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以西安美术学院新校区项目为例,基于MCM生态软瓷这种新型外墙装饰材料施工的现场实际,首先对MCM生态软瓷产品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其次分析了外墙生态软瓷的施工条件,提出了外墙软瓷的施工方法,最后总结出了外墙软瓷施工的一些关键的质量控制措施。

  • 标签: 生态软瓷 施工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5(MCM5)对胶质母细胞瘤的恶性进展促进作用及机制。方法(1)收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外科自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术中切除的3例非肿瘤患者脑组织与3例Ⅳ级胶质母细胞瘤组织进行质谱检测及蛋白质组学定量分析,筛选差异表达的蛋白并进行功能富集分析。(2)在蛋白质组学的基础上筛选出在胶质母细胞瘤中高表达的目标蛋白MCM5,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验证其在胶质母细胞瘤中表达情况,并在收集到的临床标本中进行mRNA水平的进一步验证。(3)通过siRNA转染将U251细胞分为阴性对照组、敲低组-1(si-1组)、敲低组-2(si-2组),采用CCK-8实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EdU染色、Transwell实验及流式细胞术检测MCM5对胶质母细胞瘤恶性表型的调控作用。(4)利用TCGA数据库中胶质瘤患者的转录组数据,通过GSEA算法探究MCM5调控胶质母细胞瘤恶性进程可能的分子机制。结果(1)在胶质母细胞瘤临床样本中筛选出表达上调的蛋白322种,表达下调的蛋白94种,其中MCM5在3份胶质母细胞瘤样本中均呈现为高表达。(2)基于TCGA数据库163例胶质母细胞瘤和207例非肿瘤脑组织的分析显示MCM5在胶质母细胞瘤中表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40,P=0.001);针对临床收集的3份胶质母细胞瘤组织和3份非肿瘤脑组织的实时定量PCR(RT-qPCR)实验结果同样显示MCM5在胶质母细胞瘤中表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76,P<0.001)。(3)与阴性对照组比较,si-1组、si-2组细胞MCM5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下降,接种后第5天的增殖率显著降低,细胞克隆数量显著减少,EdU阳性细胞比例显著降低,G1期细胞比例显著上升,迁移能力明显受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GSEA分析结果显示,MCM5高表达组mRNA在DNA损伤修复、E2F靶基因、MYC靶基因、上皮-间质转化(EMT)、白细胞介素6-Janus激酶-信号转导与转录活化因子3(IL6-JAK-STAT3)、干扰素、KRAS、NOTCH、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Wnt/β-Catenin等特征基因集中富集。结论MCM5在胶质母细胞瘤中高表达,并通过包括E2F、MYC、EMT、Wnt/β-Catenin在内的多种机制调控其恶性进展。

  • 标签: 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5 胶质母细胞瘤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 简介:摘 要: 目的 通过对该例大面积烧伤患者的个案护理查房,加强全科护士对大面积烧伤患者的了解,便于护理人员对大面积烧伤患者实施更加具有针对性及有效的个案护理。方法 收集该患者的病史资料及住院期间的护理问题,以 PPT 的形式进行全科内汇报,并与科内护士一起总结、反思、讨论,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结果 该患者治疗过程顺利,护理问题及时解决,住院 127 天后康复出院。结论 实施个案护理查房,可使全科护士对该患者以及该疾病的认识加深,为之后更全面、有效的开展护理工作提供便利。

  • 标签: 大面积烧伤 个案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皮肤黑素瘤(CMM)临床病理特点及与易感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2009年1月至2019年12月确诊的94例CMM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特征。48例留存黑素瘤石蜡组织标本,采用Sanger测序法检测黑素瘤组织中BRAF、NRAS、c-KIT基因及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启动子区突变情况;分析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法。结果94例CMM中,男46例(48.9%),女48例(51.1%),年龄(58.5 ± 16.0)岁。汉族41例(43.6%),少数民族53例(56.4%)。发病部位为肢端50例(53.2%),其中27例(65.8%)为汉族;非肢端患者44例(46.8%),14例(31.8%)为汉族,两组民族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5.25,P = 0.022)。组织病理特征:41例(43.6%)Clark分级处于Ⅳ、Ⅴ级,52例(55.3%)可见溃疡,32例(34.04%)初诊即有淋巴结转移。48例中,11例(22.9%)出现BRAF基因突变,包括c.1799 T>A(p.V600E)、c.1790 T>A(p.L597Q)、c.1394 C>T(p.S465F);5例(10.4%)出现NRAS基因c.182 A>G(p.Q61R)突变;6例(12.5%)出现c-KIT基因突变,包括c.1727 T>C(p.L576P)、c.1669 T>C(p.W557R);7例(14.6%)出现hTERT基因启动子区突变,4例为距起始密码子ATG上游124 bp(C228T),3例为146 bp(C250T)。26例< 60岁患者中,发生BRAF突变9例,显著高于60岁以上患者(22例中2例发生突变,P < 0.05),肢端型患者发生率(3/27例)低于非肢端型(8/21例,P < 0.05);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NRAS、c-KIT、hTERT突变发生率(3/10、4/10、4/10例)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2/38、2/38、3/38例,均P < 0.05)。结论不同民族CMM的发病部位有差异;BRAF基因突变与CMM患者年龄、发病部位相关;NRAS、c-KIT基因突变、hTERT基因启动子区突变与是否有淋巴结转移相关。

  • 标签: 黑色素瘤 少数民族 DNA突变分析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3(MCM3)在人胃癌中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使用TCGA, CCLE, HPA等公共数据库分析MCM3的mRNA及蛋白在胃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回顾性分析69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肿瘤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MCM3蛋白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使用STRING数据库分析MCM3蛋白的相互作用网络。结果MCM3的mRNA及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且其高表达与胃癌肿瘤的大小相关(P<0.05)。在胃癌组织中,MCM3表达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水平具有相关性(R=0.61,P<0.01),并且两者之间可能存在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结论MCM3在胃癌中通过与PCNA相互作用而发挥重要作用,并有望成为一个新的诊断及治疗靶点。

  • 标签: 胃癌 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3 增殖 生物靶点 增殖细胞核抗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结肠癌组织中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6(MCM6)的表达水平,MCM6的表达水平与结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以及MCM6与PCNA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基于人类蛋白质图谱(HPA)数据库分析MCM6在不同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基于癌症基因组图集(TCGA)数据库及免疫组化实验分析MCM6和PCNA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相关性。分析MCM6表达水平与结肠癌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基于TCGA数据库及基因表达谱交互分析(GEPIA)数据库分析在结肠癌中MCM6与PCNA表达的相关性。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免疫组化结果证实MCM6在结肠癌组织中高表达,其表达水平与患者的肿瘤分期相关(P=0.01)。在结肠癌中,MCM6与PCNA的表达具有相关性,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CM6在结肠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与患者临床特征相关,提示其可作为结肠癌潜在的标记物。

  • 标签: 微染色体维持蛋白6(MCM6) 结肠癌 临床病理特征 肿瘤分期 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