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斑蝥素对荷瘤裸鼠胰腺癌移植瘤生长影响。方法培养人胰腺癌SW1990细胞基础上建立荷瘤裸鼠胰腺癌模型,瘤内注射斑蝥素1mg/kg体重作为斑蝥素组,瘤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观测移植瘤大小改变及p53、Bcl-2和Bax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两组裸鼠移植瘤体积随着时间延长明显增加,但斑蝥素组增长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移植27d瘤体缩小40%;斑蝥素组移植瘤Bcl-2无强阳性(++~+++)表达,p53强阳性表达6只(85.7%)。Bax强阳性表达3只(42.9%),对照组强阳性表达分别为2只(33.3%)、3只(50%)和2只(33.3%)。Bcl-2、053表达两组差异显著(P〈0.05),Bax表达无显著差异。结论斑蝥素可明显抑制裸鼠胰腺癌移植瘤生长,其机制可能与斑蝥素下调Bcl-2蛋白表达,上调p53蛋白表达有关。

  • 标签: 胰腺肿瘤 斑蝥素 免疫组织化学 p53 BCL-2 BAX
  • 简介:目的检测胰腺癌患者粪便Alu序列表达量,探讨其对胰腺癌诊断价值。方法收集41腺癌、27慢性胰腺炎及23健康者粪便样本,采用酚一氯仿方法抽提粪便中基因组DNA,应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Alu重复序列表达量。结果胰腺癌、慢性胰腺炎、正常健康者粪便Alu重复序列表达量分别为(5.17±0.99)、(3.79±0.94)、(0.28±0.35)ng/g,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通过接受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胰腺癌曲线下面积为74.8%,95%可信度为0.661~0.835,诊断胰腺癌敏感性为75.6%,特异性为67.1%。结论胰腺癌患者粪便Alu序列表达量显著增加,对胰腺癌诊断可能有一定价值。

  • 标签: 胰腺肿瘤 Alu序列 诊断 实时定量PCR 粪便
  • 简介:目的探讨抗抑郁药米氮平对吉西他滨治疗腺癌移植瘤裸鼠进食量、体重和肿瘤生长影响。方法24只胰腺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吉西他滨组(术后第1、4、7、10天腹腔注射吉西他滨100mg/kg体重)和联用组(吉西他滨组+米氮平10mg·kg^-1·d^-1灌胃,持续21d),每组8只。术后21d处死裸鼠,比较3组动物体重、进食量、肿瘤体积变化。结果吉西他滨组具有显著抗肿瘤生长作用,但存在显著胃纳减少和体重降低等不良反应。术后第21天,联用组和吉西他滨组胰腺癌移植瘤体积无明显差异,抑瘤率分别为69.13%和71.60%(P〉0.05);联用组进食量(3.12±0.11)g、体重(14.68±0.42)g,稍高于吉西他滨组(2.96±0.14)g和(14.38±0.61)g(P值均〉0.05),但显著低于对照(4.65±0.13)g和(17.46±0.52)g(P值均〈0.05)。结论吉西他滨化疗具有显著抗胰腺癌作用,米氮平虽无显著增效作用,但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大剂量吉西他滨化疔不良反应。

  • 标签: 胰腺肿瘤 抗抑郁药 药物疗法 联合 米氮平 吉西他滨
  • 简介:目的检测胰腺癌及相应癌旁组织K—ras基因第12密码子突变量,分析腺癌临床病理参数关系。方法应用肽核酸(peptidenucleicacid,PNA)钳制双荧光标记探针实时定量PCR法检测93腺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K—ras基因第12密码子突变拷贝数,以突变百分率表示突变量。K-ras基因突变百分率=K—ras突变型拷贝数/(K—ras野生型拷贝数+K-ras突变型拷贝数)×100%。结果胰腺癌及其癌旁组织K-ras基因第12密码子突变率分别为83.9%和65.6%,相差显著(P〈0.05);它们突变量分别为(13.385±1.745)%和(2.246±0.728)%,相差亦显著(P〈0.05)。K—ras基因第12密码子突变量临床病理参数无关。结论胰腺癌及相应癌旁组织不仅存在K-ras基因突变率差异,亦存在K—ras基因突变量差异。

  • 标签: 胰腺肿瘤 K—ras基因 实时定量PCR 突变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年龄分组三阴性浸润乳腺导管癌淋巴结转移情况及对患者预后影响。方法选定本院从200811日至20171231日321受体情况三阴性且诊断为浸润乳腺导管癌女性患者,所有患者均行正规手术治疗和术后放化疗。根据年龄分为3组:青年组(<40)、中年组(40~60)、老年组(≥60),比较3组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术后1~5无瘤存活率和预后因素。结果321患者青、中、老年组分别为94、151、76。腋窝淋巴结转移率老年组最低11.8%,中年组最高17.2%,青年组居中13.8%。患者随访1~5,青、中、老年组复发转移率分别为56.4%、53.6%、17.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三阴性乳腺患者在青年和老年组淋巴结转移频率较低,中年组具有相对较高淋巴结转移频率;②青年组具有较高复发转移率,预后相对较差,老年组复发转移率最低,预后相对较好;③三阴性乳腺患者预后可能和代谢相关;④三阴性乳腺患者更易发生血性转移,早期辅助全身治疗可能比局部放疗和早期腋窝清扫对年轻三阴性乳腺患者更有益。

  • 标签: 三阴性乳腺癌 腋窝淋巴结 血行播散
  • 简介:胰腺星状细胞(pancreaticstellatecell,PSC)是1998德国学者Bachem等[1]从胰腺基质中分离出细胞,因其活化可产生细胞外基质(ECM)及降解ECM相关酶类,ECM和基底膜降解认为是肿瘤侵袭转移首要步骤,因而已成为探讨胰腺癌侵袭转移机制焦点。

  • 标签: 胰腺癌细胞 细胞相互作用 肿瘤侵袭转移 细胞外基质 胰腺星状细胞 cell
  • 简介:目的研究microRNA-106b(miR-106b)TC组织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并探讨其对TC细胞增殖及凋亡影响。方法采用qRT-PCR检测51TC及相应癌旁组织中miR-106b表达并分析T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相关,并利用miR-106b过表达质粒及抑制质粒改变其TC细胞中表达,利用BrdU细胞增殖分析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增殖及凋亡变化。结果miR-106bTC组织中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相应癌旁组织(0.36±0.029vs0.98±0.034,P=0.004)。miR-106b表达肿瘤大小(P=0.002)及肿瘤数目(P=0.041)有关。miR-106b抑制剂能显著降低miR-106bTPC-1细胞表达水平(0.96±0.025vs0.29±0.032,P=0.001),并能显著增强细胞增殖能力(89.33±5.67vs136.67±10.33,P=0.03),减少细胞凋亡(16.33±3.20vs7.67±2.45,P=0.04);miR-106b类似物能显著增加miR-106bTPC-1细胞表达水平(0.99±0.02vs3.19±0.68,P=0.002),并能显著减弱细胞增殖能力(98.00±4.65vs76.33±2.87,P=0.03),增加细胞凋亡(22.54±2.13vs32.45±4.34,P=0.04)。结论miR-106bTC组织中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相应癌旁组织,其表达降低TC患者不良临床病理特征相关;miR-106b能减弱细胞增殖能力,增加细胞凋亡。提示miR-106bTC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MicroRNA-106b 甲状腺癌 凋亡 增殖
  • 简介:腺癌预后极差,5生存率〈1%。西方国家,胰腺癌位于恶性疾病死因第4位,发病率约10/10万。外科手术及相关辅助治疗依然作为有可能治愈腺癌惟一手。近年来胰腺癌肿瘤微环境愈来愈受关注,

  • 标签: 胰腺星状细胞 胰腺癌 治疗方法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检测EphA7蛋白腺癌组织中表达,探讨其腺癌发生发展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0正常胰腺组织、51腺癌及其配对癌旁组织中EphA7蛋白表达,并分析腺癌病理参数关系。结果正常胰腺组织、胰腺癌旁组织和胰腺癌组织中EphA7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1/10)、47.1%(24/51)和94.1%(48/5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EphA7蛋白高表达腺癌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肿瘤大小无关(P〉0.05),而与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或远距转移密切相关(P〈0.05)。结论EphA7高表达可能与胰腺癌发生、发展及转移有关。

  • 标签: 胰腺肿瘤 蛋白质酪氨酸激酶 EPHA7
  • 简介: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最常见恶性肿瘤,其中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统称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约占甲状腺癌90以上。近年分化型甲状腺癌发病率有逐年增加趋势,但确切易患因素不甚清楚。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证实促甲状腺激素(TSH)是甲状腺生长分泌刺激因子,甲状腺癌发生发展有关,其甲状腺癌尤其是DTC关系越来越受到世人重视。

  • 标签: 促甲状腺激素 分化型甲状腺癌 诊治 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WWOX基因在甲状腺癌组织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0甲状腺癌,31甲状腺腺瘤及20正常组织中WWOX蛋白表达,并分析病理指标及临床特征之间相关。结果WWOX甲状腺癌、甲状腺腺瘤及正常甲状腺组织中平均积分光密度分别为:50.86±6.05、70.95±4.23、87.77±8.46。WWOX甲状腺癌表达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WWOX蛋白表达不同临床病理指标间存在显著差异。结论WWOX蛋白甲状腺癌组织中呈低表达,该蛋白表达缺失可能在甲状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甲状腺癌 肿瘤抑制基因 WWOX基因 WWOX蛋白
  • 简介:目的检测胰腺癌SPARC基因CpG岛甲基化状态及其临床病理参数关系.方法收集17腺癌及相应癌旁组织、6CP和6正常胰腺组织以及6健康成人外周血液标本,抽提DNA,进行亚硫酸氢盐修饰,然后行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SPARC基因第一外显子区CpG岛甲基化状态,并分析肿瘤病理参数关系.结果健康人外周血白细胞DNA中SPARC基因第一外显子区CpG位点均无甲基化.正常胰腺、CP、胰腺癌及相应癌旁组织SPARC基因第2、3、4、5、6、7CpG位点甲基化率分别为61.6%、47.1%、37.5%、24.7%;第1,8、9、10、11、12CpG位点甲基化率分别为52.0%、28.7%、16.7%和0.胰腺癌SPARC基因甲基化率正常胰腺、CP比较均差别非常显著(P<0.001),相应癌旁组织比较差别不显著.胰腺癌SPARC基因CpG岛甲基化患者性别、年龄、危险诱因(如长期吸烟或饮酒、CP)、肿瘤大小、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等均无显著差异.结论胰腺癌SPARC基因第一外显子区CpG岛为高甲基化状态,可能为胰腺癌发生、发展早期事件.

  • 标签: 胰腺肿瘤 SPARC 甲基化 CPG岛 基因诊断
  • 简介:转录因子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theearlygrowthresponsivegene-1,Egr-1)为即刻早期基因(immediateearlygenes,IEGs)家族中最重要一员,可能与缺氧肺动脉高压形成密切相关,该基因家族还包括FOS、JUN、和早期生长反应基因EGR-2,3,4。缺氧和炎症刺激都可迅速激活Egr-1,活化Egr-1目的基因启动子上特异结合位点作用后诱导下游目的基因表达.缺氧,炎症刺激如何调节细胞内Egr-1水平和转录活性,从而参与肺动脉高压形成机制至今尚无确切报道。下面就Egr-1缺氧肺动脉高压关系作一综述。

  • 标签: 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 缺氧性肺动脉高压 EGR-1 肺动脉高压形成 即刻早期基因 下游目的基因
  • 简介: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是冠状动脉病变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心肌因严重持久地急性缺血所致,属于冠心病严重类型.老年AMI患者,往往是多支病变,冠状动脉血管狭窄程度严重,实施早期康复治疗提早出院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文对无合并症老年AMI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治疗安全和可行进行了探讨,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早期康复治疗 心肌梗死患者 老年急性 无合并症 冠状动脉病变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目的观察胰腺癌组织溶血磷脂酸(LPA)内皮分化基因受体(Edg/LPA)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50腺癌及对应癌旁正常胰腺组织标本,采用实时定量PCR、免疫组化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3种Edg/LPA受体亚型Edg-2/LPA1、Edg-4/LPA2和Edg-7/LPA3受体mRNA及蛋白表达,分析腺癌临床病理参数关系。结果胰腺癌组织Edg-2/LPA1、Edg-4/LPA2、EdgG/LPA3受体mRNA表达量分别为(0.142±0.042)%、(0.471±0.064)%、(0.231±0.043)%,对应癌旁正常胰腺组织分别为(0.132±0.029)%、(0.027±0.015)%、(0.163±0.046)%,其中胰腺癌组织Edg-4/LPA2受体mRNA表达较对应癌旁组织显著增加(P〈0.05)。同样,胰腺癌组织Edg-4/LPA2蛋白表达也显著高于癌旁正常胰腺组织。胰腺癌组织3种Edg/LPA受体mRNA表达水平血清CA19-9浓度呈平行关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胰腺癌组织Edg-4/LPA2受体mRNA表达肿瘤大小、导管腺癌分化程度及侵袭转移有关,Edg-2/LPA1、Edg-7/LPA3受体mRNA表达仅肿瘤侵袭转移有关。结论胰腺癌组织高表达Edg-4/LPA2受体,其高表达反映出肿瘤恶性生物学行为。

  • 标签: 胰腺肿瘤 溶血磷脂酸 Edg/LPA受体
  • 简介:目的探讨Ad5/F35腺病毒介导XAF1基因诱导胰腺癌细胞BxPC3凋亡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前期构建重组腺病毒Ad5/F35-XAF1感染胰腺癌细胞BxPC3。采用半定量RT-PCR、蛋白质印迹检测法检测感染前后BxPC3细胞XAFl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运用Annexin—V/PI和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率;免疫蛋白印迹法检测细胞Caspase-3、PARP、Caspase-8和Bcl-2蛋白表达。结果Ad5/F35-XAF1感染,BxPC3细胞XAFl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增高,空白组和Ad5/F35-Null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种方法检测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9.90±3.09)%、(9.29±2.13)%,较A(15/F35-Null组(6,72±0.76)%、(2.73±0.51)%和空白组(7.22±1.53)%、(1.56±0.47)%均有显著差异(P〈0.01);Caspase-3、PARP、Caspase-8蛋白表达显著增强,Bcl-2表达降低。结论Ad5F35-XAF1重组腺病毒感染胰腺癌细胞BxPC-3能明显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是激活死亡受体途径和线粒体途径。

  • 标签: 胰腺肿瘤 腺病毒 XAF1基因 细胞凋亡
  • 简介:<正>肝硬化患者30,男20,女10,年龄17~77(平均年龄59.7±9.6)。乙型肝炎肝硬化21(其中2合并肝癌),混合肝硬化4(酒精+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酒精肝硬化3,原发性胆汁肝硬化1,Wilson病1。肝功能按Child-Pugh分级,A级6,B级21,C级3。将精神状态无异常、无扑翼样震颐、无听力障碍,静

  • 标签: 亚临床肝性脑病 乳果糖 混合性肝硬化 酒精性肝硬化 乙型肝炎 数字连接试验
  • 简介:目的早期护理干预脑卒中患者康复中效果及意义。方法采用随机数分配法将急性脑卒中患者80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40。两组均接受脑卒中常规治疗护理,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康复组除一般护理外,予以早期康复干预,两组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评价肢体运动功能;Barthel指数评价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经30d治疗,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ADL均有提高,康复组提高程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护理康复干预,可提高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 标签: 脑卒中 早期护理干预 康复 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 简介:目的探讨光动力疗法(PDT)对人胰腺癌裸鼠移植瘤疗效及其时-效关系。方法将人胰腺癌细胞SW1990皮下种植形成瘤块剪成1mm^3组织块再移植至36只裸鼠皮下,待皮下移植瘤直径达0.8~1cm时按随机分组法分为3组:荷瘤对照组、光敏剂组(腹腔内注射Photosan2mg/kg体重)、光动力组(腹腔内注射Photosan2mg/kg体重,48h予激光照射),每组12只。每周2次测量肿瘤大小,3周取瘤称瘤重,计算瘤体积及抑瘤率。结果PDT组治疗第6天瘤体积为(0.24±0.15)cm^3,显著小于荷瘤对照(0.43±0.18)cm^3和光敏剂组(0.39±0.15)cm^3(P〈0.05),并随着时间延长,差异更加显著。但治疗15d起,PDT组移植瘤体积又开始增大。治疗21d,PDT组瘤重为(0.69±0.23)g,显著小于荷瘤对照(1.65±0.21)g和光敏剂组(1.62±0.12)g(P〈0.05)。PDT组抑瘤率为58.18%,显著高于光敏剂组1.80%(P〈0.05)。结论PDT对胰腺癌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起效快,但单用疗效维持时间不长。

  • 标签: 胰腺肿瘤 光动力疗法 时-效关系
  • 简介:目的探讨胰腺癌患者外周血DNA中SARP2基因甲基化对胰腺癌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2原发性胰腺癌、10慢性胰腺炎和6健康志愿者外周静脉血,提取血清游离DNA,经亚硫酸氢盐修饰,行SARP2基因第一外显子区域BSP扩增和测序。结果12腺癌外周血DNA、10慢性胰腺炎外周血DNA中分别有10(83%)和4(40%)检测出明显SARP2基因甲基化改变。胰腺癌患者外周血中SARP2基因第一外显子区CpG位点甲基化率为16.8%;慢性胰腺炎患者甲基化率为10.4%,健康志愿者为2.2%。3组间SARP2CpG岛甲基化率差别非常显著(P〈0.01或P〈0.05)。结论胰腺癌患者外周血DNA中可以检测到SARP2甲基化改变,SARP2甲基化检测对胰腺癌诊断可能有潜在临床价值。

  • 标签: 胰腺肿瘤 DNA甲基化 SARP2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