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急性胃黏膜病变(acutegastricmucosallesion,AGML)是指以胃黏膜糜烂和急性溃疡为特征,且常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疾病。过去曾名为急性糜烂性胃炎和出血性胃炎等,由某砦药物和重症伤病应激状态下所引起的急性胃黏膜病变,包括由黏膜糜烂至坏死的病理变化,统称应激性溃疡。祖国医学属“胃脘痛”、“腹痛”、“吐血”、“呕血”、“便血”等范畴。

  • 标签: 急性胃黏膜病变 保护研究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急性糜烂性胃炎 胃黏膜糜烂 出血性胃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王师傅今年已73岁。患腰肌劳损、肩周炎等疾病20多年。每遇阴冷天气,时常腰腿疼痛,他除了理疗牵引外,少不了服几片消炎痛、去痛片之类的止痛药。近日,冈疼痛加厦,他又去看了中医门诊,医生给他配制了活血化瘀的药酒,他每天除了服用止痛的药片外,每顿餐前服两小酒杯药酒。嗨,还真灵,腿脚不疼了,活动也灵便多了。可一周后,王师傅渐觉上腹隐痛不适,

  • 标签: 胃肠黏膜 老人用药 保护 腰腿疼痛 腰肌劳损 中医门诊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胃炎的胃黏膜保护方法。方法:通过胃黏膜保护分析,寻找保护黏膜的药物。结果:保护黏膜的药物能增强胃黏膜更新,提高细胞再生能力,增加胃黏膜对胃酸的抵抗能力,达到保护黏膜的作用。结论:胃黏膜保护对防治慢性胃炎和胃癌前病变具有广阔的发展远景。

  • 标签: 慢性胃炎 胃黏膜保护 幽门螺杆菌(Hp)
  • 简介:胃是消化道最膨大的部分,上连食管,下续十二指肠。胃壁由四层构成: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下层和外膜层。胃黏膜每天都会受到各种损伤因子的不断侵袭,比如胃液中含有大量的盐酸,盐酸是腐蚀力最大的酸液之一,但是胃却不会自我消化,胃是如此耐腐蚀,得益于胃黏膜有一个强有力的保护屏障。胃黏膜的损伤因子和保护因子种类相当多,经过近百年来的研究和完善,很多的因子都已经明了,

  • 标签: 胃黏膜损伤 胃壁 黏膜层 研究进展 胃液 食管
  • 简介:摘要胃黏膜保护剂是指对天然胃黏膜保护屏障有加强作用和修复作用的一组药物。这类药物在消化疾病中被广泛应用,是消化专科门诊用量大、不可缺的一组药。这些药物和胃黏膜保护机制密切相关,随着对胃黏膜保护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也在不断开发之中。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胃黏膜保护剂的作用原理及临床应用。

  • 标签: 胃黏膜保护剂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丁酸钠在活体新生SD大鼠肠屏障功能中的保护作用,建立丁酸钠对活体肠黏膜作用的量效关系。方法将出生后9 d龄的新生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其中4组使用丁酸钠(sodium butyrate,NaB),浓度分别为20 mmol/L、40 mmol/L、80 mmol/L、160 mmol/L等4组,对照组使用0.9%生理盐水;经回肠灌注不同浓度的NaB作用1 h后取回肠组织,在尤斯灌注系统(Ussing Chamber)上测定跨上皮电阻(transepithelial electrical resistance,TER)值,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病理学及炎症损伤情况,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法检测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ZO -1)的mRNA表达量,Western blot法检测Occludin、ZO -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尤斯灌注系统测得对照组在30 min、60 min、120 min时的相对TER值(各个时间点测得的TER值除以0 min测得TER值得到的百分比值)分别为(87.36±1.88)、(85.98±0.99)、(101.03±1.47),20 mmol/L组分别为(83.45±2.97)、(107.24±5.35)、(101.44±3.96),40 mmol/L组分别为(126.07±3.48)、(140.54±3.64)、(100.50±4.64),80 mmol/L组分别为(102.24±4.60)、(134.55±7.80)、(106.76±8.82),160 mmol/L组分别为(84.80±2.97)、(78.16±2.89)、(67.11±4.07);使用不同浓度NaB作用30 min,与对照组相比,40 mmol/L组的TER值明显增加(P<0.05),作用1 h时,40 mmol/L组与80 mmol/L组的TER值明显高于对照组、20 mmol/L及160 mmol/L组(P<0.05),但二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不同浓度NaB作用1 h后,根据损伤分级评分(0~5分)结果,160 mmol/L组(2.16±0.75)分,较对照组(0.33±0.51)分损伤明显(P<0.01),余各组损伤不明显(P>0.05)。40 mmol/L组及80 mmol/L组肠黏膜组织Occludin蛋白mRNA(1.80±0.31、2.13±0.90)表达量较对照组(1.01±0.21)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蛋白表达水平(0.58±0.04、0.73±0.01)较对照组(0.24±0.01)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ZO -1蛋白mRNA(1.36±0.24、1.45±0.58)表达量较对照组(1.01±0.11)上调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蛋白表达水平(1.46±0.04、1.34±0.07)较对照组(1.07±0.05)亦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60 mmol/L组Occludin和ZO -1蛋白mRNA(1.27±0.47、0.92±0.25)表达量较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蛋白表达水平(0.47±0.01、2.90±0.04)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NaB对活体新生SD大鼠肠黏膜的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40 mmol/L或80 mmol/L的NaB能增强肠黏膜屏障的功能,这可能与肠黏膜组织Occludin和ZO -1蛋白的表达增加有关。

  • 标签: 大鼠 丁酸钠 肠黏膜屏障
  • 简介:目的:研究促愈颗粒对胃溃疡愈合质量的影响。方法:用冰醋酸制备大鼠慢性胃溃疡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促愈颗粒组、雷尼替丁组3组,分别以生理盐水、促愈颗粒和雷尼替丁灌胃。用HE染色定量观察胃溃疡大鼠黏膜肌缺损宽度和再生黏膜厚度,用Masson染色观察并计算胶原纤维密度,用硝酸还原法检测血清NO的含量。结果:促愈颗粒组和雷尼替丁组再生黏膜厚度高于生理盐水组(P〈0.01),黏膜肌层缺损宽度小于生理盐水组(P〈0.01),血清NO含量高于生理盐水组(P〈0.05);促愈颗粒组再生黏膜厚度高于雷尼替丁组(P〈0.05),黏膜肌层缺损宽度小于雷尼替丁组(P〈0.05)。血清NO含量高于雷尼替丁组(P〈0.01)。结论:促愈颗粒能提高溃疡愈合质量,这可能是促愈颗粒临床抗消化性溃疡复发的机理之一。

  • 标签: 促愈颗粒 胃溃疡 胃黏膜 再生黏膜 溃疡愈合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党参提取物对大鼠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无水乙醇给大鼠灌胃制备急性胃黏膜损伤模型。采用黄嘌呤氧化酶-羟胺法测定大鼠血清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测定大鼠血清和组织中丙二醛(MDA)的量;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大鼠胃组织匀浆中一氧化氮(NO)的含量;比色法测定大鼠胃组织匀浆中髓过氧化物酶(MPO)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考马斯亮蓝染色法测定大鼠胃组织匀浆中总蛋白的浓度;采用Guth法测定胃溃疡指数;Lacy法进行胃黏膜损伤程度的分级。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较,党参甲醇提取物12g/kg能明显降低胃黏膜溃疡指数,溃疡抑制率达59.8%,并且能够提高SOD活性,降低血清中MDA含量。党参无水乙醇提取物8g/kg和4g/kg能明显降低胃黏膜溃疡指数,提高SOD活性,降低组织中MDA含量。结论:党参提取物对乙醇致大鼠急性胃黏膜损伤模型有保护作用。

  • 标签: 党参 胃黏膜损伤
  • 简介:摘要乳铁蛋白是存在于哺乳动物乳汁和其他外分泌物中的一种多功能糖蛋白,具有调节肠道微生态,促进肠道免疫系统成熟,促进肠上皮细胞生长和分化等作用。肠黏膜屏障包括肠道正常菌群、肠上皮细胞层、肠道免疫系统等,其功能主要在于防止肠道内细菌及内毒素移位。近年来研究发现肠黏膜屏障受损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具有相关性。该文就肠黏膜屏障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之间的关系,以及乳铁蛋白通过调节肠黏膜屏障预防NEC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乳铁蛋白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肠黏膜屏障
  • 简介:摘要:子宫肌瘤形成于黏膜下,会增大子宫内膜面积,压迫病灶周围静脉,影响患者的生殖系统功能。现代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以及影像学技术的进步,使得临床逐渐广泛应用宫腔镜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此项微创技术有助于探查宫腔内的病灶具体情况与组织结构,但是,由于子宫肌瘤位置临近内膜,宫腔镜使用期间,如何确保子宫内膜的完整性,是临床重大课题。基于此,文章围绕宫腔镜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如何保护内膜的相关研究现状展开综述,以此来促进临床提升黏膜下子宫肌瘤治疗水平。

  • 标签: 宫腔镜 黏膜下子宫肌瘤 内膜保护 研究现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瑞巴派特在NSAID相关小肠黏膜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选取21只C57BL/6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阴性对照组(0.9%氯化钠溶液连续灌胃4 d)、吲哚美辛建模组(20 mg/kg吲哚美辛连续灌胃4 d)和瑞巴派特干预组(20 mg/kg吲哚美辛灌胃4 h后,给予320 mg·kg-1·d-1瑞巴派特灌胃,连续4 d),每组7只。建模结束后,通过大体观察和病理学分析吲哚美辛建模组和瑞巴派特干预组小鼠小肠黏膜损伤情况,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IL-6、IL-10、三叶因子3、前列腺素E2和EGF的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小鼠小肠组织中IL-6、IL-10、三叶因子3、环氧合酶2和EGF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法分析小鼠小肠组织中三叶因子3、环氧合酶2和EGF蛋白质相对表达量。采用Levent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瑞巴派特干预组小鼠的小肠黏膜损伤大体评分和组织学评分均低于吲哚美辛建模组[(2.80±0.45)分比(4.60±1.14)分、(1.67±0.52)分比(3.00±0.7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67、3.618,P=0.029、0.006)。吲哚美辛建模组小鼠血清IL-6的含量和小肠组织中IL-6的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阴性对照组,而血清IL-10的含量低于阴性对照组[(48.83±5.40) ng/L比(40.96±5.92) ng/L、5.23±2.36比1.12±0.56、(168.50±10.57)ng/L比(186.30±7.77) 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07、3.372、3.366,P=0.047、0.007、0.012);瑞巴派特组小鼠小肠组织中IL-6的mRNA表达水平低于吲哚美辛建模组(1.74±0.82比5.23±2.36),IL-10的mRNA表达水平高于吲哚美辛建模组(6.44±3.46比1.22±0.8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409、3.025,P=0.008、0.014)。吲哚美辛建模组小鼠血清三叶因子3、前列腺素E2和EGF的含量,小肠组织中三叶因子3的mRNA表达水平,小肠组织中环氧合酶2和EGF的蛋白质相对表达量均低于阴性对照组[(131.20±16.37) ng/L比(150.30±9.66) ng/L、(32.68±6.88) ng/L比(41.51±3.20) ng/L、(112.70±17.17) ng/L比(138.20±10.10) ng/L、0.43±0.22比1.20±0.50、0.33±0.25比1.30±0.43、0.28±0.19比1.15±0.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90、2.645、2.867、3.097、3.405、7.106,P=0.048、0.021、0.025、0.017、0.027、0.002);瑞巴派特干预组小鼠血清中前列腺素E2、EGF的含量,小肠组织中三叶因子3、环氧合酶2和EGF的mRNA表达水平,小肠组织中三叶因子3和EGF蛋白质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吲哚美辛建模组[(43.55±5.28) ng/L比(32.68±6.88) ng/L、(153.30±15.66) ng/L比(112.70±17.17) ng/L、2.48±1.70比0.43±0.22、2.95±1.56比0.88±0.45、3.97±2.54比0.98±0.76,1.47±0.26比0.72±0.35、1.08±0.36比0.28±0.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11、3.658、2.656、2.856、2.524、3.013、3.435,P=0.024、0.008、0.026、0.019、0.033、0.039、0.026)。结论瑞巴派特通过抑制炎症因子表达,促进肠黏膜保护因子表达,进而缓解吲哚美辛所致的小肠黏膜损伤,提示瑞巴派特在NSAID相关小肠损伤中可能通过维持肠黏膜的化学屏障从而发挥黏膜保护作用。

  • 标签: 瑞巴派特 NSAID相关 肠黏膜损伤 化学屏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胃苏颗粒对慢性胃炎患者胃黏膜保护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10月到2019年10月期间印江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共计80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慢性胃炎患者分为实验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西药治疗,实验组在此用药基础上加用胃苏颗粒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慢性胃炎患者的整体恢复情况、内镜检查结果和随访复发率。结果:实验组慢性胃炎患者在利用紫苏颗粒进行治疗后,整体治疗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更高,且内镜检查结果显示,胃粘膜充血水肿、糜烂、黏膜白相、血管透见等发生率更低,随访复发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苏颗粒用于治疗慢性胃炎的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保护患者的胃粘膜、降低复发,值得临床广泛适用。

  • 标签: 慢性胃炎 西药治疗 中西结合 胃苏颗粒 胃粘膜
  • 简介:目的研究猴头菌浸膏胃黏附片对大鼠急性胃黏膜损伤修复和细胞活性调控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无水乙醇灌胃制备大鼠急性胃黏膜损伤模型,检测胃黏膜损伤指数、免疫器官脏器指数以及大鼠血清中SOD、MDA和IL-2的含量。结果给予猴头菌浸膏胃黏附片治疗后,大鼠胃黏膜损伤指数显著性降低,胃脏器指数显著性升高,血清中SOD、IL-2含量显著性升高,MDA含量显著性降低。结论猴头菌浸膏胃黏附片对大鼠急性胃黏膜损伤有很好的预防及修复作用,其机制可能为对抗自由基的损伤作用,并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从而保护和修复胃黏膜

  • 标签: 猴头菌浸膏 胃肠道生物黏附片 急性胃黏膜损伤 保护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肠道益生菌制剂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肠黏膜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7年2月~2018年2月间收治的52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联用肠道益生菌制剂,对比两组肠道通透性、肠道内菌落及内毒素(ETX)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LAC、MAN、LAC/MAN及ETX差异无统计显著性(P>0.05);治疗后实验组LAC、MAN、LAC/MAN及ETX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肠道内双歧杆菌、酵母样真菌、类杆菌、乳杆菌、肠球菌及肠杆菌等菌群指标更优,两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失代偿期服用肠道益生菌制剂可有效改善肠道黏膜通透性,降低内毒素水平,对肠道菌群平衡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建议临床加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肝硬化失代偿期 肠道益生菌制剂 肠道菌群 黏膜保护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黏膜切开活检(mucosal cutting biopsy,MCB)与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术(endoscopic ultrasound-guided-fine needle aspiration,EUS-FNA)这两种方法对胃黏膜下肿瘤(submucosal tumors,SMTs)的组织病理诊断效率。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12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消化内镜中心收治的40例SMTs患者。参照日本胃肠间质瘤诊疗指南,原则上以EUS-FNA作为首选诊断方法。如果EUS-FNA取样组织病理诊断不充分或技术不适宜,则采取MCB补充取样。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比较MCB与EUS-FNA的病理诊断效率。结果全部40例SMTs患者采用MCB和(或)EUS-FNA方法得到确诊。其中9例单独采用MCB方法诊断,24例单独采用EUS-FNA诊断,另外7例采用EUS-FNA、MCB联合诊断。因此,共16例患者采用MCB,31例采用EUS-FNA。MCB与EUS-FNA操作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0.5±14.7)min比(45.2±19.3)min,t=0.853,P=0.398]。两组总体病理诊断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7.5%(14/16)比80.6%(25/31), χ2=0.351,P=0.553]。两组各有2例异位胰腺无需免疫组化,其他病变免疫组化诊断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2.9%(13/14)比58.6%(17/29),χ2=5.247,P=0.022]。结论MCB比EUS-FNA具有更好的免疫组化诊断率,是诊断胃SMTs有效的方法。

  • 标签: 胃肿瘤 黏膜下肿瘤 黏膜切开活检 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术 组织病理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方大承气汤对急性重症胰腺炎(SAP)大鼠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方法40只SD大鼠分为三组A组(假手术对照组,n=10)、B组(SAP模型组,n=15)、C组(SAP+大承气汤剂治疗组,n=15)。采用胰管内注射5%牛黄胆酸钠溶液的方法建立大鼠SAP模型,于建模后1h、8h分别经口灌胃,给予复方大承气汤(1mL/100g,治疗组)、生理盐水(1mL/100g,对照组和模型组)。24h后无菌条件下开腹,取门静脉血检测内毒素水平,取肠系膜淋巴结作细菌培养,小肠腔内注入0.2%FD4溶液测定肠黏膜通透性。结果模型组与大承气汤组内毒素浓度、肠黏膜通透性皆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但大承气汤组两指标皆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细菌培养结果提示模型组阳性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和大承气汤组(P<0.05),大承气汤组阳性率与假手术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大承气汤对SAP大鼠肠黏膜屏障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复方大承气汤 肠黏膜屏障 大鼠
  • 简介:目的:探讨北灵神菇口服液对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糜烂性胃炎患者28例,每日口服北灵神菇口服液100mL,1个月为1个疗程,根据疗效标准统计有效率。结果:28例患者中显效8例,占28.57%;有效18例,占64.29%;无效2例,占7.14%。总有效率91.86%。结论:通过实验研究,证明北灵神菇口服液对胃粘膜损伤有保护作用,为胃粘膜损伤提供了营养学干预的依据。

  • 标签: 灰树花多糖 香菇多糖 低聚木糖 胃粘膜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