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6 个结果
  • 简介:毛泽东同志曾在论述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时指出:“中国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和能够长期地存在的地方,不是那种并未经过民主革命影响的地方,例如四川、贵州、云南及北方各省,而是在一九二六和一九二七两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程中工农兵士群众曾经大大地起来过的地方,例如湖南、

  • 标签: 中国红色政权 农民武装 “八七”会议 周恩来同志 陈潭秋 毛泽东选集
  • 简介:湖北省的黄安(今红安)、麻城两县人民起义后,开辟的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鄂豫皖边界地区的第一块革命根据地。笔者翻看近几年出版的《中国现代史》及有关中国现代史的参考书,发现多数把黄麻起义后开辟的根据地,称之为鄂东北革命根据地。其实这次起义后开辟的应是鄂豫边革命根据地。1927年11月13日,湖北省鄂东地区的黄(安)麻(城)两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举行了伟大的武装起义起义部队在攻打黄安县城时,遭到了失败,一部分起义军突出重围后,便转移到鄂东北地区的黄陂县木兰山一带开展游击战争,并在此将起义部队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七军。但此时还没有建立以木兰山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所以,在1929年4月,第七军又返回到黄麻起义地区时,其处境十

  • 标签: 革命根据地 起义部队 游击战争 工农革命军 武装起义 黄安县
  • 简介:1948年的长春起义是解放战争中我军第一次争取成功的国民党整军起义,对瓦解国民党军、夺取辽沈战役的全面胜利具有重大意义,但起义的联络过程却一直鲜为人知。笔者几年前有幸采访了长春起义的“信使”李峥先先生,他向记者详细讲述了长春起义始末。

  • 标签: 起义 长春 国民党军 1948年 解放战争 辽沈战役
  • 简介:<正>一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鸦片输入更加严重,加上巨额的战争赔款,以及大量外国工业品的倾销,使得中国封建社会固有的主要矛盾——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更加尖锐化了。在此基础上相继爆发的广东凌十八起义、广西金田起义绝不是偶然的。1.两广地区是鸦片战争后受害最深的地区鸦片战争后两广地区首当其冲,成为受

  • 标签: 广西 广东 金田起义 太平军 拜上帝会 洪秀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太原辛亥起义在整个辛亥革命中,不仅时间较早,而且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起义推翻了清王朝在山西的统治,使晋、陕两省的革命势力连成一片,影响了整个华北地区,还截断了反扑湖北武昌起义的清军的退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对太原起义给予了高度评价。

  • 标签: 太原 辛亥起义 同盟会
  • 简介:"小阿哥,你快走啦!"妹妹在催,"等一会赶不上飞机了。""这回我搭火车。"他说。他们在玩"诈金花"的游戏。这类游戏老少白痴皆宜,并且有一分钟学会、两分钟致富、三分钟破产的戏谑。"搭火车搭飞机还不是一样。"妹妹笑着说,"如果你还想继续玩,那就打个电话到火车站……"他有点乐不可支。出现了百元大钞。他唯唯诺诺拿腔拿调地再次摸起那三张牌,故伎重演地把纸牌举过眉头凝神屏气,慢慢地、一点点地展开,然后,欲擒故纵地说:"不玩了,不玩了。这铺实在太臭。"铺与局类同,那是粤人的说法。他真的没有抓到过这么劲的牌!不过,再这样一轮一轮的下去也实在心惊肉跳;再说不到最后谁又敢

  • 标签: 情爱起义
  • 简介:1948年底至1949年春,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胜利结束,人民解放军渡江南下,国民党反动统治分崩离析,摇摇欲坠。闽粤赣边区的国民党军政当局也在动摇分化。1948年9月上任的国民党第六区专署专员李汉冲,也于1949年1月到香港同中共华南分局书记方方联系,表示投向人民,策动闽西起义。他返岩后,又派人直接同闽粤赣边区党委接洽。

  • 标签: 中国 福建 武装起义 解放战争时期
  • 简介:黄埠镇位于上蔡县城西12公里处,南与汝南县接壤,西与遂平县相望,是三县交界处。京广铁路和107国道东侧,开龚路、周驻路穿过其境。全镇辖15个村委,171个村民小组,人口38000人,耕地面积4.5万亩,辖域面积84平方公里。这里土地肥沃,河流纵横穿越其境,水陆交通便利,历史上就是商贾云集之地,是豫南重要的商埠和水旱码头。黄埠有千百年盛

  • 标签: 黄麻 奔小康 麻制品 上蔡县 生产加工 遂平县
  • 简介:<正>绪言1891年,伴随洋务运动的开展,反基督教运动日益高涨。10月,热河金丹道与在理教开始起义。这是一次把反教会斗争与反蒙古王公贵族斗争交杂在一起的特殊事件。本文力求阐明中国北部民众所处的闭塞的社会

  • 标签: 金丹道 起义 杨悦春 热河 蒙古贵族 王公贵族
  • 简介:自从人们发明了打火机,火柴就被冷落了。为此,火柴棒棒们有满肚子的怨言。今天,火柴棒棒们组成了一支起义军,要挑战你的脑力。你敢应战吗?

  • 标签: 火柴棒 起义军 打火机
  • 简介:本文阐述了辛亥腾越起义从酝酿、发生、发展到失败的历史事实,填补和纠正了以往官方文献中对腾越起义历史的缺略和歪曲。论说了腾越起义在辛亥革命中的贡献和地位,指出,腾越起义一举推翻了清王朝在滇西地区的封建统治,建立了云南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的革命政权,这在云南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腾越起义为云南辛亥革命的胜利立了首功,它促进和推动了云南辛亥革命的进程,为云南以致全国的辛亥革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指出,腾越起义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群众性的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运动,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民主革命精神,在辛亥革命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文章还阐述了“大理总机关部”大地主封建官僚士绅集团和省军政府的某些保守势力,对腾越起义的排斥、打击和镇压行径。同时,指出了腾越起义从胜利到失败的各种主客观因素。

  • 标签: 辛亥革命 腾越起义 史论
  • 简介:清末,张之洞、岑春煊等在广东办军官学堂,建立新军。广东革命运动由宣传转入行动,风潮逐渐激烈。革命党人吸取了因经验不足和接济困难等失败教训,从依靠会党为主,转向依靠新军为主。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宣统元年(1909)九月,派胡汉民等在香港黄泥涌道组设南方支部,推举胡汉民为支部长,汪精卫为秘书,林直勉为会计,主持华南各省革命事宜。胡汉民、赵声在香港主持规划。委倪映典为运动新军“总主任”。邹鲁等负责运动防

  • 标签: 新军 起义 广州 赵声 胡汉民 巡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