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7 个结果
  • 简介:'英俄大博弈'作为19世纪重要历史事件,受到学者持续关注。大多数以事件为中心研究往往过于关注两大帝国势力之间结构性较量,而忽视了事件之中个体生命历程。从大博弈参与者'人生史'出发对19世纪中亚变局做出回顾,一方面可以丰富现有的资料,另一方面更能够呈现'活生生历史动态'。本文以英国军官亨利·罗林森的人生史为研究对象,对19世纪大博弈进行梳理,力图展现罗林森丰富多彩、身份叠合生命历程,并以此呈现复杂多变、势力纠葛19世纪中亚格局,进而尝试提出人生史在历史研究以及历史人类学研究重要性和可能性。

  • 标签: 亨利·罗林森 中亚 大博弈 人生史
  • 简介:南海仲裁案后,中菲之间积极推进各项务实合作,包括备受关注南海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合作。但是南海仲裁案加剧了双方之间本身存在关于南沙部分海域是否为争议海域分歧,使中国在推进南沙海域油气资源"共同开发"问题上面临更大困境。中菲政治关系转圜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这一分歧,菲律宾国内对于仲裁案裁决坚持,将对菲政府有关共同开发态度产生很大制约。从菲律宾国内法角度来看,在菲律宾无争议海域合作开发也受到其宪法限制。与菲律宾进行南海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合作,可考虑在推进陆海一体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探索多种能源合作可能,拉紧利益纽带,降低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敏感度。在油气资源开发时,必须厘清争议海域与非争议海域,在争议海域坚持共同开发立场,探索共同开发新路径,在非争议海域可遵守菲律宾宪法和国内法要求进行合作开发。中菲双方有关合作可先从无争议海域入手,逐步建立互信,再扩展到争议海域。

  • 标签: 南海仲裁案 中菲海上油气合作 共同开发 国际法
  • 简介:冷战开始后,美国对印度尼西亚实施了一系列政策,从“拉拢”到“隐蔽行动”并适度“容忍”,再到试图“迎合”印度尼西亚民族主义浪潮,以期利用民族主义来防范共产主义。但是,随着印度尼西亚民族主义高涨,苏加诺采取激进路线,使得印度尼西亚与美国之间矛盾不断地增多。美国也逐渐改变原有的政策,采取“遏制”政策。最终在“九三零事件”中,长期受到美国秘密支持印度尼西亚军方迫使苏加诺下台。至此,美国防止印度尼西亚倒向共产主义阵营目标基本实现。在影响美国印度尼西亚政策变化主要因素中,美国对其自身战略利益认知是其中最为重要因素,成为美国政策变化主导因素。

  • 标签: 冷战 美国对印尼政策 苏加诺 民族主义 战略利益的认知
  • 简介:'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合作进入了活跃发展新时期。格鲁吉亚位于南高加索地区中心,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该国重视并积极参与中方'一带一路'建设,并以此为契机,为双边关系发展与各领域合作注入了新强劲动力。通过梳理和分析格鲁吉亚官方对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态度与反馈,以及近年来双方政治、经济、人文等领域合作积极成果,本文认为:第一,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核心双边合作已成为两国关系发展助推器;第二,格鲁吉亚国内政治、经济、周边外交政策是影响丝绸之路经济带在南高加索地区推进重要因素;第三,格鲁吉亚发展潜力、良好营商环境、务实内外政策,都有利于'一带一路'倡议在该国推进。中国企业应立足当地需求并发掘潜力,利用当前中格双方政策和环境优势,继续推进'一带一路'在当地发展。

  • 标签: 南高加索 格鲁吉亚 一带一路 经贸合作 丝绸之路经济带
  • 简介:尽管远东地区投资吸引力巨大,但该地区发展因基础设施欠发达和气候条件寒冷而停滞不前。远东地区不仅要吸引国内,而且还要吸引外国投资者。最近几年,俄罗斯经济正在经受金融危机困扰,很多项目没有找到投资者并长期处于冻结状态。俄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来提升远东地区投资吸引力,同时还制定了一些新纲要,提供了一些优惠政策。

  • 标签: 俄罗斯经济 远东经济 投资吸引力 现状 展区 远东地区
  • 简介:自2011年以来,中东局势剧变特别是“伊斯兰国”兴起,吸引了数万名外国恐怖主义战斗人员奔赴伊拉克和叙利亚参与战事.随着“伊斯兰国”日渐溃败,此波规模空前外国恐怖主义战斗人员转移和回流,将对国际安全造成深远影响.仅从这些人员个体性角度,难以全面评估此类安全威胁.应在“伊斯兰国”全球战略布局、本土恐怖组织结合当地议题发展与重组以及外国恐怖主义战斗人员活动网络联结等三个层面对其进行研究.在这三个层面的表现中,俄罗斯和中亚地区面临着日趋严峻安全风险.一是两地外国恐怖主义战斗人员规模庞大,而且大多成为“伊斯兰国”及其部分分支主力,并在世界各地多次发动恐怖袭击;二是组织性较强,“伊斯兰国”效忠组织及分支将成为外国恐怖主义战斗人员回流及恐怖活动重要载体,特别是“伊斯兰国呼罗珊分支”;三是他们转移和回流,不仅推动“圣战”萨拉菲主义等暴力极端主义渗透,而且将提升俄罗斯及中亚恐怖主义国际水平.所以,如何增强上海合作组织、集体安全条约组织等反恐能力及合作水平,施行针对回流外国恐怖主义战斗人员改造政策,对于维护地区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外国恐怖主义战斗人员 人员转移 人员回流 安全威胁 俄罗斯安全 中亚安全
  • 简介:俄罗斯是一个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国家,但由于各地区在自然条件、资源条件和经济基础上均存在着较大差异,地区生产力布局和居民分布也受到很大影响。区域分化是俄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主要问题。各地区在经济竞争力上也有很大差距。地区生产总值、工业产值、人均产值、人均收入、创新积极性等方面的较大差距已经影响了该国经济安全。为更好推进中俄两国地区间合作,对俄经济社会发展区域分化问题应该进行深入分析。

  • 标签: 俄罗斯 地区发展政策 经济 社会
  • 简介:国家价值体系是指一定时期内在国家整体层面占主导地位思想体系,对社会生活具有指导和调节作用。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国家价值体系阵地失守,是苏联解体重要原因之一。叶利钦和普京反对建立苏联意义上统一国家价值体系,但始终谋求重塑凝聚俄罗斯力量新型国家价值体系。

  • 标签: 国家价值体系 俄罗斯 戈尔巴乔夫 普京
  • 简介:英国于1713年7月13日与西班牙签订《英西和约》,迫使对方将直布罗陀割让给自己,进而得以在直布罗陀设立军事基地,并沿用至今。和约对直布罗陀割让期限、直布罗陀与西班牙其他领土关系、当地居民权利、条约生效、纠纷解决等诸事宜作出了明确约定。通过对《英西和约》这一典型案例梳理、分析,有助于较好了解和约中有关英国驻直布罗陀军事基地设立背景、驻军法律地位、基地功能发挥、双方权利与义务、当地居民权利、对其他国家约束、条约有效期、基地转让、纠纷解决等方面情况,由此可对国际条约在海外军事基地部署上相关约定进行管窥。而研究了解国际上这些通行做法,对我稳妥、顺利地进行海外军事基地部署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 标签: 英西和约 国际条约 海外军事基地主要约定事项
  • 简介:印太战略是在中国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长、印度快速发展且潜力巨大背景下,由美国主导推动,日本大力推介,澳大利亚和印度积极跟进战略,主要目标是维护美国主导下区域既有秩序,防范中国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增长所造成冲击。印太战略具有的意识形态与对抗色彩对印度尼西亚独立自主外交政策及东盟在区域合作中主导地位构成了一定挑战。印度尼西亚作为东盟影响力最大国家,主动应对区域形势变动,提出了自己“印太政策”,积极参与塑造地区格局。印度尼西亚“印太政策”与印太战略有相似之处,也有诸多不同,中国应关注“印太政策”可能产生影响。

  • 标签: 印太战略 美国 “印太政策” 印度尼西亚 中国
  • 简介:特朗普成为美国总统引发澳大利亚政策群体一系列围绕美澳安全关系未来严肃讨论.内容同时涉及澳大利亚在东南亚作用.在其担任总统最初几天里,特朗普宣布退出泛太平洋伙伴关系贸易谈判,这是其前任全面亚太再平衡战略组成部分,也是得到澳大利亚政府有力支持倡议.美国退出泛太平洋伙伴关系导致众多澳大利亚评论员质疑华盛顿维持在亚太经济和战略存在承诺可信度.这种不确定性由于堪培拉对于美中因南海问题紧张关系升级不安而恶化.特朗普总统挑战中国对南海人工岛主权立场,导致澳大利亚担心可能必须面对在美中之间选边噩梦.

  • 标签: 澳大利亚 美国总统 特朗普 东南亚 同盟 伙伴关系
  • 简介:针对是否要依据一定标准限制岛屿主张专属经济区或大陆架这一问题,在联合国第三次海洋法会议谈判过程中始终存在不同意见。《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仅在第121条第3款做出模糊性规定,该款不仅未明确定义岩礁,而且回避了对岩礁与岛屿进行精确划分。《公约》第121条第3款解释是众多国际法学者关心问题,然而国际法学者解释并不一致。南海仲裁案仲裁庭在实体问题裁决中对《公约》第121条第3款进行解释,并据此判定包括太平岛在内南沙群岛所有岛礁在法律上均为无法产生专属经济区或者大陆架“岩礁”。仲裁庭对《公约》第121条第3款进行解释以及对南海岛礁法律地位判定。均存在明显缺陷。

  • 标签: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21条第3款 岛屿制度 岩礁 南海 仲裁案
  • 简介:菲律宾南海仲裁案裁决在法律解释与适用、事实认定、证据采信等方面存在诸多谬误。当前南海形势趋缓降温,但仲裁裁决负面影响与溢出效应依然存在。仲裁裁决无法解决南海有关争端,影响《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争端解决机制公信力,损害《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整体性与权威性,干扰国际海洋法律秩序。《南海仲裁案裁决之批判》从法理层面、学术视角对仲裁裁决进行了系统批判,这有助于国际社会了解南海仲裁案历史经纬和法律缺陷,对于消抵仲裁裁决负面影响、提升我国国际法话语权具有深远意义。

  • 标签: 南海仲裁案 仲裁裁决 负面影响 争端解决 国际法治
  • 简介:国家稳定和社会发展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双重难题,泰国也不例外。泰国社会基本问题主要包括思想领域冲突、各种政治势力斗争、根深蒂固和无处不在腐败等等。在泰国政治中,战后初期(1945—1958年)是一个关键转变阶段,从先前威权宪政体制(1932—1947年)转变成此后军事专制体制(1958—1973年)。20世纪50年代,学生在泰国国家政治中开始发挥重要作用,继而在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初期成为一股强大力量。与此同时,国民议会内所有政党之间相互争斗被视为泰国政体一个显著弊端,它很快便成为泰国政府被贴上"不稳定"标签最明显原因。1932年往后,泰国有10余次政变和政变图谋,而1976年10月6日,军事政变是右翼势力合乎逻辑一次最激烈反应,而此次政变针对是三年前学生领导、作为宪政高潮"十月革命"。1976年军事政变虽然结束了此前三年混乱开放式政治实验,但其暴烈程度实属空前,政治意义异常重大。概而言之,20世纪60和70年代学生、政党和以军人集团为首右翼势力都以它们各自不同行为,肇始了当代泰国政治不幸动荡传统。笔者在系统分析基础上,通过详细访谈,展现当年一位参加过学生运动以及后来反抗活动的人士心路历程,了解他对泰国政治和泰国社会一些看法,借以印证、补充或加强对泰国政治和泰国社会分析和看法。

  • 标签: 泰国 宪政体制 军事专制 1973年“十月革命” 1976年军事政变
  • 简介:2017年11月,特朗普总统在越南岘港召开APEC领导人会议上提出了美国印度-太平洋构想.在随后举行马尼拉东盟首脑会议期间,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印度四国局长级外交人员举行非公开会议,就四国协商机制问题进行磋商.据此,外界评论认为,美国主导下印太四国同盟初现雏形.作为印太构想核心要旨,对中国崛起进行战略牵制是美、日、澳、印四国“思想共识”;通过军事、外交手段遏制中国在东中国海、南中国海、印度洋等地区战略扩张是四国“共同目标”.因此,印太四国协商机制在本质上具有安保联盟性质.

  • 标签: 协商机制 特朗普 亚洲政策 东盟 政府 遏制中国
  • 简介:"9.11"事件后,恐怖主义成为事关世界和平与稳定一大威胁。IS产生既与中东地区复杂民族、宗教矛盾相联系,也与国际反恐怖斗争困境相联系。美国是打击IS联盟发起者和主导者。随着摩苏尔和拉卡逐步"解放",IS将面临着覆灭。但恐怖主义威胁并不会消失。至此,国际社会反恐怖斗争将进入后IS时代。后IS时代,IS曾经所精心营造"内线"与"外线"战略将全面发挥作用。但是美国并没有就后IS时代伊拉克和叙利亚根除恐怖主义威胁表明态度,也没有清晰战略宣示。兰德公司在结合美国以往打击IS实践基础上,系统梳理美国在打击IS时不足,提出要根除IS根源性问题,就要实施法制稳定战略。法制稳定战略认为要绝对消除恐怖主义是不现实,要利用公民和组织强有力自我约束来实现国家安全,军事力量仅仅是一个手段,而不是全部,重点在于营造一个有利于消除恐怖主义环境。相比于以往美国以军事打击与民主改造为主要战略实施手段模式,该战略更具综合性与开创性。但是该战略提出仍是以维护美国核心利益为切入点,没有充分认识到该战略在伊拉克和叙利亚实施潜在困难,也没有认识到美国中东利益与伊拉克、叙利亚稳定之间辩证关系。这些不足在揭示美国打击IS战略困境同时,也指明了其出路。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

  • 标签: 美国 伊斯兰国 伊拉克 叙利亚 法制稳定战略
  • 简介:变译理论是从大量翻译文本变译现象中提取而逐步形成。在不影响源语文本主旨要义转换表达和信息相对完整基础上,运用变通翻译方法,可达到信息传播最佳效果。在文化互动交流和信息快速传播社会背景下,利用变译理论指导翻译实践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将变译理论运用到社会科学文本翻译中,有助于增加相关文本翻译灵活性,适应翻译市场多样需求,加快翻译成果推广。

  • 标签: 变译理论 俄语 医学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