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合成了一种新型多硫化合物TBDTF,通过核磁和质谱等表征技术建立了其清晰分子结构,通过紫外-可见光谱对TBDTF和不同物质量比TBDTF/C70混合溶液吸收光谱进行了研究.用荧光光谱表征TBDTF特征荧光谱.另外,采用不同物质量比TBDTF/C70荧光光谱分析TBDTF与C70分子间发生电荷转移现象.随后将TBDTF和C70等以物质量比混合制备成光电化学池,进行光电化学性质研究.实验结果表明,TBDTF和C70在溶液中发生了分子间电荷转移.光电化学表征结果表明了TBDTF/C70薄膜在可见光激发下发生了明显光电转换现象,表明TBDTF是一类优异多硫给电子分子.

  • 标签: 多硫给电子给体 C70 分子间电子转移 光电转换
  • 简介:用分子对接和三维全息原子场作用矢量方法对36个来曲唑类衍生物和34个阿那曲唑类衍生物与芳香化酶作用模式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三维定量构效关系模型,并在分子水平上阐述了其结合机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MLR)建模,同时采用内部及外部双重验证办法对所得模型稳定性能进行深入分析和检验.MLR建模复相关系数(Rcum)、留一法交互校验复相关系数(QCV)和外部样本校验复相关系数(Qext)分别为0.863,0.782,0.796和0.931,0.825和0.641.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稳定性和预测能力.采用AutoDock4.2软件对药物与受体之间结合方式进行了研究.运用这些信息能为进一步设计合成强效芳香化酶抑制剂,或筛选潜在具有更强抑制活性天然化合物提供帮助.

  • 标签: 芳香化酶抑制剂 定量构效关系 三维全息原子场作用矢量 多元线性回归 分子对接
  • 简介:运用量子化学方法讨论了一维四聚水簇各种不同构成形式稳定性,并计算了有机污染物卤代甲烷在一维四聚体水簇不同位置上相对分布值,计算结果表明,有机污染物在水体边界相对分布值高于水体介质内部相对分布值。

  • 标签: 卤代甲烷 分布 一维四聚合簇 量子化学 水污染
  • 简介:采用常规水溶液法在低热环境下得到了一种新基于砷钨酸和Mn-Ⅲ夹心型化合物,该化合物为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晶胞参数为a=2.04126(8)nm,b=3.22758(8)nm,c=1.32535(5)nm,β=94.427(3)°,V=8.7058(5)nm-3,Z=4;分子式为(NH4)(10)[(MnH2O)2WO2(AsW9O(33))2]·3.5H2O.性质分析表明,标题化合物对Hela细胞具有较高抗肿瘤活性,可以作为潜在抗肿瘤药物模型.

  • 标签: 夹心型多金属氧酸盐 MN Ⅲ离子 晶体结构 抗肿瘤活性
  • 简介:利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在HF/6-31+G^*水平下对硝酸锂溶液中可能存在离子缔合物种,以及当浓度升高时溶液中发生离子缔合过程进行了研究.硝酸根与水合锂离子可形成溶剂共享离子对、接触离子对、三离子及多离子团簇等离子缔合物种,在所有的缔合物种中,锂离子大都以形成四配位四面体结构为主,只有少数情况下存在能量较高五配位结构.以上3种水合离子缔合物种中v1(NO3^-)频率与水合硝酸根中参比值相比,分别发生1.4,-6.9以及大于2.8cm^-1蓝移,考虑到实验光谱中v1(NO3^-)带是持续蓝移.推测硝酸锂溶液在浓度升高时发生离子缔合过程可简略表示为"自由水合离子→溶剂共享型离子对→阳-阴-阳型三离子团簇→链状多离子团簇→网状多离子团簇→晶体".这个过程与在硝酸镁和硝酸钠中缔合过程是相似的.

  • 标签: 量化计算 硝酸锂 缔合物种 缔合过程
  • 简介: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结合对称性破损态(DFT-BS)方法,运用不同密度泛函和基组对反铁磁性EO叠氮铜双核配合物[Cu2(dmpe)2(μ1,1-N3)2(CH3COO)]+磁性质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杂化泛函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非常吻合,能够准确描述反铁磁性EO叠氮铜双核配合物磁性质.磁轨道分析表明,配合物中存在3个磁通道(2个叠氮桥、1个羧酸桥),磁通道中N原子、O原子与顺磁中心二价铜离子间都存在pd轨道重叠,对体系反铁磁性耦合相互作用都有贡献.从自旋布居分布角度来看,该配合物中顺磁中心间主要是自旋离域作用.配合物中羧酸桥传递强反铁磁性相互作用,使得顺磁中心间磁轨道重叠增加,体系反铁磁性相互作用增强.

  • 标签: DFT-BS 叠氮铜配合物 反铁磁相互作用 磁耦合常数
  • 简介:利用电介质平均能带模型计算了PrBa2Cu3O7化学键参数,得到Cu(1)-O键的人价性为0.41,Cu(2)-O键平均共价性为0.28,应用由共价性和要化率定义化学环境因子计算了^57Fe在PrBa2Cu3O7中Mossbauer同质异能位移,确定了^57Fe在PrBa2Cu3O7中价态和占位情况。

  • 标签: 超导体 PrBa2Cu3O7 化学键 Mossbauer效应 铁掺杂 同质异能位移
  • 简介:金刚石(110)表面具有不同方向上抛光速率强烈不对称特征,用第一性原理全能量平面波赝势方法模拟研究了类金刚石薄膜表面的结合强度与摩擦性能,确定了相互作用模型以及排斥力作用范围,研究了范德华排斥力在摩擦表面上分布,研究结果表明,摩擦表层感受到力在〈001〉和〈110〉2个方向上表现明显不同,而且〈110〉方向上摩擦力一直高于〈001〉方向上摩擦力.

  • 标签: 类金刚石薄膜 结合强度 摩擦性能 第一原理分子动力学 计算机模拟
  • 简介:采用CBS-QB3方法构建了丙烯酸甲酯(CH_2=CHCOOCH_3)与O_3反应体系势能剖面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经典过渡态理论(TST)和Wigner矫正模型计算了标题反应在200K~1200K温度区间内速率常数kTST/W.研究结果表明,CH_2=CHCOOCH)3与O)3反应首先经过渡态生成一个稳定五元环中间体,然后按断键位置不同,分别生成产物P1(CH_3OCOCHO+CH_2O_2)和P2(CH)3OCOCHOO+HCHO).此外,速率常数结果显示,在计算温度范围内,标题反应速率常数呈正温度系数效应.294K时,CH_2=CHCOOCH_3与O_3反应速率常数为1.76×10^(-18)cm^3·molecule^(-1)·s^(-1),与所测实验值(0.95±0.07)×10^(-18)cm^3·molecule^(-1)·s^(-1)非常接近.

  • 标签: CH2=CHCOOCH3 O3 Criegee机理 反应机理 速率常数
  • 简介:在MP2/6-311++G**水平上优化乙烯酮自由基与LiX(X=F,Cl,Br)形成锂键复合物.当卤素电负性很强(如F元素),使得Li原子处于缺电子状态,此时,电子给体会把电子偏移向锂,形成共价性较强锂键.而当卤素电负性减弱时,锂键中主要成分逐渐变为离子键,并且此时锂键性质还要受电子给体影响.另外,由于HCCO为缺电子结构,电负性较弱且体积较大卤素中孤对电子会与HCCO之间通过静电相互作用,使得HCCO…Li—X键夹角变小,接近120°.锂键性质对HCCO…LiX(X=F,Cl,Br)复合物中Li—X伸缩振动频率有直接影响.当锂键表现为共价性时,该频率红移,而当锂键表现为离子性时,该频率蓝移.但是,由于Cl电负性与O接近,C电负性与Br接近所以,在O…Li…Cl和C…Li…Br中容易形成共振结构,导致远大于在其他复合物中红移.

  • 标签: 乙烯酮自由基 锂键 自然键轨道理论 分子中的原子理论 量子化学
  • 简介: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LaxSr(2-x)MnO4尖晶石类光催化剂,确定了适用于LaxSr(2-x)MnO4制备方法和条件,通过改变结构和组分实现光催化水氧化反应。实验表明,晶体缺陷和晶格变形影响光催化性能且x为0.3-0.6时都表现良好催化活性,Na2S2O8浓度过高不利于催化性能,可能发生其它副反应。利用X-射线衍射(XRD)法,气相色谱(GC)法、电化学循环伏安法、极化曲线法、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法对结构和其催化性能进行表征。

  • 标签: 尖晶石 光催化 光水氧化
  • 简介:用荧光、紫外等分子光谱法研究了美他环素(MC)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相互作用,考察了不同温度下MC与HSA结合常数KA和结合位点数n,同时研究了Cu^2+,Al^3+,Pb^2+,Ca^2+和K^+等金属离子对MC与HSA结合性质影响.基于Forster偶极-偶极非辐射能量转移机理确定了荧光给体HSA与受体MC间结合距离.

  • 标签: 人血清白蛋白 美他环素 荧光光谱法
  • 简介: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超软赝势方法,计算了纯MgF2晶体、Co掺杂MgF2晶体、P掺杂MgF2晶体和(Co,P)双掺杂MgF2晶体电子结构和光学特性.结果表明,掺杂后MgF2晶体发生了畸变,原子之间键长也有所变化.(Co,P)双掺杂后,由于非金属原子P态和金属原子d态之间轨道杂化,在MgF:导带与价带之间形成了新杂质能级,这些杂质能级一方面减小了MgF2带隙宽度,使光吸收曲线红移到可见光区,另一方面有利于光生电子一空穴对分离,提高了MgF2光催化效率.(Co,P)双掺杂使位于禁带中杂质能级态密度明显增加,导致电子从价带跃迁到杂质能级和从杂质能级跃迁到导带概率增加,从而使其对太阳能利用率提高.并揭示了(Co,P)双掺杂MgF2在光学元器件方面的潜在应用.

  • 标签: 密度泛函理论 第一性原理 钴磷双掺杂MgF2 电子结构 光学性质
  • 简介: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B3LYP方法,在6-311G(d)基组水平上系统研究了CaSin(n=1-10)团簇几何构型、稳定性与光谱(红外与拉曼)性质.研究结果表明,CaSin团簇构型是在CaSin-1构型上戴帽1个原子而形成;当n≥4,CaSin团簇最低能量结构均为立体构型;Ca原子掺杂降低了体系化学稳定性;CaSi3与CaSi5是幻数结构;在相同观察频段内,CaSi3团簇红外与拉曼活性在低频段均表现较好,而在高频段拉曼活性则表现较差,与之不同是CaSi5团簇红外与拉曼活性在整个频段内都表现较好.

  • 标签: CaSin团簇 结构与稳定性 光谱性质
  • 简介: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采用紫外光谱法、荧光光谱法、DNA热变性及黏度法研究欧前胡素及同分异构体异欧前胡素与DNA作用机制,并探讨其构效关系.紫外光谱表明,加入DNA后,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紫外光谱均呈现减色效应;荧光光谱显示,随着欧前胡素或异欧前胡素浓度增大,DNA—BR荧光被猝灭,表明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对BR与DNA结合存在竞争性抑制;盐效应、DNA热变性温度、黏度法等实验进一步证明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与DNA作用模式均为嵌插与静电混合作用模式.研究表明,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均与DNA发生作用,且欧前胡素与DNA作用强于异欧前胡素.

  • 标签: 欧前胡素 异欧前胡素 小牛胸腺DNA 紫外光谱法 荧光光谱法 黏度法
  • 简介: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ENi(en)2]6E(VO)12O6B18O19(OH)3].6H2O多钒硼酸盐,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该晶体属三方晶系,R-3空间群.测试了晶体IR光谱和TG曲线,用循环伏安法详细研究了合成化合物氧化还原性质及电子转移机理,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具有两对氧化还原峰,其电子转移数分别为单电子和三电子.

  • 标签: 水热合成 晶体结构 多钒硼酸盐 簇合物 氧化还原性质
  • 简介:归纳了从钛铁矿中分离铁和二氧化钛方法,包括亚熔盐法、预氧化法、还原锈蚀法;其次,初步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制备Fe3O4磁性纳米颗粒和TiO2纳米粒子方法。最后,对Fe3O4/TiO2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包括溶胶-凝胶法、微乳液法、均匀沉淀法作了梳理。Fe3O4/TiO2复合纳米材料很好地解决了单独使用TiO2作为废水处理催化剂,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易随水流失,难以回收利用问题,具有一定实用性。

  • 标签: 光催化活性 磁性纳米粒子 Fe3O4/TiO2复合粒子 钛铁矿
  • 简介:通过紫外差谱方法研究金属Fe离子不同形态与不同类别血清白蛋白分子别构效应,并比较分析分子作用机理.考察氧介导条件对Fe离子不同形态分别与人血清白蛋白(Humanserumalbumin,HSA)、牛血清白蛋白(Bovineserumalbumin,BSA)别构效应影响,建立定量模型方程.结果表明,Fe离子不同形态与血清白蛋白结合反应体系中存在Fe(Ⅱ)-HSA/BSA~Fe(Ⅲ)-HSA/BSA动态平衡,Fe(Ⅱ)-HSA/BSA~Fe(Ⅲ)-HSA/BSA电子转移效应是别构效应关键影响因素,导致Fe离子不同形态与血清白蛋白结合反应别构效应迥异,呈现形态显著性差异.氧介导及无氧条件下Fe(Ⅱ)-HSA/BSA~Fe(Ⅲ)-HSA/BSA电子转移效应机理不同.无氧条件下,Fe(Ⅲ)与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遵循动力学一级反应规律,计算得到结合反应体系速率常数k及自由能变ΔG≠.

  • 标签: Fe(Ⅱ) Fe(Ⅲ) 别构效应 荷质传递 动力学方程
  • 简介:利用卟啉(Heroin)具有模拟酶功能,与多壁碳纳米管(MWCNTs)构建了一种新型过氧化氢(H2O2)生物传感器。首先,利用Hemin与MWCNTs之间π-π键作用,在超声分散下制备Hemin/MwcNTs纳米复合物;采用滴涂技术并在nafion作用下将其固载在电极表面,制得该H2O2生物传感器(nafion/Hemin/MWCNTs/GCE)。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对合成纳米复合物进行了分析;采用扫描电镜(SEM)对电极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采用循环伏安法和计时电流法考察了该修饰电极电化学行为;并对传感器行为进行了详细研究。在最优条件下,此修饰电极对H2O2具有明显催化作用,电流与H。0:浓度在6.0×10-7-1.8×10-3mol/L范围内呈现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达2.0×10-7mol/L。此传感器制作简单,具有较高灵敏度和良好稳定性及重现性。

  • 标签: 卟啉 多壁碳纳米管 过氧化氢 生物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