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T淋巴细胞是机体免疫细胞中数目最多,作用最重要的功能细胞T淋巴细胞CD4^+、CD8^+亚群是重要的免疫调节细胞。中小强度有规律的运动提高CD4^+/CD8^+比值,增强机体T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而大强度、力竭运动则降低CD4^+/CD8^+比值,减弱T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

  • 标签: 运动 T淋巴细胞 CO4^+ CD8^+亚群 免疫 免疫调节
  • 简介: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Tcell,Treg),之前被称为抑制性T细胞(Ts),它在维持机体的自身免疫耐受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对宿主免疫系统产生抑制作用,使荷瘤宿主内一定数量的效应性细胞功能被抑制,以此给肿瘤提供逃避免疫识别和杀伤的机会。既往大量实验已证实了免疫调节细胞的存在,特别是调节性T细胞亚群[1]。

  • 标签: 调节性T细胞 淋巴细胞 乳腺癌 抑制性T细胞 自身免疫耐受 免疫调节细胞
  • 简介:目的分析不同CD4T淋巴细胞基线值的艾滋病HAART后免疫重建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46例艾滋病患者予以回顾性分析,依据患者CD4T淋巴细胞基线值的不同分为对照组(75例)与研究组(71例),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CD4T淋巴细胞数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3、6、12、24个月CD4T淋巴细胞数值均比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3、6、12、24个月CD4T淋巴细胞数值增幅幅度均比对照组大(P〈0.05)。结论CD4T淋巴细胞计数高低将对免疫重建的速率产生直接直接影响,且后期相对较平缓,有利于促进患者免疫系统重建,进而提高其生存质量。

  • 标签: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 CD4+T淋巴细胞 免疫重建 艾滋病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AIDS病人总淋巴细胞(TLC)与CD4+T淋巴细胞之间的相关性,为监测病情进展和疗效观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895例AIDS病人在治疗前的总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相关性。结果895例A1DS患者CD4+T淋巴细胞均值134.18±102.48个/ul;总淋巴细胞均值1818.96±3237.57个ul,CD4+T淋巴细胞数与TLC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487,P<0.01)(Spearman相关);分别用TLC数值小于等于1200个/ul、1500个/ul、1800个/ul预测CD4+T淋巴细胞小于等于100个/ul、200个/ul、300个/ul灵敏度分别为62.72%、64.15%、69.39%;特异度分别为82.53%、67.77%、51.02%;符合率分别为73.74%、65.25%、68.38%。结论在无条件检测CD4+T淋巴细胞时,可以检测总淋巴细胞数初步推断CD4+T淋巴细胞水平,对病情的进展监测、疗效观察、机会性感染风险判断等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AIDS 相关性 总淋巴细胞 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的X线平片表现与CD4T淋巴细胞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确诊的73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X线胸片资料,并定期X线胸片复查以及CD4T淋巴细胞检测,观察其HARRT及抗结核治疗后肺部病灶的动态变化。结果AIDS合并肺结核73例,影像学表现斑片和(或)大片实变影、多发空洞、多发结节影、纵隔(或)腋下淋巴结肿大、胸腔积液影等。病灶恶化进展39例,CD4T淋巴细胞持续降低或衰竭;病灶吸收或缩小29例,3个月后CD4均不程度升高。结论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形态多样,缺乏特异性,CD4T淋巴细胞的量值和适时的抗病毒治疗是影响肺结核病变的动态变化及预后的重要因素。

  • 标签: 肺结核 艾滋病 影像学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常熟市2019-2021年新报告HIV/AIDS病例首次CD4 T淋巴细胞检测结果,为开展抗病毒治疗及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对采集的血样进行CD4 T淋巴细胞计数,并统计分析检测数据。结果179例新报告HIV/AIDS病例中男性占89.39%(190/179),女性占10.61%(19/179)。首次CD4 T淋巴细胞计数中位数为255.37个/μl,其中<200个/μl的67例(37.43%),200~349个/μl的54例(30.17%),350~499个/μl的32例(17.88%),≥500个/μl的26例(14.53%)。首次CD4 /CD8 T淋巴细胞比值最低为0.004,最高为1.47,平均0.31。结论 通过对常熟市2019-2021年新报告HIV/AIDS病例首次CD4 T淋巴细胞检测结果的分析,发现常熟市新报告的HIV/AIDS病例的晚发现比例较高,应采取措施加强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扩大检测,争取早发现,早治疗,提高病人生存质量。

  • 标签: 新报告HIV/AIDS病例 首次CD4 T淋巴细胞
  • 简介:目的观察AIDS病人的外周血CD4T细胞与外周血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的关系。方法检测AIDS患者的外周血CD4T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对检测结果进行数理分析和统计学处理。结果AIDS外周血CD4T细胞越低,血红蛋白下降越多,CD4T细胞与血红蛋白呈正相关关系。AIDS外周血CD4T细胞越低,白细胞也有一定程度下降,AIDS外周血CD4T细胞越低,血小板的下降不明显。结论CD4T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的高低对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艾滋病 CD4+T细胞 血红蛋白(HB) 白细胞(WBC) 血小板(PL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CD4表达水平在肝移植肝癌复发患者诊断与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北京佑安医院肝移植中心进行肝移植治疗和5年随访的50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实验室资料,比较肝移植肝癌复发组(29例)和未复发组(21例)患者肝功能、血常规、肿瘤标志物、外周血T淋巴细胞分类等实验室指标及5年生存情况,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各临床指标与肝移植肝癌复发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淋巴细胞CD4表达水平对肝移植肝癌复发的诊断效能,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不同CD4表达水平患者的生存差异。结果与肝移植肝癌未复发组比较,复发组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γ-谷氨酰转移酶、白蛋白、淋巴细胞、甲胎蛋白、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剂诱导的蛋白质Ⅱ、CD3+、CD4+、CD8+T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肝移植肝癌复发组复发时间为13.0(6.0,24.0)个月,在5年随访中全部死亡,未复发组无死亡;复发组生存时间为18.0(9.0,36.0)个月,明显低于肝移植肝癌未复发组的60.0(60.0,60.0)个月(P<0.05)。与未复发组比较,复发组的CD3+、CD4+、CD8+T淋巴细胞的表达水平较低(P均<0.05)。Spearman多因素相关性分析显示,肝移植肝癌复发与CD3+、CD4+、CD8+T淋巴细胞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43、-0.38、-0.44,P均<0.05);ROC曲线显示,CD4+T淋巴细胞对肝移植肝癌复发诊断的曲线下面积为0.755(95%CI 0.621~0.888),取最佳截断值265.50个/μl时,诊断特异度为100%,敏感度为48.30%。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CD4≤265.50个/μl患者的生存时间低于CD4>265.50个/μl组[15.0(10.0,36.8)个月比53.0(19.5,60.0)个月,P<0.05]。结论外周血T淋巴细胞CD4表达水平与肝移植肝癌复发呈负相关,CD4+T淋巴细胞取265.50个/μl时对肝移植肝癌复发的临床诊断与预后评估具有较高的价值。

  • 标签: 肝移植 肿瘤CD4阳性T淋巴细胞 诊断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临床分型及其预后的价值。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3月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收治的95例COVID-19患者,比较普通型、重型、危重型患者及临床转归为治愈、好转、未愈、死亡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CD8+T淋巴细胞计数。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评估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CD8+T淋巴细胞计数对COVID-19临床分型及预后的价值。组间比较采用曼-惠特尼U检验。结果95例COVID-19患者中,普通型68例,重型11例,危重型16例。治疗前普通型、重型和危重型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分别为419(309,612)、267(212,540)和141(77,201)/μL,CD8+T淋巴细胞计数分别为238(153,375)、128(96,172)和92(51,144)/μ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4.322、15.956,均P<0.01)。死亡、未愈、好转和治愈病例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分别为149(143,349)、315(116,414)、344(294,426)和745(611,966)/μL,CD8+T淋巴细胞计数分别为106(43,501)、176(67,279)、194(188,432)和429(276,564)/μ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6.083、16.658,均P<0.01)。评估危重型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最佳临界值为237/μL,曲线下面积为0.911[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 0.833~0.989,P<0.01],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1%和87.5%;评估(危)重型患者治疗有效性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最佳临界值为405/μL,曲线下面积为0.863(95%CI 0.727~0.999,P=0.001),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8.6%和74.6%。结论COVID-19的病情可能随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CD8+T淋巴细胞计数减少呈加重趋势,CD4T淋巴细胞计数可用作COVID-19临床分型诊断和评估(危)重型病例预后的指标。

  • 标签: 冠状病毒感染 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T淋巴细胞 临床分型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后HIV/AIDS患者T淋巴细胞免疫活化及CD4CD45RA+ T细胞的亚群变化,探讨抗病毒治疗对HIV感染者免疫恢复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分析105例接受HARRT治疗的HIV/AIDS患者,流式细胞仪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1、3、6及12个月T淋巴细胞活化水平(CD38、HLA-DR的表达)及CD4CD45RA+ T淋巴细胞;同时选取未暴露且HIV-1抗体检测阴性者35名作为健康对照。结果HAART治疗前HIV/AIDS患者T淋巴细胞活化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P<0.01),HAART治疗后随治疗时间延长活化水平明显下降,治疗1个月时CD4CD38+ HLA-DR+及CD8+CD38+ 、CD8+ HLA-DR+ T淋巴细胞首先出现降低,治疗6个月时包含CD8+CD38+HLA-DR+ T在内的4项活化指标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2个月与6个月相比,CD8+CD38+HLA-DR+ T表达水平继续降低(P<0.01),而其余3项活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HAART治疗12个月后,4项活化指标仍全部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CD4CD45RA+ T淋巴细胞百分比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2个月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结论HIV/AIDS患者在HAART治疗后6个月免疫活化水平降低,但HAART并不能使免疫活化逆转;HAART治疗也不能恢复HIV感染后降低的CD4CD45RA+ T淋巴细胞的水平。

  • 标签: 人免疫缺陷病毒(HIV)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 免疫活化 CD4+CD45RA+ T淋巴细胞 免疫恢复
  • 简介:0引言调节性T细胞(Treg)即抑制性T细胞,具有免疫调节作用,使机体保持保护性免疫又不发生病理性免疫。效应性T细胞对免疫反应的启动和Treg对免疫反应的下调之间的失衡可导致皮肤慢性炎症或自身免疫。虽然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描述了抑制性T细胞,但由于缺乏识别的标记,对此亚群的认识未有进展。20世纪90年代Sakaguchi等首先描述了一种天然存在于小鼠的表达CD25的CD4·T细胞。动物研究揭示此亚群细胞能抑制抗肿瘤免疫,预防多种自身免疫疾病,包括炎症性肠病和自身免疫糖尿病,并能诱导对皮肤同种移植物的耐受。其后,在人类也描述了此亚群。积累的证据提示这些细胞可能在多种皮肤病中起作用。

  • 标签: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皮肤病 20世纪90年代 自身免疫疾病 抑制性T细胞 免疫调节作用
  • 简介:CD4^+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Tcell,Treg)具有维持自身免疫耐受和调节免疫应答的功能,其功能紊乱或数目下降是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研究发现Foxp3在调控CD4^+CD25^+Treg细胞的发育和功能上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CD4^+CD25^+Treg细胞的免疫抑制机制、Foxp3在其发育和功能上的作用、IL-2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等对其产生、维持及活化的作用等方面作一综述。

  • 标签: CD4^+ CD25^+调节性T细胞 FOXP3 IL-2 CTLA-4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成都市新都区2021年新发现HIV感染者首次CD4+T淋巴细胞检测结果。方法:抽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成都市新都区新发现HIV感染者204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感染者均接受了首次CD4+T淋巴细胞检测,对首次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次研究所纳入的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检测出的最大值为637个/μL,最小值为25个/μL,均值为331个/μL,在14d内完成首次检测的患者有1857例,占比91.03%,不同性别感染者以及不同年龄组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检测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成都市新都区新发现HIV感染者首次CD4+T淋巴细胞检测结果显示该指标普遍偏低,对HIV高危人群加强监测,及时发现并尽早进行治疗是防艾工作的重点。

  • 标签: HIV感染 CD4+T淋巴细胞 首次 检测结果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治疗银屑病的机制.方法取患者静脉血分离淋巴细胞培养,设为空白对照组(等量培养液);低浓度(125μg/ml)、中浓度(250μg/ml)、高浓度(500μg/ml)黄芪组;分离正常人淋巴细胞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不同浓度黄芪干预下外周血淋巴细胞CD4/CD8的表达.结果空白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空白对照组CD4/CD8比值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处理组间的SNK多重比较,得出空白对照组与低浓度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中、高浓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中、高浓度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黄芪注射液对外周血淋巴细胞CD4/CD8比值有明显调节作用.黄芪注射液对CD4/CD8比值的影响可能是其治疗银屑病的机制之一.

  • 标签: 黄芪注射液 银屑病 CD4/CD8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HIV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的检测效果,为临床提供抗病毒治疗依据。方法:选取我县疾控中心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采用流式细胞仪对1573名HIV感染者进行CD4+T淋巴细胞的测定,并对其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573名HIV感染者中,CD4+T淋巴细胞最大值为1468个/ul,最低值为8/ul,平均值为298.42±171.85个/ul;其中,不同感染途径的HIV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间CD4+T淋巴细胞计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D4+T淋巴细胞检测是评价HIV感染者免疫状况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及时了解感染者的病情发展,为抗病毒治疗提供指导。

  • 标签: HIV CD4+T淋巴细胞 检测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D4阳性T淋巴细胞表达率对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伴癌痛患者疼痛控制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20年1至12月收治的128例Ⅳ期NSCLC伴癌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92例,女36例。入院常规检测外周血CD4阳性T淋巴细胞表达率,将CD4阳性T淋巴细胞表达率≥45%定义为CD4高表达组,<45%定义为低表达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疼痛控制所需时间、阿片类药物应用剂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计算两组患者的总生存时间(OS)、无进展生存时间(PFS);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患者OS、PFS的影响因素。结果CD4高表达组疼痛控制所需时间[M(Q1,Q3)]为18.6(4.6,21.5)h,低于CD4低表达组的28.2(7.1,38.9)h(P=0.012);CD4高表达组吗啡用量[M(Q1,Q3)]为88.6(42.5,295.0)mg,低于低表达组的145.8(82.5,442.5)mg(P=0.010);两组患者在恶心呕吐、便秘、尿潴留、肠梗阻、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D4高表达组的OS和PFS[M(Q1,Q3)]分别为12.5(8.1,13.8)、8.5(3.1,9.4)个月,均高于CD4低表达组的8.6(4.1,12.9)、6.5(2.1,7.9)个月(均P<0.01)。Cox多因素分析显示CD4高表达是影响患者OS(HR=0.876,95%CI:1.224~6.641,P=0.004)和PFS(HR=0.675,95%CI:1.742~5.930,P=0.031)的保护性因素。结论CD4阳性T淋巴细胞高表达Ⅳ期NSCLC伴癌痛患者的疼痛控制时间更短,吗啡用量更少,OS和PFS更长。

  • 标签: CD4阳性T淋巴细胞 非小细胞肺癌 癌性疼痛 预后
  • 简介:CD4^+CD25^+调节性T细胞是一类具有特殊免疫调节功能的T细胞亚群,它所介导的免疫抑制在移植免疫耐受的诱导和维持中起关键作用。本文对近年来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作用机制及免疫耐受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 标签: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器官移植 免疫耐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结合HAART疗法治疗HIV/AIDS患者1年的疗效。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比较治疗前与治疗后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变化。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艾滋病能有效提高机体CD4+T淋巴细胞的水平,尤其是疗前CD4计数小于200个/mm3的患者,经过治疗后CD4计数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 标签: HIV/AIDS 中西医结合治疗 CD4+T淋巴细胞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