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人性化的护理方式在宫颈糜烂等宫颈炎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4年8月到2015年8月接收的200例宫颈炎患者,按照随机的方法将200例患者平均分成观测组和对照组,观测组的100例患者在护理时采取人性化的护理方式,实验组的100例患者的护理仍然按照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6。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测组的宫颈炎患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护理效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宫颈炎患者进行护理时采取人性化的护理方式,能够显著提高护理的效果和护理质量,因此具有深远的研究意义,值得在临床进行进一步的推广使用。

  • 标签: 人性化 护理 宫颈炎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宫颈癌患者治疗后的性生活状况,为当前的宫颈癌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意义。方法对在我院接受治疗后宫颈癌患者进行研究,观察其治疗前、后的性生活状况。结果治疗后,患者性生活频率与治疗前无差别的患者为24.44%,性生活频率减少患者为55.56%、无性生活患者20.00%;与治疗前相比,患者性欲望评分3.31±0.85分、性兴奋2.86±0.75分、性高潮2.48±0.84分、阴道润滑3.56±1.17分及满意度4.86±1.14分均低于治疗前的6.16±1.27分、7.32±1.44分、6.32±1.22分、7.82±1.52分、12.24±1.53分,一周平均发生性生活的次数1.43±0.73少于治疗前的3.13±0.63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在治疗后性生活质量出现下降,因此在治疗后应给予患者生理、心理上的有效护理,恢复患者正常的性生活,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宫颈癌 治疗后 性生活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的术中护理配合。方法选取2016年01月-2016年12月的32例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患者的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术中护理配合的要点。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完成,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术后恢复良好。结论了解手术进程,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充分准备手术用物,注意截石位的合理摆放,术中严密观察病情,熟练操作腹腔镜设备和器械是配合好此类手术的关键。

  • 标签: 宫颈癌 腹腔镜 术中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检查(TCT)联合宫颈活检在女性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妇科门诊筛查宫颈病变的1150例患者,均采取TCT检查,将结果记录后再做宫颈活检,比较检查结果。结果TCT检查阳性者112例,其中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51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34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24例,鳞状细胞癌(AC)3例。而TCT阳性者在阴道镜下行宫颈活检,TCT检查结果与病理组织活检结果符合率高。结论采取TCT检查能够早期发现异常,可作为首选方式,在此基础上联合宫颈活检,能够进一步进行确诊,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液基细胞学检查 宫颈活检 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阴道镜下活检宫颈病变诊断结果。方法以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接诊的50例宫颈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阴道镜下活检诊断,总结阴道镜下活检结果。结果阴道镜下活检对常见宫颈病变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结论阴道镜下活检对常见宫颈病变诊断价值较高,可作为常规宫颈病变筛查的重要手段。

  • 标签: 阴道镜下活检 宫颈病变 临床诊断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CT和HPV-DNA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地位。方法以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因宫颈异常进行TCT和HPV-DNA检查的人群为研究对象,共计3000名。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TCT和HPV-DNA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意义。结果(1)3000例患者中TCT阳性者450例,HPV-DNA阳性840例,阴道镜下取活检阳性者520例。(2)TCT、HPV-DNA及TCT+HPV-DNA对检测CINI、CINⅡ~Ⅲ、SCC的阳性率分别为(31.2%、92%、100%)、(55.8%、95.2%、100%)、(69.6%、95.2%、100%),可以看出在诊断CINⅡ~Ⅲ或SCC时,三种检测手段无差异(P>0.05),对于诊断CINI时,以TCT+HPV-DNA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最高(P<0.05)。结论在宫颈病变筛查中TCT联合HPV-DNA诊断时,能够提高诊断阳性率。

  • 标签: TCT HPV-DNA 宫颈病变 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皮神经电刺激配合微波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5月我院康复科收治的80例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糖尿病治疗方法,观察组加用经皮神经电刺激配合微波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震动感觉阈值、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所改善,但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率(χ2=4.021,P=0.045)、总体有效率(χ2=13.067,P<0.00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经皮神经电刺激配合微波治疗,能显著改善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状况,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经皮神经电刺激 微波治疗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实施宫颈癌筛查过程中,分析HPV+TCT检测的临床联合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0月—2016年8月收治的宫颈癌筛查妇女15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于临床展开宫颈病理活检,此外对患者于临床展开高危HPV检测以及展开TCT检测。最终对比检测灵敏度等存在的差异。结果在检测灵敏度方面,HPV检测灵敏度高于TCT检测灵敏度非常明显(P<0.05);在特异度方面,HPV低于TCT非常明显(P<0.05);在阳性预测值方面,HPV低于TCT非常明显(P<0.05);在准确度方面,HPV低于TCT非常明显(P<0.05)。结论针对宫颈癌疾病患者在实施筛查的过程中,有效选择HPV+TCT联合诊断的方法,可以将宫颈癌疾病出现漏诊的概率显著降低,从而有效确保对于宫颈癌疾病可以做到早期治疗。

  • 标签: HPV检测 TCT 宫颈癌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重度宫颈糜烂女性患者接受壳聚糖凝胶治疗的临床药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近3年收诊的58例重度宫颈糜烂女性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并经随机抽签法将其分配入组,Ⅰ组(n=29)接受卡波姆凝胶治疗,Ⅱ组(n=29)给予壳聚糖凝胶使用,分析评估两组的宫颈糜烂病情改善状况。结果治疗前,Ⅰ组与Ⅱ组在各项症状评估上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Ⅱ组在各项症状评分上对比Ⅰ组改善更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期间,两组均未观察到严重副反应的发生。结论对重度宫颈糜烂患者使用壳聚糖凝胶治疗,对临床症状缓解效果好,且安全无副反应,值得推荐。

  • 标签: 宫颈糜烂 壳聚糖凝胶 临床药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MRI检查在宫颈癌诊断以及分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经病理确诊为宫颈癌的7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病理结果中作为参考金标准,比较MRI分期与细胞学分期的差异。结果MRI对宫颈癌诊断阳性率、对IIa及以上分期宫颈癌的诊断阳性率均显著高于细胞学检查,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MRI对Ib及以下分期宫颈癌的诊断阳性率与细胞学检查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MRI检查可显著提高宫颈癌确诊率,同时可准确诊断分期,特别适用于IIb及以上分期宫颈癌者,能够为临床宫颈癌临床诊断和分期提供参考和借鉴。

  • 标签: 宫颈癌 MRI检查 诊断 分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环形电切术在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11月于我院治疗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65例,所有患者应用环形电切术切除子宫颈病灶切除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术中均未使用麻醉药,手术时间3~12min,术中出血量3~45mL,手术均顺利完成。其中3例患者术后2周出血1次,出血量约20mL,给予云南白药及纱布压迫止血,24h后取出,未再发生出血,1例患者发生宫颈粘连,经宫颈扩宫棒扩张后治愈。未出现感染者。结论宫颈环形电切术不仅可以治疗宫颈疾病,保留生育功能,而且对宫颈管疾病的早期诊断方面具有临床使用价值,避免盲目活检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

  • 标签: 宫颈癌 子宫颈环形电切术 上皮内瘤变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及开腹宫颈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早期宫颈癌患者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开腹组45例和腔镜组42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腔镜组与开腹组相比较手术时间短(P<0.05),出血量较少(P<0.05),淋巴结清扫数目较多(P<0.05),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少(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结论腹腔镜下宫颈癌广泛性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宫颈癌 腹腔镜 开腹
  • 简介:摘要目的将延续性护理措施应用在宫颈癌放射治疗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并观察这种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80例宫颈癌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资料,应用延续性护理措施进行护理。结果护理效果满意,患者的满意度大大提升。结论在宫颈癌接受放疗的患者中实施延续性护理措施,能够取得很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宫颈癌 延续性护理 放射治疗 方法 效果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采用利普刀手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21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冷刀宫颈锥切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利普刀手术治疗,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及手术前后病理变化。结果研究组治愈率高达92.4%;对照组治愈率为7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也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普刀手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显著优于传统冷刀宫颈锥切术,它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治愈率高的优势,值得在妇产科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宫颈上皮内瘤变 利普刀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人性化护理在宫颈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宫颈炎36例宫颈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硬币法分为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和实验组(实施人性化护理),各组患者均为18例,评比两组护理效果存在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4.4%,其与常规组护理总有效率55.6%进行比较,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宫颈炎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和护理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宫颈炎 人性化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MTP1-DKK对高转移宫颈癌的治疗价值。方法用药物TMTP1-DKK(实验组)和TMTP1-VK(对照组)分别处理高转移宫颈癌细胞系SiHa,CCK8检测两种药物处理后对SiHa细胞的杀伤率,Transewell检测两种药物处理后对SiHa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TMTP1-DKK对SiHa细胞的杀伤率及对SiHa细胞的抑制作用均高于TMTP1-VK,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MTP1-DKK能特异性地杀伤高侵袭能力的宫颈癌细胞SiHa并可显著降低其侵袭能力,提示TMTP1-DKK可以作为靶向化疗药物治疗高转移宫颈癌。

  • 标签: TMTP1-DKK 宫颈癌 肿瘤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宫颈癌术后性生活质量的现状分析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具体问题给予康复指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70例宫颈癌患者,分析患者术前与术后的性生活满意度情况、术后关性生活问题的相关咨询及性需求分析。结果与术前患者性生活满意度相比,术后患者性生活满意度明显降低,且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术后有关性生活问题的相关咨询及性需求分析。结论宫颈癌术后患者均存不同程度的性生活质量问题,并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健康指导,可改善患者的性生活现状。

  • 标签: 宫颈癌术后 性生活质量 分析 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对宫颈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88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44例,直接行手术治疗,观察组44例,术前行新辅助化疗处理,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淋巴结转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各指标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方式对宫颈癌患者实施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新辅助化疗 宫颈癌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钳夹术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82例明确诊断宫缩性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缩宫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宫颈钳夹术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及治疗后2h和24h出血量间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61%,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2h及24h出血量均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钳夹术是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较为满意的治疗手段,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宫颈钳夹术 宫缩乏力 产后出血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人性化护理在宫颈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90例宫颈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治疗下,开展人性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情况,并根据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均有大幅度下降,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宫颈炎患者中采用人性化护理可改善患者术中情况,减轻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程度,有利于患者恢复,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宫颈炎 人性化护理 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