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和晚期肝纤维化患者是进展至终末期肝病的极高危患者。我们构建并验证了一个评分系统.它由常规检查和容易获取的临床实验室数据组成.可以帮助区分有或无晚期肝纤维化NAFLD患者。总共733例患者纳入试验.肝活检均确诊为NAFLD。被分成两组用来构建(n=480)和验证(n=253)评分系统。研究采用多变量模型分析患者一般人口统计学资料.临床和实验室数据,

  • 标签: 肝纤维化患者 NAFLD 评分系统 非侵袭性方法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实验室数据
  • 简介: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病率逐年提高,已取代病毒性肝炎成为最常见的慢性肝病。2017年4月19日~23日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行的第52届欧洲肝病研究学会(EASL)暨国际肝病大会上NAFLD作为重要议题之一受到重点关注。无论是在基础研究还是临床研究领域均呈现了丰富的成绩和成果,现就精彩的数十项研究简述如下。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发病机制 新药 治疗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低碳水化合物饮食(LCD)干预NAFLD患者6周后人体成分变化。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1年6月体检诊断NAFLD患者100例,采用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干预6周,对比干预前后骨骼肌量、脂肪率等人体成分相关指标。结果:经过6周低碳饮食干预后实验组患者BMI、腰围、内脏脂肪面积较前显著下降,分别为(28.56±3.80)比(26.41±3.50)(t=25.60   p

  • 标签: NAFLD 低碳水化合物饮食 人体成分分析
  • 简介:Abstract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 is the most common chronic liver disease worldwide, placing an increasing burden on human health. NAFLD is a complex multifactorial disease involving genetic, metabolic,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It i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metabolic syndrome, obesity, and type 2 diabetes, of which insulin resistance is the main pathophysiological mechanism. Over the past few decades, investigation of the pathogenesi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s has revealed different aspects of NAFLD, challenging the accuracy of definition and therapeutic strategy for the clinical practice. Recently, experts reach a consensus that NAFLD does not reflect the current knowledge, and metabolic (dysfunction) 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 (MAFLD) is suggested as a more appropriate term. The new definition puts increased emphasis on the important role of metabolic dysfunction in it. Herein, the shared features and potential changes in epidemiology, pathophysiology, diagnosis, and pharmacotherapy of the newly defined MAFLD, as compared with the formerly defined NAFLD, are reviewed for updating our understanding.

  • 标签: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Metabolic (dysfunction) 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 Epidemiology Pathophysiology Diagnosis Pharmacotherapy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Hp感染对代谢及脂联素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5-20201月在湖南省人民医院马王堆院区消化科门诊及体检中心被诊断为NAFLD的患者102例,根据C14呼气实验结果,分为A组(NAFLD患者合并Hp感染)和B组(NAFLD患者不合并Hp感染)。比较两组之间的临床指标差异,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NAFLD患者发生Hp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1.102例中Hp感染者49例,感染率48%Hp感染组舒张压、尿酸、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均高于Hp未感染组,而脂联素、高密度脂蛋白低于Hp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尿酸、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是Hp感染的危险因素,高密度脂蛋白、血清脂联素是Hp感染的保护因子。结论:NAFLD患者Hp感染率较高,血清脂联素是NAFLD患者发生Hp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脂联素与代谢性疾病密切相关。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脂联素 幽门螺杆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伴高血压糖尿病对健康的影响。方法内科住院伴NAFLD的老年病患212例,与同期伴有NAFLD的中青年病患者53例以及不伴NAFLD的178例对照,后者包括124名老年人和54名中青年人。以出院诊断的病种数量作为健康状况的评定指标。结果无论老年或中青年组,NAFLD病例组在同时伴有高血压糖尿病时,所患病种的数量与对照之间均具统计学差异,尤以老年组差异为著。结论高血压糖尿病伴NAFLD可显著降低尤其是老年人的健康水平。

  • 标签: 高血压 糖尿病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老年
  • 简介:观察辛伐他汀二甲双胍联合治疗NARLD的疗效与安全性。结果表明通过两者的联合应用,可控制体重、降低TC、TG、LDL消除胰岛素抵抗,改善脂质代谢紊乱。治疗组和对照组在降酶、改善NASH,防治NAFLD方面,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过程中观察到肝功能等改善明显,两药合用治疗疗效显著。

  • 标签: 辛伐他汀 二甲双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 联合治疗
  • 简介:目的:在NAFLD动物模型建造过程中,对其实施亚低温状态5周游泳运动联合干预,比对研究各组别鼠肝组织病理切片、血清脂肪代谢指标、鼠肝组织氧化应激指标和HSP70mRNA表达量及其HSP70生成量变化,旨在实验研究改善NAFLD的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高脂组(F)、常温游泳高脂组(TS)、常温浸泡高脂组(TI)、亚低温游泳高脂组(HS)和亚低温浸泡高脂组(HI),每组10只。建造NAFLD动物模型的过程中,给予相应高脂分组预定干预。5周后宰杀SD大鼠,分别制备鼠肝组织病理切片、测试相关指标和采用固相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肝脏组织HSP70含量、Real-TimePCR相对定量分析测试肝组织HSP70mRNA。结果:肝组织病理学切片HE染色显示:HS相比TS肝小叶结构更清晰,脂滴空泡视野数目显著性减少;HS组血清学脂肪代谢指标:TG、TC、FFA相比F组有非常显著性降低;LDL相比F组有显著性降低;HDL相比F组降低,但是没有显著性差异;HS组肝组织氧化应激指标:MDA相比F组有非常显著性降低;GSH、SOD相比F组有非常显著性升高;HS组的肝组织HSP70同对照组C、F组比较呈升高,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HS组的肝组织HSP70RNAReal-TimePCR表达量同对照组C、F组比较,均呈升高变化,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在SD大鼠NAFLD模型建造过程中,实施亚低温状态下联合有氧运动干预措施,可以诱导NAFLD肝细胞生成大量应激蛋白参与并加速脂质代谢、参与增强NAFLD肝细胞抗氧化应激能力的环节从而延缓NAFLD的发生与发展。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肝 氧化应激 应激蛋白 亚低温状态 HE染色
  • 简介:摘要目的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采用水飞蓟宾联合阿托伐他汀钙进行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择40例NAFLD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参照组患者予以水飞蓟宾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予以水飞蓟宾联合阿托伐他汀钙进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肝功能指标以及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血脂水平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参照组,并且各项肝功能指标改善更好,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采用水飞蓟宾联合阿托伐他汀钙进行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和血脂水平,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 标签: 阿托伐他汀钙 水飞蓟宾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乙型病毒型肝炎合并NAFLD患者发生NASH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西青医院2015年11月至2019年8月行肝脏穿刺活组织检查,经病理诊断为CHB合并NAFLD的患者112例病例资料,其中非NASH组为64例,NASH组为48例。对患者基本资料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NASH组较非NASH组具有更高的年龄、BMI、AST、GGT、LS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MI、AST、GGT为预测CHB合并NAFLD患者NASH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AST诊断CHB合并NAFLD患者NASH的诊断ROC曲线AUC=0.691最大,其敏感度、特异度为73.4%、79.2%。结论BMI、AST、GGT可以作为CHB合并NAFLD患者NASH发生的诊断标志物,值得进一步研究。

  • 标签: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预测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消痰化瘀中药对NAFLD大鼠脂质代谢和肝脏LXRα和CYP7A1mRNA表达的的影响,探讨其治疗NAFLD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正常组、模型组、东宝肝泰对照组以及消痰化瘀中药高、中、低剂量组,一边造模一边灌胃给予相应药物,用药8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清TC、TG、HDL、LDL、FFA和肝组织中TC、TG的含量改变,并观察肝组织LXR和CYP7A1mRNA表达变化以及肝组织形态学的变化。结果消瘀化痰中药能降低模型大鼠TC、TG、FFA、ALT、AST的含量或活性,促使LXRα和CYP7A1mRNA的表达上调,改善肝组织的病变程度。结论消痰化瘀中药治疗NAFLD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强LXRα和CYP7A1mRNA的表达,促进脂质转运和胆固醇代谢、排泄有关。

  • 标签: 消瘀化痰中药 非酒精性脂肪肝 肝X受体 胆固醇7&alpha 羟化酶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动脉中膜厚度的变化的关系。方法:9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NAFLD组30例,NAFLD合并T2DM组30例,测量各组的身高、体重、血压等一般情况,抽生化指标肝功能、血脂、血糖、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血管内皮因子-1,测量颈动脉中膜厚度。结果NAFLD合并T2DM组的年龄、性别、收缩压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NAFLD合并T2DM组的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高于其他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NAFLDT合并T2DM组IMT与其他三组比较差异显著(P

  • 标签: NAFLD 2型糖尿病 颈动脉中膜厚度 颈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3年6月至2023年11月收治的3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饮食运动干预,主要以食补养肝,运动护肝为主,对比治疗三个月后的血脂指标水平。结果:治疗后,血脂指标水平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采用进行饮食运动干预,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恢复血脂指标水平。

  • 标签: 饮食运动干预 防治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 简介:目的探讨葛根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合并糖尿病前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4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84例NAFLD合并糖尿病前期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2例,分别给予盐酸二甲双胍片或二甲双胍联合葛根素治疗,观察3m.常规检测血C反应蛋白(CRP)、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胰岛素和HOMA-IR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5.92±0.51)mmol/L、(6.01±0.81)mmol/L、(5.90±0.62)mmol/L和(1.52±0.42)对(6.32±0.35)mmol/L、(6.39±0.71)mmol/L、(6.72±0.83)mmol/L和(1.71±0.39),P〈0.05];血TC、TG、LDL-C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15±0.14)mmol/L、(1.12±0.22)mmol/L、(1.91±0.12)mmol/L对(4.56±0.21)mmol/L、(1.31±0.13)mmol/L、(2.14±0.11)mmol/L],HDL-C显著高于对照组[(1.31±0.22)mmol/L对(1.11±0.09)mmol/L,P〈0.05];AST和ALT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分别为(49.71±4.75)U/L和(52.16±4.93)U/L对(59.13±4.30)U/L和(77.52±7.15)U/L,P〈0.05];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葛根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NAFLD合并糖尿病前期患者疗效显著,可能与调节血糖和血脂代谢,改善肝功能有关.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糖尿病前期 二甲双胍 葛根素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清C肽检测在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126例LADA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一般资料,分析LADA患者NAFLD发生情况,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LADA患者并发NAFLD的独立影响因素,判断血清C肽对LADA伴NAFLD的预测价值。结果126例LADA患者中,有72例未发生NAFLD,占57.14%(72/126);54例LADA患者发生NAFLD,占42.86%(54/126);LADA患者并发NAFLD与体质量指数、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胰岛素抵抗指数、空腹C肽、餐后2 h C肽有明显相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除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胰岛素抵抗指数外,空腹C肽亦是LADA患者并发NAFLD的独立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肽在预测LADA并发NAFLD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高空腹C肽是LADA合并NAFLD的危险因素。

  • 标签: 血清C肽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 SUA水平对新诊断 2型糖尿病( T2DM)患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NAFLD)的影响。方法:收集 2015年 4月—— 2017年 6月我院新诊断的 T2DM患者 NAFLD 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 SUA水平为阈值分两组,即 SUA水平< 360μmol/L为对照组 64例, SUA水平≥ 360μmol/L为分析组 36例,比较两组血糖、血脂、胰岛素等指标水平。结果:两组收缩压( SBP)、舒张压( DBP)、空腹血糖( FPG)、餐后 2h血糖( 2hPG)、高密度脂蛋白( HDL-C)、低密度脂蛋白( LDL-C)、糖化血红蛋白( 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I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分析组谷丙转氨酶( ALT)、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SUA在新诊断 T2DM患者 NAFLD的发生、进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是主要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T2DM NAFLD SUA 新诊断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