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赛前焦虑情绪对运动员的比赛成绩会产生较大影响,特别是普通高校业余运动员。由于受身体素质、动作技术的熟练程度等方面的制约,普通高校业余运动员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产生焦虑情绪,故对他们进行赛前心理素质训练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训练环节,也是现代竞技体育比赛中的一个重要训练手段。通过对以往所指导的普通高校业余运动员进行研究,分析焦虑所产生的原因,提出一些心理干预方法,与广大同行者共勉。

  • 标签: 焦虑 撑竿跳高 普通高校 业余运动员
  • 简介:采用《运动认知特质焦虑量表》对吉首大学健美操运动员进行测试,发现运动员在社会评价焦虑、比赛准备焦虑、失败焦虑、对方实力焦虑因子上得分高于常模,并在社会评价焦虑、失败焦虑因子上出现显著差异,在对方实力焦虑因子上出现非常显著差异。根据测试结果,运用合理情绪疗法(RET)对健美操运动员在大赛前存在的过度焦虑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结果表明:心理咨询提高了大学生健美操运动员焦虑调控能力,为其在比赛中达到最佳竞技状态提供了保证。

  • 标签: 大学生健美操运动员 焦虑 合理情绪疗法 心理咨询 调控
  • 简介:探讨短时有氧运动对焦虑女大学生无意识、有意识情绪调节能力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短时有氧运动影响情绪调节的潜在心理机制和影响因素。方法:以74名焦虑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36人)和控制组(38人)。试验组进行短时有氧运动,控制组完成主动拉伸以进行对照;采用Flanker、2-back和More-oddshifting任务以及情绪评价任务,评估被试基线与运动干预后抑制、刷新、转换功能水平及情绪调节能力,采用正负情绪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评估被试基线与运动干预后的情绪与焦虑水平。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短时有氧运动显著改善了刷新、转换功能,以及无意识认知重评能力,而控制组中没有发现显著的变化。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中介模型拟合程度良好(χ2=9.702,df=3,CFI=1.00,TLI=1.00,RMSE=0.00,SRMR=0.00,AIC=214.05),表明刷新功能在短时有氧运动改善无意识认知重评能力中起中介作用。有调节效应的中介模型显示(AIC=212.989<214.05),该模型拟合程度比原中介模型有所改善,即有氧适能水平在该中介模型中起调节作用,且调节效应作用于短时有氧运动改善无意识认知重评能力的直接路径。结论:(1)短时有氧运动显著改善了焦虑女大学生执行功能和情绪调节能力,但对情绪和焦虑程度的改善效果不明显;(2)刷新功能在短时有氧运动改善无意识认知重评能力过程中起中介作用;(3)有氧适能在短时有氧运动对无意识认知重评能力的改善中起调节作用,具体来说,有氧适能水平越低,短时有氧运动对无意识认知重评的改善效果越好。最后,提出了一种可以解释运动改善情绪调节的基本观点,未来的研究应结合认知神经科学的方法以证实该观点的合理性。

  • 标签: 短时有氧运动 情绪调节能力 执行功能 有氧适能 认知重评 无意识启动
  • 简介:以篮球技术教学中的运球技术为教学内容,采用教学实验法研究生生互动教学方法对大学生体育学习焦虑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生互动教学法能够有效降低大学生的体育学习焦虑,尤其对高焦虑状态学生效果更好;生生互动教学模式对体育学习焦虑三个维度的影响各不相同,对交际焦虑和负评价焦虑方面影响较大,而对一般焦虑不会产生明显影响;对女生的影响大于对男生的影响,对技术水平较高学生的影响大于技术水平一般和较低的学生。

  • 标签: 大学生 体育学习焦虑 生生互动 影响
  • 简介:目的:研究不同级别优秀男子举重运动员的脑α波、神经递质、中枢疲劳度、焦虑指数、脑功能态和熵值的特征。方法:采用高级运动训练状态监控仪,对五个级别的优秀男子举重运动员进行时序脑电测试,对脑α波、神经递质、中枢疲劳度、焦虑指数、脑功能态和熵值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研究。结果:(1)56kg级组和62kg级组运动员脑电α波为平均型;69kg级组和85kg级组运动员脑电α波为优化型;77kg级组运动员脑电α波为慢化型。(2)五个级别的运动员S1、S2和S7系存在显著性差异;S3系、S4系、S5系、S6系、S11系和S13系无显著性差异。(3)69kg级组运动员显示处于轻度中枢疲劳,其他四个级别组运动员中枢疲劳度处于正常范围;各组运动员的中枢疲劳度、焦虑指数和脑功能态无显著性差异;熵值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男子举重运动员脑涨落图特征与各自级别的训练特点和恢复手段有关。

  • 标签: 举重运动员 脑α波 神经递质 中枢疲劳度 焦虑指数 脑功能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