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价冠脉慢性闭塞病变再通对患者心功能影响.方法:对冠脉造影证实冠脉≥1支慢性闭塞35例患者,采用冠脉介入治疗(PCI:PTCA加支架植入术)或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使再血管化,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3~6个月患者临床心功能状态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改变.结果:22例患者行PCI治疗,13例患者行CABG.平均随访4.2个月.治疗后临床心功能状态改善2级以上者27例(77.1%),改善1级者6例(17.1%),无改善者2例(5.8%),总有效率94.2%.LVEF较术前显著改善(术前51.6%±5.8%,术后62.2%±11.3%,P<0.01).结论:PCI和CABG开通慢性闭塞冠脉能够改善患者心功能和LVEF.

  • 标签: 冠脉慢性闭塞病变 心脏功能 治疗 LVEF 手术
  • 简介:目的研究DCG在揭示房室结双径路(DAVNP)中应用价值.方法分析DCG检查179例阵发性心动过速(PSVT)者监测结果,对具有DAVNP特征者,通过食管电生理检查与其对比.结果确诊DAVNP29例,诊断准确率分别为64.4%(29/45).结论DCG监测为揭示房室结双径路提供了一种简便而有效方法.

  • 标签: DCG监测 房室结双径路 食管电生理检查 心律失常 诊断 阵发性心动过速
  • 简介:伴或不伴症状心肌缺血是老年人冠心病患者临床表现之一,而其中无症状心肌缺血(SMI),因患者无明显症状而易为病人和医师所忽视.本文收集我院1994年2月~1999年10月确诊冠心病102例老年患者,通过动态心电图监测,了解其SMI发作特征,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分析探讨,报告如下.

  • 标签: 老年人 冠心病 心肌缺血 动态心电图
  • 简介:目的了解伴随急性心肌梗死出现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临床特点和预后意义.方法观察有新出现持续性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0例(观察组),同期收治无右束支传导阻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84例(对照组)CK峰值、Killip分级、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LVEF和住院病死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CK峰值1530±1069U/L及CK-MB峰值239±165U/L明显高于对照组956±713U/L及117.1±60.6U/L,P<0.01.观察组Killip平均级别(2.55±0.95)明显高于对照组(1.71±0.82),P<0.01.观察组室性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20%,明显高于对照组3.8%P均<0.01.观察组住院病死率30%显著高于对照组7.1%,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出现持续性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提示临床病情危险,预后不良.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并发症 右束支传导阻滞 预后 临床特点 预后
  • 简介:湖南省20所综合医院1983-1993年急性心肌梗塞(AMI)住院患者1023例,男女之比为2.68:1,平均年龄61.9±9.9岁,女性发病年龄约比男性大5岁。既往罹患高血压病与冠心病者分别占43.3%与37.7%。以胸痛为首发症状者占86.1%。前壁与下壁梗塞者分别占49.9%与32.2%。死亡155例(15.2%),男女死亡率分别为13.7%与19.7%。主要死因心脏骤停(34.8%)、心衰(36.1%)与休克(23.2%)。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心肌梗塞
  • 简介:目的探讨QT离散度(QTd)与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关系.方法分析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d与心律失常之间相关性.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QTd大于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伴室性心律失常组QTd明显大于无心律失常组.结论QT离散度对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有预测价值.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QT离散度 心律失常 预测 临床应用 心电图
  • 简介:目的评价早期运动康复对充血性心衰患者临床疗效,探讨其运动方式和安全性.方法对本院近4年来25例充血性心衰患者在实施临床医疗措施同时,早期介入运动康复,并与同期25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2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早期运动康复,其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显著节省,可促进临床表现好转,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可增强患者身体活动能力,提高出院时生活质量.结论早期运动康复对充血性心衰患者疗效显著,安全可行.

  • 标签: 充血性心力衰竭 康复 运动疗法
  • 简介:目的:探讨心绞痛并发抑郁症(AWD)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43例AWD为观察组,同期40例心绞痛不并发抑郁症(AND)为对照组.随机比较两组年龄、性别、性格、经济收入、是否独居、临床特点,及1年前、后踏车运动试验、心绞痛级别、心功能、心电图改变和预后.结果:较之AND,AWD临床特点为:(1)心境低落、失眠及焦虑情绪常见,各占100%、97.7%及86.0%;(2)中老年人、女性、A型性格、独居和经济低收入者发病率较高;(3)心肌缺血较重;(4)远期预后较差.结论:心绞痛并发抑郁症时,心绞痛加重,须早期防治.

  • 标签: 心绞痛 抑郁症 预后 治疗 AWD
  • 简介:目的研究深低温停循环(DHCA)长程时间窗90min期间行间歇性一侧颈动脉顺行辅助灌注脑保护液(IUACP)脑保护作用.方法将10~15kg实验小猪22只,分为三组:空白对照组6只,18℃不停循环90min,不加灌注脑保护液;阳性对照组8只,18℃停循环90min,不加灌注脑保护液;实验组8只,18℃停循环90min,IUACP灌注1,6-二磷酸果糖+氧和冷晶液脑保护液.采用改良开胸体外循环法建立猪DHCA模型,转流降温至鼻咽温18℃时停循环90min,分别在停循环期间、降温和复温时加用脑保护液间歇灌注,观察各组动物脑血流量、生理指标变化、神经血红蛋白表达和电镜下海马组织神经元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实验组脑血流量在IUACP辅助下由(22.2±2.5)ml·min-1·100g-1上升到(38.5±2.6)ml·min-1·100g-1.空白对照组检测到少量神经元形态学改变,阳性对照组可以观察到严重神经元损害,电镜下发现海马CA1区线粒体肿胀,而实验组线粒体形态正常,突触有大量囊泡聚集,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神经血红蛋白表达上调,c-FOS蛋白表达增加.结论1,6-二磷酸果糖+氧和冷晶液是一种较好脑保护液,DHCA90min内IUACP有较好脑保护作用;深低温下氧耐受可能源于神经血红蛋白有较好携氧保护脑作用.

  • 标签: 脑保护液 灌注 辅助 深低温停循环 DHCA 血红蛋白
  • 简介:目的探讨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在可疑冠心病应用中诊断与鉴别诊断及临床意义。方法对可疑冠心病者常规心电图检查时,进行活动平板运动试验检查。结果320例可疑冠心病者,活动平板运动试验阳性者38例,检出率为11.88%。其中,呈缺血性ST段下移37例,呈弓背上抬1例,同时伴频发房性期前收缩1例,伴频发室性期前收缩2例,伴右束支传导阻滞1例。结论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在可疑冠心病检查中是一种较为安全而简便检查方法,对冠心病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活动平板运动试验 可疑冠心病 胸痛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变化与预后关系.方法对16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发病72h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根据血压昼夜变化规律将患者分为两组,即昼夜节律呈杓型组(76例)与昼夜节律呈非杓型组(85例).观察患者入院、发病90d时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及神经功能评价(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结果血压昼夜节律呈杓型组与非杓型组患者入院时NIHSS分别为(12.9±6.7)分、(12.8±6.5)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入院90d时,分别为(7.4±4.1)分、(10.0±4.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入院时与90d时BI评分差值,杓型组患者为(38.4±18.4)分,非杓型组患者为(19.7±11.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血压昼夜节律非杓型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生活自理能力,均较血压昼夜节律杓型组差.急性脑梗死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影响脑梗死预后.

  • 标签: 血压昼夜节律 高血压患者 非杓型 急性脑梗死 预后 发病
  • 简介:目的克隆并表达人心肌肌钙蛋白I(cTnl)cDNA,为高效获得大量蛋白、制备抗体打下基础。方法采用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克隆人cTnI基因,重组构建pcDNA3-cTnI真核表达载体,转染人胚肾(HEK)293细胞,并用单克隆抗体检测特异性cTnI蛋白表达.结果克隆了cTnI全长基因,构建了pcDNA3-cTnI真核表达载体并成功地在真核细胞中获得了蛋白表达结论所表达蛋白证明具有正确cTnI免疫原性,为规模化制备cTnI蛋白奠定了基础。

  • 标签: 心肌肌钙蛋白I 基因 克隆 分子 基因表达
  • 简介:患儿男,2岁,因左颜面大片红斑,发育迟缓2年于2004年12月26日收住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患儿2003年1月出生后发现左颜面部以中线为界,布满红斑,压之不褪色,波及头皮.躯干及左下肢有散在不规则大片红斑,躯干部有大片青灰色胎痣样色素沉着.2003年4月中旬,患儿出现发作性右侧肢体抽搐,每次数分钟或10多分钟,2~3次/d.在当地医院做头部CT及MRI检查,显示左额颞顶硬膜下积液,给予钻孔引流,引流出淡黄色液体约200ml.

  • 标签: 颅面血管瘤 影像分析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DSA 2003年1月 2003年4月
  • 简介:目的:观察事业单位在职人员异常心电图分布状况。方法:2004年对深圳市福田区部分事业单位6900例在职人员进行了常规心电图检查,并对异常心电图分类统计。结果:在职人员正常心电图占86.25%,异常心电图占13.75%,以窦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缓2.65%,窦性心动过速1.90%.窦性心律不齐1.20%,共5.75%)为最多,其次为ST-T改变(4.68%),早期复极综合征(1.02%),柬支传导阻滞(0.45%),室性早搏(0.42%),肢导低电压(0.35%),房性早搏(0.26%),左心室肥厚(0.26%),左房肥大(0.25%),预激综合征(0.15%),房室传导阻滞(0.10%),心房颤动(0.01%)。异常心电图检出率男性高于女性(9.98%:3.77%,P〈0.01)。结论:在职人员中男性异常心电图检出率高于女性,ST-T异常率达4.68%.故应定期行心电图普查,早期发现心血管病。

  • 标签: 心律失常 心电描记术 体格检查
  • 简介:目的分析快-慢综合征临床特点,探讨其发生机制及治疗.方法术前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至少5个半衰期,常规进行心脏彩超及动态心电图检查,年龄>50岁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进行全面的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术.结果9例患者皆成功进行射频消融术.其中房室旁道5例,左、右房速各1例,房室结双径路1例,Ⅰ型房扑1例.结论快-慢综合征以阵发生室上性心律失常及反复晕厥为表现,中老年人多见,各种电生理机制参与其间,病理机制不明,常不合并冠心病,处理措施首选射频消融术.

  • 标签: 快-慢综合征 临床特点 射频消融术 治疗 冠状动脉造影 电生理检查
  • 简介:一个健身院醒目地在进门大厅张贴若下面的广告:“为了使自己头脑清醒、思维敏捷、有更充沛精力去工作,并能更好地控制感情和生活,你是否乐意每天花20分钟去锻炼——一年大约是120小时?你是否考虑用4000小时去延长40000小时(大约是五年)寿命?

  • 标签: 心脏健康 体育锻炼 良方 长寿
  • 简介:近年来,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AMI)报道较多,如超急性期心肌梗死、R波降低、R波细小、小型q波及非Q波型心肌梗死.但对演变规律不典型AMI报道较少,现将我院5年以来遇到5例分析如下: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电图 R波降低 R波细小
  • 简介:具有自动夺获功能起搏器可自动测试起搏阈值并自动调节输出能量,保证安全起搏并延长起搏器使用寿命。现将我院3例临床应用初步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起搏器 自动夺获功能 植入 临床应用 临床观察
  • 简介:为了探讨脑血管病发病机制,提高疾病诊断准确性和治疗安全性,近年来许多学者对大脑动脉环(Wilis)发生学、形态学、组织学、显微解剖学及影像学特点进行了研究.现将国内外有关Wilis环动脉形态量化及其变异研究综述如下.

  • 标签: 脑动脉 大脑 影像学研究 治疗 WILLIS环 显微解剖学