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研讨。方法选出2015年12月-2017年12月进入我院就诊并接受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8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系统回顾其各项临床资料,并评价疗效情况。结果静脉溶栓治疗后,病人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85例病人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9.41%(76/85),并发症总出现率5.88%(5/85)。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较好,但需注意把握治疗时间与适应证,以提升病人整体疗效。

  • 标签: 静脉溶栓治疗 尿激酶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用药疗效。方法把我院门诊2016年4月—2018年1月接收的165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把患者分为甲、乙、丙三组,每组各有55例患者,甲组应用对症联合抗菌药物治疗,乙组进行单一抗菌药物治疗,丙组进行单一止咳祛痰药物治疗,比较三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甲组日间咳嗽症状评分、夜间咳嗽症状评分以及咳痰症状评分均要显著优于乙组与丙组(P<0.05),而乙组又要显著优于丙组(P<0.05);甲组治疗总有效率是100%,乙组治疗总有效率是89.1%,丙组治疗总有效率是81.8%,甲组临床疗效要显著优于乙组与丙组(P<0.05),而乙组又要显著优于丙组(P<0.05)。结论通过针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症状给予对症联合治疗较好的临床疗效,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合理用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用于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笔者于2015年6月到2017年6月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2例,采用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46),对照组给予患者阿司匹林治疗,初始剂量300mg/d,第2d起改为100mg/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患者氯吡格雷治疗,1初始剂量300mg/d,第2d起75mg/d,治疗14d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4.48±1.4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19±1.62)分(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1.3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3.91%(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升临床疗效。

  • 标签: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急性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消化道穿孔运用64层螺旋C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0月25例临床病例,根据CT所见各种征象与临床手术及病理对照。结果25例均经手术或病理证实,其中穿孔原因有胃肠道溃疡16例,恶性肿瘤7例,小肠系膜动脉栓塞伴肠坏死1例,肠道异物穿孔1例。CT诊断正确率达92%(23/25),以观察到腹腔游离气体为主要CT征象。结论64层螺旋CT能够早期、准确的发现消化道穿孔征象,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急性消化道穿孔 游离气体 螺旋CT 多平面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SAP(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应用CBP(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AMY、LIP、TNF-α、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3.0±0.5)d及ICU住院时间(6.5±0.8)d、28天死亡率6.67%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SAP患者应用CBP治疗可以有效清除炎性介质,提高治疗效果,是SAP临床治疗中的重要辅助措施之一,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连续性血液净化 急性重症胰腺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脊柱创伤采用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2014年1月—2017年9月收治31例急性脊柱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术后半年的随访,结果显示显效患者23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为93.55%;其中2例无效。结论及时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可以有效治疗急性脊柱创伤。

  • 标签: 脊柱急性创伤 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丁苯酞注射液的疗效。方法6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入组,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每组各30例,均予以抗血小板聚集,稳定斑块,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注射液,用法100ml*1瓶,Q12h,静脉滴注,连续治疗14天。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第7、14天测定血清一氧化碳(NO)、血清内皮素血管肽(ET-1)、血清神经特异性烯醇酶(NSE)的水平,以及治疗前、治疗14天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血清NO、ET-1、NSE、NIHS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注射液在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中,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功能缺损症状,改善患者预后,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丁苯酞注射液 急性脑梗死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急性心梗死患者院前急救过程中开展个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梗死患者54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最先入院的27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在院前急诊环节给予个性化护理,将随后入院的27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在院前急救环节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护理结果。结果关于出诊反应过程、急救过程及入院过程所需时间方面,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而成功转运以及急救成功率、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院前急救环节给予个性化护理,能改善预后,缩短入院治疗时间,确保入院治疗效果,提高治疗成功率。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急救 个性化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对我院发生的1例静脉注射胺碘酮所致严重急性肝损害的病例进行分析,分析其病例特点、发生的原因和机制,并探讨预防措施。

  • 标签: 静脉注射 胺碘酮 肝损害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研究急性脑血管病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研究防止医院感染的方法,为减少医院感染提供相关的数据。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的495例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病患进行分析研究。结果495例急性脑血管病病患发生感染的有59例,感染率为20%;以呼吸道疾病为主的感染占63%、其他多为泌尿系统、胃、皮肤和血液的感染率为15%、10%、9%和3%。检测出66株病原菌。在这之中革兰氏阴性菌占70%,革兰氏阳性菌占据30%。结论急性脑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情况多有发生,我们要尽快的采取措施进行防治,避免医院感染情况。

  • 标签: 急性脑血管病 医院感染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治疗以及临床治疗有效性。方法随机选择本院收治的12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对象,通过单双号抽签分组的方式方法,将122例患者均分成为常规组和介入组,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急诊治疗,介入组患者加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胸痛缓解时间进行对比。结果介入组患者治疗效果更佳,P<0.05;介入组患者胸痛缓解时间更早,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治疗过程中推广和运用PCI治疗方法效果显著,应不断推广和运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治疗 常规治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治疗效果 胸痛缓解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服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对小儿急性腹泻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40例小儿急性腹泻患儿,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70例,对照组采用综合治疗,观察组增加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口服,对比分析2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优于对照组78.57%。观察组的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口服葡萄糖酸锌佐治小儿急性腹泻临床疗效显著,可缩短腹泻病程,减轻严重程度,佐治小儿急性腹泻安全、有效。

  • 标签: 葡萄糖酸锌口服液 小儿急性腹泻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用药合理性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358例,回顾性分析医生为其开具的药物处方。结果全部抗菌药物处方中,单联用药的比例为77.12%,明显高于联合用药的比例22.88%;静脉注射给药途径的比例为84.95%,明显高于其他给药途径比例15.05%,以上数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孢菌素类药物具有最高的使用率,其次分别为青霉素类药物与大环内酯类药物。结论在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需以患者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对抗生素药物的使用与具体治疗方案进行合理选择,避免抗菌药物的过度使用,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过程进行进一步规范。

  • 标签: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抗菌药物 合理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实施中医临床路径的临床疗效。方法择本院2014年7月—2015年12月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为历史对照组(n=60),行西医治疗,2016年1月—2017年6月入住于防城港市中医医院的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为临床路径组(n=60),行中医临床路径治疗,对比不同方案的效果。结果临床路径组患者治疗14d后NIHSS评分、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低于历史对照组,中医症候评分减分率、MBI评分均高于历史对照组(P<0.05)。结论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实施中医临床路径疗效显著。

  • 标签: 缺血性中风 急性期 中医临床路径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探究经纤支镜灌注沐舒坦治疗急性肺脓肿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60例肺部脓肿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予以对照组患者纤支镜下吸痰治疗,予以观察组患者纤支镜灌注沐舒坦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纤支镜灌注沐舒坦治疗急性肺脓肿的效果显著,该方法值得被广泛应用。

  • 标签: 支气管镜 局部灌注 沐舒坦 急性肺脓肿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我院收治的64例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对比,所有患者均符合手术指征,在术前进行严格的禁忌症调查后,按照患者自主治疗选择,分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观察组n=30例)和常规开腹治疗组(对照组n=34例),临床比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成效。结果对照组的临床疗效70.59%(25/34)明显低于观察组的临床疗效90.00%(27/30),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相关指标比较上,以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临床治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行性,且能够明显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临床治愈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治疗 急性胆囊炎
  • 简介:摘要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血管内科中最常见的危重症。该病发病急促、死亡率较高,早期明确诊断对其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静脉溶栓治疗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随机选择2017年10月至2008年8月本院收治28例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分析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结果全部患者中有22例再通,再通率为79%。22例患者在距起病6~14小时左右达到酶峰值。在2~4小时内抬高的ST段回落到正常指标,或者基本接近等电位线水平。溶栓后1~3小时内胸痛均缓解。溶栓2~4小时内均有不同程度的再通性心律失常。28例治疗后有6例并发出血,28例患者转归,死亡1例。结论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过程中应用静脉溶栓治疗,临床效果优越、治疗安全性高,患者需要尽早接受治疗。

  • 标签: 静脉溶栓 老年人 急性心肌梗塞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心力衰竭使用利尿药诱发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合理用药。方法临床药师通过参与1例心力衰竭应用呋塞米诱发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诊疗和药物分析调整,充分考虑到患者疾病症状及可能诱导痛风发作的药物,调整治疗药物,改善症状。结果临床药师考虑患者自身特点,调整了合理治疗方案,医师采纳建议后,患者急性痛风症状缓解,心力衰竭得到控制,病情改善。结论心力衰竭合并痛风史的患者应用利尿药,极易诱发痛风,建议碱化尿液、根据病情适当减少利尿剂。临床药师通过参与临床治疗,发挥药师的专业优势,优化用药方案,进行合理用药宣教,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促进安全合理用药。

  • 标签: 临床药师 心力衰竭 痛风 利尿药 用药分析
  • 简介:摘要机械性循环障碍所引起心力衰竭又称之为机械性心力衰竭,主要是由于心脏泵血功能出现一定程度障碍状况发生,被称之为泵衰竭。主要是由于各类原因所造成发病急骤、心排血量短时间内急剧下降所造成一类症状,患者丧失排血功能所引起周围系统灌注不足,最终引起急性心力衰竭发生。而心电图使用已经成为临床上心衰诊断、治疗一线检查项目。目前临床上出现心电图定量化测量以及连续测量方式评估并取得一定预测价值,本文就心电图在急性心力衰竭综合征应用效果进行以下综述,具体如下。

  • 标签: 心电图 急性心力衰竭 检查项目 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