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随着人们对营养及供给途径认识的逐渐深入,营养支持已由肠外营养为主的营养供给方式,转变为通过鼻胃管、鼻空肠管或胃(肠)造口途径的肠内支持为主[1]。多项临床研究[1-2]认为,肠内营养无论在营养支持效果、费用、安全性还是可行性上都要明显优于肠外营养。鼻胃管在临床管饲的应用中最为普遍。鼻饲术(nasogastricgavage)是通过鼻胃管经鼻腔插入胃肠道,从管内输注流质食物、水分和药物,

  • 标签: 鼻胃管 位置判断 喂养
  • 简介:对25例陈旧性后尿道损伤患儿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做好手术间和用物准备及术中配合;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心率、脉搏、呼吸,保证各种管道通畅,做好会阴部护理,预防压疮。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 标签: 后尿道损伤 陈旧性 儿童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目的评价临床护理路径在重度颅脑损伤救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收治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10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以构建的临床护理路径对观察组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救护,对照组则使用常规护理路径进行救护。比较2组急救时间、急救费用、病死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所用急救时间短、急救费用低、病死率低、护理满意度高。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能缩短急救时间、减少急救费用、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 标签: 脑损伤 护理路径路径 急救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呼唤式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促醒效果及出院后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4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3例和对照组21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外科的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除神经外科的常规治疗和护理外,尝试采用早期呼唤式护理干预,对2组患者治疗后的格拉斯哥(GCS)昏迷量表评分和出院后1个月自理能力恢复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呼唤式护理后的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出院后自理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呼唤式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意识恢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昏迷 早期呼唤式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进行手功能训练对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7月在本院中西医结合科治疗的64例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患儿为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康复治疗,在湖南省康复中心治疗的32例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患儿为观察组,除进行常规的康复治疗外早期进行手功能训练,比较2组患儿的康复总有效率以及2组患儿干预前、后的MCV检查情况、患肢动脉管径及血流情况。结果干预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干预后2组患者的MCV检查、患肢动脉管径及血流情况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进行手功能训练对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的康复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早期手功能训练 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亚低温治疗过程中适宜的复温速率对其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31例亚低温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3组,复温速率分别控制为〈0.05%/h、0.05-0.09%/h和0.10~0.25℃/h。收集复温过程中患者生命体征、颅内压变化、格拉斯哥评分及并发症等资料进行评定。结果患者复温达36.5℃时,复温速率〉O.10%/h组患者的颅内压值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3组患者格拉斯哥评分、生命体征及检验结果、并发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亚低温治疗复温速率应控制于0.10℃/h以下。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亚低温治疗 复温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