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三级体系风险预警在老年脑卒中疾病中的应用。方法 临床纳入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我社区筛查的148例老年脑卒中高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7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进行三级体系风险预警干预。观察两组患者6个月后高危因素筛查评分、患者对脑卒中的知晓程度以及卒中风险程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各项高危因素筛查评分(高血压、糖尿、血脂异常、超重、吸烟以及缺乏锻炼等)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脑卒中知晓程度评分(高危因素、饮食习惯、合理用药以及康复锻炼等)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ESER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三级体系风险预警干预对老年脑梗死高危人群具有较好干预效果,进一步降低该类患者的高危因素评分,提高该类患者脑卒中知识知晓率,从而降低高危人群卒中风险。

  • 标签: 脑卒中 三级防控体系 风险预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新冠肺炎疫情下精神科封闭病房的护理管理实践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0年9月我院精神科患者520例纳入实验研究范围,顺应新冠肺炎的要求对病房开启全面封闭式护理管理,落实护理职责,优化病区管理模式,积极以对疫情,保障全院医护人员与患者的安危。结果:在此期间精神科护理人员对新冠肺炎的水平得到大幅提升,通过采取各项防护措施,实施封闭式的病房护理管理,使得520例患者中未出现感染或是疑似现象,且未发生护患纠纷、护理投诉等情况。结论:疫情下对精神科患者采取封闭式病房护理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实现医护人员与患者零感染的目标,确保医院工作正常开展。

  • 标签: 精神科 封闭病房 新冠肺炎防控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消毒隔离管理在医院感染工作当中产生的效果进行综合性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1月到2020年12月,进入我院需要进行手术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样本,A组患者提供常规消毒处理工作,B组患者则是使用手术室消毒隔离管理工作,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B组患者发生感染的几率明显低于A组,且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手术室 消毒隔离管理 医院感染 防控
  • 简介:摘要:医院感染管理和是医疗质量和安全的重点内容,一方面它为医护人员与患者提供生命健康安全的基础性保障,另一方它也是评价现代医院综合质量管理水平标准之一。近年来,随着抗生素、激素、抗菌药物、侵入性诊疗的广泛使用,医院感染率逐年上升,既影响患者基本的预后,又增加患者的痛苦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尤其是2019新冠肺炎发生导致大量医护人员感染,使得一线医护人员不仅不能继续应对疫情救治病患,甚至连生命安全也受到威胁。因此,为加强医院感染,提高医疗机构感染水平,保障医护人员、患者的生命健康及医疗安全、医疗质量,本文就医院感染特点进行总结,结合贵州省人民医院新冠疫情经验,探讨医疗机构在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如何有效开展医院感染管理并为形成长效机制提供经验。

  • 标签: 新冠疫情 医院感染 特点及应对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强化外科换药环境护理安全管理的方式,来降低院内感染的风险性。方法:我院近年来不断加强对护理安全的管理,并对其中收治的符合规定的150例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对比,同时,对试验前后各科室的清洁消毒情况进行了落实,最后得出结论。结果:重视管理后,院内的外科换药环境得到明显改善,院内切口感染率便直线下降,患者的好感度明显提升,由此可见,强化外科换药环境护理安全的管理后,对院内各方面情况的变化都具有良好影响。结论:重视外科换药环境护理安全管理工作,能有效控制感染人数,创造令患者满意、安心的就医环境。

  • 标签: 外科换药环境 安全管理 感染防控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发热门诊的护理效果。方法 通过多重方法加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发热门诊的护理管工作,包括发热门诊的布局、各项工作的制度和流程,护理人员的管理多重角度进行综合。结论 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发热门诊采取护理,控制了新冠肺炎的蔓延,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保证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提高了医院的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发热门诊 护理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透液透析室优化和完善新冠肺炎病毒流程及主要护理管要点。方法:疫情期间,为切实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血液透析室建立科内疫情控管理小组,优化和完善病毒工作机制,加强血液透析室内工作人员管理规范,加强对病人及家属的护理管理力度,规范血液透析室终末消毒处理流程,细化封区和管区患者的就诊流程等,以防止疫情传播。结果:从2021年2月1日至2022年1月31日,科室平稳运转,接待患者及家属135人,透析12258人次,未发生确诊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结论:优化和完善新冠肺炎病毒流程及主要护理管要点,不仅能够为血液透析患者营造更加安全的医疗环境,保证患者能够得到延续、及时的治疗,而且能够保证医务人员安全,还进一步降低了病毒在院内的感染及传播的风险性,保证了血透室所有人员的安全。

  • 标签: 新冠状病毒 肺炎 防控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HFMEA在感染性疾病科发热门诊风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科室成立HFMEA团队,以“发热门诊风险”为活动主题,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对发热门诊风险的失效原因进行调查分析,计算风险指数,制定失效模式调查评价表,拟定改进计划,实施并评估效果。结果:开展HFMEA活动后,我科发热门诊潜在失效原因均得到改善,科室、医院的影响力均有所提升。结论:应用HFMEA质量管理工具能发现能够避免和减少发热门诊风险中的潜在失效模式,形成过程控制计划,从而预防失效模式的产生,规范接诊流程,减少院内感染,提高感意识,优化医院管理,保障患者安全,科室、医院的影响力均有所提升。

  • 标签: HFMEA 感染性疾病科发热门诊 风险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总结常态化疫情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集中采样管理方法。方法 对2022年1月至2022年4月期间在医院接受核算检测集中采样的受检人员情况进行分析,其中1月-2月的受检人员设为对照组,共计3000例,3-4月的受检人员为观察组,共计30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观察组实施规范化措施管理,对比两组采样操作时长差异。结果 观察组采样操作时长显著短于对照组(P

  • 标签: 常态化 疫情防控 新型冠状病毒 核酸检测 集中采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介入手术室感染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效果。方法:从我院抽取2022年8月份-2023年1月份的74例手术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个小组,常规组是指传统的质量控制法的小组,研究组是指持续质量改进小组,各有37例患者,对比护理质量和手术室感染率。结果:研究组患的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组,两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可以对比(P<0.05)。研究组手术室感染率为0.00%低于常规组5.41%,数据差异较大,可以对比(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在介入手术室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控制感染水平。

  • 标签: 介入手术室 感染防控 持续质量改进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工作中院内感染的影响因素及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2月~2022年3月收治的10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组方法分为D组(50例)与G组(50例),D组采用常规管理,G组采用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G组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D组(P<0.05);G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D组(P<0.05)。结论:在医院护理管理工作中,需重视院内感染,了解其影响因素,并制定有效的措施,可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实施。

  • 标签: 护理工作 院内感染 影响因素 防控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总结常态化疫情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集中采样管理方法。方法 对2022年1月至2022年4月期间在医院接受核算检测集中采样的受检人员情况进行分析,其中1月-2月的受检人员设为对照组,共计3000例,3-4月的受检人员为观察组,共计30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观察组实施规范化措施管理,对比两组采样操作时长差异。结果 观察组采样操作时长显著短于对照组(P

  • 标签: 常态化 疫情防控 新型冠状病毒 核酸检测 集中采样
  • 简介:摘要:深静脉血栓(DVT)的产生,实际上就是一种阻塞性的静脉血块疾病,血液会在深静脉中异常凝固,这种疾病被归类为静脉血液循环的阻塞性疾病。高发区域通常集中在下肢,并且经常出现在进行过大型骨科手术的人群中。其主要的病理机制包括血管壁的破裂、静脉血流的减少以及血液的过度凝固,其发病率介于18.1%~40.0%之间。少数情况会导致肺栓塞,对病人的生存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而临床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深静脉血栓,本文主要探讨其应用价值和护理方法。

  • 标签: 深静脉血栓 临床护理干预 护理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在糖尿合并肺结核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以调查单位 2019年 2月至 2019年 8月接收的 70例糖尿合并肺结核患者为调查对象,按照平均随机分配的原则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施行综合护理模式。以两组患者两周后的血糖的控制水平、肺结核灶转归率、痰检结核杆菌转阴率的对比结果为评判标准。 结果:对糖尿合并肺结核患者施行综合护理模式之后,其血糖控制水平明显由于对照组,肺结核灶转归率以及痰检结核杆菌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对糖尿合并肺结核患者施行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 糖尿病 肺结核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医院联合社区的延续性护理模式对初治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本院2021年5月至2022年3月之间收治的49例初治肺结核患者,分为观察组25例,对照组2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延续性护理,观察组给予医院联合社区的延续性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ESCA 评分(自我护理能力评分)以及GSES 评分(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ESCA 评分(自我护理能力评分)以及GSES 评分(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初治肺结核患者采取医院联合社区的延续性护理模式,能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

  • 标签: 医院联合社区 延续性护理模式 初治肺结核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个性化护理配合健康宣教对小儿手足口感染护理中的效果及对患儿临床症状消退时间的改善分析。方法:按照对照实验要求,选取我院诊治的92例小儿手足口病患者,患者治疗的时间区间入院-出院:2020年11月-2022年4月,依据对照实验要求将患者分组处理,分为实验组(n=46)、对照组(n=46),分别实施个性化护理配合健康宣教、常规护理,比较为患者实施感染护理效果。结果:比较两组小儿手足口病患者皮疹消退时间和治愈时间,实验组患者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无显著差异,护理后,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手足口病患者开展个性化护理配合健康宣教,能够缩短患者治疗时间,优化疾病感染护理效果。

  • 标签: 小儿手足口病 个性化护理 健康宣教 感染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儿童小儿手足口的预防方法以及小儿手足口发病时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的婴幼儿患者50例,作为本次试验在治疗期间的研究对象。根据患儿的具体病症临床症状,展开预防性的控制工作,并开始运用阶段性的护理干预。从开始观察患儿的症状和体征。并测评患儿家长对预防控制措施的阶段性护理的满意度。结果:经过对患儿家长的预防控制措施,可以得知:小儿手足病患家长的总满意度为95%。其中表示满意的例数、比较满意的例数以及不满意的例数分别为:患儿家长表示满意度为22例(44%);比较满意的例数则为10例(20%);不满意者为18例(36%)。结论:对小儿手足口病患者实施适当的预防控制措施,并在甘南州合作市各医疗单位治疗时,采取行之有效的阶段性护理,可以将小儿手足口的发病率及病变情况,降到最低水平。

  • 标签: 小儿手足口病 预防控制 阶段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于Morse跌倒风险评估量表建立跌倒专科护理体系用于精神科老年住院病人的价值。方法:对2021年4月-2023年3月本院精神科接诊老年住院病人(n=68)进行随机分组,试验和对照组各34人,前者采取基于Morse跌倒风险评估量表建立跌倒专科护理体系,后者行常规护理。对比跌倒发生率等指标。结果:关于跌倒发生率,试验组数据比对照组低(P<0.05)。关于满意度这个指标:试验组数据97.06%,和对照组数据79.41%相比更高(P<0.05)。结论:精神科老年住院病人用基于Morse跌倒风险评估量表建立跌倒专科护理体系,跌倒发生率更低。

  • 标签: 精神科 Morse跌倒风险评估量表 住院 防跌倒专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于Morse跌倒风险评估量表建立跌倒专科护理体系用于精神科老年住院病人的价值。方法:对2021年4月-2023年3月本院精神科接诊老年住院病人(n=68)进行随机分组,试验和对照组各34人,前者采取基于Morse跌倒风险评估量表建立跌倒专科护理体系,后者行常规护理。对比跌倒发生率等指标。结果:关于跌倒发生率,试验组数据比对照组低(P<0.05)。关于满意度这个指标:试验组数据97.06%,和对照组数据79.41%相比更高(P<0.05)。结论:精神科老年住院病人用基于Morse跌倒风险评估量表建立跌倒专科护理体系,跌倒发生率更低。

  • 标签: 精神科 Morse跌倒风险评估量表 住院 防跌倒专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