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CT检查中患者出现碘过敏反应进行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纳入行CT增强扫描的患者68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00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过敏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共有30例患者发生过敏,其中观察组8例(轻度反应6例,中度反应2例),对照组22例,两组过敏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措施对于减少CT检查中碘过敏反应的发生率及减轻过敏程度具有显著的作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CT检查 碘过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反应的临床特点及其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发生低血糖反应的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特点及护理措施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50例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干预后,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且获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未有一例发生死亡。结论在对糖尿病低血糖患者展开护理操作时,护理人员应对其低血糖反应特点及相关知识有一个熟练的掌握,在进行科学观察与鉴别的基础上,加大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的开展力度,从而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加快其病情的康复。

  • 标签: 老年糖尿病 低血糖反应 观察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药师开展药学服务后,药品不良反应减少的效果展开观察与探究。方法选取来我院行中药治疗的12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药师开展相应的药学服务,对照组则不开展。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1%,观察组仅为3.2%,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过程中,药师通过开展相应的药学服务,可充分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在确保安全用药的基础上,促进患者治疗效果的提高。

  • 标签: 药学服务 药品不良反应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氟喹诺酮药物在临床使用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并提出该药物合理应用策略,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91例因使用氟喹诺酮药物而引发不良反应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氟喹诺酮药物引发不良反应的类型和临床症状,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结果在临床用药中,以氧氟沙星药物应用频率最高,与其他药物类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经统计分析,患者不良反应累及皮肤及附件和消化系统居多,与其他不良反应比较累计系统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应用氟喹诺酮药物治疗疾病时,应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合理选药和用药,并重视其不良反应,加强对患者用药后的观察和护理,并做好防范措施,以提高用药的合理性、安全性及有效性。

  • 标签: 氟喹诺酮药物 不良反应 合理应用
  • 简介:摘要总结日常工作中乳癌术后化疗的各种不良反应,通过提高护理技术从而减少或减轻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症状),从而提高治理效果,改善患者生存及生活质量。

  • 标签:
  • 简介:摘要阿莫西林配伍用药可用于治疗合并HP感染的胃炎和胃溃疡、慢性支气管炎及其急性发作、尿路感染、心内膜炎等疾病。在用药过程中,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科学控制用药量和给药方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一旦发生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应用阿莫西林,积极给予对症治疗。

  • 标签: 阿莫西林 联合用药 疗效分析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老年患者药源性心血管不良反应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共有71例老年患者发生药源性心血管不良反应,通过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了解其影响因素以及临床特点。结果由本次研究可知,在诸多不良反应中,尤以窦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以及早搏最为常见,其次则为心衰、心绞痛、高血压、低血压以及心肌梗死。经过多因素分析可知,导致患者发生药源性心血管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有心血管疾病、给药剂量、给药途径及不良反应史。结论为保证老年患者用药安全,必须要依照患者病情及身体状况,为其选择合适的临床用药,并尽量减少联合用药。

  • 标签: 药源性心血管不良反应 联合用药 静脉给药
  • 简介:摘要目的施与护理措施下对计划免疫的不良反应的具体分析。方法将120名接受计划免疫的幼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60名,护理组60名。在全体接受免疫接种的基础上,护理组采用专门护理方式,对比两个试验组疫苗接种的不良情况。结果三次疫苗接种护理组幼儿发热和局部硬结的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计划免疫疫苗接种后不良情况的发生不仅仅与疫苗自身、医护人员操做有关,还与相关的护理措施有关。护理人员应当对疫苗接种幼儿施与相关的护理,改善疫苗接种后的不良情况发生。

  • 标签: 计划免疫 不良反应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测定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中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的相关情况。方法对5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及20例正常体检者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在急性脑血管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含量比正常对比组高出一些,P值小于0.001,而脑梗死和脑出血组别之间却不存在显著统计学性质的差异,P值大于0.05。脑血管疾病患者不同病变部位中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含量却没有差异。结论在脑梗死和脑出血组别中,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存在正相关联系,也就是说患者脑血管疾病的情况越危急,那么存在其体内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也就越高,临床的预后性越差。

  • 标签: 急性脑血管 患者 C-反应蛋白测定 临床体会 探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具有的心理反应以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6年7月在我院接受长期血液透析的患者60例,按照就诊顺序分成对照组及护理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护理组给予常规措施+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SAS及SDS评分,生活质量。结果护理组患者经护理后SAS及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长期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给予心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其不良情绪,优化其生活质量。

  • 标签: 血液透析 心理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将对婴幼儿接种百白破不良反应进行护理干预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来2012年1月至2016年9月来我社区接种百白破的婴幼儿200例,将所有婴幼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方法上还进行了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以及哭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护理干预有效减少百白破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减少婴幼儿哭闹,因此值得临床应用于推广。

  • 标签: 不良反应 疫苗接种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注射用甘露聚糖肽过敏反应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收集我科2016年1月至2016年7月使用注射用甘露聚糖肽进行抗肿瘤治疗的患者160例,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试验组采取预处理方案,对照组不进行任何预处理措施,观察2组甘露聚糖肽输注过程中及输注后过敏反应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结果静脉输注甘露聚糖肽使用预处理的患者均未发生过敏反应,未接受预处理的患者中18例发生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其中1例出现严重过敏性休克。结论静脉输注甘露聚糖肽使用预处理能有效预防过敏反应的发生,对提高使用的安全性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甘露聚糖肽 预处理 护理 过敏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地塞米松联合纳洛酮在双硫仑反应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36例双硫仑反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原则等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地塞米松联合纳洛酮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病情缓解以及痊愈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出现双硫仑反应的患者采用地塞米松联合纳洛酮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地塞米松 纳洛酮 双硫仑反应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聚合酶链反应(PCR)是一种在试管进行的简便而快速的特异性DNA体外扩增技术,其基本原理与细胞内DNA复制的相似,但反应体系相对比较简单。主要应用于传统培养方法不能及时准确检出或敏感性太低或培养时间长的病原体的检测。PCR扩增能力极强、灵敏性极高,微量的样品污染便有可能导致假阳性结果的出现,为此,在实验操作中应谨防污染的发生,并设置严格的对照,以提高PCR结果的正确性。

  • 标签: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PCR 操作方法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6年8月因使用头孢硫脒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ADR)特点,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发生的43例头孢硫脒ADR的临床资料,分别从病人的年龄、性别;原患疾病;累及器官及临床表现;联合用药等方面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全部43例ADR的病例中对原患疾病影响均不明显,ADR的累及器官主要体现在皮肤及附件。结论需要加强头孢硫脒的用法宣传和用药监测,及时发现和应对ADR。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莫西沙星的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方法选取莫西沙星治疗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资料及不良反应等进行分析。结果200例应用莫西沙星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为26例(13.0%),其中过敏反应2例(1.0%),消化道反应12例(6.0%),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9例(4.5%),有心血管系统症状者1例(0.5%),有肝损害者1例(0.5%),有血液系统表现者1例(0.5%)。结论莫西沙星在临床中的应用较为广泛,重视莫西沙星不良反应的危害性,应加强对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的防治工作,进而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 标签: 莫西沙星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输血前给予预防性药物对输血时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2月至2017年7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输血的148例输血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在输血前不采用预防性用药,观察组则给予预防性用药,然后对比统计两组输血者在输血时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者中发生不良反应的输血者有8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4%;对照组者中发生不良反应的输血者有1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9%,两组输血者不良反应率差异并不具备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在输血前对输血者给予预防性用药对输血者发生不良反应并无明显影响。

  • 标签: 预防性用药 不良影响 输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于临床应用中所出现的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7月-2017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120例由于接受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治疗而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服喹诺酮类药物引起不良反应的特点与规律。结果120例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中,72例为男性,相应占比60.0%,48例为女性,相应占比40.0%;97例为静脉给药方式,相应占比80.83%,23例为口服给药,相应占比为19.17%,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6种氟喹诺酮类药物,以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发生率最大,而加替沙星最低,且不良反应主要发生部位在消化系统、神经系统以及皮肤及其相关附件等,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较多,且因患者性别、给药方式以及种类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因而临床上应针对患者情况合理选择药物类型及给药途径。

  • 标签: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不良反应 左氧氟沙星 加替沙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方法抽取至我院就诊的产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50例(2016年5月11日—2017年5月11日),对其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分析,对药物的名称与给药方式进行分析统计。结果50例患者给予药物治疗后,静脉给药的方式最高,占据百分比为80.00%,明显高于口服给药方式,P<0.05,其中加替沙星造成的不良反应最高,P<0.05;50例不良反应患者中,轻度患者41例,中度患者6例,重度患者3例,其中治愈49例,占比为98.00%,死亡1例,占比为2.00%,1例死亡患者是由于加替沙星导致的。结论喹诺酮类药物的抗菌效果较为显著,实际应用时应注意用药的合理性,减少给药不良反应情况。

  • 标签: 喹诺酮类药物 氧氟沙星 诺氟沙星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贵州省2013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AEFI监测系统运转状况、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安全性。方法通过AEFI监测系统收集贵州省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报告的AEFI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贵州省2013年共报告AEFI个案285例,报告县覆盖率为98.9%,48h内报告率为92.28%,48h内调查率为97.06%。一般反应占88.07%,异常反应占8.42%。AEFI病例中≤1岁的儿童占62.81%;各月均有AEFI病例报告,主要集中在7~9月,占45.26%。接种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和白破疫苗后报告的AEFI病例最多,分别占32.75%和11.97%。临床诊断分类居前三位的是发热/红肿/硬结(占60.7%)、其他(26.32%)和过敏性皮疹(5.96%)。结论贵州省AEFI发生主要集中在≤1岁的小年龄组,该部分儿童应作为预防接种工作人员关注的重点。

  • 标签: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监测 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