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脑梗死老年患者行早期干预对其深静脉血栓(DVT)的影响效果。方法择取我院于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期间收治的74例脑梗死老年患者,根据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划分为常规组和早期组,每组各37例,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早期组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及凝血指标。结果早期组患者的DVT发生低于常规组,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早期组患者的各项凝血指标均优于常规组,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脑梗死老年患者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相较于常规护理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的DVT发生,且能够改善患者的各项凝血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早期干预 老年患者 脑梗死 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服三七粉对脊柱术后伤口引流量及DVT发生的影响,验证三七粉对脊柱术后具有止血及抗栓的双向作用。方法于2015年08月-2016年07月选取我院行脊柱手术的患者84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于术前1天至术后7天应用三七粉3g口服2/日。对照组于术前1天至术后7天应用三七粉及淀粉(按119)混合物作为安慰剂3g口服2/日。所有患者术后72H拔除引流管,术后第7天行双下肢静脉超声。分别对两组病例的伤口引流量及DVT发生做比较。结果治疗组的伤口引流量及DVT发生均小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三七粉对脊柱术后具有止血及抗栓的双向作用,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三七粉 脊柱术后 止血 抗栓
  • 简介: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降低骨科住院患者DVT发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确立“降低骨科住院患者DVT发生”为活动主题,进行现状调查,要因分析,遵循PDCA流程,依据“5W2H”原则制定对策并实施.结果:骨科住院患者DVT发生由活动前的3.6%下降到活动后的3.2%.结论:品管圈活动是发现并解决护理工作问题的有效方法,降低了骨科住院患者DVT发生,体现了持续质量改进的护理目标.

  • 标签: 品管圈 骨科住院患者 DVT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统计我院2008~2011年临床上报ADR的类型、主要临床表现和药物分布情况,了解ADR的发生,提醒医务人员,在使用药物时,要密切注意不良反应的发生,特别是在使用不良反应发生几率高的药物时,更要注意用药安全。方法对我院2008~2011年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的药品类型、药品分布、临床表现,进行分析,概括,总结,得出各类药物发生ADR的发生。结果各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是不同的,其中抗生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最高。

  • 标签: 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发生率 正确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干预用于脑卒中偏瘫的价值。方法:2021年1月-2022年1月本科接诊脑卒中偏瘫病人180名,随机均分2组。试验组采取集束化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FMA评分等指标。结果:关于下肢深静脉血栓,试验组的发生1.11%,和对照组8.89%相比更低(P<0.05)。关于FMA评分,在干预结束时:试验组数据(75.65±3.15)分,和对照组(62.34±4.67)分相比更高(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用集束化护理干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更低,肢体运动功能改善更加明显。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 集束化护理干预 脑卒中偏瘫 肢体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探究品管圈在降低骨科住院患者下肢骨折术后DVT发生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骨科2021年下肢骨折术后患者248例。结果:两组术后DVT发生DVT达标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对比。结论:品管圈管理模式不仅可以提升骨科住院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也有利于提升医护人员综合能力,品管圈活动在工作中的应用有利于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 标签: 品管圈 骨科住院患者 下肢骨折术后 DVT发生率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骨科老年创伤患者应用预警性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 :实验时间范围为2022 年1月至2022年9月,主要时间方法就是进行分组实验,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本次研究对象选择均为我院骨科老年创伤病人,共60名,分组后每组病人人数为30名,护理手段有所差异,常规护理与预警性护理干预措施,从病人的满意度、并发症发生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并发症发生观察,对比结果显示,在降低并发症发生方面预警性护理干预效果理想(P

  • 标签: 预警性护理干预 常规护理 骨科老年创伤 并发症发生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探析预警性护理干预对骨科老年创伤患者VTE和DVT发生的影响。方法:择取我院骨科经手术治疗的98例老年创伤患者,对比不同护理措施下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DVT和VTE发生均为2.04%,护理满意度为93.88%,参照组依次为12.24%/14.29%和75.51%,P<0.05,组间存在对比性。结论:对骨科老年创伤患者实施预警性护理干预,效果确切。

  • 标签: 骨科老年创伤患者 VTE和DVT发生率 预警性护理干预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口服三七粉对预防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以及出血量的影响。方法将87例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为四组,低剂量三七粉组20例(A组),中剂量三七粉组24例(B组),高剂量三七粉组18例(C组)和低分子肝素组25例(D组)。观察比较四组病例术后DVT发生及出血量。结果术后DVT发生B组和C组的DVT发生明显高于A组,与D组无统计学差异,术后出血量A、B、C组均明显小于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每日三次口服2克三七粉可有效预防全膝关节置换术后DVT发生,疗效与低分子肝素钙类似,且出血量更少。

  • 标签: 全膝关节置换术 三七粉 深静脉血栓形成
  • 简介:摘要:目的 深入分析了解脑出血手术患者康复期间应用集束化护理后对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情况的影响。方法 在2020年4月-2021年4月本院接治脑出血手术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观察对象,借助病床单双号分组,单号(共计50例,归为对照组应用普通护理干预),双号(共计50例,归为观察组应用集束化护理),就两组DVT形成、护理满意度。结果 收集数据,观察组DVT形成2.0%、护理满意度98.0%;对照组DVT形成14.0%、护理满意度72.0%,2组护理效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出血手术患者经过集束化护理后,可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确保手术效果的同时,保障临床护理质量,是一项值得广泛应用的护理方案。

  • 标签: 脑出血手术 集束化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观察集束化护理对脑出血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的影响。方法:择选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为本次实验的研究期限,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依据,按具体操作的不同进行小组划分,实行常规护理服务的一组命名为参照组;实行集束化护理服务的一组命名为研究组,分别划入人数(n=40);而后对相关数据展开收集整理,分析比对。结果:采纳方案不同,所得效果也随之不同,研究组患者在各项指标数据的体现上更显优异(P<0.05)。结论:在脑出血手术患者临床护理方案的横向选择中,在对其DVT发生的预防管理中,集束化护理服务更具可实施性,不仅有效改善患者下肢血液循环状况,降低DVT发生,还可极大增进护患关系和谐,赢得患者认可,收获满意度提高,其应用价值突出。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脑出血手术患者 DVT发生率
  • 简介:铜冶炼过程中的高烟灰产出,是直接影响闪速炉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一方面影响金属直收率;另一方面加重了后序排烟系统的作业难度,影响了闪速炉作业。近两年贵溪冶炼厂(以下简称贵冶)熔炼车间针对此状况在生产实践中组织攻关,在降低烟灰发生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 标签: 烟灰发生率 生产实践 余热锅炉 烟灰粘结 冶金模型 精矿喷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对脑出血昏迷患者下肢肿胀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及肺栓塞发生的影响。方法择选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昏迷患者79例,随机分成观察组(n=39)和对照组(n=40)。常规护理干预于对照组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于观察组实施,对两种护理方式价值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在下肢肿胀、肺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指标上,相比较对照组而言,均明显更低,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脑出血昏迷患者,将综合性护理干预于其临床护理中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脑出血 肺栓塞 深静脉血栓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对卵巢癌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发生与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的研究对象是2022年5月~2023年7月本医院进行卵巢癌手术的50例患者,随机分组方式分组为对比组与研究组,对比组进行常规性护理,研究组进行预见是目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DVT发生、凝血功能指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术后DVT发生低于对比组,比较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比组,比较P<0.05;研究组凝血功能指标水平优于对比组,比较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有利于降低卵巢癌患者术后的DVT发生,有利于提高此类人群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荐。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卵巢癌 DVT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降低化疗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在本院接受化疗的患者样本,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该领域,决定将这100例患者分为两个均衡的组别,每组含有50名患者。结果:品管圈护理组患者化疗引起的恶心0度、I度比例高于常规化护理组,II度比例低于常规化护理组(P

  • 标签: 品管圈 化疗 恶心呕吐 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置管方法对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术后静脉炎发生的影响。方法将88例PICC置管术后出现无菌性静脉炎的病人随机分为传统方法组和改良方法组,各44例。结果传统方法组和改良方法组的PICC术后静脉炎发生分别为13.63%和4.55%。改良方法组的PICC术后静脉炎发生明显低于传统方法组。结论改良PICC置管技术的应用,大大减轻了病人置管及置管后的痛苦,减少了置管后静脉炎的发生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1998年至2017年这20年间巨大儿的发生情况及原因分析。方法分别对1998年、2008年及2017年整年内出生的活产新生儿体重进行整理、统计、分析。结果共统计出活产新生儿2376例,巨大儿226例,其中1998年出生的活产新生儿为799例,巨大儿81例;2008年出生的活产新生儿为805例,巨大儿70例;2017年出生的活产新生儿为772例,巨大儿75例。结论影响巨大儿发生的因素有很多,需要加强备孕期及孕期的营养指导,加强围生期的保健,做好健康宣教工作。

  • 标签: 巨大儿 影响因素 营养指导 围生期保健 健康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