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基层医院综合性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病情况,为制定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医院感染监测规范》中目标性监测方法,对某院2012年7月-2013年6月间的综合ICU住院患者进行监测.结果共监测537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37例,感染率为6.89%,例次感染率为7.26%,日感染率为15.20‰,调整日感染率为5.05‰;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89.74%.呼吸机相关日感染率为35.14‰;导尿管相关日感染率为0.98‰;中心静脉插管相关日感染率为0.共分离病原菌4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3株(67.35%),革兰阳性菌4株(8.16%),真菌12株(24.49%).结论基层医院综合ICU医院感染控制重点是下呼吸道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感染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多个环节,需要多部门、多学科加强合作.

  • 标签: 基层医院 重症监护室 医院感染 目标性监测
  • 作者: 包红梅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2-10-19
  • 出处:《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2021年3期第19卷
  • 机构:松原吉林油田医院  吉林  松原  138000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预防控制ICU医院感染的有效护理管理措施。方法:2019年5月-2021年5月为研究时间周期,2019年5月-2020年5月为常规护理管理模式,以此期间本院ICU收治48例患者为对照组。2020年5月-2021年5月为强化ICU护理管理,以此期间本院ICU收治48例患者为研究组,对比分析两组各项指标。结果:对比两组ICU感染发生率,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ICU护理管理可显著降低ICU医院感染发生率,值得全面推广应用。

  • 标签: ICU护理管理 ICU医院感染 应用效果
  • 简介:  摘要:作为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ICU病房在危重病人救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过去一段时间内,部分医院ICU病房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相关规章制度不够完善,相关人员在工作中缺乏严格的规范,医院感染事件频出,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患者的痛苦,造成了一些医患纠纷,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当前形势下,民众的医疗观念及维权意识大幅提升,ICU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受到了越来越高的关注。这种情况下,如何进一步提高ICU病房医院感染防控水平成为当前医院面临的突出问题。

  • 标签:   ICU护理管理 ICU医院感染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护理行为与医院感染的关系,ICU医院感染高发区,护理人员在为患者治疗的过程中,直接或间接的已成为各种疾病的携带者,因此护士在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中承当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用良好的护理行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从而把医院感染发生率降至最低限度。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医院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了解医院发生感染事件的现状,并为临床预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3年2月到2015年2月期间在ICU接受治疗的240例患者,对这些患者均采用目标性监测,对这些患者发生感染的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40例患者中有24例患者发生感染感染率为10.0%,24例患者中有4例出现切口感染,10例出现下呼吸道感染,5例出现泌尿系统感染,还有5例患者出现了血行感染。结论通过对ICU医院进行感染目标性监测,可及时的了解常见的感染类型以及感染因素,从而及时地采取措施进行预防。

  • 标签: ICU医院 感染目标性监测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新建洁净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情况的进行分析,以制定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措施。方法采取目标性监测的方法,对2010年1月~2010年12月所有收住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监测及分析。结果249例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3例(5.22%),20例次(8.03%)。结论新建的洁净ICU环境清洁加上严格做好控制医院感染的各项措施,可使医院感染发生率控制在较低水平。

  • 标签: 新建洁净ICU 医院感染 控制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预防ICU医院感染的发生,探索正确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调查分析2014年1~12月我院重症监护室160例住院患者的资料,其中发生院内感染42例,感染率为26.25%,患者发生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胃肠道和泌尿道。结果本院重症监护室的院内感染发病率较高,可以针对性地采取有效防控措施。关键词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护理

  • 标签:
  • 简介:目的调查分析ICU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情况,为制定感染防控措施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ICU住院患者中631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相关临床资料,归纳总结感染的特点、相关危险因素及耐药菌情况。结果本次研究的631例ICU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者共188例,发生率为29.79%。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最为多见,其次为手术切口和创面感染ICU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与年龄、入住ICU病房时间、有无侵袭性操作、有无使用抗菌药物等因素有关(P<0.05),与性别、合并疾病等因素无关(P>0.05)。患者年龄>60岁、入住ICU病房时间>11d、接受侵袭性操作等是ICU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共从感染者标本中分离出各类病原菌282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75株,占比为62.06%;革兰阳性球菌85株,占比为30.14%;真菌22株,占比为7.80%。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于临床上常用的18种抗菌药物均具有较高的耐药性,大部分的耐药率超50%。结论ICU住院患者具有较高的医院感染率,分析掌握导致感染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摸清致病菌种类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和敏感性,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有助于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 标签: ICU病房 医院感染 致病菌 耐药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院内感染的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四川省人民医院2010年1月~2010年12月ICU患者医院感染情况。结果124例ICU医院感染患者中以老年患者居多;以下呼吸道、泌尿道感染为多见;基础疾病以损伤性疾病、脑血管疾病、消化道疾病为主;而院内感染发生与患者接受各种侵入性操作、机体抵抗力下降、抗生素不合理的应用、医务人员缺乏交叉感染防范意识等有关。结论加强ICU病室管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操作原则,落实各项基础护理,强化洗手观念,合理应用抗生素等是控制ICU医院感染的有效护理对策。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医院感染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ICU开展感染目标监测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的样本病例为我院收治的576例ICU患者,以2014年8月-2015年8月为样本选择时段,对所有患者均实施感染目标监测,主要包括相关感染情况及侵入性操作,统计和分析监测结果。结果576例患者中医院感染发生例数为86例,发生率为14.93%,以病情严重程度为依据进行干预后感染发生率为3.99%;呼吸道为主要感染部位,经检测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要的病原菌,最为常见的为铜绿假单胞菌。结论综合ICU有较高的医院感染发生率,通过护理干预及无菌操作,可对医院感染进行预防。

  • 标签: 综合ICU医院 感染 监测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提出防范措施,以减少ICU患者医院感染率。方法对我院ICU2011年1月1-2011年6月82例发生医院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发生医院感染与患者的病情、侵入性操作及住院时间、ICU环境、抗菌药物的使用、医务人员对院感知识的欠缺,未严格执行院感有关规定有关。

  • 标签: ICU患者 医院感染 相关因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有针对性的探究综合性医院ICU医院感染的目标监测的相关内容。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有针对性的应用ICU目标监测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2019年6月到2021年4月这个阶段内我院监测的患者2591例,对其医院感染的发生特点、具体情况等等进行分析探究,着重评估侵入性感染发生率。结果 在所有2591例监测对象中共有210例患者出现了医院感染的情况,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为8.10%,例次日感染率为32.52‰,调整日感染率为9.95‰,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日感染率37.73‰,留置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日感染率(CAUTI)5.47‰,动静脉插管相关性血流日感染率(CRBSI)2.81‰。共检出214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所涉及的比例是最多的,占总比例的71.96%。结论 通过实践和调研统计可以看出,在综合性医院ICU医院感染发病率是最高的,主要是因为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有比较多的侵入性操作,通过目标性检测能够显著有效地把握医院感染的具体情况和动态变化等等,同时结合具体情况制定出行之有效的防控措施,通过这种方法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病率。

  • 标签: 综合性医院 ICU 医院感染 目标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对ICU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将强化ICU护理管理模式进行运用对于降低ICU医院感染率的作用。方法 遵照对比护理探究的形式展开分析,纳入ICU患者为80例,属于我院在2021年2月至12月所收治,并随机进行1至80编号,抽选其中的40例,在对其治疗开展护理的过程中遵照常规形式开展对应的护理操作,作为对照组,在对剩下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则将加强ICU护理管理模式进行运用,作为观察组。分析干预效果。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感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以及患者ICU治疗时间对比,观察组均存在优势,P

  • 标签: ICU护理管理 ICU医院感染 感染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对ICU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将强化ICU护理管理模式进行运用对于降低ICU医院感染率的作用。方法 遵照对比护理探究的形式展开分析,纳入ICU患者为80例,属于我院在2021年2月至12月所收治,并随机进行1至80编号,抽选其中的40例,在对其治疗开展护理的过程中遵照常规形式开展对应的护理操作,作为对照组,在对剩下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则将加强ICU护理管理模式进行运用,作为观察组。分析干预效果。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感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以及患者ICU治疗时间对比,观察组均存在优势,P

  • 标签: ICU护理管理 ICU医院感染 感染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病房医院感染的原因和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ICU病房所发生的医院感染进行回顾分析。结果ICU病房医院感染多见于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切口感染及烧伤创面的感染。结论必须加强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措施,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是控制ICU病房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

  • 标签: ICU病房 医院感染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ICU医院感染的风险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12月我院ICU住院患者249例为研究对象,观察其临床治疗情况及发生医院感染情况,对其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探析相应的综合护理措施。结果249例ICU住院患者中有84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33.73%。检测出206株菌株,其中G+菌23株,占11.17%;真菌67株,占32.52%;G-菌116株,占56.31%。结论ICU医院感染风险因素复杂多样,导致感染率较高,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医院对此采取综合性护理方式可进一步降低ICU医院感染率,提高治疗及护理效果,在促进患者康复的同时,严格控制菌群传播,打造安全的医院环境。

  • 标签: ICU 医院感染 护理 管理
  • 作者: 范娟牛凤鹤王旋王樱楧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16-01-11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16年第1期
  • 机构:[摘要]目的:了解神经外科ICU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采取相应针对性的措施,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4年8月入住神外ICU发生医院感染的病例,对患者的基本情况、发生感染的部位,感染的菌株进行分类统计汇总结果:神外ICU共收治1472位患者,9254个住院日,发生医院感染85例,99例次,医院感染发生率为6.7%,患者日感染发病率为10.7‰,远高于同期其他科室的医院感染发病率(P<0.05)。血流感染5例,占5.1%,泌尿系感染20例,占20.2%,下呼吸道感染74例,占74.7%。对2012年和2013年感染部位进行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18,χ2=3.46)。在99例次的医院感染中,95例(96.0%)有相应的病原学检测结果,其中真菌10例,革兰阳性菌19例,革兰阴性菌66例。检出的革兰阴性菌中鲍曼不动杆菌32例,克雷伯菌19例,大肠埃希菌8例,铜绿假单胞菌3例,其他4例。
  • 简介:目的分析医院感染风险因素评估在重症ICU中的应用,探讨重症ICU病房医院感染率发生趋势。方法对重症ICU病房医院感染风险因素进行评估,并对风险级别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将我院2013年2~12月和2014年2~12月收治ICU的患者的感染情况和目标性监测进行比较。结果2013年2~12月收治745例ICU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83例(11.14%),97例次(13.02%),日感染率为18.68‰;经风险因素评估应用后,2014年2~12月收治862例ICU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51例(5.92%),65例次(7.54%),日感染率为8.91‰。结论通过对重症ICU病房高、中、低医院感染风险因素的评估,掌握其医院感染特点和发展规律,进行有目的地预防和控制,结合目标性监测的医院感染数据分析,充分说明医院感染风险因素评估在重症ICU中的应用,可降低医院感染率,值得临床推广和进一步探讨。

  • 标签: 感染风险因素 重症监护病房 感染率 目标性监测 侵入性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