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脓毒性休克患者治疗中监测中心静脉-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在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在自治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脓毒性休克患者76例,入选48例。分为A组和B组,A组为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70%,中心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v-a)CO2≤6;B组为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70%,中心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v-a)CO2>6。监测患者入院0、6、12、24小时的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每小时尿量、乳酸、24小时液体总量、入住ICU的时间和院内死亡率。结果A组、B组的年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原发感染灶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患者液体复苏T0时,MAP及Scv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乳酸及CV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患者液体复苏T6、T12、T24时,MAP、CVP、血浆乳酸及Scv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每小时尿量、24小时液体总量及入住ICU的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院内死亡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a)CO2可以作为早期容量复苏后(ScvO2)≥70%的脓毒性休克患者的进一步容量复苏的指标。

  • 标签: 脓毒性休克 中心静脉-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 容量复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龄别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将观察组与对照组所有观察对象按照年龄分为两个组,对两组患者进行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IgM检测,性抗体IgM的测定,比较两组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IgM阳性率。结果观察组6个月-3岁组阳性率与对照组6个月-3岁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14岁组阳性率与对照组3-14岁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6个月-3岁组与3-14岁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在3岁以下的患儿化脓性扁桃体炎的发生与肺炎支原体感染没有密切的相关性,3岁以上的患儿化脓性扁桃体炎的发生与肺炎支原体感染有着较为密切的相关性。

  • 标签: 不同年龄 小儿 化脓性扁桃体炎 肺炎支原体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对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9月收治的32例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则采取常规药物+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治疗前后患者最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凹厚度改善程度;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患者疗效、最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凹厚度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常规药物+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效果确切、安全。

  • 标签: 玻璃体腔注射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 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治疗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青年组患者与老年组患者行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时使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和33%硫酸镁的效果及耐受性的比较。方法选取青岛本地居民于2013年2月-2014年5月于我院行结肠镜检查的33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中两组患者分别使用上述两种药物进行肠道准备后的效果及耐受性。结果中青年组患者肠镜前使用两种药物进行肠道准备的效果无显著差异,耐受性较好;老年组患者两种药物进行肠道准备的效果差异不显著,但是33%硫酸镁耐受性较差。结论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在行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时在各个年龄组中的临床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而硫酸镁的不良反应较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在老年组患者中明显升高,在临床应用中应注意用药安全。

  • 标签: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 硫酸镁 结肠镜检查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cv-aCO2)在重症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患者液体复苏中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我院120例重症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给予液体复苏。根据液体复苏后24小时Pcv-aCO2、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水平分为四组,比较分析四组间的实验室指标、乳酸清除率及液体入量。结果液体复苏时间T24的HR、BE、Scv02、Pa02/FiO2、Pcv-aC02、Lac与T0、T6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ScvO2小于70%、Pcv-aCO2超过6mmHg的重症浓度患者的乳酸清除率、液体入量均低于其他三组(P<0.05)。结论Pcv-aCO2与ScvO2联合监测可作为重症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患者液体复苏的重要依据。

  • 标签: 重症脓毒症 脓毒症休克 Pcv-aCO2 ScvO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过程中,在达到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70%复苏目标情况下,静动脉二氧化碳分压能否进一步指导复苏进行。方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3年5月入住我院重症医学科诊断感染性休克患者39例,随机分为2组,一组21例,一组18例,两组患者人科后均行中心静脉,动脉置管,抽取动静脉血气分析,监测ScvO2(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计算P(v-a)CO2(静动脉二氧化碳分压),行EGDT,复苏6H后再次监测ScvO2,P(v-a)CO2,对于两组中ScvO2<70%者继续进行液体复苏,而第一组中ScvO2>70%者停止液体复苏,第二组中ScvO2>70%而,P(v-a)CO2>6mmhg者继续复苏,P(v-a)CO2<6mmhg者停止复苏,直至第二组所有患者ScvO2>70%,P(v-a)CO2<6mmhg后停止复苏,复苏期间监测第6小时(T6h),第12小时(T12h)ScvO2,P(v-a)CO2,乳酸清除率。结果两组中单纯以ScvO2>70%为复苏目标组其乳酸清除率在T6h,T12h,均小于ScvO2>70%并P(v-a)CO2<6mmhg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28天死亡率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ScvO2联合P(v-a)CO2在感染性休克进行液体复苏时有指导意义。

  • 标签: 感染性休克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 静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 乳酸清除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