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intensivecareunit,NICU)医院获得的原因,实施护理干预措施,以达到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方法通过临床实践,对NICU医院获得进行调查分析及总结。结果NICU医院获得的主要原因有新生儿自身因素、药物的应用、侵入性操作、医源性因素、环境及消毒液因素。结论对造成NICU医院获得的主要原因进行护理干预,达到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 标签: 新生儿 医院获得性感染 NICU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于医院获得研究中,研究致病菌耐药性调查及相关情况。方法:为了更好的分析医院获得与致病菌耐药性调查和研究,将送检标本进行两组对比分析,一组为正常药物使用下致病菌调研,另一组为使用抗感染药物后耐药性调查与研究。最后观察两组致病菌相关指标情况。结果:对送检的标准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并运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得出:医院获得疾病中,对于长期使用抗菌药或者使用不当会导致致病菌产生耐药性,严重影响疾病后期治疗。讨论:对于医院获得疾病治疗中,要积极有效的对其进行抗感染治疗,为了减少药物的耐药性,在考虑药物治疗作用以外。还应关注致病菌耐药性,积极有效安全用药,是对医院获得中更加重要的方法。

  • 标签: 医院获得性 致病菌 耐药性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医院获得的易感因素和护理干预。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2442例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2442例脑梗死患者中发生医院获得60例,感染率为2.5%,其中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最高占41.7%;年龄>60、有基础疾病、意识障碍及侵入性操作,是脑梗死患者发生医院获得的易感因素。结论通过加强消毒隔离及呼吸、泌尿道的护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综合干预措施,预防医院获得,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改善预后。

  • 标签: 脑梗死 医院获得性感染 易感因素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重度烧伤医院获得相关因素,以便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调查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本科收治的789例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并分析相关因素。结果发生医院感染52例,其中呼吸道感染16例(28.8%),创面感染15例(28.8%),泌尿道感染12例(23.1%),其他感染9例(17.3%)。其发生原因与烧伤面积及深度,侵入性操作,不合理应用抗生素等因素有关,感染病原菌主要为条件致病菌。结论积极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

  • 标签: 医院感染 相关因素 防范措施
  • 简介:肺结核病人由于全身免疫力低下易并发呼吸道感染,尤其是重症肺结核继发肺部感染是常见的急症之一,也是导致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就我院2003年1月-12月收治的肺结核并社区获得患者50例进行初步分析,报道如下:

  • 标签: 肺结核 并发症 社区获得性感染 呼吸道感染 药敏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杆菌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抽取2017年5月至2019年9月新泰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患者85例,按照预后情况将其分为死亡组29例和存活组56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血清学指标进行分析,并将相关因素纳入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模型中,分析影响此类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结果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的通气方式、导管留置形式、肌酐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胆碱酯酶水平[(4 175.5±335.9)g/L]高于死亡组[(2 517.6±295.8)g/L],其降钙素原[PCT,(0.18±0.05)ng/ml]、C反应蛋白[CRP,(42.4±5.7)mg/L]、白细胞计数[(58.3±12.5)×109/L]低于死亡组[(2.05±0.26)ng/ml、(58.9±4.6)mg/L、(14.2±1.6)×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碱酯酶是影响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杆菌院内获得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白细胞计数、PCT、CRP、胆碱酯酶均是影响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杆菌医院获得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其中血清胆碱酯酶水平是影响此类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其水平与患者死亡风险呈负相关。

  • 标签: 肺炎克雷伯杆菌 多重耐药 医院获得性感染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医院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检测结果,分析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为医院感染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某医院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639例神经外科住院患者确诊的738例医院获得的病原学结果,分析不同病原学特征及药敏结果。结果:医院感染738例,医院获得肺炎377例,泌尿系统感染130例,血流感染109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106例,其他部位感染16例。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主要致病菌。在临床常用的重要抗生素中,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曲松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62.1%和56.25%,对头孢曲松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01%和16.4%;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30%;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为≥50%除米诺环素外;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甲氧西林的耐药率为61.29%,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甲氧西林的耐药率为79.23%;念珠菌的耐药率为≤10%.结论: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以革兰阴性菌和葡萄球菌为主,耐药严重。在临床预防和诊断中,应根据不同病原菌的特点和医院的耐药性监测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 标签: 神经外科 住院患者 医院获得性 感染病原菌 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根据2005年发表的美国胸科学会(ATS)和美国感染学会(IDSA)有关医院获得肺炎(HAP)诊疗指南,HAP的定义为患者入院时未患有,也不处于感染潜伏期,而于人院48h后罹患的由病原菌引起的肺实质性炎症。患者出院时正值感染潜伏期,出院后发病的肺炎,仍应考虑为HAP。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VAP)是指气管插管机械通气48—72小时后并发的肺炎。部分重度HAP需机械通气者应按VAP处理。医疗护理相关性肺炎(HCAP)是指以下患者的肺炎:感染前90天曾住院I〉2天,长期住老年护理院或康复机构,近30天接受过抗生素治疗、化疗或创伤处理,以及在医院或门诊部接受血液透析者。HCAP从病原学到临床表现均具有HAP的特点,应按HAP处理。

  • 标签: 医院获得性肺炎 肺真菌感染 抗生素治疗 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 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美国胸科学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医院获得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687例心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一般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心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医院获得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0岁、气管切开、每日机械通气时间超过6h和深静脉置管均为心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医院获得的独立危险因素(OR=1.994、2.325、2.061、1.862,P70岁、气管切开、每日机械通气时间超过6h和深静脉置管均为心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医院获得的独立危险因素。医院需加强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监护与健康教育,以及加强护理人员侵入性操作的规范化管理。

  • 标签: 心内科 重症监护室 医院获得性感染 危险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 目的 择心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参与研究,利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医院获得的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护理策略。方法 研究时间:2022年3月—2023年3月,择此期间于本院心内科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的69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收集患者病历资料,了解医院获得的危险因素,有助于护理方案的拟定。结果 经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心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医院获得的独立危险因素有4项,即年龄>70岁、气管切开、每日机械通气时间超过6h以及深静脉置管,其他指标未见明显性差异。结论 通过收集患者病历资料,利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心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医院获得的独立危险因素有4项,即年龄>70岁、气管切开、每日机械通气时间超过6h以及深静脉置管,基于此,院内应加强预防干预手段,完善住院期间护理服务流程,加强护理工作监护力度、规范护理人员操作行为,并优化健康教育指导内容,以促进患者机体恢复速率。

  • 标签: 心内科重症监护室 医院获得性感染 危险因素 分析 护理对策
  • 简介:论文摘要神经外科手术后获得对于患者的恢复十分不利,

  • 标签: 获得性感染 防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RICU获得的流行病学规律、致病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主要危险因素,为医院感染的防治提供依据,加强预防措施,减少感染发生率。方法对2010年1~12月入住RICU的全部患者进行调查监测,追踪观察直至该患者转出RICU至普通病房48小时为止。每日由院感科专职人员对出现感染或可疑感染症状、体征者按要求在相应部位采集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2001年下发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结论RICU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主要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其次是真菌和革兰氏阳性球菌。感染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多重耐药程度较严重,建立RICU医院感染病原菌耐药菌株的监测制度,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环境管理、降低环境污染、避免交叉感染、严格洗手制度、严格管理侵入性操作,采取积极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有效地控制了院内感染的发生。

  • 标签: 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 院内感染 预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获得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其特征是HIV特异性的攻击CD4^+T淋巴细胞,造成CD4^+T淋巴细胞数量和功能进行性破坏,患者出现各种机会性感或肿瘤,导致AIDS。所以认识和了解AIDS主要机会性感的临床特点对提高临床医师对其诊治水平有很大帮助,本文对AIDS几个主要的机会性感的临床特点和诊治叙述如下。

  • 标签: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CD4^+T细胞 机会性感染
  • 简介:医院获得急性肾损伤(hospital-acquiredacutekidneyinjury,HA-AKI)是指由于某些医源性因素如肾脏低灌注、药物、手术、感染等影响,患者在入院时血肌酐(SCr)水平正常,入院48h内血肌酐升高,绝对值≥26.4ìmol/L;或血肌酐较基础值升高〉50%.

  • 标签: 急性肾损伤 医院获得性 医源性因素 血肌酐 低灌注 绝对值
  • 简介:目的分析社区获得医院获得泌尿道感染病原菌构成和耐药性差异。方法回顾性调查2013年1月—2014年6月某院960例泌尿道感染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尿标本微生物送检信息,分析其感染病原菌构成和耐药性差异。结果社区感染403例,医院感染557例;社区获得医院获得泌尿道感染病原菌均以革兰阴性菌(G-)为主,分别占78.16%和66.97%。社区获得医院获得泌尿道感染病原菌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68,P〈0.001)。社区感染医院感染大肠埃希菌耐药率比较: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唑林、头孢哌酮/舒巴坦、氨曲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庆大霉素、复方磺胺甲口恶唑耐药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除氨曲南外,大肠埃希菌对上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医院感染均高于社区感染医院感染屎肠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莫西沙星的耐药率均高于社区感染的屎肠球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社区获得医院获得泌尿道感染病原菌构成和耐药率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应结合病原菌构成特点和耐药菌的变化规律,选择适宜的治疗药物,防止和减少耐药菌产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泌尿系统感染 医院感染 社区感染 病原菌 抗药性 微生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院获得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及耐药性。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5月~2018年4月我院感染科及呼吸科的肺炎患者60例,采集其痰液标本、灌洗液标本培养并证实为医院获得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研究其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结果与非产ESBLs组对比,产ESBLs菌株患者的死亡率明显升高,对容易产生ESBLs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其中住院时间、危重程度(APACHⅡ评分)、侵入性操作(深静脉置管、留置导尿管和机械通气)以及制酸剂与激素的应用均为细菌产ESBLs的高危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对大部分的β内酰胺酶、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以及磺胺类的抗菌药物均产生较高的耐药性,仅有3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大于50%,即有效抗菌药物碳青霉烯类的亚胺培南(100.0%)以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62.6%)、头孢哌酮/舒巴坦(59.4%)复合制剂。结论亚胺培南对肺炎克雷伯菌的敏感率几乎高达100%,因此临床上对于存在产ESBLs高危因素的患者治疗肺炎克雷伯菌的首选药物应为亚胺培南,其次可选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以及头孢哌酮/舒巴坦,尽量减少其他抗菌药物的应用,可有效降低耐药菌株的产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医院获得性肺炎 克雷伯菌 耐药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