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下肢骨折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期间收治的60例下肢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两组患者均实施下肢骨折手术治疗,对照组(n=30)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n=30)实施DVT预防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的VAS评分、ROM评分、下肢静脉血流速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VAS评分、ROM评分、下肢静脉血流速度比较(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ROM评分、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实施DVT预防性护理,可降低DVT形成率,还可降低疼痛,值得推广。

  • 标签: 下肢骨折手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2年2月至2024年2月在医院行THA治疗的196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THA后导致患者出现下肢DVT的危险因素,并探讨针对性干预措施。结果 196例THA患者术后出现DVT 34例(17.3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女、体质量指数(BMI)>25kg/m 、合并糖尿病、全身麻醉、手术时间>1.5h、骨水泥型假体、术前D-二聚体(D-D)≥1.5mg/L是THA后发生下肢DVT的高危因素(OR值≥1且P<0.05)。结论 THA后下肢DVT发生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临床需针对相关危险因素实施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以降低DVT发生率。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影响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脑卒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且患者多伴有神经、肢体运动功能障碍,血液循环效果差,从而导致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其发生会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威胁患者生命安全,也使得患者致残率升高,甚至会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率。因此,给予有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预防下肢血栓形成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脑卒中并发DVT发病机制、脑卒中DVT高危因素、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脑卒中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现对相关内容综述如下:

  • 标签: 脑卒中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在预防骨科术后患者DVT中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8月~2023年11月我院接受治疗的78例骨科术后患者为调研目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应用传统管理模式,研究组应用护理风险管理模式,评估两组DVT发生情况与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DVT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模式有助于降低患者DVT风险,提高生活质量,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模式 骨科术后 DVT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对卵巢癌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的研究对象是2022年5月~2023年7月本医院进行卵巢癌手术的50例患者,随机分组方式分组为对比组与研究组,对比组进行常规性护理,研究组进行预见是目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DVT发生率、凝血功能指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术后DVT发生率低于对比组,比较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比组,比较P<0.05;研究组凝血功能指标水平优于对比组,比较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有利于降低卵巢癌患者术后的DVT发生率,有利于提高此类人群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荐。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卵巢癌 DVT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脑卒中重症病人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使用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7月间在本院就诊治疗60例重症脑卒中患者进行研究,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应用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后各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和血流指标检测值。结果: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10.00%),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0(0.00%),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流峰速度指标和血流平均速度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重症病人应用早期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改善血流指标。

  • 标签: 脑卒中重症 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早期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卵巢癌是女性群体之中把概率较高的一种疾病,早期多数患者都缺乏明显的症状,致使很多患者都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部分患者甚至因此而失去生命。手术是治疗此类患者最为重要的一种方式,但是,患者在术后阶段也非常容易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问题,其中最为常见的一类并发症就是术后DVT,此类问题不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手术效果,也会增加患者康复期间的风险,做好预防的相关工作则十分有必要。而在卵巢癌患者结束手术之后,要想更好地降低患者DVT问题的发生风险,提升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合理选择护理方式则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价值。文章就具体探讨了预见性护理方式的具体应用效果。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1例卵巢癌患者 术后DVT发生率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预防护理干预在肝胆胰外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DVT)预防中的应用价值。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和综合,发现预防护理干预对于减少肝胆胰外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DVT的发生具有显著的效果。它能够通过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促进血栓形成的阻断,减少血栓风险,并有效预防和治疗术后DVT

  • 标签: 肝胆胰外科恶性肿瘤 术后DVT 预防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观察集束化护理对脑出血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择选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为本次实验的研究期限,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依据,按具体操作的不同进行小组划分,实行常规护理服务的一组命名为参照组;实行集束化护理服务的一组命名为研究组,分别划入人数(n=40);而后对相关数据展开收集整理,分析比对。结果:采纳方案不同,所得效果也随之不同,研究组患者在各项指标数据的体现上更显优异(P<0.05)。结论:在脑出血手术患者临床护理方案的横向选择中,在对其DVT发生率的预防管理中,集束化护理服务更具可实施性,不仅有效改善患者下肢血液循环状况,降低DVT发生率,还可极大增进护患关系和谐,赢得患者认可,收获满意度提高,其应用价值突出。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脑出血手术患者 DVT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综合性护理干预对降低剖宫产产妇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及凝血状态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22年4月~2023年3月治疗的剖宫产产妇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产妇术后下肢DVT情况与凝血状态效果差异。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DVT率、疼痛及肿胀发生率,FDP等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以降低剖宫产产妇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改善凝血状态效果,具有临床意义。

  • 标签: 综合性护理干预 剖宫产产妇 凝血状态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对肿瘤患者实施VTE风险评估在改善静脉血栓发生风险方面的效果。方法:将2023年1月至6月我院采用常规护理的40例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2023年7月至12月采用VTE风险评估管理的40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组,观察VTE实施前后两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随访3个月评价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例(7.5%)显著低于对照组9例(22.5%)(P<0.05,研究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肿瘤患者接受治疗期间,采用VTE风险评估进行管理,可有效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改善患者后期康复生活质量。

  • 标签: VTE 风险评估 肿瘤护理 SF-36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外科患者疼痛的护理方法,并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在疼痛程度、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方面的差异。方法:研究采用随机取样法,选择了2023年期间的60例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同时,还接受了疼痛护理措施,而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结果:在疼痛程度方面,观察组的平均疼痛程度评分(VAS)为35.2±8.6,而对照组的评分为40.1±9.3,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在心理状态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在焦虑和抑郁方面的表现显著差异;在生活质量方面,观察组的平均生活质量评分为68.5±9.8,对照组的评分为76.3±10.2,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结论:综上所述,在外科护理中采用疼痛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这些结果对于指导外科护理中的疼痛管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外科患者 疼痛护理 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5A”护理模式用于椎体压缩性骨折行PKP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以在本院接受PKP治疗的400例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抽签法随机分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200例),观察组应用“5A”护理模式(200例),分析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初次下床活动、住院时间比对照组更短,住院费用比对照组更低,P<0.05。两组术后DVT发生率相比,观察组1.50%比对照组7.00%更低,P<0.05。结论:对接受PKP治疗的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应用“5A”护理模式效果突出,利于加快患者术后恢复速度,降低DVT发生风险。

  • 标签: “5A”护理模式 椎体压缩性骨折 PKP 下肢DVT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消化内科护理中病情评估护理干预策略的应用效果。通过分析病情评估护理干预策略之间的关系,以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方法:1. 病例选择:选择我院消化内科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病例,其中包含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肝硬化等常见消化系统疾病。2. 数据收集:对所有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以获取病情评估数据。同时,记录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后的生理指标、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等数据。3. 护理干预策略: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案,包括心理疏导、饮食指导、用药指导、康复训练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干预策略,确保其有效性。4. 数据分析: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评估病情评估护理干预策略对患者的影响。结果:1. 病情评估结果:通过病情评估,发现慢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炎症程度、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溃疡面积、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均有所改善。2. 护理干预效果:实施护理干预后,患者生理指标、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均有显著改善。与干预前相比,患者住院时间缩短,并发症发生率降低。3. 干预策略的有效性:根据分析结果,发现心理疏导、饮食指导、用药指导和康复训练等护理干预策略对消化内科患者具有显著效果。其中,心理疏导有助于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饮食指导有助于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促进康复;用药指导可提高患者对药物治疗的认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康复训练有助于增强患者体质,提高生活质量。结论: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病情评估护理干预策略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科学的病情评估,可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为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策略提供依据。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策略,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本研究结果为优化消化内科护理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有助于提高护理学科的发展水平。

  • 标签: 消化内科护理 病情评估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在产科护理工作中,风险评估与防范策略的制定至关重要,它们直接关系到母婴的安全与健康。本文旨在探讨产科护理过程中潜在的风险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以期提高产科护理质量,确保每一位母亲和新生儿都能得到最周到的保护。通过深入分析临床案例,结合最新的护理理论与实践,本文将为产科护理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 标签: 产科护理 风险评估 防范策略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评估中耳炎患者康复护理的效果,并提出相应的护理策略。通过对X例中耳炎患者的护理实施及随访,收集了康复前后患者的临床数据及自主评价,分析了护理干预对患者康复的影响。结果显示,采用综合护理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局部护理、生活习惯指导等,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同时,强调了患者教育在康复过程中的重要性,提出了个性化护理方案,以更好地满足患者需求。本研究为中耳炎康复护理提供了参考依据,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 标签: 中耳炎 康复护理 效果评估 护理策略 综合护理方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骨科手术的风险评估护理干预,重点关注手术前、中、后的护理措施及风险评估方法。通过系统回顾和分析相关文献,总结了骨科手术中常见的风险因素和护理干预策略。研究发现,合理的风险评估护理干预可以显著降低手术风险和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手术安全和康复效果。

  • 标签: 骨科手术,风险评估,护理干预,并发症,康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