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纳米材料是指在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寸(0.1~100nm)或由它们作为基本单元构成的材料,这大约相当于10~100个原子紧密排列在一起的尺度.纳米颗粒材料又称为超微颗粒材料,由纳米粒子(nanoparticle)组成.2011年10月19日,欧盟委员会通过了对纳米材料的定义.根据欧盟委员会的定义,纳米材料是一种由基本颗粒组成的粉状或团块状天然或人工材料,这一基本颗粒的一个或多个三维尺寸在1~100nm,并且这一基本颗粒的总数量在整个材料的所有颗粒总数中占50%以上.

  • 标签: 纳米材料 纳米添加剂 超微颗粒材料 欧盟委员会 应用 颗粒组成
  • 简介:水性聚氨酯在现代工业生产、日常生活等领域应用广泛,大大提升了各行业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但由于其具有亲水性,应用受到了一定限制。基于此,本文试分析纳米材料改性水性聚氨酯的研究,旨在通过分析明确相关内容、完善对应理论,并为后续具体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帮助,使水性聚氨酯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发挥更大的作用。

  • 标签: 纳米材料 水性聚氨酯 纳米蒙脱土 纳米二氧化硅
  • 简介:摘要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商务通讯公司预测人们对信息科学和生物技术的需求量的年均增长率将只是对纳米技术材料需求的一半。根据纳米需求的发展趋势来观察,不管是化学加工领域,还是石油化工三大合成材料领域,纳米技术都已经渗透到其中。该篇文章就是根据纳米技术的运用范围来讲述它的运用领域以及其将会如何发展。

  • 标签: 纳米纤维 纳米塑料 纳米技术发展
  • 简介:PA6无机纳米复合材料是PA6纳米塑料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将两种或多种材料结合,性能得到优化和互补。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尼龙6(PA6)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PA6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性能等的研究进展情况。

  • 标签: PA6 纳米复合材料 原位聚合法 熔融插层法 溶胶-凝胶法
  • 简介:利用低聚有机蒙脱土与PVC高分子基质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PVC/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通过XRD、TEM表征分析了两种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形貌,通过热重分析测试和热变形温度测试探讨了材料的热性能,并对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和讨论。

  • 标签: 聚氯乙烯 蒙脱土 热性能 力学性能 复合材料
  • 简介:钼离子存在不同的氧化价态.这些多氧化价态有助于延长放电时间,提高能量密度并且增加循环稳定性.文章综述了具有较高电化学性能的金属钼酸盐化合物作为电化学能量储存材料的研究.最近相关文献主要从三个主要方面讨论金属钼酸盐的研究进展:合成方法;材料性质;以及作为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并且报告了金属钼酸盐纳米材料在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中的最新研究进展.

  • 标签: 金属钼酸盐化合物 合成方法 电化学性能 锂离子电池 超级电容器
  • 简介:氢是一种热值很高的清洁能源,其完全燃烧的产物-水不会给环境带来任何污染,而且放热量是相同质量汽油的2.7倍。因而开发低能耗高效的氢气生产方法,已成为国内外众多科学家共同关注的问题。

  • 标签: 电解水 纳米材料 ZNO 清洁能源 完全燃烧 生产方法
  • 简介:石墨烯是一种新兴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电学和光学性质、超大的比表面积以及潜在的生物相容性,在材料和电子产业、能源、环境以及生物医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与此同时,石墨烯的环境行为和生物毒性也随之引起日益广泛的关注。本文通过对石墨烯纳米材料的生物毒性、细胞毒性、毒性影响因素和毒性机制等相关研究进展进行总结。石墨烯纳米材料可通过气管滴注、吸入、静脉注射、腹腔注射以及口服等方式进入体内,通过机械屏障、血脑屏障和血液胎盘屏障等积累在肺、肝、脾等部位引起急性或者慢性损伤;目前有关石墨烯毒性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线粒体损伤、DNA损伤、炎性反应、凋亡等终点及氧化应激参与的复杂信号通路,不同石墨烯纳米材料的浓度、尺寸、表面结构和官能团等对石墨烯的生物毒性影响不同。鉴于当前该领域研究的局限性,对石墨烯纳米材料生物毒性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进而为石墨烯材料的安全应用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参考。

  • 标签: 石墨烯纳米材料 动物毒理学 细胞毒性 影响因素 毒性机制
  • 简介:10月25日下午,“纳米稀土材料在金属耐磨材料中应用关键技术研究”科技攻关项目验收会在安徽工业大学佳山校区会议中心举行,验收专家组由来自安徽工程大学、南京工程学院、马钢股份有限公司、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的五位专家组成。会上,安徽工业大学副校长魏先文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发展概况以及学校在学生培养、科技合作、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所取得的主要成绩。安徽省科技厅高新处司大杰就验收要求作了说明。

  • 标签: 金属耐磨材料 纳米稀土材料 技术 应用 马钢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工业大学
  • 简介:2017年10月26日上午,河南大学建校105周年系列学术活动之“纳米材料与表面工程”学术研讨会在金明校区中州国际酒店一楼报告厅举行。此次研讨会是河南大学—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共同发起的双边学术交流会,首届研讨会由纳米材料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主办。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刘先省,兰州化物所先进润滑与防护材料研究发展中心主任、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陈建敏研究员.

  • 标签: 学术研讨会 纳米材料 河南大学 表面工程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工程研究中心
  • 简介:摘要纳米材料,是指一种拥有特殊功能的新材料,其三维尺寸中至少一维低于100nm,并且其性质与其他块体材料存在差异。纳米材料的特殊结构层次使得其拥有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以及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就当前纳米材料的应用领域来看,其在电子、能源、生物、航空等行业中都发挥着重大的作用。目前纳米材料在我国化工业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应用前景诱人。随着纳米技术的进步,纳米材料无疑将会成为21世纪极具发展前途的材料,并将在今后的化工业中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本文章主要针对纳米材料在化学化工领域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 标签: 纳米材料 化学化工 应用领域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环境分子科学的快速发展,纳米材料在污染环境修复研究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并成为新的研究热点。纳米材料是指三维空间尺度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量级(1~100nm)的材料,它是由尺寸介于原子、分子和宏观体系之间的纳米颗粒所组成的新一代材料纳米材料的特殊理化性质取决于其颗粒大小(比表面积和分布)、化学构成(纯度),因此,纳米材料在物理性能如磁、光、电、热等方面与普通材料有很大不同,具有吸附、催化、辐射、吸收等新特性。纳米颗粒由于其大量的微界面及微孔性,可以强化各种界面反应。

  • 标签: 污染环境修复 纳米材料 应用
  • 简介:我们一般说的“纳米技术”是指通过将物质控制在纳米级别而对材料、设备和功能系统进行研究、设计、合成、操纵和应用。这些新颖而精确到原子程度的精密结构(如碳纳米管或检查人体内部的极小器械)预示着一场难以想象的新技术革命。

  • 标签: 纳米技术 新技术革命 物质控制 功能系统 碳纳米管 纳米级
  • 简介: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Wexner医疗中心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全新的纳米芯片,他们将该芯片放在动物的皮肤上,大概在一个星期内,动物身上就会出现活跃的血管.该技术也用于从皮肤中产生神经细胞,然后将其收获并注射到具有脑损伤的小鼠中以帮助其恢复.

  • 标签: 纳米芯片 俄亥俄州立大学 研究人员 神经细胞 脑损伤 皮肤
  • 简介:背景: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发病率高,预后差,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氧化应激治疗与股骨头坏死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纳米Se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目的:观察多孔纳米复合材料Se@SiO2通过抗氧化应激抑制活性氧对软骨细胞的保护作用,进一步探索抗氧化应激效应在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中的机制。方法:(1)体外实验:提取、培养并鉴定大鼠软骨细胞,采用多孔纳米复合材料Se@SiO2进行干预培养抑制活性氧产生;(2)体内动物实验:将36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激素诱导组和实验组均采用腹腔注射脂多糖联合肌注甲强龙诱导股骨头坏死,实验组在诱导后第7天给予腹腔注射多孔Se@SiO2干预治疗,对照组为空白对照。诱导坏死后第8周取双侧股骨头行MicroCT扫描分析,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结果与结论:(1)活性氧检测和TUNEL实验显示:Se@SiO2干预后大鼠软骨细胞中活性氧水平明显降低(P〈0.05);(2)MicroCT扫描分析:与对照组相比,激素诱导组及实验组骨密度、骨体积、骨表面积/骨体积、骨小梁数、骨小梁分离度、骨小梁厚度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3)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对照组股骨头表面光滑,骨细胞、软骨细胞、骨小梁正常,空骨陷窝和脂肪细胞少见;激素诱导组骨小梁断裂、脂肪细胞肥大融合、出现大量空骨陷窝,有明显骨坏死表现;实验组较激素诱导组股骨头坏死明显好转;(4)结果表明多孔纳米复合材料Se@SiO2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应激能力,能够抑制活性氧的产生并治疗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 标签: 生物材料 骨生物材料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氧化应激 软骨细胞 纳米材料
  • 简介:摘要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是一种分子量超过150万、具有线性结构的热塑性工程塑料,其耐冲击性、耐磨损性、耐低温性、耐应力开裂性、抗粘附能力、自润滑性、耐化学腐蚀、无毒害性等优异的综合性能是其他聚合物材料无法比拟的。鉴于UHMWPE优异的性能特点,其在生物医学、电子科学、建筑业、机械零件、运动器械、化工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尤其在生物医学方面,由于UHMWPE优异的生理惰性,已作为人工关节、矫正外科零件、心脏瓣膜等在临床使用。随着科技发展对聚合物材料的性能要求日益严格,对聚合物的改性增强也随之而来。

  • 标签: 纳米改性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复合材料
  • 简介:采用钦酸四丁酯、正己酸为前驱体,以酚醛树脂为碳源,通过水热法合成了表面包覆超薄碳层的Ti〇2材料(TiO2/C),并以亚曱基蓝溶液为目标污染物,研究了合成过程中煅烧时间、煅烧温度、溶液pH值对TiO2/C光催化活性的影响,优化了TiO2/C纳米材料的最佳制备条件:煅烧时间为4h,溶液pH值为10,煅烧温度为700℃.

  • 标签: TiO2/C 亚甲基蓝 光催化
  • 简介:据报道,NASA于2017年5月16日将复合材料压力容器(COPV)搭载探空火箭进行飞行试验,以测试拉伸强度并将其与传统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结构进行对比。NASA研究人员表示此次试验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首次以结构部件的大结构件形态进行飞行试验。NASA和很多研究中心都参与了COPV项目,包括格伦研究中心、兰利研究中心、马歇尔航天飞行中心,此外,工业界也参与其中。

  • 标签: 碳纳米管复合材料 飞行试验 NASA 压力容器 研发 复合材料结构
  • 简介:随着纳米科技的迅猛发展,人工碳纳米材料的生产和使用逐年递增,越来越多的碳纳米材料进入水环境中,对水生生物产生毒性效应。本文在介绍了碳纳米球、石墨烯、碳纳米管3种碳纳米材料的基础上,分析了碳纳米材料的水环境行为,重点综述了碳纳米材料对水生生物毒性效应研究现状,以及可能的致毒机制,并指出今后碳纳米材料对水生生物毒理学亟待加强的研究领域。

  • 标签: 碳纳米材料 水环境行为 毒性效应 毒性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