百姓,渐次在政治、外交以及农业技术传播等方面得以名显当世。本文在认真研读元代墓志、碑刻史料和其他传世文献的基础上,就家族成员的名号、出生地、为官经历等相关问题进行考述,并分析他们的处世态度和政治理想。此外,本文还对《农桑衣食撮要》的成书背景及资料价值略事探讨。

  • 标签: 家族研究 高昌 元代 农业技术传播 家族成员 政治理想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思密达灌肠布拉酵母菌口服治疗小儿腹泻病的疗效,探讨小儿腹泻病治疗的新疗程新措施。方法将56例小儿腹泻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常规给予一般治疗(口服思密达、妈咪爱、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补液、利巴韦林静脉滴注等处理),治疗组30例,未给用口服思密达、妈咪爱,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布拉酵母菌口服,每日一次,每次一袋,思密达灌肠加用20-30ml生理水保留灌肠,每日1次或每日2次,连用3d,观察两组的病情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5%,显著优于对照组74%(P<0.05)。结论思密达灌肠布拉酵母菌口服治疗小儿腹泻病的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思密达灌肠布拉氏酵母菌口服 小儿 腹泻病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布拉酵母菌散治疗小儿便秘的效果。 方法: 在 我院 2018 年 4 月至 2019 年 4 月收治 小儿便秘患儿 中随机抽取 66 例,按照使用药物的方法将患儿均分为对照组(采用乳果糖 进行治疗 )与实验组(采用乳果糖 + 布拉酵母菌散进行治疗 ),每组 33 例,在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前, 实验组、对照组患儿的每日大便次数分别为 ( 1.13±0.52 )次、( 1.15±0.56 )次 , 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治疗 7d 后,实验组患儿的每日大便次数为 ( 2.53±0.19 )次 ,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每日 ( 1.72±0.18 )次 的大便次数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布拉酵母菌散对小儿便秘具有明显的治疗缓解效果。

  • 标签: 布拉氏酵母菌散 乳果糖 小儿便秘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观察布拉酵母菌散在治疗小儿腹泻患者的临床效果情况。方法:选择 2017年2月至 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90例小儿腹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实施补液、抗生素、蒙脱石散的常规治疗,而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布拉酵母菌散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腹泻医治情况。结果:实验组在腹泻持续时间、总腹泻时间、临床疗效总有效人数方面都要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在对小儿腹泻患者使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布拉酵母菌散治疗法后,总有效率高,腹泻治疗用时短,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儿腹泻 布拉氏酵母菌散 疗效观察
  • 简介:本文研究了氟苯尼考对耶尔森菌(Yersiniaruckeri)体外药效学,测定了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生长动力学曲线和杀菌动力学曲线和抗菌后效应(PAE)及四种培养因子对氟苯尼考体外抑制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MIC、MBC和MBC/MIC分别为0.5μg·mL^-1、1μg·mL^-1和2;菌在液体培养基中1h后进入对数生长,大约持续7h;在用药4—6h达到最大药效。由杀菌曲线可知,氟苯尼考的杀菌功效具有浓度依赖性;在2MIC、4MIC和8MIC时,PAE分别为3.71±0.11、4.54±0.27和5.52±0.23;氟苯尼考对菌作用最适pH值为6~8,且二价阳离子(Mg2+)、血清含量及细菌数量小于10s时对药效无显著影响。因此,保证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并配合最适培养条件,是氟苯尼考发挥最高药效的前提条件。

  • 标签: 氟苯尼考 鲁氏耶尔森氏菌 体外药效
  • 简介: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急性腹泻的最重要的病原体之一,在世界范围内,5岁以内的儿童约95%至少经历过一次轮状病毒感染,其中约1/5患儿需上医院就诊,1/65患儿需留院治疗,1/293患儿死亡[1],多数死亡病例发生在社会、经济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轮状病毒肠炎以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脱水、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并可有胃肠道外其他系统受累的表现。布拉酵母菌是一种真菌类微生态制剂,有文献资料显示,其能明显缩短急性腹泻病人的病程及住院时间[2,3]。本次研究观察布拉酵母菌佐治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轮状病毒肠炎 布拉氏酵母菌 疗效观察 佐治 婴幼儿急性腹泻 胃肠道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布拉酵母菌在小儿急性腹泻病的临床治疗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小儿急性腹泻病患儿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儿接受服蒙脱石散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则接受布拉酵母菌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排便情况与用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6.67%,两组患儿的数据比较有明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率均为1.67%,数据无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拉酵母菌在小儿急性腹泻病的临床治疗中,疗效佳,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布拉氏酵母菌 小儿急性腹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布拉酵母菌散剂对儿童腹泻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探讨其临床推广可行性。方法选取84例符合儿童腹泻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有43例,对照组41例。两组均采取抗病毒、水电解质紊乱调整以及抗炎等治疗,对脱水者采取口服的方式补充盐液补液等。治疗组在此基础加用布拉酵母菌散剂口服。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治疗3天内粪便量和腹泻持续时间等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其治疗总有效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χ2=12.682,P<0.05)。观察组治疗后第1天、第2天、第3天的粪便平均量都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腹泻持续时间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布拉酵母菌制剂治疗儿童腹泻有着显著疗效与临床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儿童 腹泻 布拉氏 酵母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辅助应用布拉酵母菌对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4例急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联合组(n=54)与传统组(n=50)。传统组实施常规疗法,联合组实施常规疗法+布拉酵母菌治疗。对比用药3d后平均大便次数、腹泻平均持续时间和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用药3d后平均大便次数明显少于传统组(P<0.05),前者腹泻平均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后者(P<0.05);两样本疗效分布情况经秩和检验可发现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联合组的总有效率为98.15%,远高于传统组的80.00%(P<0.05)。结论在小儿急性腹泻常规治疗时建议联合给予布拉酵母菌辅助治疗,不仅可促进腹泻症状消失,还可显著改善治疗效果。

  • 标签: 布拉氏酵母菌散 婴幼儿 急性腹泻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小儿急性腹泻采用布拉酵母菌散剂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6月我院60例急性腹泻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接受蒙脱石散治疗)及实验组(接受蒙脱石散及布拉酵母菌散剂治疗),各30例,比较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3d及一周大便次数较少、腹泻持续时间较短且疗效较好,P<0.05。结论 该疾病中应用布拉酵母菌散剂治疗可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缩短腹泻的时间,从而使疗效得以提升。

  • 标签: 急性腹泻 蒙脱石散 布拉氏酵母菌散剂 腹泻持续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急性腹泻患儿在采取布拉酵母菌治疗时的影响。方法 纳入我院2021年6月~2023年6月期间收治的60例急性腹泻患儿,按照随机方式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布拉酵母菌辅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观察组症状改善时间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治疗后,患儿腹泻症状完全改善;对照组患儿治疗后,有4例仍存在轻微的腹泻症状,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腹泻患儿在采取布拉酵母菌治疗时可提升临床疗效。

  • 标签: 布拉氏酵母菌 急性腹泻 炎症因子
  • 简介:摘要莫言作为女性崇拜者,他的作品《丰乳肥臀》从历史学、人类学角度出发,塑造了上官这一圣母形象。文章从弗洛伊德本我、自我、超我角度出发,解读上官的心理历程,分析其承载的爱情、婚姻与命运的苦难悲剧,并依据荣格神话原型理论对上官形象进行文化探源,找寻其母神崇拜下的文学投影。

  • 标签: 丰乳肥臀上官鲁氏形象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布拉酵母菌散剂在轮状病毒肠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6例诊断为轮状病毒肠炎的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3例在确诊后加服布拉酵母菌散剂,两组病例常规予以蒙脱石散、补液等治疗。观察两组病例的治疗效果及腹泻的改善时间。结果观察组显效36例(83.7%),有效7例(16.3%),无效0例,对照组显效28例(65.1%)、有效13例(30.2%)、无效2例(4.7%),两组治疗效果有显著差异性(X2=4.69,p<0.05)。显效病人腹泻消失时间治疗组3.7±0.8天优于对照组4.4±1.1天,两组有显著性差异(t=3.37,p<0.05)结论布拉酵母菌可以改善轮状病毒肠炎的消化道症状,加快疾病恢复,适于该病的早期治疗。

  • 标签: 轮状病毒布拉氏酵母菌
  • 简介:摘要赫反应最早在梅毒治疗过程中被描述,表现为抗感染治疗后患者出现局部或全身反应,使其原有症状加剧。在布菌病抗感染过程中,国外曾报道过类赫反应的病例。本例患者为布菌病并发类赫反应,病程中出现发热、咳嗽和胸腔积液之后,继续原抗布菌治疗方案,患者症状和胸腔积液很快缓解。

  • 标签: 赫氏反应 类赫氏反应 布鲁杆菌病 布鲁杆菌 抗感染
  • 简介:酵母基地的人才“酵母”李一丹1994年10月23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报道,我国最大的食用酵母基地在宜昌建成。这个基地就是国家“七五”工业性试验项目,集科研,生产,贸易为一体,年产4000吨高活性干酵母的宜昌食用酵母基地。这个日前我国乃至业洲...

  • 标签: 酿酒活性干酵母 食用酵母 酒精活性干酵母 研究开发 酵母调味品 高科技人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加味逍遥散联合布拉酵母菌治疗小儿功能性再发性腹痛(recurrentabdominalpain,RAP)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6例5~14岁RAP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两组腹痛发作时适当应用解痉剂及对症处理。治疗组用加味逍遥散水煎服,每天一剂,分3次口服;联合布拉酵母菌250mg/次,每天2次口服。对照组单独用加味逍遥散(用法同上),2周为一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布拉酵母菌联合加味逍遥散治疗儿童RAP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依从性好。

  • 标签: 功能性再发性腹痛 小儿 加味逍遥散 布拉氏酵母菌
  • 简介: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的致病作用已经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目前已明确Hp感染是引起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和胃癌的重要致病因子,属于I类致癌原。Hp感染不仅可以造成胃十二指肠的疾病,其中高毒力株Hp还有可能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发病风险增高[1]。人们对根治Hp越来越重视,但由于抗菌药物的滥用和不规范的Hp根治过程,Hp的耐药现象越来越严峻。

  • 标签: 布拉氏酵母菌 幽门螺杆菌 感染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布拉酵母菌散剂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小儿急性腹泻病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于常规临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布拉酵母菌散剂进行治疗,评估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显著提高,腹泻持续时间缩短,治疗4天后大便次数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布拉酵母菌散剂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病的疗效显著。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