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提出了关于丁玲早期作品两个重要新观点:作者《梦珂》《莎菲女士日记》并非目前学界通常所认为表达"五四"时期争取个性解放努力和挫折"新女性""启蒙"式话语,而是一种已经有条件满足"性解放"需求"后五四"市民对于其"市民阶级"身份无法有效建立苦闷;而此后作者力图打破这一困境而创作"革命加恋爱"小说系列,也仍然作者在市民阶层立场和角度上,出于空虚而观察其时流行"革命"潮流浅层涉猎之作。

  • 标签: 丁玲 新女性 革命与恋爱 “左翼”作家
  • 简介:<正>一研究诗的人常把格律比作诗肌肉和骨骼。如果承认这个比喻确当,在译诗时候,就应该把原诗格律看作必须传达东西。我国诗译界向有两派说法,都是不大看重传达外诗格律。一派可称“神韵派”,另一派可称“民族习惯派”。“神韵派”主张,译诗宗旨全在于领悟和传达外诗“神韵”,为了“神韵”,译文怎样处理格律问题,原则上都是可以。“民族习惯派”则认为,不管外诗具有何种本民族格律形式,在译文中都须转换成中国人所习惯结构类型,译者无须在探究和传达外诗格律上煞费苦心。其实,这些都是莫大误会。“神韵派”之所谓“神韵”,大约主要是指诗思想意蕴和情感内涵。这些东西除直接凝聚在词语和形象体系内部,也同时寓含在诗歌特定节奏和语调之中。而特定节奏和语调又总是发源于特定格律形式。因此,怎么能把诗“神

  • 标签: 奥涅金 诗节 译文 形象体系 普希金学 韵脚
  • 简介:20世纪西方哲学与文论语言学转向确立了语言本体地位,一些理论家从语言角度来探究主体性真相。奥斯特在小说《玻璃城》中,通过作家奎恩对斯迪尔曼一案侦查研究以及他自身身份嬗变,具体探讨了语言与主体性之间关系,指出两者经历了三个阶段发展变化:语言透明表征工具,人绝对理性主体;语言独立本体存在,主体性语言建构;语言无确定意义能指游戏,主体性不复存在。奥斯特以讲故事方式形象地诠释了西方哲学与文论对语言与主体性认识发展历程。

  • 标签: 保罗·奥斯特 《玻璃城》 语言 主体性
  • 简介:<正>《诗学》第一次被全面介绍到中国是1925年,《小说月报》上刊发了傅东华中译本。七十多年来虽然有不少美学史都在介绍《诗学》,但是具体针对《诗学》专题研究并不多见。这表明,我们与《诗学》对话还没有更全面、更深入地展开。

  • 标签: 亚里士多德 《诗学》 悲剧主角 理解问题 悲剧艺术 悲剧情节
  • 简介:<正>以前我们经常听到农民作家、工人作家和战士作家这样称谓,但近三十年来很少听到了。我记得刘醒龙写过一篇小说,题目就叫《农民作家》。最近几年出现了一批打工作家,通过文学表达自己诉求,反映打工阶层生活和命运,文学界把他们命名为"打工作家",

  • 标签: 农村题材 刘醒龙 文学传统 赵树理 狗日 中国当代社会
  • 简介:燕卜荪在中国英语界一个传奇人物,老一辈许多英语大家从燕卜荪那里得到了英语启蒙教育,他们回忆录和纪念文章给予燕卜荪的人品和学识以高度评价。然而,前辈很少谈到燕卜荪在中国创作作品,很少谈到他"中国作品"中文化和身份问题,以及中国经历如何影响了他学术思想。这些都需要我们进入燕卜荪在这个时期所留下文字资料,如诗歌、小说、批评论文、书信、旅行笔记等等。本文试图通过细读燕卜荪在中国创作诗歌、小说、批评论文对以上问题进行梳理,旨在理清燕卜荪对文化身份、中西文化差异等问题思考。

  • 标签: 燕卜荪 西南联大 身份 种族 文化差异
  • 简介:2013年4月12日零点,村上春树长篇小说《没有色彩多崎作和他巡礼之年》在日本统一发售。从11日夜里开始,日本多家书店外就人潮涌动,众多读者排队等待抢购村上新作时间到来。文艺春秋出版社对村上新作内容讳莫如深经营策略,媒体对题目和内容猜想大肆炒作,以及部分书店店名改成“村上春树堂”举动,都让读者在日本出版业境况低迷情况下对村上新作产生了一种特别的期待。

  • 标签: 村上春树 青春小说 社会问题 色彩 长篇小说 经营策略
  • 简介:美国埃默里大学里德教授新著《巴赫金视域下浪漫主义文学》立足当下理论语境,综合运用巴赫金思想、尤其哲学、美学、文学学与语言学思想,重新解读西方浪漫主义文学,对浪漫主义文学本体论、主体论、体裁论进行了独特反思与创造性再建构。该书不但是具体运用巴赫金思想一次有益尝试,而且丰富了浪漫主义文学研究方法论内涵,为“后理论时代”如何重审文学传统开辟了一条新路径。

  • 标签: 里德 《巴赫金视域下的浪漫主义文学》 浪漫主义文学 本体论 主体论 体裁论
  • 简介:美国文学史叙述中有许多“既定说法”。特别是叙述19世纪60年代之前美国文学,对这一文学现象起点,殖民文学和独立革命文学地位和功能、超验主义文学等描述,似乎已有定论。然而,在全球化日趋发展、文化接触、交融和冲撞日益频繁世纪之交,很有必要从文化、多元文化和跨文化角度加以重新审视。这对于从总体上把握美国文学、乃至美国文化和历史发展,对于研究中美思想、文化和文学交流和冲撞,提出很多新课题。

  • 标签: 美国文学 美国文学史 文化-历史研究
  • 简介:中外文学关系研究中国比较文学一个重要部分。本文梳理了2014—2018年中国学者在这一领域内取得成绩,对相关研究加以评论,以辨认新问题域、方法与增长点。

  • 标签: 中外文学关系 问题域 方法 增长点
  • 简介:我们谁都知道,让子女上好学校、读有用书,才能让子女有出息,成为接班人。但是,我们许多人可能并不知道,不能让子女认定家族企业、家庭财富自然,而是应该让他感受到竞争。没有竞争压力,人不容易有进取心,上再好学校也没用。今天独生子女之所以比过去中国子女更没有接班能力,原因在于此。

  • 标签: “富二代” 独生子女 竞争压力 家族企业 家庭财富 接班人
  • 简介:本文《哈姆雷特:“延宕”,还是“等待”,问题所在》上半部分,从人性和宗教两方面解读了莎士比亚悲剧《哈姆雷特》,不仅挖掘出了人性深处最丰富、最复杂隐秘世界,也发现了博爱与宽恕、复仇与救赎、毁灭与复活基督教主题。

  • 标签: 《哈姆雷特》 人性 宗教
  • 简介:<正>叙述与描写及形象智慧风貌叙述与描写本来卢卡契一篇文学论文题目。在我们文学评论和文艺理论著作中,叙述与描写都是两个最常见普通用语。虽然它们之间有着语义上某些区别,但我们还从来不曾赋予它们绝然不同审美价值。卢卡契则从文学作品题材、情节、结构、主题、社会效果、文学源流以及文艺创作

  • 标签: 卢卡契 文艺创作 读书札记 现实主义 巴尔扎克 文学作品
  • 简介:◇多克托罗教授,很高兴您能接受我采访.我来自中国一名教师.请问你去过中国吗?◆(高兴地)去过一次.那是1988年,我随一个作家代表团来到中国.我们先后访问了北京、上海和西安.西安兵马俑和羊肉泡馍令我难忘.记得那天我们在一家饭馆吃羊肉泡馍,有许多市民,非常热闹.给我留下了很深印象.◇你小说深受中国读者欢迎,到目前为止,有四部小说已被翻译成中文:《拉格泰姆时代》、《比利·巴斯盖特》、《上帝之城》和《大进军》;报刊和网页上都有关于你作品论文、评论和介绍.

  • 标签: 之中美国 作品之中 多克托罗
  • 简介:本文从后现代关于主体构成性理论出发,研究保罗·奥斯特小说《纽约三部曲》主人公生活境遇发生改变时,“自我”如何在与他者相遇过程中发生新变化,主体性与身份认同又是如何在新生存处境中进行新建构。论文分析了奥斯特小说与后现代理论契合之处,指出主体建构和消解以语言为中介,在自我与他者相互凝视中处于一个开放、永无休止互动过程。

  • 标签: 保罗·奥斯特 《纽约三部曲》 主体性
  • 简介:如同在中国古典研究领域,在西方古典学领域里也存在着“考证”与“义理”交互关系问题,并具体表现为古典语文学与哲学之间张力。这一张力被青年时期尼采推向了极致,本文便以尼采论述“荷马问题”为例证,这一问题置于18世纪末古典语文学在德国兴起以及贯穿19世纪德国古典学两大潮流——“人文主义”与“历史主义”——思想史脉络来理解,呈现其中内含古典语文学与哲学之间本质性争执,试图阐明“古典语文学”从何种“义理动机”与“价值判断”证得“荷马之道”为“古典主义”,而尼采如何对“荷马问题”进行重估,运用从“古典语文学”转化而来“哲学”“荷马之道”推向“前古典世界”(一个涌动着原初创造力和毁灭力希腊精神母腹),从而为20世纪早期希腊研究开辟了全新方向。

  • 标签: “荷马问题” 尼采 古典语文学“ 古典主义”“ 历史主义”
  • 简介:1982年时,作家徐迟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一篇有关陈景润在数学上艰苦跋涉取得卓越成就报告,引起轰动。其时正值"文革"结束,国内一片疮痍,出现转机之后,大家心中充满着希望。如何改变落后现状,首先考虑到科学技术。陈景润出现,点燃了大家心中火花。

  • 标签: 陈景润 治学经验 绝顶聪明 艰苦跋涉 才性 周勋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