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09 个结果
  • 简介:文献报道从冬虫夏草中分离得到蝙蝠蛾拟青霉和中国毛孢,本研究检测了蝙蝠蛾拟青霉和中国毛孢真菌及其DNA冬虫夏草中共存,同时检测了2个真菌冬虫夏草成熟过程中竞争增殖力。应用色谱法和质谱法检测了冬虫夏草及中国毛孢和蝙蝠蛾拟青霉菌丝体化学成分指纹谱。冬虫夏草中检测到蝙蝠蛾拟青霉和中国毛孢活菌,虫体和子座中检测到这两个真菌DNA。从子座露出地表,冬虫夏草成熟伴有蛋白质和小分子有机化合物指纹谱动态变化,中国毛孢竞争增殖力下降(P〈0.001)。中国毛孢和蝙蝠蛾拟青霉菌丝体化学成分指纹谱均不能与冬虫夏草成分完全重叠,中国毛孢相比。蝙蝠蛾拟青霉菌丝体冬虫夏草指纹谱更相似。结论:中药冬虫夏草成熟伴有蝙蝠蛾拟青霉和中国毛孢真菌共存于它虫体和子座,也伴有冬虫夏草化学成分变化和中国毛孢竞争增殖力下降

  • 标签: 冬虫夏草 蝙蝠蛾拟青霉 中国被毛孢 竞争增殖力 真菌DNA分子共存
  • 简介:2006—2011间对中国广东省木材腐朽菌资源进行了7次调查,期间共采集木材腐朽菌标本900余号,经鉴定,共发现多孔菌219种。文中提供了这些多孔菌名录,其中包括寄主和采集号。

  • 标签: 多样性 多孔菌目 分类
  • 简介:从野生霍山石斛(Dendrobiumhuoshanense)根中分离出1株内生真菌SH-01,纯化以生物量为主要指标对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并将内生真菌SH-01霍山石斛试管苗共生培养。结果表明:对照相比,该菌株对石斛试管苗鲜重、株高及分蘖都有一定促进作用,对株高增长有显著促进作用(P〈0.05),但对鲜重和分蘖促进作用不显著(P〉0.05)。离体条件下,选择适当内生真菌石斛共生培养可以促进石斛试管苗生长。

  • 标签: 霍山石斛 内生真菌 试管苗
  • 简介:采用MTT法研究了从黄盖鹅膏(AmanitasubjunquilleaS.Imai)子实体中分离纯化二羟鬼笔毒肽对胃癌细胞(SGC)和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体外抑制作用,并对H22荷瘤小鼠进行了体内抗肿瘤试验。结果表明:二羟鬼笔毒肽对SGC和SMMC-7721体外细胞增殖无抑制作用,但对H22荷瘤小鼠有明显抑瘤作用,剂量为0.3mg/kg时,抑瘤率可达65.15%。

  • 标签: 黄盖鹅膏 二羟鬼笔毒肽 MTT法 H22荷瘤鼠
  • 简介:桦褐孔菌是我国东北地区重要药用菌物资源,用于消化道癌症、糖尿病防治。多糖不仅是其重要生物活性成分之一,因其免疫调节、抗肿瘤、抗氧化、降血糖及降血脂等方面的功效,也成为近年来研究及产品开发热点。文中总结了近10桦褐孔菌多糖生物活性研究进展,并首次对桦褐孔菌多糖构效关系进行综述,以期为桦褐孔菌多糖结构、生物活性及产品开发提供参考。

  • 标签: 桦褐孔菌 多糖 结构 生物活性 构效关系
  • 简介:介绍了球盖菇属及其相关属特征集要、分类学地位、分类学研究历史,综述了其食用、药用、致幻作用降解作用经济价值,总结了球盖菇属驯化栽培方面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展望了该属真菌发展前景。

  • 标签: 大球盖菇 分类学 致幻作用 棘细胞
  • 简介:对药用拟层孔菌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培养基优化、HPLC-指纹图谱鉴定以及生物学特性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药用拟层孔菌深入研究进行了展望。

  • 标签: 药用拟层孔菌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质量评价
  • 简介:分离得到2个粘鞭霉属中国大陆新记录种—禾谷粘鞭霉[G.cerealis(P.Karst.)C.H.Dickinson]和墙粘鞭霉费利变种[G.murorumvar.felina(Marchal)S.Hughes]。二者均为土壤真菌,分别采自湖北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和贵州雷公山自然保护区。文中提供了详细形态结构描述并绘图。凭证标本保存于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系标本室(HSAUP)。

  • 标签: 禾谷粘鞭霉 墙粘鞭霉费利变种 土壤真菌 分类
  • 简介:本团队将继续对重要茵物资源保育可持续利用进行深入研究,主要从物种资源及其利用、品种资源及其利用、功能成分资源及其利用和基因资源及其利用四个方向开展研究

  • 标签: 可持续利用 菌物资源 长江学者 保育 教育部 创新
  • 简介:利用ISSR技术分析齿裂菌属和皮下盘菌属遗传多样研究中,为获得条带清晰、重复性ISSR扩增结果,对影响ISSR—PCR条件进行了筛选,确定了此类菌物ISSR—PCR反应最适宜条件:15μLPCR反应体系中,10倍Taq酶缓冲液1.5μL,DNA模板8ng/μL,MgCl22.5mmol/L,dNTP0.15mmol/L,引物浓度0.4μmol/L,Taq酶1.00U,ddH2O9.0μL。最佳退火温度因不同引物而定,最佳循环次数为35次。

  • 标签: 齿裂菌属 皮下盘菌属 ISSR—PER反应条件 优化
  • 简介:对采自吉林省不同地区基物进行了黏菌湿室培养,共获得5目7科17属42种黏菌,其中柄罐无丝菌(Liceaoperculata)、钉形钙皮菌(Didymiumdavus)和长轴绒泡菌(Physarumpuniceum)为吉林省新记录种。

  • 标签: 黏菌 湿室培养 新记录种
  • 简介:研究了多脂鳞伞(Pholiotaadiposa)、翘鳞伞(P.squarosa)和多脂翘鳞伞(P.squarroso-adiposa)三种鳞伞属真菌菌丝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多脂鳞伞和翘鳞伞菌丝生长最适碳源为麦芽糖;多脂翘鳞伞最适碳源为蔗糖和麦芽糖。多脂鳞伞和翘鳞伞最适氮源均为牛肉膏和酵母膏;多脂翘鳞伞最佳氮源为酵母膏和蛋白胨。三种菌丝生长最适温度均为25℃。多脂鳞伞pH值6-8均生长良好,最适pH值7-8,偏碱性;翘鳞伞和多脂翘鳞伞最适pH值均为6-7。

  • 标签: 多脂鳞伞 翘鳞伞 多脂翘鳞伞 菌丝 生物学特性
  • 简介:冬虫夏草中国是一种著名药材.最早记录它文献是15世纪的藏医籍《千万舍利》.随着法国传教士巴多明(Parennin)于1723将冬虫夏草标本从北京寄往法兰西科学院,西方学术界开始了对这种中国药材认识和研究历程.1841英国昆虫学家韦斯特伍德(Westwood)开始鉴定这种真菌以前,西方学者认为冬虫夏草真菌子实体是植物根.此后,英国真菌学家贝克莱(Berkeley)分别在1843和1856将其定名为“SphaeriaSinensis”和“Cordycepssinensis”.但是为学界广泛使用并沿用至今,却是意大利植物学家萨卡多(Saccardo)在其1883专著中为冬虫夏草定名“Cordycepssinensis(Berk.)Sacc.”.20世纪初以前,西方人对中国冬虫夏草记录和描述具有多重价值,对于了解中国冬虫夏草使用历史而言是重要补充资料.

  • 标签: 冬虫夏草 夏草冬虫 巴多明 贝克莱 萨卡多
  • 简介:绝大多数丝孢真菌属、种主要以无性型存在,但该类真菌绝大多数属、种含有若干调控有性分化、发育及进化基因信息,如交配型、信息素及G-蛋白α-亚基基因等,胁迫环境诱导这些真菌有性基因有效表达乃至发育为有性型,一直倍受真菌学界关注。文中系统介绍了丝孢真菌无性型有性型属种分类研究现状、进化分析及性别调控基因,1分析属、种三类有性基因多样、异型交配基因比率、系统发育关系及有性进化潜力趋势;2分析属、种不同有性基因调控特性胁迫环境适应,界定靶标基因及适宜生态因子,结合地球生境演化特性,预测属、种自然演化性别变化动态;3)分析靶标基因调控生态,阐明两种有性基因调控生态遗传机制。综上有望解析绝大多数丝孢真菌属、种主要为无性型本质原因,丰富丝孢真菌分类研究理论,为真菌分类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丝孢真菌 系统分类 有性基因多样性 生态遗传
  • 简介:2006—2011间对中国广东省木材腐朽菌资源进行了7次调查,期间共采集木材腐朽菌标本900余号,经鉴定,共发现多孔菌219种。文中提供了这些多孔菌名录,其中包括寄主和采集号。

  • 标签: 多样性 多孔菌目 分类
  • 简介:以沈阳地区芹菜斑枯病菌纯培养菌株为试材,通过对菌丝生长、孢子萌发营养及环境条件多因子试验,明确了芹菜斑枯病菌菌丝生长以CDAMS—VI培养基上最好,其次是CSA、CCSA和PDA,菌丝生长及产孢对碳源、氮源种类有明显选择。菌丝生长最适pH值为4~5,最适温度为21℃,致死温度为39℃(处理40min),光照明显抑制菌丝生长。病菌分生孢子水和芹菜汁中不能萌发,水琼脂上萌发最好;孢子萌发适宜pH值为4.6~6.6,适温为17—25℃,致死温度为42℃(处理20min),RH100%最适宜孢子萌发。光照和变温处理可促进分生孢子器形成,病菌PDA上从孢子萌发到分生孢子器形成并释放出分生孢子需要16~18d。

  • 标签: 芹菜斑枯病菌 培养条件 孢子萌发 孢子器形成
  • 简介:白粉菌是一类植物专寄生病原菌,在世界各地可引起多种植物白粉病。近年来,形态学分子系统学和超微结构分析相结合明确了白粉菌系统发育地位和亲缘关系,使白粉菌分类系统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白粉菌科主要分为5个族,包含16个有性型属和2个无性型属。中国22个省、5个自治区和2个直辖市报道有白粉病发生,共计13个有性型属328种及44变种,其中白粉菌族种数最多,其次是球针壳族。中国真菌学家命名白粉菌新属4个、新种143个,其中仅在中国报道有105个。寄主植物多达90科339属799种和变种,其中豆科上报道种数最多,其次是蔷薇科。分子系统学研究表明ITS、28SrDNA、MAT1-2-1、β-tubulin、IGS、CSⅠ和EF-1α等DNA片段可用于辅助白粉菌鉴定,并为白粉菌分类系统建立提供佐证。

  • 标签: 白粉菌科 分类学 分子系统学 寄主
  • 简介:从凹叶厚朴(Magnoliaofficinalissubsp.biloba)根、茎、叶中分离获得内生真菌共计28株,经形态观察。鉴定出13个属。研究表明凹叶厚朴不同部位内生真菌数量、分布、种群及其组成存在差异。

  • 标签: 凹叶厚朴 内生真菌 多样性
  • 简介:许多大型药用担子菌被发现具有抗癌、杀菌、降糖、降血脂等活性,成为药物开发新潜在资源,深受人们青睐。文中对2010以来担子菌新结构活性产物根据活性类型进行综述,特别关注了2014至今中国作者研究,重点描述次级代谢产物结构及生物活性。

  • 标签: 担子菌 次级代谢产物 新结构 活性
  • 简介:通过查阅、分析和整理国内外药用真菌抗肿瘤作用相关文献,并对近年来药用真菌中多糖、蛋白质和一些小分子活性物质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进行了综述。药用真菌抗肿瘤活性成分种类繁多,结构各异,研究开发具有高效低毒且资源充分抗肿瘤菌物药有着良好药用前景。

  • 标签: 菌物药 抗肿瘤 多糖 蛋白质 小分子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