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胃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治疗的病人64例,对病人的不同临床表现如腹痛、呕吐、脱水等常见症状,给予针对性的治疗,疗程为14天,期间对病人临床表现做详细的记录,疗程结束后,对治疗结果进行评估。结果这些急性胃炎患者在经过临床针对性治疗后,恢复效果显著。结论在本次临床探究过程中,对患者发病原因及临床症状做深入研究分析,对不同临床症状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急性胃炎 腹痛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治疗牙周病的方案及其它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方法将我院口腔科就诊的186例牙周病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两组均排除患有糖尿病患者,排除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两组治疗时间均为7天,A组93例应用交沙霉素+甲硝唑+维生素B6,B组93例应用头孢他美酯+甲硝唑+维生素B6,两组患者每日常规保持口腔卫生维护。结果A组显效72例,有效11例,无效10例;B组显效58例,有效21例,无效14例;A组有效率89.2%,B组有效率85%。AB两组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8.6%、9.7%,A组的药品费比B组少43.40元。结论牙周病选择A组的治疗方案是可行的,是有效的。

  • 标签: 交沙霉素 头孢他美酯 治疗 牙周病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100例,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均分为两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给予红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其临床治愈率86.0%、有效率9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0%、88.0%,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治疗过程中,多采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而且具有较高的临床治愈率、有效率,治疗效果明显,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发生,治疗有效率高,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支原体肺炎 小儿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PPH合并手术治疗痔病的临床疗效。方法PPH合并手术治疗53例Ⅱ~Ⅳ度痔,其中部分合并肛乳头肥大、肛裂、低位单纯性肛瘘,与同期单纯PPH手术50例作比较研究。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指数、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恢复工作时间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PPH合并手术可以弥补单纯PPH手术的局限性,不但可以拓展其治疗范围,同时还可以获得更好的远期疗效

  • 标签: 吻合器 手术疗法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通过对临床上60例疥疮患者应用蜈黛软膏后的疗效进行观察,并对蜈黛软膏组成药物的简单分析来阐述蜈黛软膏治疗疥疮确有其效。

  • 标签: 蜈黛软膏 疥疮 药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应用α-硫辛酸注射液临床疗效,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63例DPN患者分为两组,均行糖尿病常规治疗,对照组31例同时应用甲钴胺治疗,研究组32例则同时应用α-硫辛酸注射液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传导速度、神经病变总症状(TSS)评分,密切监测血糖和肝肾功能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加快(P<0.05或P<0.01),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TSS评分方面,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研究组降低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应用α-硫辛酸注射液治疗,安全有效,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alpha -硫辛酸注射液 2型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60例脑出血临床治疗疗效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8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60例,将其平均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给予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以尼莫地平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在临床疗效的情况对照中,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是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0.00%;经治疗后,研究组CSS下降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血肿量和脑水肿量减小的程度明显多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地平用于脑出血的治疗中临床效果较好,有利于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减少后遗症的发生率,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出血 临床治疗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蒙药对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患者,辨证论治的治疗方法,给予新-II,三味檀香汤,等蒙药。结果治疗后有效率94%结论蒙药治疗早搏有明显疗效

  • 标签: 早搏 新-II,三味檀香汤 蒙医药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56例脑血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8例,对照组单纯采用阿司匹林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程度以及治疗总有效率96.4%显著优于对照组60.7%,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和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和推广价值。

  • 标签: 脑血栓 他汀类药物 阿司匹林
  • 简介:摘要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方式改变,皮肤性疾病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其中以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疾病占较大比例,由于病毒性皮肤疾病对人体健康及生活质量有较大损害,因此对相关病症治疗方法的临床研究至关重要。随着抗病毒药物研究不断深入,临床中出现了许多较新药物,为皮肤疾病治疗带来新进展,本文除对临床中常规抗病毒药物进行阐述外,还对部分较新型药物进行了简要叙述。

  • 标签: 皮肤性病科 抗病毒药 临床运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食管临时心脏起搏技术在对局麻药物过敏患者中的应用可行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2例有缓慢性心律失常的非食管手术且对局麻药物过敏者中应用经食管临时心脏起搏技术。结果2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电极到位率100%,左房起搏有效率100%,临时心脏起搏持续时间平均6小时左右。结论在对局麻药物过敏的非食管手术的患者中应用经食管临时心脏起搏技术是可行的,值得推广。

  • 标签: 临时起搏器 局麻药物过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药物综合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临床对对照组患者主要给予常规治疗,对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药物综合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3.3%显著高于对照组53.3%,不良反应发生率10.0%显著低于对照组20.0%,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止血时间和便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药物综合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药物综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别采用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组治疗,其中观察组(40例)采用胰岛素注射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口服降血糖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100%、87.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浓度达标时间、出现低血糖反应情况均少于对照组,而观察组治疗费用明显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治疗效果显著但费用昂贵,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经济实惠但效果欠佳,因此糖尿病临床治疗中应当根据患者病症及经济情况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

  • 标签: 2型糖尿病 胰岛素 降血糖药物 疗效比较
  • 简介:目的了解某院腹股沟疝修补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该院2011年138例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4.93%(131/138),联合用药率达39.69%(52/131).共使用8大类抗菌药物,居前3位的是哌拉西林/他唑巴坦(29例次)、依替米星(26例次)和头孢呋辛(23例次).二联用药46例,三联用药6例,以依替米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6例次)和依替米星+头孢曲松/他唑巴坦(6例次)为主.平均抗菌药物费用为1002.68元,占药费的41.69%.结论该院腹股沟疝修补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存在用药起点高、时间长、无指征用药等不合理现象,需引起医院相关部门的重视,采取措施,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

  • 标签: 抗菌药物 围手术期 腹股沟疝修补术 合理用药
  • 简介:目的:了解我国不同利益相关者对药物经济学的认知、态度和实践(KAP)方面的情况。方法:设计KAP调查问卷,选择政府、企业、医院及科研机构的专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与结论:被调查对象为专业领域内较为资深的工作者,获得药物经济学知识的途径主要是工作培训,研究选题方面主要是考虑决策的需要,成果的展示和转化以文章发表为主,转化为政策较难。建议提高药物经济学研究质量,加强政策制定者的药物经济学知识培训,促进我国药物经济学学科发展。

  • 标签: 药物经济学 知识 态度 实践 横断面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米非司酮用于双子宫早孕药物流产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针对从2008年12月至2013年12月来我院妇产科就诊的60例早孕合并双子宫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非司酮300mg、米索前列醇600ug;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150mg、米索前列醇600ug。结果观察组完全流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全流产率及流产失败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阴道出血量、出血时间及恢复月经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子宫早孕药物流产追加米非司酮片可有效提高完全流产率,减少阴道出血量,缩短阴道出血时间,快速恢复月经,且不良反应轻微。

  • 标签: 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双子宫 早孕 药物流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菌药的临床应用与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关系,以期能够更为合理的指导临床抗菌药物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内科和ICU自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间收治的确诊为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5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发生感染前的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探究两者的内在联系。结果59例患者在发生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感染前有26例应用单一抗菌药物进行临床治疗,占44.1%,其中头孢菌素类药物11例,占42.3%,青霉素类6例,占23.1%,大环内酯类5例,占19.2%,碳青霉烯类4例,占15.4%。结论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感染与单一使用抗菌药物密切相关,其中单纯采用头孢菌素类药物诱发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可能性最高。

  • 标签: 抗菌药物 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丹红注射液联合硝酸酯类药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12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死患者84例,将其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硝酸酯类药物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并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且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76%,明显低于对照组14.29%,比较均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硝酸酯类药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较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丹红注射液 硝酸酯类药物 冠心病心绞痛
  • 简介:摘要强迫症是以强迫观念、强迫冲动或强迫行为等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神经症,在早期症状比较轻微时使用帕罗西汀、氯丙咪嗪、氟西汀等神经药物进行院前治疗;而在采用不成熟防御机制来缓解内心冲突或做出强烈应激反应的强迫症患者则采用入院接受心理治疗的配合来缓解临床症状。

  • 标签: 强迫症 药物治疗 心理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措施对化疗药物外渗的影响,降低病人化疗药物外渗致静脉炎的发生率。方法随机将2013年1-12月收治的160例化疗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0例,两组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从病人入院开始,除按肿瘤科常规护理外,采取相应的预见性护理措施;对照组只采取常规的化疗药物防静脉炎的常规护理。结果观察化疗药物外渗致静脉炎的发生率,对照组发生静脉炎26例(32.5%),观察组6例(7.5%),两组发生率比较,x2=15.63,P〈O.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的护理措施对化疗药物外渗产生不同的影响,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能较好地降低化疗药物外渗致静脉炎的发生率,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提高了护理质量和病人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化疗药物外渗 静脉炎 预见性 护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