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4 个结果
  • 简介:作为一个海洋强国,美国积极维护“基于法理的海洋体系”,这是其领导世界、主导国际体系意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立国开始,美国就努力影响海洋秩序制度化,伴随着国家力量的不断发展和国际局势的持续演进,美国的角色逐渐发展为引领海洋秩序制度化,与此同时,出于维护本国利益的考虑,美国又游离于全球海洋秩序的法理安排之外。这一行为事实上存在着内在矛盾,也给全球海洋秩序的穗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主要采取以下路後来持续推进其充满矛盾的维护“基于法理的海洋体系”的理念:一是通过国内立法对国际规则产生示范效应;二是积极推动并试图主导国际海洋法会议;三是以海上力量为基础构建对己有利的海洋体系;四是实施“航行自由”极化应对海洋挑战;五是介入东亚海洋争端,对地区强国的崛起施加国际法理压力。系统性梳理美国维护“基于法理的海洋体系”的历史行为,有助于为中国参与构建更加合理、规范的海洋秩序提供经验和教训。

  • 标签: 海洋秩序 海洋法 美国历史
  • 简介:目前,中俄关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努力实现中俄林业科技合作的产业化必将有力地巩固和充实这种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构建中俄林业科技合作运行机制,选择适宜的合作模式,还要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包括体制环境、政策环境、政治环境、生态环境、舆论环境和市场环境,从而促进中俄林业科技合作产业化的顺利进行。

  • 标签: 中国 俄罗斯 林业科技合作 林业产业化 环境
  • 简介:<正>10月6日至10日,来自全国各地侨史研究学会、研究机构的负责人,同专程从北京来主持会议的中国华侨历史研究会副会长肖岗及学会主要工作人员聚集一堂,在广东著名侨乡江门市举行侨史研究工作座谈会。我所负责人陈乔之、温北炎也参加此次会议。开会第一天,由学会秘书长方雄普汇报一年多来学会工作情况,并提出今后工作的6点设想,包括国内侨史研究的近、远期计划问题,明年正式公开出版学会学报问题,中外学术交流问题,地方学会工

  • 标签: 研究工作 座谈会 侨史研究 主要工作人员 中外学术交流 历史研究
  • 简介:印度人是马来西亚的第三大民族,但与马来西亚其他民族相比,印度人是一个长期被忽视的群体。本文拟对马来西亚的印度人作一概述,分析其移民马来半岛的历史,并对独立后马来西亚印度人在政治、经济、民族教育等方面所面临的困境作一探讨。

  • 标签: 马来西亚 印度人 由来 困境
  • 简介:在现代企业形式中,有限责任公司是一种最为重要的企业制度形式。由于兼具“资合”与“人合”的双重属性,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转让有着自己的特点。与中国相比,俄罗斯的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制度存在一些普遍的共性制度设计,例如股东的优先购买权、股权变更登记等。但受英美法的影响,俄罗斯的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制度又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例如给予公司章程广阔的自主空间,将股权交易纳入强制公证事项等。我国投资人在与俄罗斯的有限责任公司实施股权交易时,必须要对公司章程、公证事项、变更登记以及外资限制等问题给予重点关注。

  • 标签: 俄罗斯 有限责任公司 股权
  • 简介:区域组织如何促进成员国之间密切合作是区域研究的重点。本文以东盟旅游合作进程为研究对象,运用区域公共产品理论分析东盟在缺乏霸权国家主导和硬机制运行的背景下如何形成集体行动,有效供给区域公共产品。东盟旅游合作的动力在于全球旅游竞争环境变化催生了东盟各国对区域公共产品的需求,唯有依靠区域合作才能突破自身旅游发展瓶颈。本文对东盟区域旅游公共产品供给动力、合作机制建设和障碍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以东盟旅游部长会议为核心的协商一致对话合作机制、最大程度满足成员国旅游发展需要的包容性公共产品选择机制、以外部性特征为驱动的区域外国家渗透参与机制保证了区域旅游公共产品生产的稳定性,但区域内国家发展程度不一、资金缺乏和旅游市场激烈竞争也削弱了旅游公共产品合作供给的信心。

  • 标签: 区域公共产品 东盟旅游合作 集体行动
  • 简介:自独立50年以来,马来西亚在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中经历了整个社会的巨变。在国家建设中,女性的积极参与给各界带来了影响,也产生了性别问题。这也吸引了众多学者、研究人员甚至政策制定者在研究和著作中对这些问题进行评论。本文试图讨论1980年至2010年间关于性别话题的研究。几乎所有大学都有教师、研究生和博士生从事性别研究的工作,然而90年代至今,性别研究的焦点从涉及性别平等和差异的问题到跨性的问题。通过《国家妇女政策》,加强对性别研究的重视是为了在制定政策和计划以及实施项目过程中产生创新性。性别研究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不仅能够为国家政策特别是发展计划中的政策提供建设性贡献,也对国家产生巨大影响。

  • 标签: 性别 妇女 研究 马来西亚
  • 简介:17世纪中叶正值中国历史上的明清鼎革时期,大批抗清失败、复明无望的明朝遗臣和军民,或因耻事异族,或恐遭清军杀戮,或因战乱无以为生,相继逃离中国本土,流寓海外,其中很大一部分移居到当时的越南南方。这一时期移居到越南南方的华人移民及其后裔对越南历史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其进行研究十分必要且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本文回顾并梳理了中外学术界对17~19世纪越南南方华人的研究状况,希望能够与从事这一历史时期越南南方华人研究的学者同仁们一起探讨新的研究思路与角度,能够为越南华侨华人问题研究领域增添更为丰富的内涵。

  • 标签: 越南 华侨华人 研究状况
  • 简介:随着中俄两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的不断发展,我国对俄语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近几十年来,我国不断引进国外先进的俄语教学方法,如听说法、视听法、认知法、交际教学法等。但在我国的俄语教学课堂上,这些教学法或者经过了修改,或者根本不是原来的方法,教学效果并不是很理想。结合我国俄语教学的这种现状,依据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理论,探讨和分析适合我国国情的新的俄语教学方法,即任务型俄语教学,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俄语教学质量,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俄语人才。

  • 标签: 俄语教学 二语习得 语言迁移
  • 简介:应中国国际交流协会的邀请,以会长李相禹为团长的韩国新亚洲秩序研究会代表团一行于6月对中国进行了友好访问。在北京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交流协会副会长蒋正华和交流协会顾问、中联部副部长陈凤翔分别会见了代表团。交流协会常务副会长李成仁主持了双方共同举办的“东北亚地区安全与中韩合作”研讨会。

  • 标签: 代表团 研究会 中国国际交流协会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秩序 亚洲
  • 简介:命运共同体是人类社会一直追求的价值理念。经过不同学科、不同时代背景的学者的研究和发展,命运共同体的内容更加充实,并逐渐成为人们的未来愿景和生活实践。2013年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演讲,首次提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倡议。三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这一倡议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综合分析近三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这一课题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加深对这一课题的认识,推动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研究和发展。

  • 标签: 中国—东盟 命运共同体 研究综述
  • 简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自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以来,便成为学术界讨论与研究的重大主题。它不仅可提升中国的经济实力,而且对于推进国际区域间经济合作,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本文通过对有关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内涵、战略意义、所涉地区范围及其建设途径、挑战和建议等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已有文献在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对象等方面的情况,寻找可能的研究方向,以进行更加全面深入的认识和研究

  • 标签: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战略意义 地域范围 挑战与建议
  • 简介:印度大型集会活动频繁,踩踏事故时有发生,需要对其重点研究。以2004--2015年间发生的踩踏事故为例,借助Nvivo10软件,结合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对原始资料进行分解、编码、归纳和整理,最终提取印度踩踏事故诱发因素的4大核心因素,即人群因素、设施设备因素、环境因素以及管理因素。此外,以踩踏事故的发生过程为主线,结合事故诱发因素,分析事故在不同阶段的发生、发展和演化规律,最终提出踩踏事故的成因机理。

  • 标签: 踩踏事故 成因机理 扎根理论 印度 质性分析
  • 简介:除了几个值得注意的例外之外,伊斯兰教在中东以东地区的扩张是一个较少被关注的研究题目。如果我们意识到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的穆斯林都居住在卡拉奇以东,那么这一点就显得尤其突出。然而,并不难理解人们为何忽视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第一,阿拉伯中东被视为伊斯兰的中心地带,这使得关注文化传统如何形成的古典学者们自然选择这片地区作为研究对象。

  • 标签: 伊斯兰教 皈依 印度 研究题目 中心地带 自然选择
  • 简介:"航行自由"本是国际海洋法的一项基本准则,然而近年来"航行自由"却成为美国精心包装下用以渲染南海地区"中国威胁"并借机在周边海域实施军事寻衅的政治话语,沦为美国借以防范中国海上力量崛起、实现海洋霸权护持的舆论工具。美国对南海"航行自由"的恶意炒作,不仅对中国的国际形象及南海地区安全造成损害,由此凸显的中美关于南海"航行自由"的论争也成为影响双边关系发展的重要症结。在美国幕后台前都推动南海局势升温的过程中,中国在现实困境的倒逼下逐步形成了对"航行自由"话语较系统的认知理解,对从西方传来的"航行自由"话语经历了由谨慎怀疑到逐渐接纳的态度转变,在话语使用上也从被动反应开始向主动应对的姿态变化,体现出中国政府在话语表达上走向自信与成熟。中美关于南海"航行自由"的论争表面上是话语的比拼,其背后是海权和利益的角逐,中国应保持和加强与美国在各个层次上的战略对话以管控双方分歧,就"航行自由"话语拓展共识和寻求合作。中国或可考虑通过对"航行自由"话语内涵的再建构推动南海地区海上安全合作机制构建并体现大国胸怀。

  • 标签: 南海 航行自由 中国外交 话语分析
  • 简介:冷战初期,老挝本不是美国东南亚政策的重点问题,但随着越南战争的爆发,美国对老挝的重视程度逐步加深,直至派出地面部队进行干涉。这一问题值得深思。国外针对该领域的研究已硕果累累,但国内的相关研究才刚刚起步。对国外相关研究成果的整理和推介,应有助于推动国内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取得更新突破。

  • 标签: 越战 美国外交政策 老挝 研究综述
  • 简介:人力资本积累是经济持续增长和产业发展升级的真正源泉。本文利用永续盘存法测算了涵盖教育人力资本、科研人力资本和卫生健康人力资本的印度总人力资本存量,并借鉴Mankiw,Romer,Weil在卢卡斯内生增长理论框架下构建的包含人力资本在内的生产函数,实证检验了人力资本与印度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测算出印度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及简单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最后建议印度政府一方面须加强人力资本投资,将人口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提升人力资本存量,另一方面应引导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发展,促进人力资本深化。

  • 标签: 人力资本 经济增长 物质资本 简单劳动力
  • 简介:2013年1月菲律宾将与中国的南海争端问题提交国际仲裁,国际社会对此非常关注。目前,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附件七第九条设立的仲裁庭,在中国缺席的情况下,正在进行缺席裁判,但还需确认仲裁法院对该案是否拥有管辖权,以及菲律宾的仲裁条件是否充分。本文将以仲裁法院的管辖权和菲律宾的诉讼条件为中心,对诉讼法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拟阐释中菲南海仲裁对整个南海争端的司法解决和运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附件七中的强制性解决争端机制所具有的意义。

  • 标签: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附件七 南海 仲裁 管辖权 仲裁条件
  • 简介:马来西亚政府为打造区域优质教育中心,于1997年专门设立了一个质量保障机构——国家认证委员会(LAN),对私立院校开设的课程进行评估认证,以监督和提高其教育质量。目前。该评估认证制度虽在质量的改善与管理方面取得成效,形成自身的一些特色,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 标签: 私立高等教育 评估认证制度 马来西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