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Oddi括约肌具有控制胆汁和胰液排放及阻止肠液反流的重要功能,其协调性的收缩和舒张受神经、体液的调控。Oddi括约肌功能发生紊乱会影响胆汁及胰液的排放甚至出现反流而引起胆胰疾病。近年来,有关Oddi括约肌功能紊乱(sphincterofOddidysfunction,SOD)与胆胰疾病相关性的研究日趋增多。本文就SOD与胰腺疾病的发生做一综述。

  • 标签: ODDI括约肌功能紊乱 胰腺疾病 疾病关系 肠液反流 胆胰疾病 疾病相关性
  • 简介:董家鸿教授、冷建军博士:胆胰肠结合部最重要的解剖结构是Oddi括约肌(sphincterofOddi,SO),正常的括约肌压力和相位收缩作用可调节胆胰液分泌和维持胆胰液正常流向,保持胆道无菌环境;Oddi括约肌功能异常可引起一系列的临床症状,事实上乳头狭窄、壶腹狭窄、胆道运动功能不良和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等都属于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sphincterofOddidysfunction,SOD)的范畴,但SOD的概念在我国尚未规范使用.

  • 标签: 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 ODDI括约肌 诊断 治疗 胆胰肠结合部
  • 简介: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SOD)是一种功能性胃肠病,由Oddi括约肌异常收缩引起,主要表现为腹痛、肝功能异常和反复发作的特发性急性胰腺炎等。近年SOD的发病率正逐渐上升,临床上常因医师对其缺乏充分认识和足够重视而延误诊治。本文就SOD的诊治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奥狄括约肌功能障碍 诊断 治疗
  • 简介: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SOD)是指胆管和(或)胰管括约肌结构或功能异常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对于Ⅲ型SOD患者是否需行内镜下Oddi括约肌测压或括约肌切开治疗一直持有争议。此类患者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并发症风险高,尤其是ERCP术后胰腺炎。EPISOD研究更新了人们对Ⅲ型SOD的认识。最新颁布的罗马Ⅳ共识已摒弃Ⅲ型胆型SOD的诊断,并重新制订了胆型SOD的分类,目前不推荐此类患者行Oddi括约肌测压和括约肌切开术。本文着重对SOD尤其是Ⅲ型SOD的几个重要问题作一阐述。

  • 标签: 奥狄括约肌功能障碍 测压法 括约肌切开术 内镜 罗马Ⅳ共识
  • 简介:目的探讨高胆固醇血症对家兔Oddi括约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2只家兔分为对照组和高胆固醇血症4、6、10周组,每组8只,进行Oddi括约肌压力及肌电的测定。采用t检验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高胆固醇血症10周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含量较高(t=9.63,11.38,P〈0.05);Oddi括约肌基础压、峰压、振幅升高(t=5.23,6.34,3.24,P〈0.05);肌电活动由原来的锋电位变为肌电簇,肌电簇持续时间延长,每簇放电率降低(t=13.68,10.18,P〈0.05)。结论家兔发生高胆固醇血症时,胆汁成分发生改变,提高了Oddi括约肌的张力,同时加快Oddi括约肌蠕动,加速胆汁的排泄。

  • 标签: 高胆固醇血症 ODDI括约肌 胆道测压 肌电活动
  • 简介:摘要胆总管结石是临床常见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联合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是临床首选的治疗方法。然而其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仍然很高,目前较公认的机制是EST术中破坏了Oddi括约肌结构,引发功能障碍,导致肠胆反流,进而出现术后远期并发症。本文就Oddi括约肌功能与EST术后远期并发症的关系及研究现状做如下综述。

  • 标签: 胆总管结石病 括约肌切开术,内窥镜 手术后并发症 奥狄括约肌功能
  • 简介:目的评价经胆道镜行胆道测压的方法并用于临床观察常规剂量硝酸甘油和西沙必利对Oddi括约肌的作用。方法选择胆道术后患者30例,分三组:对照组、硝酸甘油组和西沙必利组,用经胆道镜压力测定方法,测十二指肠压力、Oddi括约肌基础压力及收缩幅度和胆总管压力。结果硝酸甘油组Oddi括约肌基础压力及收缩幅度下降了30.40±14.77(p<0.01)和24.79±11.61mmHg(p<0.05),西沙必利组下降了16.85±9.28(p<0.05)和20.76±7.22mmHg(p<0.05)。结论经胆道镜SO测压是一种可行的新胆道压力测定方法;临床常规剂量硝酸甘油和西沙必利均有降低Oddi括约肌基础压力和收缩幅度的作用。

  • 标签: 胆道测压 胆道镜 硝酸甘油 西沙必利 ODDI括约肌 胆道手术
  • 简介:目的总结我院肝内胆管结石病行保留Oddi括约肌的胆管狭窄整形术(Oddisphincter-preservedcholangioplastywithhepatico-subcutaneousstoma,OSPCHS)96例中长期随访结果。方法回顾我院1994年6月~2006年12月肝内胆管结石病行OSPCHS后随访达3年以上96例的临床资料,报道OSPCHS术后胆管炎和与肝内胆管结石相关性腹痛复发病例的微创治疗结果及转归。结果96例中完全无症状的64例。症状复发32例,其中有与肝内胆管结石相关的腹痛13例,有胆管炎复发19例,胆管炎复发率为19.8%(19/96)。32例平均随访时间为8.1年(3~13.5年)。复发的原因包括残余胆道狭窄(5例)和残余结石(1例),新结石的产生(18例),新的良性胆道狭窄和结石(5例)以及肝门部胆管癌的发生(3例)。除3例拒绝进一步治疗外,16例经过切开皮下盲襻胆道镜治疗后继续随访3.2年无症状,10例有胆道狭窄合并结石(包括残余狭窄和新的狭窄)的仍然有胆管炎或腹痛症状,3例因罹患肝门部胆管癌死亡。结论OSPCHS术后结石和胆管炎复发的病例通过皮下盲襻切开胆道镜取石等治疗避免了再次开放的大手术。OSPCHS是治疗病变非局限化的肝内胆管结石病的最佳选择;处理胆道狭窄仍然是预防结石和胆管炎复发的关键。

  • 标签: 肝内胆管结石病 症状复发 微创治疗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周勇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四川省德昌县中医医院四川德昌615500)【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3-0039-02由于当前环境的影响,人们饮食结构的不断改变和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及各种外在的条件致病因素下,小肠功能紊乱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常见疾病,小肠功能紊乱也可称之为胃肠神经官能症,就是肠胃综合征,发病时多表现为肠胃的运动与分泌机制失调,即没有器官上的病理改变,但不包括其他系统疾病引起的胃肠道功能紊乱,也一定要与外科的其他一些急腹症如阑尾炎、胃肠穿孔、胆结石、胆囊炎、胰腺炎等等区分开来,以免误诊。其主要为高级神经活动发生障碍引起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异常所导致。本文将针对引起小肠功能紊乱都有哪些因素及对应的治疗和防范措施会做出一一分析,使患者能够对小肠功能紊乱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而对患了小肠功能紊乱的病人有一个确切的治疗过程及对应的预防普及知识。1小肠功能紊乱表现在哪些方面?小肠功能紊乱是一个缓慢的起病过程,病程往往是长年累月发展来的,在期间会间接性或持续发作,主要表现在胃肠道之间,在细小的可划分为咽、食管、胃,但往往在肠道的表现症状是最为明显的,以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为临床表现的肠功能紊乱性疾病,有时也可能伴有一些身体局部神经性疼痛症状。1.1咽异感症是小肠功能紊乱引起的一种表现,患者会觉得咽部会有异常感觉,如灼烧感、阻塞感、异物感等体感不适,但是不影响饮食,这样的症状减轻和加重往往与心情的变化而有所关系。1.2食管痉挛,在进饮食时会突然出现吞咽困难或食道疼痛,进食时由于刺激性的过冷或过热食物容易诱发这样的症状,一般症状的出现都比较短暂,几分钟或十几分钟会有所不适,可以调整呼吸或进行喝水来减轻缓解不适[1]。1.3肠曲呈分节充盈现象,通常情况小肠早期的运动功能是快速的,到后期小肠的运动功能会慢慢减低,此症状是由于肠壁发生不规则节段性痉挛而呈分节状充盈。少数病例小肠呈弥漫性痉挛,使肠管呈痉挛性变细。1.4神经性厌食,主要表现为厌食或拒食,严重的患者会体重减轻。患者常有神经内分泌失调,低血压、体温过低、心动过缓、饥饿感丧失等症状。1.5粘膜皱襞改变,早期粘膜皱襞粗糙、紊乱、不现则,后期粘膜皱襞平坦、模糊、消失。2诱发小肠功能紊乱的因素是什么?自身饮食的不良习惯,不按时吃饭,暴饮暴食,上班不吃早餐,吃的过饱或饥饿过度等,都可促使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甲状腺功能紊乱患者出凝血功能异常研究的观察和比较。方法选择2010年5月到2015年5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100例甲状腺功能紊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从我院健康体检者中选50例作为对照。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血清中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以及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根据以上指标水平将研究对象分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组、甲状腺功能减退组以及健康对照组,每组人数各为50例。分别测定各组人员的血小板参数((PLT血小板计数;P-LCR大血小板比率;PDW血小板分布宽度)、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结果三组检测者的PLT值显著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亢组P-LCR、PDW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其他两组相比,甲状腺功能减退组的PT、APTT以及TT均延长,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功能亢进组PT、APTT以及TT水平均低于正常健康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减患者凝血功能减退,有出血危险;甲亢患者凝血功能异常,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有继发血栓形成倾向。

  • 标签: 甲状腺 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功能减退 凝血功能
  • 作者: 姜婷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2年第07期
  • 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修复科 国家口腔医学中心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口腔生物材料和数字诊疗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口腔数字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
  • 简介:摘要咀嚼肌功能紊乱(masticatory muscle disorders,MMD)是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各亚型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类疾病,包括局部肌纤维痛、肌筋膜痛等诊断,表现为咀嚼肌局部疼痛,可在下颌功能活动时加重。MMD是多因素复合致病,咬合异常如咬合创伤、干扰和咬合垂直距离过低等存在诱发或加重MMD的潜在风险,口腔修复治疗中需注意避免引起医源性咬合异常。多数患者的MMD症状可通过综合治疗得以缓解,而口腔修复医师可通过咬合治疗对MMD进行辅助诊断和辅助治疗,通过咬合板、调、义齿修复等手段达到缓解咀嚼肌张力、稳定咬合支持、消除干扰、调整颌位关系等目的,排除MMD的部分风险因素并缩短病程。

  • 标签: 咀嚼肌 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 面部疼痛 义齿修复术 夹板
  • 简介:2016年初,脓毒症(sepsis)被重新定义为机体对感染的失控性反应进而导致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临床上存在感染的患者,序贯性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2分才可以诊断为脓毒症。

  • 标签: 脓毒症 凝血 治疗
  • 作者: 郭凯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5
  • 出处:《医师在线》2023年第13期
  • 机构:重庆东华医院,重庆400032
  • 简介:盛夏时节,大家都宅在家里,实在是太热了,根本没有食欲,自然要找点凉拌的食物来解渴,所以,一到晚上,大家就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一边喝着冰镇啤酒,一边吃着烤肉,倒也是一种享受。但他们并不知道,这对他们的胃有很大的影响,会引起更多的消化道疾病。很多人在夏天的时候,由于饮食习惯的改变,肠胃的功能减弱,会引起急性肠胃炎、急性胆囊炎和急性消化性溃疡。

  • 标签: 伏天饮食;肠胃功能紊乱
  • 简介:摘要:本研究通过大规模的样本调查和深入的数据分析,探讨了肥胖与甲状腺功能紊乱之间的密切联系。研究发现,在肥胖人群中,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且随着肥胖程度的加剧,甲状腺功能紊乱的情况也更为严重。这一发现不仅揭示了肥胖与甲状腺功能紊乱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而且对于临床医生在面对肥胖患者时,如何更加精准地评估和监测甲状腺功能,以及制定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本研究还为预防和治疗肥胖相关并发症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 标签: 肥胖 甲状腺功能 激素水平 相关性 病理机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