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医院标本运送过程中生物安全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9月血液标本800份,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0份。对照组:对标本采取一般运送流程;观察组:在一般运送流程的情况下,对标本运送过程进行生物安全管理干预。观察两组标本合格情况,记录两组标本发生医院性感染的情况,比较两组的标本检验合格率和医源性感染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标本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医院性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医院标本运送过程进行生物安全管理能够有效控制医源性感染事件的发生,增加标本合格率,提高对医护人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医院标本 运送过程 生物安全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生物束带收紧联合会阴体成型复合式阴道紧缩术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12月收治的产后阴道松弛患者80例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对照组行体型缝合法阴道紧缩术治疗,观察组行生物束带收紧联合会阴体成型复合式阴道紧缩术治疗,对比疗效。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会阴体高度与阴道周径无差异性,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会阴体高度大于对照组,阴道周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少数患者发生出血、血肿、感染并发症,其中观察组总发生率2.50%,与对照组患者的15.00%对比较低(P<0.05)。经术后随访观察组总满意度95.00%,与对照组患者的80.00%对比较高(P<0.05)。结论 生物束带收紧联合会阴体成型复合式阴道紧缩术治疗效果显著,阴道收紧效果理想,且不容易发生并发症,更容易获取患者认可。

  • 标签: [] 复合式阴道紧缩术 生物束带收紧 会阴体成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微生物检验中标本采集与技术相关内容。方法:研究时间为2021年1月-2021年12月,研究对象为此期间接受我院微生物医疗取样检验的病例,共计200例,对微生物标本的取样操作相关情况进行评估,发现微生物临床标本采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改进意见。结果:200例标本中,不合格率为56.50%(113/200)。对微生物相关医护人员调查发现,存在血液样本未严格按照三步消毒法处理、患者未按要求取样、护士未向患者交代清楚等多项问题。结论:微生物相关医护人员需要不断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并实现专业技能的提升,进一步保证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标本采集 技术研究 措施
  • 简介:摘要:药品安全管理是民生问题,国家“十四五”规划要求,提高食品药品等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产品和服务一直都是难点问题,主要原因是化学和制药厂的制造业务管理不完善。化学药品质量与自身的质量管理体系有较大的关系,要想保证药品安全性就要对生产环境,操作环境进行分析,总结趋势变化,在这个过程中要了解质量控制要求,针对当前存在的不足进行处理,指导化学制药厂卫生清洁和实践工作。

  • 标签: 化工制药厂洁净区微生物 控制
  • 简介:[摘要]以“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为医学检验本科专业培养目标,对于检验专业的课程而言,传统的实验方法在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等环节运用的效果不佳。以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验的改革为切入点,在实验 课程中引入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来探索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升学生实践能力、顺应社会需求的实验新模式。

  • 标签: 医学检验专业 生物化学 临床检验
  • 简介:摘要:近年来,传染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微生物传染病是最常见的临床疾病之一,对患者造成较大损害,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同时,部分患者长期滥用抗生素药物,患病期间体质相对较低,容易导致微生物耐药性提高,还会引起患者其他并发症,会使临床治疗复杂化。此外,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和人口迁移的加速,也迫使传染病呈现出集群传播频率高的特点,增加了传染病感染的数量。传统微生物检验技术的不足,需要探索一套安全、稳定、快速、准确的检验技术,以提高微生物检验的效率。

  • 标签: 微生物 快速检验 应用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传染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微生物传染病是最常见的临床疾病之一,对患者造成较大损害,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同时,部分患者长期滥用抗生素药物,患病期间体质相对较低,容易导致微生物耐药性提高,还会引起患者其他并发症,会使临床治疗复杂化。此外,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和人口迁移的加速,也迫使传染病呈现出集群传播频率高的特点,增加了传染病感染的数量。传统微生物检验技术的不足,需要探索一套安全、稳定、快速、准确的检验技术,以提高微生物检验的效率。

  • 标签: 微生物 快速检验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尽管进行了手术联合同步放化疗的多模式治疗,但是胶质瘤患者的预后依然很差,因此,深入挖掘胶质瘤发生和进展的分子机制,并以此为基础开发新型靶向治疗药物显得尤为重要。LncRNA是指长度超过200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序列上保守性差,功能上具有一定保守性[1]。

  • 标签: 胶质瘤 LncRNAs 治疗 新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开展病原微生物检测,对检验食源性疾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60例调研对象,均为食源性疾病患者,均接受微生物检验,观察检验结果,研究起止时间2021年1月—2022年1月。结果 入组60例食源性疾病患者,共有1104份检验标本,经病原微生物检验,检出病原微生物156株,检出率156/1104=14.13%,其中92株(58.97%)致病性弧菌,41株(26.28%)肠道致病菌,6株(3.85%)金黄色葡萄球菌,17株(10.90%)轮状病毒阳性标本;检验标本渠道:99株(63.46%)肛拭子,39株(25.00%)可疑食品,11株(7.05%)环境标本,7株(4.49%)呕吐物。结论 开展病原微生物检验,对诊断食源性疾病和降低食源性疾病对民众的危害有积极意义,建议推广。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食源性疾病 效果
  • 简介:摘要:计算机技术飞快发展,在生物医学等现金领域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但是随着需要解决的问题复杂程度逐渐提高,需要处理的相关生物医学信息大幅增长。传统的数据处理模式是单服务器处理,但就现状而言该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下的系统拓展和升级维护的要求,在计算速度上也存在缺陷,需要一个告诉的计算方法和计算平台。因此,并行计算的开发和出现就已经是必然的解决方法。本文将针对并行计算在生物医学中三个不同领域的应用尝试,说明该方法在该领域中存在更广泛的应用价值,有效提高数据处理效率。

  • 标签: 并行计算 生物医学 计算机技术应用
  • 简介: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增长,制药行业得到了显著的推动。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的西药制药得到了长足的进步。西药制药领域中新技术的应用日益增多,这不仅显著提高了药品的质量,同时也为制药公司带来了更多的盈利机会。在众多先进科学技术中,生物制药技术得到了较为广泛地使用。生物制药技术作为一种至关重要的制造工艺,当将其融入到西方药物的生产中,不仅可以进一步完善制药流程,还能提高药物的质量,以满足临床对药物治疗的多样化需求。

  • 标签: 西药制药 生物制药技术 具体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创面修复作为医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探讨了生物材料在创面修复中的重要作用。生物材料可以促进细胞增殖和分化,调节炎症反应,促进血管生成和组织再生。这些特性使得生物材料成为创面修复的理想选择。随着科技的发展,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创新和突破,为创面修复领域带来新的变革。

  • 标签: 生物材料 创面修复 伤口愈合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医疗技术和医疗水平也在不断进步,在高质量的医疗发展背景下,给我国医院的医疗研究项目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动力。通过进行研发工作,能够更好地为患者提供精准的医疗服务,实施科学的医疗方案,全面满足患者的医疗需求。在研发工作中,需要有高质量的生物样本库作为支撑,才能提高研发工作的效率,以及研究结果的准确性与科学性。生物样本库属于一种前沿的医院研究领域平台,具体包括样本采集、样本保管、样本处理等工作。在生物样本库的支持下,能够促进我国医学研究领域的发展。因此,本文通过对生物样本库质量控制和规范化,以提高生物样本库的建设质量。

  • 标签: 生物样本库 质量控制 规范化
  • 简介:摘要:微生物感染是临床上常见的病原体之一,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传统的微生物检验方法存在着时间长、复杂度高以及对临床决策支持不足等问题。因此,发展快速而准确的微生物检验技术成为当代医学研究的焦点之一。微生物快速检验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已经在临床实践中取得显著的进展。这些技术包括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生物传感等多个领域的交叉应用,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为迅速、敏感、特异性的微生物诊断手段。本文旨在全面梳理和总结微生物快速检验技术的临床研究进展。

  • 标签: 微生物快速检验技术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探析微生物检验对于感染控制的效果。方法:此试验选择的是2022年1月—2023年7月接收的住院患者86例,分两组,各43例;接受常规感染控制的是对比组,微生物检验应用在试验组,分析干预结果。结果:试验组的感染发生率较对比组低,有差异(P<0.05)。结论:对医院感染控制中,微生物检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明显的降低感染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感染控制 微生物检验 感染率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